资源简介 宜昌市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章一第4章十选择性必修3第1章一第2章第1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及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能会占据不同的营养级B.植食性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称为次级消费者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该类细菌属于生产者D.腐生细菌可以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2.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目标,我国采取了“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和“碳利用”等多种措施。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元素循环模型,图中A、B、C组成生物群落,数字表示相关4生理过程或化学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遗体残骸A.该碳元素流动循环图中,过程④为化石燃料的燃烧途径B.图中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的过程只有⑥⑦⑧⑨C.若要达到“碳中和”日标,要满足①=①十②十③十④的关系D.当一个生态系统处于稳定阶段时,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吸收CO2速率与所有生物释放CO2速率大致相等3.为了证明某种细茵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等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无菌水,使树叶保持潮湿。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方案三: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灭菌后,再接种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三个方案中都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