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课件(共31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课件(共31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统编版)七年级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养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健全人格:体会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责任意识:体会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明伦”“尽责”,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重点:体会中华传统美德强调的“明伦”“尽责”,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
难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处世的根本准则,养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子议题一:溯流探源——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密码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总议题:传统美德如何照亮现代生活
自学导航(P65-68)
1.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2.中华传统美德的四大内涵
子议题一:
溯流探源——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密码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认为上卿蔺相如功劳不如自己,官位却在自己 之上,为此他非常不满,便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 处退让,表示将相不和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廉颇听闻后,觉得自己为了争 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 相如家请罪。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朋友,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子议题一:溯流探源——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密码
闻鸡起舞 西晋末期,社会动荡,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有个 叫祖逖的人,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希望报效 国家。有一天,他们在半夜听到鸡鸣,心情振奋,于是披衣起床,拔剑练武。
程门立雪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孝梯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感动中国》这档节目是由央视精心打造的精神品牌节目,自2002首次举办到今天已经走过了21个春秋。节目聚焦在一年中最能触动人心、催人泪下的人物故事。二十多年里,节目展现了众多杰出人物的风采,既有来自民间的英雄如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也有璀璨夺目的明星如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更有像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学者。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深深触动观众内心的精神力量,因此,《感动中国》也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子议题一:溯流探源——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密码
思考:国家为什么要进行这类评选?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 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运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子议题一:溯流探源——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密码
1.中传统美德的价值?
子议题二:
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下列行为,光荣还是可耻?
判断一切是非、善恶、荣辱,都需要明确的标准。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孝,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
悌,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
忠,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
信,指讲诚信;
礼,指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
义,指做事情符合道义;
廉,指廉洁奉公;
耻,指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重要性:
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什么是社会风尚?
是指一个特定的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在思考什么、追求什么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风气或社会时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呢?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崇德”指的是推崇高尚的品德、道德,而“向善”则是指向善良、美好的方向前进。整体而言,“崇德向善”是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
“德者,本也。”——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道德修养是为人根本。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一个正人君子所能做到最大的事情,就是与人为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有一次,墨子路过一个染坊,看到纯白的丝放进染缸里,拿出来就成为五颜六色的了。他感慨地说:丝放到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色,放到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色,放入的染缸不同,出来的颜色也不同。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
这一故事流传到后世,形成了“墨悲丝染 ”的典故,人们常用它说明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熏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全国道德模范是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 。2007年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
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2)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崇道德、一心向善的优良传统。
②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陈祥榕:他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并这样践行着。面对外敌挑衅,他挺身而出,把敌人逼退在国境线之外。他说:“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华春莹:面对国内外媒体的犀利提问,华春莹总以从容不迫的姿态,用无懈可击的逻辑,稳若磐石的语调,配以精准无误的言辞,鲜明而有力地阐述着中国的外交政策和立场,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声音:”中国从不穷兵黩武,从不违约返群,从不议天欺小,从不怨天无人。”“谈,大门敞开;打,坚决奉陪到底!“她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国家与民族复兴而努力,扩大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3)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①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
②爱国情怀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明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个人应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尽责”意为尽力负起责任。它要求个体在承担某项任务或角色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并对其结果负责。
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道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金砖国家会议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①中华民族强调“明伦”“尽责”,要求每个人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人伦职责,不仅要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而且要兼济天下,为天下人谋幸福。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境界,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2.中华传统美德的四大内涵
子议题二:多维解码——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图谱
课堂小结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1.中传统美德的地位和作用?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③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体现)?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C (    )
1.2024年9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这启发我们要具有( )
A.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B.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C.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3.中华文明五千年,其优秀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深厚的传统美德。下列历史典故与其所体现的中华传 统美德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A
序号 历史典故 传统美德
① 精忠报国 爱国情怀
② 卧冰求鲤 孝敬父母
③ 徙木为信 诚实守信
④ 负荆请罪 自强不息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