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11.1 法不可违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道德修养: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争创合格公民。
3、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
4、责任意识: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行为。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93—95页的内容,寻找以下知识点,并在课本上标出来。
1.法律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
2.违法行为的含义以及分类:
3.为什么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课堂笔记·P94
1.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分类P94
①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②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该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
③
刑事违法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未成年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社会生活中,人们所从事的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民事活动,都由民法来规范。(P50)
主要内容
作用
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P50)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责任 危害 程度 典型案例
民事违法 行为
民事法律规范
(《民法典》、《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
民事法律责任
(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欠债不还、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
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一般违法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议学问题:这些人的行为,可能会侵犯全红婵的哪些权利?涉及哪一项违法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民事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第一款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适用情形:
若个人以赌球为业(如长期参赌且以此为收入来源),或组织他人参与赌球,可能构成此罪。
议学问题:网络赌球的行为,是哪种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第二款
“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适用情形:
组织、运营网络赌球平台,或为赌球网站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等行为,均可能构成此罪。
刑事违法行为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如欠债不还)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知识点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情境一:张某在多个网络平台发 表和转发侮辱、诋毁杨某的言论。
情境二:某造纸厂偷偷把造纸废液排放到沙漠里。
1、上述情境中的违法行为会造成什么危害?
2、查阅相关法律,说说上述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探究与分享
提示:(1)情境一中张某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会对杨某身心造成伤害,不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情境二中造纸厂偷排废液到沙漠里,会使废液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沙漠植被枯死,生态进一步恶化。
(2)张某应承担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民事责任。
造纸厂未经处理将废液排放到沙漠,导致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应当承担环境污染的赔偿责任。环保部门可以对违法排放废液的造纸厂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治等措施。
如果污染严重,还可能吊销排污许可证或关闭造纸厂。如果造纸厂的行为构成犯罪,如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擅自排放有毒物质等,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追究,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等。
民事责任
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
相关链接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镜头一
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侵犯他人的财产;
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二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的处罚。
扰乱公共秩序;
行政违法行为
镜头三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刑事违法行为
法
不
可
违
原因: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种类
【课堂小结】
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
种类: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要求: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
D
【随堂练习】
1.(24-25七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以下违法案例现象,与违法行为的性质、处罚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① 张某在网上随意散布地震谣言,被公安机关拘留10天 行政违法 行政处罚
② 李某交通逃逸致人死亡,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 刑事违法 刑罚处罚
③ 某企业随意排放污水,被环保部门罚款120万元 民事违法 行政处罚
④ 张某借王某3000元,拒不还钱,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还钱 民事违法 刑罚处罚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练习
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有( )
①魏某未按照规定停放车辆,被交警罚款200元
②小陈编造谣言诋毁同事,法院判决小陈向同事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停止侵害
③李某因诈骗数额巨大,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8万元
④照相馆未经小王允许就使用其照片进行宣传,小王得知后到法院起诉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D
练习
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对应的是( )
D
选项 案例 违法类别
A 柴某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被判有期徒刑八年 民事违法行为
B 刘某过年期间非法存储烟花爆竹,警方给予其行政拘留5日 刑事违法行为
C 出版社未经钱某同意发表其作品,被判赔偿钱某损失2000元 刑事违法行为
D 赵某看演唱会时,起哄、打闹并向场内投掷饮料瓶,公安机关给予其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A.A B.B C.C D.D
4、周某因侵害他人名誉被人民法院判处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某化工厂排放废水污染环境,环保部门对其处以罚款、责令其停业整顿。周某和某化工厂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
别是( )
A.行政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
C.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
D.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
D
5、马某和孙某通过网络收购、发布招聘信息等方式获取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两人以每条1元左右的价格向徐某某非法出售,获利28万余元。当地法院以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罪名,对徐某某等3人分别判处3年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①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③要严于律己,不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
④网上的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