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质量评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下列对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 )A.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B.中国共产党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C.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D.中国共产党必须带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2.“全民免费医疗”“个税起征点升至一万”“保障流动儿童在父母所在地上高中”“春节放假九天不调休”……2023年全国两会上这些热议的提案建议有利于 ( )A.尊重和保障人权 B.满足人民所有要求C.保障公民监督权 D.实现公民当家作主3.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同时,我们迎来第五个“宪法宣传周”,其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下列是部分宪法宣传内容,你认为属于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是 ( )A.全体公民的行为规范B.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C.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D.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4.如图漫画的寓意告诉我们 ( )A.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能杜绝腐败B.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C.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削弱政府权力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降低5.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督促制定机关纠正与宪法法律规定和精神相抵触、不符合、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这体现了 ( )A.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B.对于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最严厉的处罚C.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D.我国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6.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宪法法律知识,并以此为契机向公众普及一系列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此举旨在( )A.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B.弘扬宪法精神,丰富宪法内涵C.增强宪法意识,让宪法普通化 D.规范国家权力,扩大公民权利7.近年来贵州各地持续着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子女“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辍学。这一举措保护了未成年人的( )A.财产权 B.经济权利 C.受教育权 D.政治自由权8.某App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流工具,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个人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是自由背后是公共责任与法律底线,这说明( )A.法律是对权利的限制和约束 B.言论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C.滥用言论自由要受到刑事处罚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9.老李在某建筑公司上班,工作中由于自己不小心,导致右臂受伤,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老李请求赔偿,公司负责人以公司无过错为由拒绝赔偿,多次协商未果。老李能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有( )①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②请求调解组织介入③骚扰威胁公司负责人的亲属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面是小海妈妈一天的安排,其中体现了公民义务的是( )① 8:30—12:00 按时到公司上班打卡,并完成工作任务② 14:00—18:00 请假到专利局为自己设计的某款儿童玩具申请专利③ 18:00—19:00 为行动不便的父母洗衣做饭、打扫卫生④ 19:00—20:00 指导上小学的儿子小海完成家庭作业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杨某与侄子先后在绵阳、广元等地,使用猎夹猎捕猪獾、果子狸、鼬獾、小麂等野生动物170余只,两人犯非法狩猎罪,被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这警示我们 ( )①履行法定义务就难以享受权利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④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2.如图漫画《我只想吃这块》讽刺了某些公民( )①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③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履行义务 ④义务意识淡薄,权利欲望强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4分)二、非连续性文本:第13题,本题12分。根据图表,回答问题。13.阅读如图漫画,回答问题。(1)图1、图2分别体现了公民的哪项基本义务?(4分)(2)从图1到图2的变化说明了权利与义务是怎样的关系?(8分)三、阅读与思考:第14题,本题16分。阅读材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14.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2023年6月15日,国务院任命的55个部门和单位的81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全体人员起立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后,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为领誓人手抚宪法、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列队站立、跟诵誓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宪法权威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重要性。(4分)(2)上述材料是我国哪一制度的体现?实行这一制度有何意义?(12分)四、判断与分析:第15题,本题16分。联系材料,判断分析。15.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还有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等重要内容,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84章1 260条,是迄今为止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婚姻家庭到生产生活,从物权、继承,到合同、侵权责任……可谓包罗社会万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与宪法相比,民法典法律条文最多,内容包罗社会万象,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才是国家的根本法。五、实践与探究:第16题,本题20分。联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16.某校八(1)班决定开展以“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现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活动一:演讲与思考该班一位同学在此次演讲活动中说:“……纷繁的世界,多彩的生活,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民。在社会生活大舞台中每个公民都扮演着各种角色,如子女、家长、教师、学生等。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当我们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这些角色……”(1)为什么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6分)活动二:案例与启示该班一位同学在此次教育活动中搜集到一个典型案例:兰某和傅某是某高中的同班同学,兰某听不惯傅某说话“带渣子”“爆粗口”,二人为此发生口角撕扯。傅某觉得委屈,向同宿舍吴某倾诉,吴某为傅某“打抱不平”,遂找来同学王某“出头”。兰某也邀约同学戴某来助阵,戴某又邀了一伙人。双方发生打斗,王某和吴某被打,认为吃了亏,一怒之下王某邀约自己的叔叔等人赶到现场,其中社会青年朱某用水果刀将戴某刺成重伤而死亡。某公安分局宣布该案8名嫌疑人已被刑拘。(2)该案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8分)活动三:感想与体会(3)请你谈谈参加此次教育活动的感想与体会。(6分)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答案 A A B B D A C D B A D B13.(1)图1: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图2: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分)(2)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每点4分,答对两点即可得8分)14.(1)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4分)(2)宪法宣誓制度。(4分)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身行为;②有利于捍卫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③有利于增强公民对宪法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④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营造宪法至上、人人信仰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每点4分,答对两点即可得8分)15.此观点错误。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是依据宪法制定的。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观点判断2分,理由分析14分)16.(1)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2)①行使权利有界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③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每点2分,答对四点即可得8分)(3)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6分,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东朗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