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茶馆(节选)》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 《茶馆(节选)》课件(共3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茶馆
素养目标
了解作者老舍及写作背景,了解话剧常识。
梳理故事情节,把握矛盾冲突。
赏析话剧人物及艺术特色,探究主旨内涵。
提升写作能力
课堂导入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部作品,它被曹禺评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而王蒙更是肯定其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好的作品。”它就是《茶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裕泰茶馆,领略一幅庞大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等职。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1934年夏,任山东大学文学系教授。1938年,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 年底回国。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残酷迫害,跳湖自溺。
(1899~1966)
主要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人物评价:
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二、写作背景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文艺繁荣发展。老舍先生积极响应号召,同年8月,完成一部歌颂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普选,其中第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北京人艺的曹禺等艺术家认为,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生动精彩,后几幕则较弱,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场戏,之后老舍创作了《茶馆》。
1958年5月,老舍在《剧本》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中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 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戏剧的相关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戏剧的相关知识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戏剧种类:
按艺术形式:话剧,歌剧,舞剧等;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多幕剧,独幕剧;
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历史剧,现代剧;
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正剧、喜剧和悲剧等。
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节选部分)清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此。
第二幕: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人物命运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
点击播放视频
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剧情,
试着理出主要事件和人物。
梳理文本
梳理人物
人物大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
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等。
概括本幕情节
1、马五爷施威
2、康六卖女
3、刘麻子卖表
4、鸽子之争
5、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6、常四爷施舍乡妇
7、秦庞交锋
8、茶客对话
9、常四爷被抓
10、庞太监买妻
分析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
裕泰茶馆的掌柜
1.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
2.分别分析对不同人采取的不同态度,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对秦仲义
对乡妇
对唐铁嘴
王利发
圆滑讨好
强硬、少怜悯
厌恶、仍笑脸相迎
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其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圆滑
善于应酬
精明干练
胆小自私
多说好话,多请安。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不满于腐败的清政府,痛恨帝国主义
唉!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
我老觉乎着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
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热爱国家,为国家前途忧虑
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儿,给拉拢这路事!
李三,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
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正直善良 有强烈的爱国意识
敢作敢为 富于正义感 有同情心
常四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的语言。
旗人,满清时吃皇粮。他不满于富户人家为一只鸽子而械斗,痛心于洋货倾销、国家的银子外流,对清朝的腐败和命运深表担忧。从茶馆里两起乡民卖女的悲剧中,他预感到“大清国要完”,因而招来横祸被捕入狱。他性格刚强而富于同情心,当二德子向他逞凶时,他言辞锋利地回敬对方,明里讥讽二德子,暗中指责政府。他看不惯刘麻子所做的卖人交易,施舍给卖女儿的村妇两碗面。后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最终变得穷困潦倒,这是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悲剧。
人物:常四爷
松二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心眼好
胆小怕事
懒散无能
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
的典型,反映了中国
封建社会的腐朽。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
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心眼好,和事佬形象
哥们儿,我们天天在这儿喝茶,王掌柜知道,我们都是地道老好人!
我,我听见了,他是说······
黄爷,帮帮忙,给美言两句!
胆小怕事,懦弱无能,不敢为朋友出头
秦仲义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秦仲义,穿的很讲究,满面春风,走进来。
家境殷实
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租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居高临下,自命不凡
轰出去!
(老气横秋地)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饭吃没有。
缺乏同情心,对常四爷施舍的事不屑一顾
把本钱拢在一块儿,开工厂!
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主张维新,实业救国
与庞太监的交锋
敢与保守势力针锋相对
展示了当时新兴资产
阶级张扬的个性
其它人物的人物形象
宋恩子、吴祥子:
狡诈奸猾、傲慢无礼的老牌特务
刘麻子、唐铁嘴:
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衣相士,算命骗人。这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主旨归纳
本剧描写了裕泰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种种活动,通过众多角色的对话,自然形成戏剧冲突,展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透视了戊戌变法发生与失败的前因后果,描绘了帝国主义扩张渗透、流氓地痞横行、农民破产、宫廷生活腐败荒淫、爱国者横遭迫害的社会现实,逼真地勾勒出晚清统治的真实图景,揭示其必然败亡的命运。
潜台词 是指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内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
品味潜台词
课文中有许多意味深长的潜台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能够反映社会情况的潜台词
示例:
马五爷:“二德子,你威风啊!”
这句话把马五爷的威势凸显出来,而这威视不过是依仗洋教的庇护,暗示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威风。
品读台词
王利发: “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
侧面交代了一个社会现实:清朝末年,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腐败,大量鸦片流入中国,腐蚀着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灵魂。
品读台词
常四爷: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常四爷言辞犀利地回敬对方,明理讽刺二德子,暗中指责腐败政府,一针见血,咄咄逼人。
品读台词
茶客甲:”将!你完啦!”
这是一句典型的一语双关的台词,它既表示一局棋已经下完,也更点明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尽头。
品读台词
康六:“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 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 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一种社会现象:农村破产,民不聊生。农民已经无法生存下去,只能靠卖儿卖女以维持暂时的生计。
庞太监: "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庞太监对买来的“妻子”没有任何同情, 在他心中,这只是一个活的玩物而已。再次写出庞太监荒淫无耻、狠毒奸诈,没有一点点性和同情心。
品读台词
(1)卷轴式的平面结构。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一个贯串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本课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在小范围之内的。整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组成的,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这与中国传统戏剧的写法完全不同。
思考:曹禺称本剧第一幕是“古今中外第一幕”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2)群像式的人物。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二十几个,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一个人的台词也不多,有的人物在茶馆中一闪而过。比如松二爷的出场不过是为了反映他所代表的封建遗老的没落。就是起着贯串全剧作用的王利发,也没有什么重头戏,只是在与茶客的交流中表现着自己。
思考:曹禺称本剧第一幕是“古今中外第一幕”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3)特殊的戏剧冲突
《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剧中 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这种“剪影式”的新尝试,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也暗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语言特色:
一是人物语言个性化。如王利发语言中透着谦恭、周到和小心翼翼;常四爷的语言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二德子的语言显露出无赖与无礼;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人物很多,台词有多有少,但都活灵活现,具有鲜明的个性。
语言特色:
二是丰富的潜台词。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短短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如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庞太监之间,表面问安奉承,内里却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
语言特色:
三是语言浓浓的“京味儿”,幽默讽刺。“甩闲话”“尊家”“搂下桌去”“官面上”等词语,逢人称“爷”的称谓,刘麻子的“您二位真早班儿”,二德子的“嘛!……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常四爷的“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等语言,无不透着浓浓的“京味儿”。
作业: 写作训练
人物语言个性化是《茶馆》的一大特色。请以“教室
的门坏了”为主题,写一段班主任前来调查,同学反应不一的情景对话片段。要求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字数200 左右。
示例:教室的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问:“谁踢坏的 ”捣乱鬼董晓龙斜着眼,冷笑着说:“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说:“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晓龙,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晓龙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没瞎说呢,大家都看见了。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隐瞒、狡辩 ”班主任说:“还有谁看见了 ”“我……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唾沫,低下头轻声说。
解析: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要能让读者通过“闻其言”而能“见其人”。具体来说,人物语言个性化要做到“四个符合”:符合人物身份特点,符合人物年龄特点,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符合人物个人修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