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促进民族团结(共26张PPT)+内嵌视频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优质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促进民族团结(共26张PPT)+内嵌视频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优质课件

资源简介

7.1 促进民族团结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懂得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道德修养: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责任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重难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基本政治制度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导入新课
你知道下列服饰所属哪个民族吗?
藏族服饰
维吾尔族服饰
朝鲜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下图分别反映的是哪些民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瑶族盘王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一)民族大家庭
1.民族概况
汉族
维吾尔族
藏族
蒙古族
回族
满族
苗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现状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1)分布格局
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3)民族情谊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众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由松散到紧密,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格局。
相关链接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
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项方针?
民族平等
民族平等的表现 :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注意: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相关链接
探究与分享
1.视频中的“宾弄赛嗨”是什么意思?
2.我国为什么要积极维护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二)家和万事兴
探究与分享
查找左图中少数民族省份GDP,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与其他省份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1.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2.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经济方面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社会民生
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增进民生福祉)
民族文化
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议一议
有同学认为,我们年龄小,维护民族团结与我无关。你评价这一观点。
观点错误。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要自觉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我们还可以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公民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课堂小结
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大家庭
家和万事兴
1.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2.国家如何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3.公民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民族概况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基本政治制度
4.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因
练习
1.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65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经济建设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这体现了( )
①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②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练习
2.从先秦时期“五方之民”共天下到隋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文成公主进藏到土尔扈特万里东归……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所以我们要( )
A.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最终实现各民族同等富裕
B.坚持和维护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C.建立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树立正确国家观、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
练习
3.多年来,天津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响应党中央号召,以“新栽杨柳三千里,踏上新疆热土,真情帮扶、科学援建,助力绘就亮丽新疆画卷。这表明对口援疆( )
A.是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同步富裕
B.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消除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
C.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D.是民族团结的强大保障,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C
练习
4.近年来,山东投入援疆资金13.26亿元,为喀什地区新建和改扩建教学场所127所;选派913名教师和2600余名师范类大学生赴疆支教,帮助提升受援地教育水平。此举有利于(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事业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新疆地区教育事业进步
③减少危害民族团结的不利因素,消除民族间差异
④构建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同步繁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练习
5.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必须( )
①自觉履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
②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消除民族间的差异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汇报人:稻小壳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