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2章 第2节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群落的主要类型
1.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动物夏眠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B.动植物种类稀少,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
C.仙人掌、骆驼刺是常见植物类型,蜥蜴、避役是常见的动物类型
D.沙漠蝗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鸟类的制约
答案:A
解析:荒漠动物在干旱季节进入夏眠是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A项正确;动植物种类稀少,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B项错误;避役是森林生物群落的动物类型,C项错误;沙漠蝗种群数量的变化不只受鸟类的制约,食物、气候等因素也影响其种群数量,D项错误。
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
B.森林比草原群落结构更复杂
C.斑马、狮子是森林生物群落的典型动物
D.在森林生物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
答案:C
解析: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A项正确;与草原群落相比,森林群落结构复杂且相对稳定,B项正确;稀树干草原上,生长着伞形树冠状乔木,动物以斑马、长颈鹿和狮子为主,C项错误;在森林生物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D项正确。
3.下列关于不同陆地生物群落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中的藤本植物非常发达,靠攀缘高大乔木生长,并能充分利用光能
B.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多数是风媒花
C.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有鳞片,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D.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
答案:C
解析:落叶阔叶林中的植物芽有鳞片,具有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御寒的作用,C项错误。
4.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
分类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林鸽 长尾山雀 鹪鹩、昆虫
(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_______现象。
(2)某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有关。
(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___________。
(4)森林、草原、荒漠,这些自然群落在陆地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在我国,东部湿润地区随处可见_______;在内陆半干旱区,分布有大片的_______;再到西部的干旱区,则出现荒漠群落。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群落_____________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答案:(1)垂直结构 分层 (2)光照 (3)食物和栖息空间 种间竞争 (4)森林 草原 外貌和结构
解析: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的分布体现了植物的分层,这种分层的出现是由于光照的影响。动物也有上、中、下层分布的不同,这是由于动物的食物资源和栖息空间是由植物提供的,植物的分层必然决定了动物也出现分层,这样的结构有助于减轻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题组二 生物的适应性
5.以下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
B.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
C.荒漠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D.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15米,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答案:C
解析: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A正确;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以适应缺乏水分的环境,B正确;草原群落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C错误;骆驼刺植株高几厘米,但根可长达15米,以适应缺水的环境,是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
6.下列关于某生物群落内生物适应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几种食藻的浮游幼虫在含有河鳟的溪流中,只选择在黑暗环境中觅食,以降低被捕食风险
B.鼠类、豪猪和草兔子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活动时间长,觅食时间短,面临的被捕食风险最小
C.白头雀在晴天取食频率比阴天低,晒太阳时间多,推测动物通过晒太阳增加对外界能量的摄取以维持体温平衡
D.田鼠在密密的草丛中,踏出四通八达的“小径”,提高它们取食效率和躲避敌害的成功率
答案:B
解析:鼠类、豪猪和草兔子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活动和觅食时间短,觅食主要在月光较弱的夜晚,这样面临的被捕食风险最小。
7.不同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可孕育不同的生物群落,以下关于各种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中生活着90%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B.草原上能进化出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
C.荒漠动物一般在雨季进入冬眠,旱季进入夏眠
D.苔原植被种类稀少,只有能忍受强风吹袭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答案:C
解析:热带雨林中生活着90%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A正确;由于没有大面积的树木,部分草原进化出了失去飞翔能力的鸟类,B正确;荒漠动物一般在旱季进入夏眠,雨季来临复苏,C错误;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生长缓慢,只有那些能忍受强风吹袭和土粒、冰粒击打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D正确。
8.关于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中植物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的乔木树冠更发达
B.热带雨林的林下植物的叶片更大
C.不能将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移栽到落叶阔叶林中
D.落叶阔叶林的林下植物在春季或秋季开花、结果
答案:A
解析:热带雨林的乔木分支不发达,只在树顶形成树冠,落叶阔叶林的乔木树冠发达,A错误;热带雨林的林下植物叶片巨大,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B正确;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地区冬季较为寒冷,热带雨林中植物的芽没有鳞片,树皮比较薄,不能度过严冬,C正确;落叶阔叶林树冠发达,会对林下植物遮光,在春季乔木叶片还未展开以及秋季落叶期间照射到林下的光照比较多,有利于林下植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D正确。
综合强化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原生物群落的动物中爬行类、啮齿目较多
B.在夏季,温带落叶林枝繁叶茂,而在冬季叶片全落,只剩光秃的枝干,这种变化体现了温带落叶林的季节性变化
C.草原上的动物种类较多,且善于奔跑
D.在森林生物群落中,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决定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B
解析:荒漠生物群落的动物中爬行类、啮齿目较多,A项错误;在夏季,温带落叶林枝繁叶茂,而在冬季叶片全落,只剩光秃的枝干,这种变化体现了温带落叶林的季节性变化,B项正确;草原上的动物种类较少,且善于奔跑,C项错误;在森林生物群落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决定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项错误。
2.下列关于不同陆地生物群落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中的爬行动物大都具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散失
B.蜥蜴、树蛙是森林生物群落中的常见动物
C.长臂猿、避役营树栖生活
D.湿地生物群落中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答案:B
解析:蜥蜴是荒漠生物群落中的常见动物,B项错误。
3.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在草原的生物不能生活在森林里
B.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C.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D.海洋中既有微小浮游植物、大型海藻,也有种类繁多的动物
答案:A
解析:部分生活在草原的生物也可能生活在森林里,A错误;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B正确;湿地生物群落中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C正确;海洋中既有微小浮游植物、大型海藻,也有种类繁多的动物,它们共同构成海洋生物群落,D正确。
4.下列关于草原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草原上的植物叶片呈针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C.伞形树冠状乔木是稀树干草原典型的植物类型
D.鸵鸟、鸸鹋等大型鸟类在进化过程中失去飞翔能力,不利于生存
答案:C
解析: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荒漠分布在干旱地区,A项错误;草原上的植物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以减少水分的散失,B项错误;稀树干草原上长着伞形树冠状乔木,C项正确;鸵鸟、鸸鹋等大型鸟类在进化过程中失去飞翔能力,但善于奔跑,有利于生存,D项错误。
5.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在年平均降雨量和年平均温度各异的地区分布如下表:
    0~50 50~100 100~150 150~200 200~250 250~300 300~350 350~400
-10~0 甲
0~10 丙 丙
10~20 乙 丙 丙 丙
20~30 乙 丁
下列推测最不合理的是(  )
A.甲生物可能是北极狐
B.乙生物可能是仙人掌
C.丙生物可能是黄羊
D.丁生物可能是黑猩猩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甲生物生活在年均温度-10~0 ℃和年均降雨量在0~50 cm的条件下,则该生物可能生活在冻土苔原生物群落中,因此可能是北极狐,A正确;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乙生物生活在年均温度10~20 ℃、20~30 ℃和年均降雨量在0~50 cm的条件下,则该生物可能生活在荒漠生物群落中,因此乙生物可能是仙人掌,B正确;黄羊生活在草原生物群落中,每年的降雨量在250~800 cm之间,而表格中丙生活环境的降雨量基本不在该范围,因此丙生物不可能是黄羊,C错误;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丁生物生活在年均温度20~30 ℃和年均降雨量在350~400 cm的条件下,则该生物可能生活在热带雨林生物群落中,因此丁生物可能是黑猩猩,D正确。
二、非选择题
6.下面是某栎树林中鸟类调查资料,调查数据表示各种鸟类分布的相对密度。请根据调查资料分析说明:
种名 树冠层(12 m以上) 下木层(5~12 m) 灌木层(1.2~5 m) 草本层(0.9~1.2 m) 地被层
林鸽 97.7 1.4 0.9 - -
茶腹鸡 38.0 60.0 2.0 - -
青山雀 23.4 41.3 30.6 3.7 1.0
长尾山雀 23.9 39.2 29.1 3.9 1.9
旋山雀 21.2 49.7 17.9 11.2 -
煤山雀 18.0 43.9 31.0 7.8 -
沼泽山雀 4.3 30.0 41.9 21.9 1.9
大山雀 6.2 18.5 49.1 25.9 0.3
戴胜 3.4 16.9 55.9 23.8 -
乌鸫 1.2 4.1 14.7 52.4 27.6
红胸鸲 - - 36.3 40.0 23.7
鹪鹩 - - 12.5 75.0 12.5
(1)该栎树林中的所有栎树是一个_______;该栎树林中的所有生物称为___________;该群落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群落。
(2)该栎树林中,_______主要分布在树冠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下木层,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灌木层,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草本层。
(3)鸟类分布的上述特点表明,生活在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也会随着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种类不同而出现___________的现象。
(4)从表中可知有几种鸟类同时生活在下木层,当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_____________。根据竞争排除原理,在同一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_____________。
答案:(1)种群 生物群落 森林生物 (2)林鸽 茶腹鸡、青山雀、长尾山雀、旋山雀、煤山雀 沼泽山雀、大山雀、戴胜 乌鸫、红胸鸲、鹪鹩 (3)分层分布 (4)生态位重叠 完全相同的
解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称为种群,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该群落属于森林生物群落。(2)由表中数据可知,林鸽主要分布在树冠层,茶腹鸡、青山雀、长尾山雀、旋山雀、煤山雀主要分布在下木层,沼泽山雀、大山雀、戴胜主要分布在灌木层,乌鸫、红胸鸲、鹪鹩主要分布在草本层。(3)生活在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也会随着食物和生存空间的不同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种类不同而出现分层分布的现象。(4)从表中可知有几种鸟类同时生活在下木层,当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根据竞争排除原理,在同一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
7.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其中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区别这两个群落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珠峰北坡海拔3 800~5 000 m区域内生长着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藏旺拉,调查这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措施。
(3)珠峰海拔6 000~7 000 m之间几乎终年积雪,但近年来在该地段却出现了绿色植物,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优势植物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物群落是_______(填“荒漠”“草原”或“森林”)生物群落。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该群落的动物分层较为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___________(填“热带雨林”或“落叶阔叶林”)会找到较多颜色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
(6)垫状驼绒藜植株矮小,根系发达,枝条极短,枝叶被灰绿色茸毛,叶小而厚,伏于地表。垫状驼绒藜最可能生活在_______(填“荒漠”“草原”或“森林”)生物群落中,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具有_______的特性。
答案:(1)温度、地形、土壤湿度 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 (2)样方法 随机取样、适当增加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4)草原 简单 草原生物群落中植物分层比较简单,为动物提供的食物条件和栖息场所较少 (5)热带雨林
(6)荒漠 耐旱
解析:(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都发生改变,因此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陆地群落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的。(2)调查植物的种群数量,常采用样方法。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随机取样、适当增加样方面积和样方数量。(3)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近年来在该地段才出现了绿色植物。(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用来形容草的经典名句,因此对应的是草原生物群落。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草原生物群落的动物分层比较简单,原因是植物分层简单,植物为动物提供的食物条件和栖息场所有限,从而使动物的分层较为简单。(5)热带雨林中空气流通不畅,风媒花很少。林中很多植物具有颜色艳丽的花朵和鲜艳多汁的果实,以吸引动物来传播花粉和种子。(6)垫状驼绒藜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小而厚,说明垫状驼绒藜吸收水分的能力强而散失的水分少,是典型的耐旱特征,因此可以推断出它最可能生活在荒漠生物群落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7张PPT)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
1.通过比较与概括分析陆地生物群落的几种类型,了解其中的生物种类和特征。(科学思维)
2.运用进化与适应观理解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1.生物群落包括: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湿地生物群落和海洋生物群落等。
2.荒漠地区极度干旱,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荒漠里物种少,群落结构非常简单。
3.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动植物的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
4.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群落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
5.某地的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教材梳理
1.分类依据:根据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
2.主要类型
(1)荒漠生物群落
①分布:极度________区,降水量________且分布不均匀。
②群落结构:非常________,物种_____。
③生物的适应性特征:荒漠中的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
知识点 群落主要类型
外貌和物种组成
干旱
稀少
简单

耐旱
(2)草原生物群落
①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
②群落结构:相对________,动植物的种类________。
③生物的适应性特征:a.各种________的________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b.动物大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半干旱
简单
较少
耐寒
旱生
挖洞或快速奔跑
(3)森林生物群落
①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
②群落结构:非常________且相对稳定。
③生物的适应性特征:a.植物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b.动物多为_________________生活。
湿润或较湿润
复杂
树栖和攀缘
3.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1)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物种能够形成群落,是因为它们都能适应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
(2)适应生物环境: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___________,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______________,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3)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______________,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非生物环境
种间关系
有机整体
不尽相同
判断正误
1 .群落只有荒漠、草原、森林三种类型。(   )
2.骆驼刺属植物高几厘米,根可长达15米,有利于吸收水分。(   )
3.在草原群落中的生物不能在荒漠群落中生存。(   )
4.在不同的群落类型中,生物适应群落的特点并不完全相同。(   )
5.森林中的乔木高大根系发达,在竞争阳光、土壤等方面占绝对优势,会导致森林中的小灌木、草本植物等很难生存。(   )
×

×

×
核心探讨
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
1.在荒漠群落中生活的生物,具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
提示:植物的叶不发达,以减少蒸腾作用;根很发达,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等。
2.在草原群落中生活的动植物又有哪些适应群落环境的共同特征呢?
提示:草原上植物的叶片比较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动物大都擅长挖洞或快速奔跑。
3.假如将森林中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群与草原上善于奔跑的动物种群对调,对这些种群来说有什么影响?
提示:对调的种群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迅速衰退,并最终消失。
4.结合你们在学习“群落的结构”时对群落中生物生态位的分析,说一说不同物种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提示: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建立联系,并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从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群落这一有机整体。
5.同是森林群落,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完全相同吗?
提示:不完全相同,因为不同的森林群落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所以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
典题应用
1.下列有关不同群落生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荒漠中植物主要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
B.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
C.森林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
D.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但无阴生植物
答案:D
解析:荒漠中植物主要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A正确;草原上的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旱,B正确;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C正确;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也有阴生植物,如三七、人参、黄连等,D错误。
2.在沙漠地区,动植物稀少;在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说明(   )
A.阳光对植物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B.阳光能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C.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D.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答案:C
解析:沙漠地区缺乏水分,所以动植物稀少,而在热带雨林地区,水分较多,动植物种类繁多,由此可知,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网络构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