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检测
三年级语文
【卷首语】生活处处有风景,只要留心观察,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有一幅崭新的画卷,每一处风景都值得我们去品味。让我们一起去“赏美景、寻文化、谈发现”吧!
赏·生活之美
一、爱观察,爱生活: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10分)
1.下列带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投掷(zhì) 挨(āi)挨挤挤 B.蚂(mà)蚱 日积月累(léi)
C. 栏杆(gān) 张牙舞爪(zh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轻风 吹佛 破裂 B.清香 莲蓬 到映 C.别致 惊讶 舞蹈
3.“贿”字的意思可能与( )有关。
A. 贝壳 B. 财物 C.身体
4.把词语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牵着小狗走在回家的路上,小狗鼻子可 了,老远就闻到了事物的香味,朝家的方向跑去。妹妹唱着 的歌,歌声在空中 。
A.灵巧 轻快 飘荡 B.灵敏 轻巧 荡漾
C.灵敏 轻快 飘荡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
A.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B.巨浪伸出双臂把我托举起来。
C.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斜飞。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横画、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考虑好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B.通知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其中正文要另起一行顶格写,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在右下方。
C.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读寓言时,我们要读懂故事内容,再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7.“益”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三项,你认为在“精益求精”一词中应选解释( )
A. 增加 B.更加 C.好处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没什么见识。
B.我们做事应刻舟求剑,不拘泥成例。
C.你真是杞人忧天,即便是下大雨,这地区地势高,绝对不会被水淹的。
三年级语文 第1页(共7页)
9.大自然中许多可爱的生灵都被诗人写进了诗歌中,如“黄鹂鸟”就藏在古诗( )中。
A.《惠崇春江晚景》 B.《三衢道中》 C.《忆江南》
10.读一读下面这段话,选择动作流程图,正确的是哪一项( )
奶奶先把洗干净的箬叶泡软,再把箬叶卷成漏斗状,然后在中间放进糯米和拌好的馅料,用手把米压紧,最后扎上细绳。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A. 泡→卷→放→压→扎 B. 泡→卷→拌→压→扎
C. 洗→卷→放→压→扎
二、爱生活,爱读书:读一读,拼一拼,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9分)
jiāo ào shè jì
他是个小书虫,让他的是他了自己的书架,那里
bǎo cún ǒu ěr xīn shǎng
了600本图书,他会自己的藏书。妈妈说,书中
fēn fāng zhì huì nuò ruò qiān xū
自有在,读书让人增长 远离 更加勇敢。
寻·文化之韵
三、爱阅读,会思考:按要求做题。 (15分)
12.结合目录中的内容,我知道这本书是( )
A.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B. 《伊索寓言》
C. 《克雷洛夫寓言》
13.看图猜一猜。
图片中的内容可能与目录中哪个故事有关,写出相应的故事名称。
三年级语文 第2页(共7页)
14.我还知道目录中 的寓意。寓意是:
15.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我们班获得运动会团体一等奖啦!”班长 。
16.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仿写句子:运用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方式)
四、会读书,爱积累: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5分)
17.跟着诗人的脚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的风光,杜甫让我们欣赏一幅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迟日江山丽, 。在苏轼的笔下,春天是“竹外 , ;白居易带我们去看看江南: ,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也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 。
18.针对小学生在学校能不能戴电话手表这个话题,你们班上进行了讨论。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请你简单说一说。
19.为了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实验小学三年级(2)班正在开展“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去参加!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请在括号中写出来。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5)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悟·阅读之趣
五、会阅读,善思辨:读短文,完成选文后面的练习。 (23分)
(一) 鹬(yù) 蚌(bàng)相争
①鹬在天空中飞着,不住地朝下看,想找点儿食物吃。忽然,它看见一只河蚌张开壳儿,正在沙滩上晒太阳。
②“多好的一顿美餐哪!”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它立刻飞下来,啄那
三年级语文 第3页(共7页)
只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儿合上,紧紧地夹住了鹬的嘴巴,不肯放松。
③鹬说: “今天不下雨, 明天不下雨,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
④河蚌说: “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 ”
⑤鹬和河蚌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这时候走来一个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20.在第②自然段中,找出鹬与河蚌相争时两个最关键的动词: 、 ——————。
21. 用“~~~~”画出鹬与河蚌互不相让时说的话。
22.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个完整的成语。请在文中找出写“渔翁得利”的句子,用“ ”画出来。
2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做事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而应该互相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B.彼此不相互体谅,一味的你争我斗,往往会让他人占了便宜。
C.面临对手的威胁时,应该竭尽全力打败他。
(二)北京的胡同(节选)
①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北京的胡同是这座古都最具特色的城市肌理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与市井文化。这些纵横交错的街巷不仅是交通脉络,更是一部活着的城市史书。
②“胡同”就是比较小的街道。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代,距今已有几百年了。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有几千条。有人曾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百条,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③北京的胡同有的根据样子命名,比如小喇叭胡同,就因为它一头宽,一头窄,形状像极了一只喇叭。有的胡同以吉利话命名,这些名字里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比如( )。还有一些胡同是以人们做的生意命名,比如米市胡同,顾名思义,这条胡同原来主要是做米粮生意的。这些胡同名字的由来多有趣呀!
④北京的胡同千奇百怪。最长的胡同是东交民巷胡同,最短的胡同是一尺大街,只有30余米。最宽的胡同是灵境胡同,最宽处约32米,能并排停下十几辆汽车。最窄的胡同是钱市胡同,最窄处仅0.4米,胖点儿的人就只能侧身通过了。
⑤北京的胡同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被北京人叫作大栅栏儿的胡同汇集了同仁堂、张一元等京城的老字号,在那里可以买到正宗的老北京特产。南锣鼓巷是当下最时尚的胡同,那里有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旅馆、商店。什刹海胡同是最有历史文化感的胡同,有恭王府、醇亲王府等四十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到了那里就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三年级语文 第4页(共7页)
⑥北京的胡同不仅趣味十足,更蕴含着北京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就是一座民俗风情博物馆,那里面的学问让你探不完!
24.用“ ”画出第⑤段的关键语句,请根据关键语句写出这段话的意思:
25.读完文章,我们知道了北京胡同有多种命名方式,比如: (列举一个就可以)
26.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相应的括号中。
(1)第②段画“ ”句子中的“赛牛毛”是说北京没名的胡同( )
A.特别窄 B.又细又长 C.数量多得数不清
(2)第③段括号内应填写的胡同名称是( )
A.史家胡同 B.菊儿胡同 C.平安胡同
(3)小华从四川到北京来旅游。如果他想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可以去( )走走;如果想要买一些老北京特产带回家,可以去( )看看。
A.大栅栏儿胡同 B.什刹海胡同 C.南锣鼓巷
27.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胡同名称 胡同特点 具体体现
一尺大街 只有30余米
最宽 最宽处约32米,能并排停下十几辆汽车
钱市胡同 最窄
三年级语文答案与解析
赏 生活之美
一、爱观察 ,爱生活 :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 。(10 分)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错误,滥竽充数(y ǔ)—— 滥竽充数( y ú ) ,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 以次充好 。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
2.C
【详解】本题考查对错别字的辨析。
A. 有误 。吹佛——吹拂。 B. 有误 。到映——倒映。 C. 正确。
3.B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造字法。
“贿 ”形声字 。字从贝,有声 。“有 ”为“ 以手持肉 ”之形,意为“ 肉食 ”。“贝 ”指钱币。 “贝 ”与“有 ”联合起来表示“用钱替人买肉 ”。本义 :为特定对象吃肉买单 。引申义:让 特定关系人免费消费 。收买 、打点的意思。
4.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灵巧 :灵活而又巧妙。
灵敏 :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能迅速地作出反应来。 轻巧 :轻便灵巧 ,简单容易或操作轻松灵巧。
轻快 :不费劲儿 ;轻松愉快。
飘荡 :指在空中随风摆动或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荡漾 :水波微动的样子 。形容起伏不定。
小狗的鼻子能闻到很远的味道,所以用“灵敏 ”合适 。“牵着小狗走在回家的路上 ”那么妹 妹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故用“轻快 ”,妹妹唱着轻快的歌 。歌声是在空中回响的,故“飘 荡 ”适用。
5.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A.拟人 ,昙花“含笑一现 ” ,给昙花赋予了人的表情“笑 ”。
B.拟人 ,巨浪“伸出双臂 ”“托起 ” ,这些都是用人的动作来写“ 巨浪 ”,所以用了拟人的 修辞手法。
C. 比喻 ,将小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 ”。所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寓言 、通知和汉字的书写。
A.正确 ,当遇见笔画较多的汉字,我们要考虑汉字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这样 的汉字书写出来才会美观。
B.错误,通知书的内容包括通知书的标题 、通知的正文、以及通知书的落款 。正文要另起一 行空两格写 ,落款包括署名和日期 ,分两行写在右下方。
C.正确,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鲜明的讽刺性
和教育性 。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 。“寓 ”是“寄托 ”的意思, 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 ,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7.B
【详解】考查词语解释 。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无止境 。这里的“益 ”是更加的 意思。
8.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A.井底之蛙: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结合词义与语 境分析 ,符合语境。
B.刻舟求剑: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意思与“拘 泥成例 ”相近 ,不符合语境 。应该为“灵活变通 ”。
C.杞人忧天: 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 。结合词义与语境分析 ,符合语境。 9.B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A.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全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 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幅“鸭戏图 ”,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 人合理的想象 ,与原画相得益彰。
B.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全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 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 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C.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全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 ”、“莺 ”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 ” 为中心下笔 ,又通过“红胜火 ”和“绿如蓝 ” ,异色相衬 ,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10.A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提取的能力。
阅读选段可知,主要讲的是奶奶包粽子的程序,先是泡箬叶,然后是卷成漏斗形状,紧接着 是放进糯米和拌好的馅料,然后是把米压紧,最后是扎上细绳。故动作流程图是:泡→卷→ 放→压→扎。
二、爱生活 ,爱阅读:读一读 ,拼一拼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 9 分)
11.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 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骄 、赏、慧、懦、虚 ”容易写 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 、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寻 文化之韵
三 、爱阅读 ,会思考 :按要求做题 。(13 分)
12.【答案】共 2 分 。A
【解析】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古代寓言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自先秦开始,涌现了大量哲理性很强的寓言。它们 虽然短小精炼,却蕴含着许多哲理,告诫人们如何正确为人处世,给人们带了深刻的智慧启
迪 。根据目录可知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3.【答案】共 3 分 。一叶障目 邯郸学步 买椟还珠 【解析】考查看图提取信息。
第一幅图片 :有个人拿了一片叶子挡住了眼睛。
一叶障目: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 ,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 第二幅图片 :有一个人在前面走 ,后面有个人趴跪在之后。
邯郸学步: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庄子 ·秋水》 。《庄子 ·秋水》载 :战国时有个人到赵 国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别人学,结果不但没学会,连自己原来的 走法也忘了 。后来用“邯郸学步 ”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 事也丢了。
第三幅图片 :有两个古人 ,其中一个拿着木盒子 ,另一个卖家挠头不接。
买椟还珠:最早出自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指买了装了珍珠的木匣退还了 珍珠 ; 比喻没眼力界 ,取舍不当 ,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14.【答案】共 3 分 。示例 :拔苗助长 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
【解析】考查寓言故事的理解与积累。
示例:《割席断交》寓意是比喻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
15.【答案】共 2 分 。兴奋地喊道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句子补充。
例句后半部分为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这里答案还可以是“激动地喊起来 ”等等,表达出班 长此刻的激动 、兴奋、愉悦心情。
16.【答案】共 3 分 。下课了 ,操场上可真热闹啊!有的同学在踢毽子 ,有的同学聚在一起 玩老鹰捉小鸡 ,还有的同学玩拍手游戏。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能力。
对给出的例句加以分析可知,例句先总写出“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然后再分别写图 案上刻着的龙的具体形态。所以这个句子的特点是先总后分的结构。仿写时我们就可以按照 这样的句式特点去仿写 。如:天空上的云什么形状都有,有的似大象,稳稳沉沉;有的如小 鸟 ,灵动而活泼 ;还有的像猴子 ,不时地扮演着各种鬼脸。
四 、会读书 ,爱积累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5 分)
17.【答案】 共 6 分 。 春风花草香 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日出江
花红胜火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识记。
唐代杜甫的《绝句》 ,注意“春、草、香 ”的正确书写。
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注意“桃、春、暖、鸭 ”的正确书写。 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 ,注意“胜 ”的正确书写。
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注意“深、树 ”的正确书写。 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 ,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 、识记。
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自《咏柳》。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 烟 。出自《村居》。
18.【答案】共 4 分 。我认为在学校不能戴电话手表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弱 ,电话手 表会让学生不能专心学习 ,而且长期使用电话手表 ,对学生的视力也不好。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题干内容及自己的生活实际作答,合理即可。认为能带电话手表的,可以从遇到紧急情 况联系家人等方面说明理由;不认为能带电话手表的,可以从自我管理、视力等方面说明理 由。
示例:我认为小学生在学校能戴电话手表,因为这样就可以方便与家人的联系,一旦出现紧 急情况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爸爸妈妈。但其他时间尽量不要去玩它,所以也需要家长好好 教导以及自己去遵守。
19.【答案】共 5 分 。元宵节 清明节 春节 重阳节 端午节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
( 1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 ,意思 :去年元宵 节的时候 ,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元夜 :元宵之夜。
(2)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 ,意思 :江南清明时 节细雨纷纷飘洒 ,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可知写的是清明节。
(3)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意思 :爆竹声中 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 即春节。
(4)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意 思: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登高 ”“插茱萸 ”都是重阳 节的习俗。
(5)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出自唐朝文秀《端午》 ,意思 :端午节日从何 而来 ,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 。可知写的是端午节。
悟 阅读之趣
五、会阅读,善思辨:读短文,完成选文后面的练习。( 23 分)
(一)鹬蚌相争 共 8 分。
【答案】20. 共 2 分 。啄 夹
21. 共 2 分 。鹬说:“今天不下雨 , 明天不下雨 ,就会渴死你 ,看你松开不松开! ” 河蚌说:“今天不放开你 , 明天不放开你 ,就会饿死你 ,看你还啄不啄我! ”
22. 共 2 分 。这时候走来一个打鱼的人 ,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23. 共 2 分 。C
【解析】20. 本题考查对动词的理解能力。
阅读第②段中“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它立刻飞下来,啄那只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 壳儿合上 ,紧紧地夹住了鹬的嘴巴 ,不肯放松 ”可知 ,鹬与河蚌相争时两个最关键的动词: 啄、夹。
21. 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能力。
结合第③段中“鹬说:‘今天不下雨 , 明天不下雨 ,就会渴死你 ,看你松开不松开! ’”
第④段中
“河蚌说:‘今天不放开你 ,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 ’”可知其答
案。
2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⑤段中“这时候走来一个打鱼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可知,这 句话可概括的成语为“渔翁得利 ”。
23.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掌握。
阅读短文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告
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 味地相互钳制往往顾此失彼,让他人钻空子。做人要学会忍让,否则两败俱伤只能让第三方 得利 。即 C 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 C。
( 二 )北京的胡同 共 15 分。
【答案】24.共 2 分 。北京的胡同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北京的胡同有着不同的特色 ,它独具京味风情 ,是这座文化之城的脉搏。
25.共 2 分 。形状像极了一只喇叭的小喇叭胡同 做米粮生意的米市胡同
26. 共 8 分 。C C B A
27. 共 3 分 。最短 灵境胡同 最窄处仅 0.4 米
【解析】24.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第⑤自然段“北京的胡同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可知这段话是关键语句。
根据“大栅栏儿的胡同可以买到土特产,什刹海胡同是最有历史文化感的胡同 ”可知北京的 胡同有着不同的特色 ,是这座文化之城的脉搏。
2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第③自然段“ 比如小喇叭胡同,就因为它一头宽,一头窄,形状像极了一只喇叭 ”可知 是用形状来命名的胡同。
根据第③自然段“还有一些胡同是以人们做的生意命名 ,比如米市胡同,顾名思义,这条胡 同原来主要是做米粮生意的 ”可知是以生意命名的胡同。
26.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 1 )根据第②自然段“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有几千条 。有人曾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百条 ,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可知“赛牛毛 ”是说北京没名的胡同数量多得数不清。 故选 C。
(2)根据第③自然段“有的胡同以吉利话命名 ,这些名字里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可知
平安胡同符合语境 。故选 C。 2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第④自然段“最短的胡同是一尺大街 ,只有 30 余米 ”可知胡同的特点是“最短 ”。
根据第④自然段“最宽的胡同是灵境胡同 ,最宽处约 32 米 ,能并排停下十几辆汽车 ”可知 胡同的名字是灵境胡同。
根据第④自然段“最窄的胡同是钱市胡同,最窄处仅 0.4 米,胖点儿的人就只能侧身通过了 ” 可知具体体现最窄处仅 0.4 米 ,胖点儿的人就只能侧身通过了。
六、爱生活,会表达: 习作 。共 30 分。
习作评价标准:
一类文【28-30 分】:节日习俗描述符合历史传统或地域特色 ,中心明确 ,思想健康 , 内容 具体,描写习俗的流程、象征意义及个人体验,画面感和代入感强,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 较正确 ,错别字少。
二类文【25-27 分】:节日习俗描述基本符合历史传统或地域特色 ,中心明确,思想健康, 内容比较具体,可以描写习俗的流程、象征意义及个人体验,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 错别字较多。
三类文【22-24 分】 :节日习俗描述基本清楚 ,思想健康 , 中心基本明确 , 内容欠具体 ,可 以描写习俗的流程 、象征意义及个人体验等 ,语句基本通顺 ,标点大体正确 ,错别字较多。
四类文【22 分以下】 :不合题意 , 内容很不具体 ,语句不通顺 ,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