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下江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从江县下江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深秋时节,天池山色彩斑斓、满园秋色,堪称一个风景旖旎的森林公园。因林木葱茏、景色秀美,每年前往天池山旅游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
天池山南麓东面悬崖qiào①____壁,岩高百余米,苍松斜展,宛若一道pínɡ zhànɡ②_______,从南向北绵延数十里,站在悬崖上俯瞰,烟波浩渺的云海缭绕在群山之间,层峦叠嶂的山峰若隐若现,如海市蜃楼一般。山北段,东面山势陡峭,横ɡèn③_____半天,极为壮观,还有那神奇迷离的仙人洞、逍遥洞、双龙洞……法国传教士也占这风水宝地,在松涛林海之间,建立起天主教堂。
天池山风景优美,植被丰饶,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达97.3%,松树、杉树、柏树等树龄近百年及以上的古树如群蚁排衙,还有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享有“天然植物基因库”之美誉。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斑斓     B.络绎不绝     C.丰饶     D.群蚁排衙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1)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木兰诗》)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韩愈在《晚春》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尊称别人的父亲为“尊君”“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
B.《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C.《木兰诗》选自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D.泰戈尔于1913年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代表作有《飞鸟集》《园丁集》等。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__A__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__B__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6.上文A、B两处,应填入的人物分别是( )(3分)
A.刘四爷 虎妞 B.刘四爷 小福子C.曹先生 虎妞 D.曹先生 高妈
7.《骆驼祥子》中老舍塑造了一个被“黑暗社会吞噬了”的祥子形象,其实祥子生活中也曾有过微光,请结合名著内容,说说下列人物谁是祥子苦难生活中的那束光。(2分)
曹先生  刘四爷  小福子
(二)现代文阅读
千百年来,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得家国情怀镌刻进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小语同学整理了一篇关于抒发爱国之情的文章,请你与他一起品味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完成题目。
黄河,让我好好看看你
林 湄
①傍晚,车子经过兰州临河的带状公园时,友人说那条河就是黄河。“啊,黄河!……”我吃惊地重复着,忙叫友人停下车,让我看看黄河——这是我梦寐中的景致啊!
②【A】在刚开始认识汉字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黄河”与“长江”。后来,我总是以文人的童心,想象着黄河的壮观与独特,想象着她咆哮、搏击,如万马奔腾。
③【B】历史上黄河流域频繁地暴发洪水,相传最早与洪水做斗争的是共工氏族,他们靠木、石、蚌器从山丘取土填充低洼,抵挡水浸。尧当部落联盟首领时,鲧借鉴共工氏族的治水经验将填充低地改为筑土围墙。舜为首领时不满意洪水浸泡即溃的土墙,任命鲧的儿子禹治水。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几经考察,采取以凿山辟谷疏导为主的治水法,从而减少了洪水的灾患。
④【C】人们没有怨恨“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而是在黄河的水患中看到了禹的力量、禹的精神。后人冠之为“大禹”,因为禹是一个大写的人,写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地战胜艰难险阻的史书上,也印记在后人的脑海里。
⑤黄河啊,正因你有那么久远而沧桑的历史,所以成为我梦中的神往之地。
⑥【D】我从小生长在东海岸旁的海滨古屋里,黄河于我既熟悉又遥远。后来,我离开了那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直未能亲见黄河成了我心中的一桩憾事。
⑦现在,我站在兰州滨河中路黄河南岸,夜幕即将降临。趁着夕阳未落,黄河,让我好好地看看你——你静静地横卧在我面前,东临中山桥、黄河索道,西连《黄河母亲》雕塑,南依小西湖公园,北与“白马浪”为邻。
⑧你安详如雕塑中的母亲,以你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子孙。如今,当周遭的世界变得流光溢彩,你仍然是那么朴素,保持着你的端庄与宁静。我凝视着你,想象自己依偎在你的臂膀之上,感受着你的温暖,倾听那轻柔的细语……
⑨岸边矗立着著名的兰州水车,那是兰州段家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任云南道御史时,见到当地用筒车灌溉农田,于是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他回到故里,仿制出水车。
⑩友人说,四十多年前,有252轮水车林立在兰州黄河的两岸。那是何等壮观、独特的景观!水车源自人类的智慧,像一件艺术品,灌溉了农田,养育了子孙。它们咿咿呀呀,日夜欢唱着,歌唱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歌唱着人们辛劳而又快乐的生活。今天的水车固然是滨河中路带状公园里的点缀品,但它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深思与启迪。
沿着带状公园的南岸,我来到了黄河铁桥下,这里是古代通羊皮筏子和木舟的渡口,也是明洪武年间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浮桥遗址。眼前的铁桥则是光绪年间清政府请德国人建成的。
站在铁桥上,望着桥下平静无波的黄河水,想象着黄河水上涨时,羊皮筏子在滚滚波涛中漂流的画面。是不是像漓江上的木筏一样,上面站着一位艄公,他握着一根长竿,在水上悠哉地滑行?其实,羊皮筏子比木筏更轻便。将几块羊皮绑在一起,吹足气,即成黄河上来去自如的筏子,即使水流湍急,也能横渡激流。
艄公如何能在羊皮筏上点篙自若,顺水势颠簸而去?是他们的机智镇静制服了波涛,还是因为他们是黄河的主人,在黄河面前自有无畏与淡定?
正流连忘返时,最后一朵晚霞渐渐隐去。
夜色深沉,北岸白塔山上寺院的灯火亮了起来,兰山索道闪着彩色的光。我依然痴痴地伫立在黄河岸边。夜色中的黄河固然另有一番风情,但更让我留恋的还是黄河本来的面目,那不经装饰的母亲般的面容。
黄河,无论我走到哪里,你都在我的心头!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2月1日)
8.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中,确切的位置是( )(3分)
记得从前,老师曾以一种低沉忧郁的语气给我们讲述黄河的故事。
A.【A】 B.【B】 C.【C】 D.【D】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4分)
你静静地横卧在我面前,东临中山桥、黄河索道,西连《黄河母亲》雕塑,南依小西湖公园,北与“白马浪”为邻。
11.文章第⑧段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
英雄的勋章
安小花
①“嗨,小鬼,把枪放下。扛着它你走不了一公里,一准儿倒下。”刚刚排队领到枪的景鳔金,枪杆还没捂热,就被排长一把夺下。景鳔金内心无比失落,嘴里嘟嚷着,作为一个兵,没有枪,那还能叫兵吗?见他一脸不服气,战友们打趣,小鬼,你忘了过黄河时,缩着脚不肯上船了?现在胆子倒是大了。大家一阵哄笑。河堤上那条窄小破旧的船,似乎一个微浪就能掀翻。这样一条弱不禁风的船,要在波涛滚滚的黄河里行走,他这个旱鸭子怎能不怕。人高马大的排长喊了声,小鬼,闭上眼。伸出胳膊将他夹在腋下上了船。等他再睁开眼,人已上了岸。
②那是1943年,景鳔金刚入伍的事。15岁的他因长期营养不良,身材与10岁孩童没任何两样。因此,排长跟战友对他格外关照。我问他,过河你怕,那打仗你怕吗?他说那时候满脑子都是杀敌,杀敌,根本没有时间考虑怕不怕。
③当时景鳔金所属的四团为主攻部队,进入备战状态。在接到任务后,四团首先对敌防御阵地进行了全面周密的侦察。
④景鳔金与排长一组,负责侦察山顶地势险要的一座石碉堡。他们一路小心翼翼,潜伏到山脚下,远远望去,山上密密麻麻的沙包,铁丝网和鹿砦围成的阵地触目惊心。
⑤他们选择了一条更为难行的路,绕道上山。像蜘蛛一样,手脚并用在悬崖峭壁上攀爬。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无底深渊,粉身碎骨。风在耳边呼啸,远处还有时断时续的枪炮声。
⑥返程路上,为了不耽误明晚的行动,尽快将消息传达回去,他们绕一条小路返回。风险加剧,稍不留神,山顶上那些黑洞洞的枪眼,就会朝他们扫射而来,顷刻间他们就会被打成马蜂窝。好在他们一路化险为夷,到了山底。排长从兜里掏出一支红铅笔,在胳膊上认真涂画。大字不识一个的景鳔金问,排长,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画画。排长说,小鬼,回去你就明白了。话音刚落,身后便响起了枪声。此时几个敌人正举着枪朝排长射击。景鳔金来不及多想,立马掏出手榴弹,拉开手环奋力朝敌人扔去。烟雾弥漫中他听到排长大声喊,分头跑,不跑就是违抗命令。景鳔金最后看了一眼排长,他正朝着另一个方向引开敌人。景鳔金咬着牙关向村子的方向狂奔。身后不绝于耳的枪声,令他心惊胆战。说到这里,老人哽咽了。他说我倒不是怕死,是担心我们排长。他对我很好。
⑦景鳔金一直没命地跑,身后枪声一直没命地响。精疲力竭的他,终于在离村庄几公里的地方,发现两块巨石之间有一个缝隙,刚好能容纳他瘦小的身体。他用杂草将缝隙堵住,屏住呼吸听外面的动静。突然间枪声没了,四周安静下来。可他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排长也能平安无事。等他抖着仅剩的半条裤腿出现时,天色已近黄昏。劫后余生的他,拖着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身体往村里走。他有种不祥的预感,那密密麻麻的子弹,极有可能射进了排长的胸膛。想到这里,他就难过得喘不过气。这时候两个中年妇女神情慌张地朝他跑来,她们问他,你就是景鳔金吧。景鳔金点点头。她们说,你们排长让我们来找你的。得知排长安然无恙,景鳔金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⑧回到联络点天色已完全暗下来,简单填饱肚子后,排长再次拿出那根红铅笔,凭借记忆,在纸上绘制出一张地图。景鳔金此时才明白,排长冒着生命危险,在胳膊上画的东西有多重要。
⑨第二天傍晚,在火力组掩护下,爆破组将炸药包送至碉堡,成功炸掉了景鳔金他们冒死踩点的碉堡,以及碉堡里的所有敌人。
⑩听完老人的讲述,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老人小心翼翼将他的勋章与奖章收起,放进一个精致的铁皮盒里。
望着他被炮弹炸伤的眼角,握着他被子弹射伤的手臂,我的眼眶湿润了。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而他们身上这些伤疤,却成为永远的勋章。
临走我问他,大爷,您哪一年生的。他尴尬地笑笑说,记不得了。我又问,您哪一年当的兵,他毫不犹豫回答1943年。他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属相,甚至忘记了姓名,可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兵。
我的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为他,也为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
(选自《山西日报》2024年2月21日,有删改)
12.下列有关选文故事情节与景鳔金的心理活动对应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刚领的枪被排长夺走,景鳔金的内心无比失落。
B.绕小路返回遭遇敌人阻击时,景鳔金心惊胆战。
C. 想到排长极有可能已经牺牲,景鳔金紧张担忧。
D.得知排长安然无恙,景鳔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1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3分)
老人小心翼翼将他的勋章与奖章收起,放进一个精致的铁皮盒里 。
14.文章第 段说到“他忘记了年龄,忘记了属相,甚至忘记了姓名,可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兵”。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4分)
15.有同学说本文中的景鳔金和排长都是“最可爱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阐述理由。(4分)
【链接材料】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三)古代诗文阅读
桑怿①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始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之。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⑥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16.下列不是描述桑怿行为的一项是(  )(3分)
A.独杀数名盗贼 B.用船载民避水C.荒年饲养乡人 D.比武胜过多人
17.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聚其里人饲之 久之,目似瞑(蒲松龄《狼》)
B.以舟载之 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C.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怿善剑及铁简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甲】______望
[清]周容
独立空庭日没西,归鸦风急翼难齐。
故园小阁疏篱外,乌桕梢头各早栖。
【乙】______望
[清]周容
万点寒鸦过尽西,一轮斜月向人低。
欲追残梦惊回处,黄菊樽前剥蟹脐。
19.根据诗歌内容,分别填在相应诗题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春 秋     B.秋 春     C.晓 晚     D.晚 晓
20.追随诗人的目光,你会发现,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请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品味诗人所望之景,体会诗人流露之情。(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七年级(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21.读对联,找店名,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醉里乾坤大,壶中岁月长。
入门尽是弹冠客,去后应无搔首人。
金石草木性虽殊异,肾丸丹散用有专长。
嘀嘀声声莫把光阴虚度,圈圈转转并非岁月重回。
①钟表店  ②酒楼  ③中药店  ④理发店
A.②④③①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③①
22.下面是小文拟写的倡议书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6分)
①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惯,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③到了明代,随着民间对对子的习俗开始盛行,对联这个词便出现了。④它的出现不是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有意义,还是为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传统文化。⑤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以诗、词、曲等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⑥是否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掌握对联的创作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23.以下是小组搜集到的一则广告语,请你分析其妙处。(6分)
书店名:灯火书店(24小时营业)
广告语: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
五、写作能力(60分)
24.生活中有许多声音。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声,声声入耳;校园里的书声、歌声、呐喊声,声声传情;生活中的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动听……
这些声音或温暖、或温馨、或感人,在泛黄的生活影像中,总有一种声音会叩动你的心灵,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的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写作提示及要求:
(1)一种声音:是什么声音?或是谁的声音?
(2)记忆深处: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在记忆深处?对你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4)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答案:
1.略(5分)
2.①峭②屏障③亘(4分)
3.D(3分)
4.(10分)①对镜帖花黄
②弹琴复长啸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凭君传语报平安
⑤谁家玉笛暗飞声
⑥安能辨我是雄雌
⑦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⑧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C(3分)
6.A(3分)
7.(2分)示例:曹先生是祥子生活中的那束光。祥子的第一辆车被官兵抢走后,他感觉世界一片黑暗,后来遇到了曹先生。曹先生待人和气,拿祥子当人看,为他提供干净的屋子和好的饭菜;祥子做临时工作还可以得到额外的报酬;即使拉车时不小心摔了曹先生,也没受责骂;祥子再次遇到他时,他答应祥子还可以回来拉包月,并同意让小福子也来。曹先生就像一束光,让祥子感受到温暖与尊重。
8.B(3分)
9.(4分)插叙,插叙了兰州水车的来历,突出段续对当地农业的贡献,引出下文对水车历史作用的议论。
10.(3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东临……”“西连……”“南依……”的整齐句式富有气势,有序地介绍了黄河所处的位置,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11.(3分)直接抒情。抒发了对黄河哺育子孙的感激之情,对黄河朴素、端庄与宁静的赞美之情,对与黄河亲近的喜悦之情。
12.C(3分)
13.(3分)运用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体现了老人对这些荣誉的重视(珍视)和细心呵护,刻画出一位经历过战争洗礼、对荣誉充满敬畏之心的老兵形象。
14.(4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景鳔金老人对军人身份的认同和自豪,不仅展示了老人的坚毅和忠诚,也表达了作者对抗战老兵深深的敬意和赞美。同时,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了战争给老兵带来的深刻影响和他们为国家、为民族勇于付出的伟大精神。
15.(4分)景鳔金英勇果敢,谨慎敏锐,一直记得自己是一个战士。排长爱护部下,英勇果敢,舍己为人,作战经验丰富。他们和《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志愿军战士一样拥有纯洁、高尚的品质,坚韧刚强的意志,是最可爱的人
16.D(3分)
17.(4分)以舟载之;聚其里人饲之。
18.B(3分)
参考译文:
桑怿又听闻襄城有十多个盗贼,独自一人提着一把剑去了,杀了几个人,把剩下的人绑了起来。汝域附近的县因此没有了盗贼,京西转运使将此事上奏到朝廷,桑怿被任命为郏城尉……桑怿虽然参加过进士考试,但是读书不多(不十分了解书本知识),然而他所做的事情都很符合道德伦理,这种情况在他身上发生的很多。桑怿当初在雍丘居住的时候,遭遇了大水灾,家里有两仓粮食,将要载到船上带走。见到有人奔跑躲避大水,于是扔掉了粮食,把船用来载人。见到老百姓遭遇荒年,就将同乡的人聚集起来供养他们,直到自己的粮食吃完了为止。桑怿擅长用剑和铁简,力气比几个人的力气合起来还大,并且很有谋略。
19.D(3分)
20.(4分)示例一:【甲】诗第一句,诗人望着西沉的落日,想到自己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有一种落寞的感受,流露出忧伤之情。示例二:【乙】诗第一句,西去的“万点寒鸦”引起了诗人凄凉的感受,触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21.A(3分)
22.(6分)(1)④ 将“不是……还是……”改为“不仅……而且……”
(2)⑥ 删去“是否”
23.(6分)示例:巧妙暗示书店营业到午夜的特征。运用比喻,把书店比喻成灯火,“午夜”与“灯火”形成对比,一明一暗,更加突出书店给暗夜的行人以温暖的抚慰,给迷茫的人们以思想的启迪。
24.略(6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