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仙圣为导,入蜀探奇——《蜀道难》《蜀相》联读联读情境蜀地在哪儿?你对它有何印象?两位特别的导游——李白和杜甫,要从诗人的视角带我们入蜀一游。《蜀道难》和《蜀相》分别是二位导游的导览预告诗,请结合所学,说说为何要跟着这两位诗人去了解蜀地?你更想跟谁去游?【唐】 孟棨qǐ《本事诗》载: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成都,全长450千米,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历代诗人叹蜀道之难】陈子昂:“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杜甫:“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取道入蜀任务一:听同学诵读,说说如果要发一条古蜀道旅游朋友圈,你会选择什么配图和文案?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直接抒情一唱三叹奠定基调西边太白山势高峻,山路险峻狭窄,唯有鸟儿能飞过,蜿蜒在高耸入云的峨眉山巅,尽显蜀道山峰的巍峨与道路的奇险。取道入蜀任务一:听同学诵读,说说如果要发一条古蜀道旅游朋友圈,你会选择什么配图和文案?蜀道之上,高山巍峨到令神车绕行,蜀道之下,有波涛汹涌、激流回旋,极言蜀道地势之高危、险不可测。善飞的黄鹤与善攀的猿猱都踌躇无奈,烘托蜀道的高峻、艰险。取道入蜀任务一:听同学诵读,说说如果要发一条古蜀道旅游朋友圈,你会选择什么配图和文案?山势高峻,行人仿佛能摸到参星和井星,行人因极度惊恐而屏住呼吸,只能无奈抚胸长叹,以行人的恐惧与无助侧面烘托出蜀道之险。青泥岭山路曲折蜿蜒,短短百步就需九转,紧紧环绕着层峦叠嶂,凸显出行走其间的艰难与不易。取道入蜀任务一:听同学诵读,说说如果要发一条古蜀道旅游朋友圈,你会选择什么配图和文案?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开国久远,古老神秘开山神话,开辟奇险危,会意字。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危,在高而惧也。——《说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取道入蜀我们为何能在李白的导览下感受到古蜀道的高峻呢?蜀道行作者:人工智能kimi蜀道高悬接碧天,猿猱愁度鸟飞还。青泥百折云间绕,手可摘星心胆寒。连峰绝壁插云霄,飞瀑流泉响怒涛。剑阁峥嵘雄险地,一夫当关万夫逃。《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反复出现的惊叹、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取道入蜀我们为何能在李白的导览下感受到古蜀道的高峻呢?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夸张夸张用典神话传说衬托想象视角变化细节,侧面李白施绘景的仙法极其丰富: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夸张、想象、用典(神话传说)、衬托、视角变换……天上地下、古往今来,随处可看,随时可赏。取道入蜀任务一:听同学诵读,说说如果要发一条古蜀道旅游朋友圈,你会选择什么配图和文案?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寂静山林中回荡着悲鸟凄厉的啼叫冷月高悬,幽幽山谷中萦绕着子规哀伤的啼鸣飞泻的瀑布和湍急的水流轰鸣作响,冲击着山岩,巨石滚动,声音如万壑雷鸣!惊心动魄、魂飞魄散取道入蜀任务二:齐读第三段,请回复朋友圈评论“诗仙写《蜀道难》是否只为三叹美景?”。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赠友寄情——送友入蜀以之为提醒讽喻时政——借道抒怀谏玄宗入蜀山川颂歌——挥毫泼墨绘蜀地奇景自叹生平:以道之难叹仕途坎坷记者:你为什么要写《蜀道难》李白:老子开心。记者:四川文旅正在直播,请您注意措辞。李白:情动于中,不得不发。遥想蜀道,心里有团仙气乱窜,不得不大声唱诵出来。戴建业教授的观点:李白诗歌的核心魅力在于其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非单纯的社会批判或现实反映。祠中访相自由读《蜀相》,说说你的感受。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沈德潜《说诗晬语》:“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景抒情用典抒情祠中访相任务一:小组讨论,比较修改处,谈谈为何杜诗用字更佳。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武侯祠丞相祠堂在何处?锦官城外树森森。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炼字思路:释字意,绘景象,点作用;比较思路:表意指向、意境营造、情感表达、艺术韵味等蜀相——蜀汉丞相“蜀相”指向“人”,指向鞠躬尽瘁、担当国家重任的诸葛亮这个人;而“武侯祠”指向地位和这座庙。蜀汉政权两代皇帝刘备、刘禅,诸葛亮是唯一的丞相,情感指向更加明确深厚。蜀相武侯祠心思其人,思其于国之价值,而非侯爵地位。任务一:小组讨论,比较修改处,谈谈为何杜诗用字更佳。在树寻——寻觅、追寻“在”是客观存在,是地理意义的;“寻”有主观的追寻之意,是地理意义,更是精神意义上“虔诚地拜谒”。“寻”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之意,沉郁之情,暗中波动。虔诚寻访拜谒,饱含追慕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任务一:小组讨论,比较修改处,谈谈为何杜诗用字更佳。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柏树有高大茂密、威严庄重的特点,柏森森营造出静谧、肃穆、幽深的氛围。柏树的挺拔、坚韧,象征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忠诚不渝、鞠躬尽瘁的精神品质。庄严肃穆的精神气象自——自顾自;空——突然、白白地碧草娇莺,春意盎然,却无人赏玩,武侯祠也有了“英雄寂寞”之感;自然的永恒面前,人类如此渺小。“自春色”“空好音”仿若两声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悼念。如画春光,无人问津,乐景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皆任务一:小组讨论,比较修改处,谈谈为何杜诗用字更佳。沉郁:思想内容与情感。“沉”即“深”——深刻、深厚、博大“郁”即“积”——凝重、真切、含蓄顿挫:艺术形式。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节奏的徐疾相间,情感的千回百折。沉郁顿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茅庐,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鼎足三分,联吴抗曹之策,即隆中对策。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用典】言简义丰任务二:结合颈联、尾联,说说杜甫为何如此追慕诸葛武侯。《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匡扶汉室,安定天下的老臣心士为知己者死的老臣心矢志北伐,托孤尽责的老臣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神算如诸葛,出师之时,怎会预料不到结局?如若前路危险,为何依旧义无反顾要出师?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泪满襟的“英雄”是谁?六出祁山,星陨五丈,北伐不成、含恨而终。探究思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其难为而为之担当与责任理想与忠诚英雄是也!任务二:结合颈联、尾联,说说杜甫为何如此追慕诸葛武侯。任务二:结合颈联、尾联,说说杜甫为何如此追慕诸葛武侯。诸葛亮 杜甫时代 三国乱世 群雄逐鹿、社会动荡 大唐转衰安史之乱、征战不断理想 匡扶汉室,安定天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君臣 三顾茅庐恩,鱼水奉主情。 渴求君主用,未曾得眷顾。功业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才高倾翰墨,官冷滞蓬门。任务二:结合颈联、尾联,说说杜甫为何如此追慕诸葛武侯。诸葛亮的时代让杜甫感同身受诸葛亮的理想让杜甫如遇知音诸葛亮的结局让杜甫心有戚戚诸葛亮的功业及君臣际遇让杜甫敬佩且羡慕不已。英雄是诸葛亮,也是杜甫是所有因理想而“离忧”,却“九死未悔”之人壮志难酬,长歌当哭字字千钧,深沉蕴藉千古英雄,古今相接。诗歌的意义我们跟着老杜一同去了武侯祠,拜见了诸葛丞相;我们也拽住了谪仙的衣袖,见识了蜀道的奇崛。请同学们最后谈谈你读完《蜀道难》《蜀相》的感受,以及你认为的读诗的意义。诗歌的意义李白通过个体生命的激扬,深刻地表现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处在历史鼎盛时期那种巨大的民族活力。强盛、博大、雄健、华丽、浪漫…杜甫凭借深沉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精准地映射出大唐在盛极而衰转折期的社会万象与民生疾苦。动荡、悲悯、忧思、担当、深刻……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见证不同的生命样态感知生动的文化精神,体验动人的艺术之美也许,这些,就是,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