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期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春期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春期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 yuán zhù dū du chéng fá
               
chí yán jiāo qī gōng nǔ nà hǎn
               
2.给加点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小强很倔强   (jiàng qiáng),他不愿做的事别勉强   (qiáng qiǎng)他。
(2)白鹅在院子里引吭   (háng kēng)大叫,小明却在屋里一声不吭   (háng kēng)地写作业。
(3)扒   (bā pá)开草丛就去追扒   (bā pá)手。
(4)赌博是一种让人深恶   (wù è)痛绝的恶   (wù è)习。
3.辨字组词。
旧    符    借    兄    独   
阳    府    错    元    烛   
(2023四上·惠城期末)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4.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A.尺有所短,   。
B.   ,驷马难追。
C.比上不足,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因为“   ”(填序号),我们应该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5.读古诗,时常能读到许多情绪饱满的句子。例如:《夏日绝句》中,“   ,死亦为鬼雄。”两句诗是对项羽一生的概括;《别董大》一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   ”两句是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安慰与鼓励;《凉州词》中,“   ,古来征战几人回?”则表现了将士们舍身为国、不怕牺牲的豪迈气概。
6.几场秋雨过后,天气逐渐转凉,这真是“   ,十场秋雨要穿棉。”
7.这个学期,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许多人物,如开天地的   ,炼石补天的   ,为人类盗取火种的   神话人物;还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革命领袖   ,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艺术家   。
选词填空。
承受 忍受 难受
8.我知道这件事做错了,心里十分   。
9.这块木板   不住一百千克的重物,终于断了。
10.毛主席的内心   了巨大的痛苦,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1.(2025一上·古丈期末)读一读,连一连。
一只 花 金色的 叶子
一朵 鸟 雪白的 太阳
一串 雨伞 蓝蓝的 浪花
一把 水珠 碧(bì)绿的 天空
12.(2023三上·楚雄期中)按要求写句子。
(1)秋天的树叶真美。(改为感叹句)
(2)秋天的雨是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缩句)
(3)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主题班会。(修改病句)
(4)先生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把句子调换顺序保持句意不变)
13.口语交际。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没必要读诗歌,因为诗歌和现实生活没有关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一说你的观点。
二、课内阅读
(2023二下·洪泽期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贝”的故事(节选)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4.“漂”是一个多音字,“漂亮”一词中“漂”读   ,另一个读音读   ,可以组词   。
15.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  )有关。
A.衣服 B.钱财 C.饰品
16.根据课文内容,贝壳为什么被人们当做饰品?( )
A.贝壳很漂亮,很珍贵。
B.贝壳可以随身携带。
C.贝壳不易损坏。
D.贝壳很稀有。
17.你能再写个用“贝”作偏旁的字吗    
三、现代文阅读
(2024·梁山)阅读。
学与问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____”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8.为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两个具体事例,请简要概括。
事例一:   
事例二:   
19.把下列句子填入文中的横线上,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通过间别人,才能解决问题。
B.知识既要靠学,也要靠问。
C.要充满好奇心,多问“为什么”。
D.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多观察思考。
21.读完文章,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写。
四、写作题
22.(2025六下·龙里月考)习作。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各地的风俗更是多种多样。你的家乡有哪些不一样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注意把风俗的主要特点介绍清楚,做到语句通顺,详略得当,不少于45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妒忌;援助;都督;惩罚;迟延;胶漆;弓弩;呐喊
【知识点】拼音;草船借箭
2.【答案】(1)jiàng;qiǎng
(2)háng;kēng
(3)bā;pá
(4)wù;è
【知识点】拼音
3.【答案】旧岁;符号;借钱;兄弟;单独;阳光;府邸;错误;多元;蜡烛
【知识点】词形辨析
【答案】4.寸有所长;君子一言;比下有余;A
5.生当作人杰;天下谁人不识君;醉卧沙场君莫笑
6.一场秋雨一场寒
7.盘古;女娲;普罗米修斯;周恩来;梅兰芳
【知识点】成语;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谚语
【答案】8.难受
9.承受
10.忍受
【知识点】词汇运用
11.【答案】
【知识点】词语搭配
12.【答案】(1)秋天的树叶真美啊!
(2)雨藏着气味。秋雨藏着气味。
(3)班主任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主题班会。
(4)“你会背了吗?”先生厉声问道。
【知识点】修辞手法;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13.【答案】如果我们生活的地球处处充满了诗意,人们的心灵会得到净化,社会也会纯净安宁,和谐平安,犯罪率也会大大减少。 对我个人而言,诗歌和文字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十分重要,心灵在诗意熏陶下清澈宁静,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阳光,用一颗善良平和的心去热爱生活,赞美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无论你生活的道路多么艰难坎坷,无论你经历过多少人生苦难,无论你生活的天空多么阴霾,诗人应该是站在风雨里,依然能够放声歌唱的人,是能给生命寻找到光明,寻找到一个出口的人。
【知识点】语言表达
【答案】14.piào;piāo;漂浮
15.B
16.A
17.赚、赔、购、贫、货。
【知识点】语段阅读
【答案】18.哥白尼从小喜欢问问题;沈括发现深山里的桃花和山下的桃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19.B
20.A
21.既要“在学中问”,又要“在问中学”。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接受,而要主动地探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22.【答案】家乡的“舞龙灯” “咚咚锵,咚咚锵……”一阵激昂的锣鼓声划破了夜晚的宁静,像是有股无形的力量,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拽”了出来。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兴奋地跳下床,因为我知道,一年一度的舞龙灯活动开始啦!
我的家乡有个古老而又热闹的习俗——舞龙灯。听爷爷说,这个习俗已经传承了好几百年了,每到元宵节,村里就会组织舞龙灯表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家人来到村里的广场。哇,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广场上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把整个广场映照得红彤彤的。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大人们则围在一起,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热烈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舞龙灯表演。
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原来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只见一条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巨龙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条龙足有十几米长,龙身由许多节组成,每一节都装饰着五彩的绸缎和闪烁的灯光,在黑夜中熠熠生辉。龙头更是栩栩如生,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龙须随风飘动,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而起。
舞龙灯的师傅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手持龙杆,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开始舞动起来。巨龙在他们的操控下,时而上下翻腾,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乘风破浪;时而左右盘旋,仿佛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时而摇头摆尾,好似在向人们展示它的威严。
我兴奋地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眼睛紧紧地盯着那条巨龙,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突然,巨龙朝我这边“飞”了过来,我吓得赶紧往后退了几步,但心中又充满了期待。只见巨龙在我面前来了个漂亮的“神龙摆尾”,那巨大的龙尾轻轻扫过我的头顶,带起一阵微风,仿佛在和我打招呼。我激动得跳了起来,大声欢呼着。
舞龙灯的队伍沿着村里的街道缓缓前行,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都点燃了鞭炮,迎接巨龙的到来。我也跟着队伍一路小跑,感受着这浓浓的节日氛围。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大家都满脸笑容,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中。
不知不觉,舞龙灯活动接近了尾声。巨龙在广场上盘旋了几圈后,缓缓地停了下来。师傅们收起龙杆,将巨龙小心翼翼地收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大家纷纷向师傅们表示感谢。
这次参加舞龙灯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那激昂的锣鼓声、绚丽的巨龙、热闹的人群,都将成为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我相信,家乡的舞龙灯习俗一定会一直传承下去,成为我们家乡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