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课件)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五单元
形形色色的人
引言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街头巷尾,笑容满面的艺人,用破旧的乐器弹奏出对生活的热爱;学校里,戴着厚厚的眼镜、埋头钻研学问的学霸,对知识有着如饥似渴的追求;家庭里,唠唠叨叨的长辈,用质朴的话语传递着温暖。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记。今天,就让我们拿起笔,描绘出这些在生活中遇到的独特人物吧!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司机、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选取典型事例,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1.回顾生活中自己接触过的人,选择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想一想他有什么突出特点,哪些事例能体现这个特点,从而打开写作思路。
2.人与事是分不开的,要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进行具体描写,展现人物的突出特点。
3.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描写,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人物的言谈举止,体会人物鲜明的形象。
4.通过侧面描写反映人物特点,如,以周围环境的变化,或是周围人的直接表现,间接反映出人物的特点。
1.能结合例文和批注,进一步感知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选择典型事例,通过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误区提醒
1.选取的角度要有新鲜感,尽量不选取每个职业的人都普遍具有的特质。
2.选取的事例一定要典型,要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
这句话主要写弟弟“贪吃”的特点,但是没有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且语言简略,缺乏细节描写。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典型事例,细致描写弟弟的表现,增强感染力,从而突出弟弟“贪吃”的特点。
一、选取典型事例,体现人物特征。
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或与别人相处时,会显出自己的特点。要想把人物形象刻画得丰富饱满,把人物特点表现得鲜明突出,就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在选择事例时,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可以写一个典型事例,也可以写多个,只要能准确表现人物特点即可。
反向典例
我的弟弟十分“贪吃”,他总是趁妈妈不在家偷吃糖果和薯片。
这段话通过弟弟偷吃牛肉的典型事例来体现弟弟“贪吃”的特点。所选事例具有新鲜感,对弟弟神态、动作等细节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弟弟对美食的渴望,成功塑造了弟弟贪吃的可爱形象。
镜头法示例
我的弟弟十分“贪吃”。那次家庭聚会,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弟弟那一双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火锅,小鼻子不时地抽动着,拼命嗅着那弥漫在空气中浓郁的香气,嘴角不自觉地流下了亮晶晶的口水,那口水在下巴处汇聚成一小滴,摇摇欲坠。终于,他按捺不
住内心的馋意,趁大人们聊得正起劲,悄悄地伸出小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妈妈碗里的一片牛肉抓去。一把抓住牛肉后,他立刻塞入口中,刹那间,他的小脸涨得通红,“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这段话是对田老师的衣着、外貌和动作的描写,但是描写得不够生动,没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扩句法添加恰当的修饰语,并适当补充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将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来。
二、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要想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就要抓住典型事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来展现人物的特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等要符合当时的情境。只有结合具体的事例,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才能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反向典例
田老师迈着步伐走进教室,他那身西装总是一尘不染,皮鞋在阳光下反射出光。他的头发向后梳着,额头上那几道皱纹在他皱眉时更加明显。上课时,他拿着粉笔的手在黑板上书写。
扩句法示例
这段话运用扩句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形象鲜明的老师。外貌和神态描写展现出他的严谨与注重仪表;而在课堂上的表现突显出了他对知识传授的重视和严谨态度。多角度的描绘让这位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段话简单描写了爷爷的动作和大嗓门,但是缺乏对爷爷神态、表情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画面不够丰富立体。我们可以通过侧面描写,借助周围人的反应和环境变化,间接地表现出人物“大嗓门”的特点。
三、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间接地突出人物特点。
除了正面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外,我们还可以运用侧面描写间接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如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或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突出主要人物鲜明的特点,让读者能够间接地了解人物性格,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反向典例
突然,爷爷快速走向阳台,朝楼下大声喊道:“小徐啊,你没带手机——”那声音震天动地,真不愧是我家的“大嗓门”。
这段话围绕爷爷“大嗓门”的特点,不仅从正面描写了爷爷大声喊人时的动作、神态,还从侧面描写了周围人的反应以及绿萝的变化,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爷爷“大嗓门”的形象生动真实。
正向典例
一突然,爷爷眉头紧皱,快步走向阳台,朝楼下大声喊道:“小徐啊,你没带手机——”那声音气吞山河,震得我耳膜微微刺痛,就连放置在阳台上的绿萝枝叶竟也在这声波的冲击下瑟瑟颤抖了几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肆意拨弄。妈妈自然是将这呼喊听得真真切切,当下毫不犹豫地扭头往回走。爸爸则在一旁轻轻摇了摇头,满脸无奈地叹息道:“这般大声,会不会被邻居投诉啊….”我暗自思忖:这下可好,妈妈知晓她没带手机倒也罢了,怕是全小区的人都得被这一嗓子给“通知”到了。
班里的同学都各有特色:性格豪爽、乐于助人的同学,被称为“小侠客”;说话经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的同学,被称为“幽默哥”……请以“我们班的”为题,写一篇作文。先选择一位同学,在横线上补充这位同学的一个特点,如“大力士”“飞毛腿”等,再选取典型事例展现其特点,记得用上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此刻,她双手叉腰,两只眼珠子瞪得都快掉出来了,眼中仿佛燃烧着熊熊烈火。刹那间,咆哮声如阵阵雷鸣,排山倒海般向我袭来,炸得我头发都竖起来了。(动作、神态描写)
2.二十岁左右的模样,中等个儿,苗条但不消瘦;白皙的脸上,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宛如两潭秋水;她的睫毛密密长长的,不时微微抖动,仿佛蝴蝶扑扇的翅膀。(外貌描写)
3.姑妈皱着眉头说:“这些书怎么能这样乱摆呢?书脊一定要对齐,从高到低排列。”表姐无奈地笑了笑,说:“随便放一下嘛,等会儿我又要拿。”“那也不行,不整理好我会浑身不舒服。赶紧弄整
齐。”姑妈着急地说。(语言描写)
1.圆圆扁扁的脸,一排整整齐齐的白牙,我最喜欢她左边那颗镶金的牙,笑时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适地露出来,左嘴巴还有一处酒窝,随着笑声打旋儿。(林海音《城南旧事》)
2.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苏叔阳《理想的风筝》)
3.有一天,我忘了尊重她的权利,自己去把报纸取来了。我正在看报,容容走来,她看看我手里的报纸,忽然噘起嘴,挺委屈地走了。过了一会儿,我听到她的哭声和奶奶又骂又哄的声音。起初我没在意,后来忽然感到这似乎跟报纸的事有些关系,过去一打听,果然,她是为了报纸的事在发脾气。我连忙把报纸送回大门口去。容容就不哭了,又搬着椅子去把报纸取来交给我,才又高兴起来。容容就是这么忠于职守。
1.“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我奶奶就是我家的“大宝贝”,无论家里遇到什么难题,奶奶都可以轻松化解。
2.有的小女孩像小猫咪一样温柔,有的小女孩像小花狗一样淘气,有的小女孩像小兔子一样可爱。
而这个小女孩——我的妹妹,就像一只鲁莽的小老虎。
3.你想知道什么是类比记忆法,什么是一目十行记忆法吗?你想了解一下怎样用谐音法帮助记忆吗?下面,就请跟着我一起去认识我们班的“记忆王”——何老师吧。
4.吝啬强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葛朗台”。他外表看起来是个“大方人”,可和他相处后你会发现,原来他是个十足的“小气人”。
1.妹妹集活泼、聪慧、体贴于一身,无论是她银铃般的笑声,还是认真专注做事时的模样,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她宛如一颗正在雕琢的美玉,正逐渐散发着越发迷人的光彩,在她成长的道路上,注定会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美好瞬间,而我会是那最忠实的记录者和陪伴者。
2.直到今天,那把破旧的伞还一直静静地躺在我家客厅的一个柜台上,成了我家一件有“历史意义”的物品,因为那破伞里藏着一个普通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果真如此。我的邻居张阿姨,她看起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是粗中有细、乐于助人。直到今天想起她,我心里都觉得暖暖的。
4.从杨护士长的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持之以恒、坚守本心,只有那样,才能达成我们的小目标,从而实现我们的大梦想。
感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