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长安区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共 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山东沭河上游的龙山和岳石两个文化遗址出土的植物遗存浮选的分析图。据此可知,这些文化遗址的人们()
A.生存能力有所提高 B.采集经济仍占主导 C.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D.水稻栽培占比很高
2.春秋时期,齐、鲁、卫、宋等诸侯国开始设“关”,征收关税。由于国境不明确,“关”多设在国都附近。到了战国时代,“关”往往设在国境和国内的交通要道上,且税率增加了十倍以上。这一状况()
A.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B.强化了“工商食官”体制
C.加剧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D.折射出社会经济活力衰退
3.《晋书·儒林传·序》曰: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竟,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 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面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这一记载()
A.客观分析了晋灭亡的根源 B.反映出儒玄对立是社会主要矛盾
C.旨在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 D.表明三教合归儒是时代发展潮流
4.据统计,在《唐律疏议》中,表达“原理”“道理”“理据”含义的“理”字,共出现 144次,广泛分布于“户婚”“断狱”“杂律”等律目中,对相关律文原意、适用范围以及疑难事项进行深度剖析。这说明唐律()
A.宽严相济的法律原则 B.以实际为导向的法律理念
C.存理灭欲的理学观念 D.以道德为准绳的法律思维
5.北宋熙宁年间,民间崇拜清官包拯,吐蕃青唐部首领率部臣服时,也特请宋帝为其赐名“包顺”,为其兄弟赐名“包诚“包约”。这反映出当时()
A.吐蕃社会不公现象严重 B.改汉姓成 吐蕃新风尚
C.宋朝已将吐蕃纳入版图 D.汉藏民族交融日益深入
6.嘉靖十年,陕西各州县遭遇疫病,兵部尚书唐龙巡视陕西,他主张通过当地惠民局来医治患者,将养济院作为赈粥的场所,所用粮食则从官办预备仓里支取。乡绅、富民等积极参与者被朝廷旌表义民、冠带荣身。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救济体系完善 B.政府主导疫病救治 C.疫情引发社会动荡 D.民间医疗力量强大
7.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时期新增通商口岸的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转变B.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 C.民族工业面临严峻挑战D.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8.19世纪中叶以来,自由主义、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陆续在中国思想界登场,特别是富有整体行动规划、能给出未来理想世界蓝图的方案,更是受到知识青年的欢迎。这反映了当时知识青年()
A.积极探寻国家出路 B.着力构建本土思想体系C.盲目跟风西方潮流 D.脱离社会现实追求空想
9.1942年7月20日,日本驻德大使呈报了德国外长的意见:“随着苏德战争的演变,切望日本参加对苏战争。"日本大本营在回电中表示:“对苏采取积极的方针将使帝国的力量过度分散......希望尽快解决中国问题,从而专心致力于对英美战争。”这反映出()
轴心国集团内部矛盾日趋尖锐 B.中日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C.中国有效消耗了日本战争资源 D.日本采取德苏平衡策略
10.1955年,田汉修改并推出新戏剧《白蛇传》,删除了旧戏中糟粕的部分,歌颂了白素贞的善良、美丽和追求真爱的勇敢,批评懦弱的许仙和鞭挞恶势力的代表法海。田汉改戏有利于()
A.落实“双百”方针 B.适应社会改造需要 C.规范戏剧艺术形式 D.提高群众艺术修养
11.下表为20世纪70-9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行使否决权的记录,这体现中国外交()
日期 议程项目 当时的形势
1972年8月23日 接纳新会员国(孟加拉) 印度军队未撤出东巴基斯坦
1972年9月10日 中东局势(巴勒斯坦) 以色列侵略叙利亚、黎巴嫩
1997年1月9日 中美洲:迈向和平的努力 危地马拉反复介入台湾问题
1999年1月25日 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局势 马其顿政府与台湾“建交”
A.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B.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
C.注重地缘政治利益考量 D.服务于新时期经济建设
12.古埃及人和西亚人能够建造巍峨的金字塔和神庙,却未产生哲学、修辞学等知识学科,斯巴达被称为“文化沙漠”。而雅典则孕育出众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这主要是由于雅典()
A.民主政治发达 B.地缘环境相对隔离 C.商业贸易繁荣 D.崇尚宗教信仰自由
13.自15世纪90年代起,法国习惯法编纂明确国王高于习惯、习惯的权威来源于国王,同时,部分吸纳中世纪传统,以三级会议形式保障地方各个等级的参与,使颁布实施的习惯法具备一定民意基础。这些做法()
A.抑制了世俗权力的发展B.推动了大陆法系的成熟C.标志着等级君主制确立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14.国际联盟将战败国殖民地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原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土,其暂由受委任国给予“行政之指导及援助,至其能自立之时为止”。第二类包括德国在中非的前殖民地,由受委任国“负地方行政之责”。第三类包括德国过去在西南非洲的殖民地和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受委任国可将它们作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该规定()
A.试图掩盖殖民侵略行为B.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C.实现了殖民地民族独立D.保障了国际和平与安全15.20世纪60年代,苏联立项拍摄电影《战争与和平》。在文化部长福尔采娃牵头下,工业部调配40家企业专门生产博物馆无法提供的易损瓷器和丝织品:罗蒙诺索夫瓷器厂据18世纪图纸重新开窑;轻工部门顶着原料压力制作出9000套西装、11000件纱衣、12000顶帽子和20万颗纽扣;女子宫廷礼服完全采用手工缝制。这说明了()
A.苏联的工业发展日趋平衡 B.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竞争激烈
C.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转逻辑 D.行政部门对市场的强力控制
16.二战后,观光游、海滨游、乡村游、体育游、文化游等形式成为一般大众 普遍选择,探险、生态等旅游体验以及“背包旅游”也日益流行。人们的旅游体验也由一时一地变为世界共享。这主要得益于()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C.旅游观念的改变 D.现代科技的综合应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 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史料 出处
秦朝 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
汉武帝至西汉末 于是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东汉前期 自中兴以来,匈奴未宾,永平末年,复修征伐。先帝(东汉章帝)即位,务体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而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先帝恨之,故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 范晔《后汉书·和帝,纪》。
-据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盐铁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秦汉时期盐铁政策变化的一个因素并简要说明。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5年,美国劳工联合会与产业工会联合会合并,约三分之一的工人加入工会,工会通过罢工和谈判争取福利。1950年,通用汽车与联合汽车工会签订《底特律条约》,确立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条款,成为行业标杆。通用、福特等大型企业开始为工人提供养老金,为工人及其家庭购买私营医疗保险。1956年,美国《社会保障法》修正案引入残疾保险,为因残障无法工作的工人提供补助。1955年,联邦最低工资从0.75美元每小时提高至1美元每小时。1950年代,约50%的工人享有企业医疗保险。
材料二中国东北地区国营企业密切关注职工生活。建国初期,东北地区的通化、蛟河、营城等国营煤矿企业先后建起广播站,城市职工及家属当天就可以听到国内外新闻和煤矿生产、建设工作中的好人好事。东北地区不少国营企业还添置了各种乐器及球类、棋类娱乐设施,修建了图书馆,创造与运用了各种学习形式,吸引了大批职工参加学习。1950年初,东北人民政府拨出巨款,为职工建筑173万平方米新住宅。到1950年8月,有职工医院52个,医务所454个。到1952年9月底,东北地区厂矿企业已有11个休养所、89个业余休养所。
-以上材料摘编自荆蕙兰、苗庆科《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人集体福利事业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国营企业福利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律师在中世纪英国即已有之,但他们是教会法律师,随着教会司法权的下降而衰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普通法律师是在十五六世纪兴起的。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以社区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结构逐步瓦解,原有调节人们矛盾和冲突的宗教规范、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失效或完全失效。社会强烈要求一种新的规范来加以整合,这就是法律规范,律师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英国社会的变革和社会秩序的构建中来。律师们很早就同议会结成同盟关系,把议会当成最高法庭,作为最高的普通法机构,所以他们往往与其他阶层联合起来,以普通法为武器,反对专制王权,捍卫议会的权力和国民的自由权。如1610年哈克韦尔和怀特洛克强烈反对违反议会法征税;1628年爱德华·科克和塞尔登利用普通法支持其反对强行举债、专横监禁及滥用戒严令的立场。
-摘编自宫艳丽《近代早期英国律师阶层的兴起及律师参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律师阶层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律师阶层兴起发展的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都城从某种层面上浓缩了中国历史。作为国家政权统治的中心,历代王朝对都城位置的选择,都是综合探讨并考察了候选城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气候、物产、资源、交通等因素,才最终作出的最优选址方案。中国地域广阔,可供建都的城市选择性较大,究竟选址在何处,才能最有利于政权的长治久安,最大限度地发挥都城对国内各地的控制及对外部威胁的防御作用,这是历代王朝建立之初统治集团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摘编自周金鑫《明前期都城选址研究》
选择一座都城,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王朝定都于此的理由。(要求:选择的都城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5年长安区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共 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 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变化:秦到西汉,由允许私人经营盐铁到盐铁官营;东汉初年,盐铁官营政策废驰。东汉章帝与和帝时期,由恢复盐铁官营到允许民间在交税的前提下经营盐铁实卖。
(2)【示例1】因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权)。
说明:面对汉初无为思想导致商人势力壮大,威胁政府的情况,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政权)推行盐铁官营政策。面对东汉建立后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困苦的现状,东汉章帝允许民间在纳税的前提下进行盐铁贸易,这一转变有利于巩固东汉政权。
【示例2】因素:少数民族军事威胁
说明:汉武帝时期,匈奴屡屡进犯边境,威胁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汉武帝通过盐铁官营筹集军费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东汉初年匈奴的威胁下降,再加上官员对百姓的盘剥严苛,因此决定允许民间在交税情况下进行盐铁贸易。
【示例3】因素:国家财政税收。
说明:汉武帝时期通过盐铁官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的经济实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东汉初年,社会趋于稳定,财政问题不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盐铁官营的弊端日益显现,故东汉章帝允许民间在纳税的前提下进行盐铁贸易。
(以上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18题答案】
【答案】(1)因素:冷战背景下政府面对政治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保证;工会等工人组织的促进;企业竞争激烈,以福利吸引工人。
(2)特点:政府发挥重要作用;涉及面广(物质和精神生活);体现社会主义原则。
影响:满足工人 物质文化需求,激发工人劳动积极性;助力国家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社会福利体系基础,塑造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19题答案】
【答案】(1)背景:民族国家发展,王权加强;教会司法权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法律规范开始取代宗教和道德规范成为社会调节的主要手段。
(2)影响:有助于地方治安的维持和社会控制;有利于捍卫议会权力,限制王权;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题答案】
【答案】选择都城:唐代的长安(今西安)
理由:(1)历史因素:长安有着深厚的政治历史底蕴。西周时期就定都镐京(位于长安附近),是周王朝统治的中心,也是许多古代王朝的都城,有着完备的政治礼仪制度的传承。这种古老的政治传统为后来的唐王朝提供了一种政治上的正统性来源。
(2)战略位置:长安地处关中平原,地势险要。东有函谷关等关隘,能够有效地抵御来自东方的军事威胁。对于控制中原地区以及全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关中地区北部有北山山脉,南部有秦岭山脉,东部的函谷关、潼关等关隘是进出关中的咽喉要道。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势在军事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3)经济因素:关中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早在战国时期,郑国渠的修建就使得关中地区成为秦国重要的粮仓。从秦汉至唐朝前期,这里的农业经济持续繁荣能够为都城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支撑庞大的城市人口。另外,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长安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来自西域乃至更远地方的商品在这里汇聚,不仅促进了长安的商业繁荣,增加了唐王朝的经济收入。综上可知,唐王朝定都长安,充分考虑了长安的历史,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等各种因素,便利了唐朝的统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