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世界历史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 7 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32第 8 课 西欧庄园 ........................................................ 38第 9 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42第 10 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47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会依靠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支持,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赎买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学纷纷兴起。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11世纪9世纪13世纪14-15世纪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14、15世纪随着贸易的复兴和城市的兴起瓦解13世纪达到顶峰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8世纪11世纪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普遍存在,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庄园发展过程复习导入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城市居民的身份贰大学的兴起叁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在蛮族征战西欧之时,当年繁华的城市走向衰败。罗马就是当年盛况的一个残影。这座在古代有100万人居住的帝国都城,居民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 有时像座鬼城,其中的宏伟建筑已人去楼空。——《中世纪盛期的欧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废墟。在领主自营地上,阿布拉黑(农奴)整天忙于耕作,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毫无疑问,经常出现在他头脑中的是管事和他的助手,他们可以处罚他, 甚至鞭笞他如果认为他偷懒的话。—《骑士时代:中世纪的欧洲》90%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农奴被束缚在庄园里10世纪起,西欧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英格兰的伦敦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材料一 从1000年开始,到14世纪中期,欧洲的总人口从约3500万增加到约8000万。……重型犁、马颈轭的发明和改善……农业上从两田制种植到三田制种植的变化。——《中世纪盛期的欧洲》阅读材料,分析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人口增加,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阅读材料,分析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材料二 在亚得里亚海靠近意大利的这一侧有威尼斯城,而在半岛的西北沿岸地区,则有热那亚和比萨。它们通过一些手段来获取权势与财富,比如商业和转口贸易。威尼斯人通过出口产自潟湖的盐获利,拥有不断扩张的玻璃制品行业。——《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商业贸易发展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兴起时间10世纪起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规模小,人口少。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些地方以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欧洲中世世纪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000人。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4万 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意大 利的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中国开封100万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相关史事城市规模情景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阅读课本43页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西欧重新兴起的城市坐落在谁的领地上?市民A新兴城市有可能坐落在封建领主(国王或教会)的领地上。市民B城市归谁管理?是如何管理的?市民A封建领主 ,任意征税且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市民B城市居民为此想获得什么权力?市民A激起城市居民反抗,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权力市民B琅城是兴起于法国东北部教会土地上一个城市,这里是法国毛纺织业中心,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向市民征收苛捐杂税。为了寻求自由发展,12世纪初,琅城发起集资赎回自治的活动,市民纷纷响应,向主教高德理和法国国王路易六世,一次性赎买了琅城的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时隔不久,当主教把手中的赎金挥霍殆尽之后,就撕毁赎城协约,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恢复了他的统治。1112年,琅城市民发动起义,起义市民高呼“公社”、“自治”等ロ号怒杀高徳理及其手下的帮凶。1128年,在琅城市民的压カ之下,国王路易六世不得不签发“特许状”,琅城最终赢得了自治。——马世カ、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琅城起义手段矛盾结果通过材料,指出琅城争取自治权的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自由城市自治城市“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国王城市即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获得了自由与自治,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商人手工工匠城市居民的身份贰来源途径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一般由周围农村的农民农奴转变而来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从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市民阶层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提供劳动力工商业繁荣城市发展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壹商人手工工匠普通手工业者大手工业作坊主富商银行家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不断分化城市中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等。也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行会出现早期的资产阶级“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适应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大学的兴起叁含义美誉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原因大学的兴起叁 发展阅读P45课文,梳理出巴黎大学兴起的线索:教会学校私人学校自治权免赋税特权巴黎教师行会教会-授课许可证12世纪13世纪罗马教皇和国王支持教育自主权司法特权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奠定近代西欧教育体系。意义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法学、医学、神学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的兴起叁大学课程设置评价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七艺根据材料,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意义?材料一 西欧城市兴起,促进了西欧工商业发展,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与封建势力相抗衡的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工商业迅速发展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城市中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材料三 中世纪城市是大学产生的摇篮,大学又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大学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活动,有利于师生的自由探索和学术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政治: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促使早期资产阶级出现,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经济:瓦解封建制度思想文化:为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课堂小结生产力的发展商业贸易的需要推动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城市大学伦敦巴黎威尼斯米兰等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城市居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获得特许状,成为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斗争分化产生获得教会和国王的支持取得自治权基础课程: 七艺早期资产阶级法律自治意识文化教育发展孕育促进推动赎买专业课程:神学、法学、医学推动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欧城市兴起后,农奴大量逃入城市。他们按规定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后就可成为A.市民 B.领主 C.佃户 D.资产阶级2.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新社会集团”指的A.农民阶级 B.贵族阶层C.市民阶级 D.无产阶级课堂练习..3. 1130年,英王亨利一世给伦敦颁发的特许状规定:“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负责处理按照国王的法令而提出的申诉,遇有讼案即审理”从材料可以看出,特许状的颁布使伦敦市民A.有权选举市长,完全实现自治 B.不能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C.享有完全独立的司法权 D.成为自由人,享有财产权4. 12世纪,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中称:“任何人在林肯城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保有之达一年零一日,则准许此人在将来安然保有此项土地,不受任何干扰…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住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则准许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林肯城中。”这意味着林肯城A.获得了自治的权利 B.实现了财产的独立C.摆脱了教会的束缚 D.形成了独立的国家..5. “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学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大学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C.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6.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此材料表明了大学的形成A.促进了城市居民争取自由与自治 B.使城市政治建设更加民主C.促使城市贸易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 D.推动了教师行会的形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