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第二单元新课导入宋代十大世界第一娱乐产业世界第一城镇化世界第一农业生产世界第一人均GDP世界第一房价和廉租房制度世界第一商税收入世界第一手工业规模世界第一造船业世界第一矿产业世界第一海上贸易世界第一一、农业的发展结合材料和课本,概括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材料三:五代之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南宋时期,南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平安定的环境。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材料四:宋代政府致力于兴办农业推广事业,或优良品种,或新式农具,或新的种植方法等,都进行推广。—李成贵等《宋代的农业推广》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合农作物生长。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丰富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④宋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推广农业技术。1.原因一、农业的发展2.表现观察《宋代经济分布图》:1. 宋代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找一找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经济作物:棉花、蚕桑、茶叶《宋代经济分布图》小麦、水稻、棉花、蚕桑、茶叶2.按照用途给这些农作物分类?一、农业的发展2.表现——粮食作物材料一:“又今江浙新间,有稻粒稍细品耐水旱,而成实早种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宋史《食货志》【探究】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的原因有哪些?秧马①新品种:占城稻②新工具:秧马(特点: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③新技术:复种技术【探究】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的原因有哪些?相关史事在宋代,复种技术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得到大面积推广。复种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使耕地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宋代经济分布图》识读地图,找到宋代粮食的主要产区在哪里 粮食产区:主要在淮水以南,即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下游和太湖一带“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南方农业发展迅速一、农业的发展2.表现——经济作物阅读课本65页,梳理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经济作物发展的表现。宋元时期,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茶树:棉花:元朝: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北宋:广东和福建一带南宋:江淮、川蜀一带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品饮之雅上自皇帝,下至民众,举国皆崇,茶到此时,方成国饮。闽岭以南多木棉,士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一、农业的发展3.运河和海运目的皇帝河运海运为了南粮北运忽必烈开会通河、通惠河连通原有运河,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开辟海运航线,粮食运输一度以海运为主隋朝的运河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阅读课本,梳理元朝的运河和海运。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运河有哪些变化?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裁弯取直,并新凿会通河、通惠河两段。使连接大都和杭州的南北航运更加便利,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二、手工业的发展1.纺织业丝织业毛纺织业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四川、江浙地区最为发达西夏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棉纺织业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种类较多。黄道婆推广海南棉纺织技术到松江元朝时棉布逐渐成为主要的衣被原料。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毡毯毡靴毡帽南宋棉毯黄道婆宋代王居正的《 纺车图 》二、手工业的发展2.制瓷业辽金的制瓷技术也相当进步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元朝的青花瓷代表了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辽的瓷器鸡冠壶金的耀州瓷元青花二、手工业的发展3.矿冶业辽: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金:煤产量和使用相当可观西夏:兵器制作精良北宋:煤得到大量开采,广泛用于冶铁炼钢铁甲马镫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我国使用木风箱鼓风进行冶炼,比欧洲早500-600年。西夏剑二、手工业的发展3.矿冶业金:造出撞冰船宋朝: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①造船中心:②船坞:③技术:广州、泉州、明州北宋东京郊外,世界现存最早南宋海船配备指南针宋代海船《宋代经济分布图》三、商业的发展1.商业城市宋元时期,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和元大都,人口多达百万。宋元时期东西方 人口对比(人)城市 人口伦敦 2万巴黎 4万威尼斯 10万开封 140万临安 124万大都 110万辽的上京、西夏的兴庆府和金的燕京也有发展。汴京富丽天下。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人口逾白万。—《东京梦华录》“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即无虚空”。—《梦梁录》汗八里城内外人户繁多……世界诸城无能与比。—《马可·波罗行纪》临安东京大都三、商业的发展2.商业活动唐长安城①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根据材料思考,宋都东京与唐长安城相比,有何变化?三、商业的发展2.商业活动根据材料思考,宋都东京与唐长安城相比,有何变化?②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材料一:“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散。——《唐六典》材料二:“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去闹处,通晓不绝”——《宋会要辑稿·食货》③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草市),城市和乡村交通要道成为重要的商贸区(市镇)。三、商业的发展3.纸币我想从开封去蜀地购买蜀锦,“蜀锦一匹,为钱二万”,这二万文铁钱大约重120斤。材料:“(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文献通考》元朝至元宝钞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北宋时期:南宋时期:元朝: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经济重心南移对比两幅图,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分布看宋代经济重心在哪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范祖禹传》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四、经济重心南移2.过程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基。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根据史料并结合教材,说一说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中后期南宋时期四、经济重心南移3.原因材料一: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①南方地区社会相对安定;②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先进的技术和工具;③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重视;⑤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