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情景探究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期末情景探究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情景探究题
1.【明理践行】
下面是小蔡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小蔡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却有同学讽刺挖苦。
(1)小蔡的正确做法: 。
理由: 。
情境二 小蔡在上学路上看见两个社会青年向小亮“借钱”。
(2)小蔡的正确做法: 。
理由是: 。
情境三 小蔡看到成绩落后的小王犯了错,遭到同学们的排挤。
(3)小蔡的正确做法: 。
理由是: 。
2.【情境探究,明理践行】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一 小玲听见爸爸正在给干个体经营的表哥说:“少缴点税国家又不知道,就这样,你把年收入写少一点!”
(1)小玲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
情境二 小丽来叔叔的专卖店帮忙,叔叔告诉她,看见衣着讲究的顾客,记得要送小礼品,衣着随便的顾客就别送了。
(2)小丽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
3.【情境探究明理践行】
以下是一些同学生活中遇到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情境一 小欣和同学去郊外游玩时,发现一名外籍人员偷偷拿着相机拍摄我国军事禁区里的设施。
(1)小欣的正确做法: 。理由: 。
情境二 八年级学生小华总觉得读书没用,想打工挣钱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萌生了辍学的念头。
(2)小华的正确做法: 。理由: 。
情境三 小明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名乘客对一位满身汗渍的农民工大声呵斥:“脏兮兮的,也不站远点。”此时……
(3)小明的正确做法: 。理由: 。
4.【情境探究明理践行】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
情境一 乐乐乘坐公交车去上学,中途上来一名满身汗渍、衣服泥泞的农民工,一位乘客大声呵斥:“脏兮兮的,也不站远点。”
(1)乐乐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
情境二 放学路上,小新看见两个高大的社会青年在小巷中欺负一个同班同学。
(2)小新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以下是同学们的三个生活情境,请你为他们答疑解惑。
情境一 初中生小李认为学习是他的权利,可学可不学,经常无故迟到,成绩很差。
(1)你认为小李应该怎么做: ;理由: 。
情境二 期中考试时,张某因英语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英语成绩被记0分。
(2)请从公平的角度说明我们反对作弊的理由: 。
情境三 有同学在校外被敲诈勒索。小涵同学在暗中观察、了解敲诈团伙的具体情况后,向老师作了反映。派出所接到学校报案,依法对敲诈团伙成员进行了处理。同学们对小涵的行为纷纷点赞。
(3)你认为同学们对小涵点赞的理由是: 。
6.【情景探究明理践行】
以下是八年级学生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乐乐的同桌张力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认为升学无望,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张力决定下学期不上学了。
(1)乐乐应该:____。理由:____。
情境二:小明与同学就网络问题进行讨论,小明说,网络是个开放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因此,我们可以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小明的说法:____。理由:____。
情境三:午休时,舍友小东在宿舍大声唱歌,其他同学阻止他时,他却说:“唱歌是我的权利,我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别人管不着”。
(3)小东的做法:____。理由:____。
7.【学法用法与法同行】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青少年责无旁贷。以下是小锡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情景一:爸爸问小锡,当自己家的小汽车被人划伤时,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可以如何维权?
(1)小锡的正确回答是: 权利受到了侵害;可以通过 方式维权
情景二:小锡和同学们在课间交流关于税收的话题,他觉得税收与中学生无关。
(2)小锡的观点正确吗? ;理由是
情景三:小锡看到一群同学在校园角落欺负小山。
(3)小锡的正确做法: 理由是
8.【情景探究明理践行】
以下是八年级学生乐乐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乐乐的同桌张力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认为升学无望,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张力决定下学期不上学了。
(1)乐乐应该 理由:
情境二 乐乐班上新转来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因为着装、生活习惯等与其他同学不同而遭到个别同学嘲笑。
(2)乐乐应该 理由:
情境三 考试作弊现象在一些学校比较常见,甚至屡禁不止,常常让老师防不胜防,头痛不已。乐乐的同桌说:考试作弊虽然违背公平竞争原则,但只是个人的事与社会无关。
(3)乐乐的看法: 理由:
9.【明辨是非】
昭通市某校八年级(三)班开展以“守护公平与正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出示的两个情景,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情境一
期中考试时,张某因数学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学校决定把张某本次的数学成绩记为0分。
(1)针对作弊现象你持的态度是:
理由是:
情境二
武汉市一位电动车主好心扶起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太,反被老太太认定是撞人者。对此案交警公开调查取证,征求现场目击者的信息。
(2)如果你是现场目击者,你的做法是:
理由是:
10.【学思践悟 与法同行】
以下是安安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爸爸对安安说:“我考考你,职务高的、对国家功劳大的人如果触犯法律,是不是就能法外开恩?”
(1)面对爸爸的这一问题,安安可以这样回应 。(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
情境二:安安妈妈因骑电动车未戴头盔被交警处以20元的罚款,妈妈愤愤不平……
(2)安安应该告诉妈妈,骑车不戴头盔是: 违法行为。
安安应这样劝解妈妈: 。
情境三:安安的叔叔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残疾,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安安建议他向国家申请救助。
(3)安安建议的理由是公民享有: 权。
国家给予安安叔叔的特殊救济体现的平等内涵是: 。
11.【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
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昱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老师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要求7~9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的家庭烹饪技术,体验简单的金工,木工等项目。
(1)老师让小昱告诉同学们,劳动的意义: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劳动和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情境二 小昱去超市购物,结账后通过安检门时,报警装置鸣叫不停。超市保安在安保室强迫其脱下外套接受检查。
(2)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小昱的 权。
小昱应该 。
情境三 小昱参加学校的讲党史故事比赛,本以为自己能获一等奖,结果得了三等奖,他非常生气,觉得评选不公平。
(3)小昱的正确做法是 。
这样做的理由: 。
12.【学以致用 明理导行】
以下是乐乐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小舅工作的工地老板跑路了,政府依法查封了工地财产,优先偿付了工人的工资。拿到了工资,小舅可以回来过年了!”妈妈告诉乐乐。
(1)情境中,政府依法保障公民的 权。
法律赋予和保障公民这一权利,其意义在于 。
情境二 “乐乐,我们楼上小明被别人家的宠物狗咬伤了,我们找到狗主人协商,但他不愿意出医药费,这可怎么办?”妈妈询问乐乐。
(2)从违反法律的类别看,狗主人的行为是 违法行为。
乐乐可以建议小明采用 的方式维权。
情境三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乐乐看到同学小强正在向低年级学生勒索钱财。
(3)乐乐应该: 。
理由: 。
13.【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
下面是八年级学生丽丽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丽丽来叔叔的专卖店帮忙,叔叔告诉他,看见衣着讲究的顾客,记得要送小礼品,衣着随便的顾客就别送了……
(1)丽丽应该 。
理由 。
情境二 丽丽叔叔的汽车被楼上扔下的杂物砸坏。
(2)丽丽可建议叔叔通过 方式维权。
理由: 。
情境三 “我不交税,他们能怎样?”税务机关要求已经做了一年多网络主播的表哥去补交偷逃的税款。表哥不服气地对丽丽说。
(3)丽丽应该 。
理由: 。
14.下面是小丁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阅读情境,完成相应内容。
情境一 小丁爸爸的工作是一名电气工程师,每月工资8000元。小丁帮爸爸下载了个人所得税APP,爸爸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1)小丁爸爸享有社会经济权利中的 权。小丁爸爸履行了 和 的基本义务。
情境二 周日,小丁在超市购物后,经过收银台警报器响起,强行要求小丁留下并搜身。
(2)小丁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是:公民的 不受侵犯。
(3)如果你是小丁的朋友,你会告诉他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该通过什么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情境三 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小丁所在的居委会准备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 有人认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就是赋予他们特权,是不平等的体现。你的观点: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是平等的体现, 也是平等的体现。
15.阅读情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小华看到市民网有“我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建言征集活动,他就家乡道路改造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小华行使的权利是: ;
行使这项权利有利于: 。
情境二 诺诺爸爸妈妈是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有人请诺诺爸爸收集用户信息,并许诺高价购买。
(2)诺诺应该: ;
理由: 。
情境三 向某所在单位以向某曾经在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为由,向县监察委员会发函,要求停止调查。
(3)单位的做法(判断): ;
理由: 。
16.【学以致用与法同行】
下面是九年级小明同学在学习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情境一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勾兑的假置“泰国香米”,小明看到后说“食品安全关系老百姓身体健康,应该把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
(1)小明的观点是: 。因为: 。
情境二 爸爸带小明去商场购物,由于没有找到停车位,爸爸把车子停放在消防通道上,爸爸不以为然。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爸爸的行为是: 。用所学法律知识,对爸爸进行劝导: 。
情境三 爸爸让正在上八年级的小欢辍学会自家餐馆帮忙。
(3)小欢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是: 。
17.【情境探究与法同行】
以下是小羽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在某网络游戏主播的诱导下,小羽的妹妹用妈妈手机给主播打赏了2万余元。
(1)小羽应该建议妈妈 。该主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权。
情境二 妹妹一脸不解地问哥哥小羽:“爸爸妈妈都能投票选举我们村委会的组成人员,我都六年级的学生了,为什么不能投票 ”
(2)小羽的爸爸妈妈参与投票是在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 权。小羽应该给妹妹这样解释: 。
情境三 周末,小羽和好友小晨在公园游玩时看到有人落入湖中并大声呼救,不会游泳的小晨准备跳下水救人。
(3)此时,小羽应该 。理由: 。
18.下面是小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情境一 小明乘坐公交车去上学,中途上来一名满身汗渍、衣服泥泞的农民工,一位乘客大声呵斥:“脏兮兮的,也不站远点。此时………
(1)小明应该怎么做:
理由:
情境二 “到年底了,建筑工地的工资还不给我结算,我和其他人商议好了,把工地的大门给他们堵上。”放学回到家,听到叔叔这样说后,小明急忙前去劝阻。
(2)建筑工地的做法侵犯了叔叔的 权。
小明急忙前去劝阻是因为他懂得 。
情境三 小明在新闻中看到,很多主播在618购物节推销农产品,在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淘宝、抖音、京东等电商的快速发展。
(3)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属于 经济。
国家对其政策是 。
19.在我们的生活中,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行为选择一定要符合法律要求,做出正确的行为,才能够让我们收获一个满意的结果.请利用所学法律知识对下列行为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情境一 八年级的学生小白因为学业压力大,成绩不理想,因此他萌生了辍学的念头,想要外出打工,对于小白这种想法——
(1)我认为: 理由: 。
情境二 “立法法修正案已经通过,这样,其他法律就有了立法基础和依据了!”正在读报的爸爸对涛涛讲。对于他爸爸的讲法——
(2)我认为: 理由: 。
情境三 2024年3月,全国两会已经召开,涛涛的邻居罗斯 (在中国居住长达30年的外国人),看到CCTV-1正在播放选举投票的画面,他和涛涛讲他也想参与,投上神圣的一票。对于罗斯的这种想法——
(3)我认为: (能/不能)实现。 理由: 。
20.【走进生活明理践行】
以下是小西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小西的好朋友怀疑同桌偷了他的东西,让小西帮忙去搜同桌的身。
(1)小西应该 。理由: 。
情境二 小西的表哥在读初三,但是学习成绩不好,他爸爸说在学校也是浪费时间,家里的水果摊需要人手帮忙,就不要继续上学了。
(2)小西应该 。理由: 。
情境三 小西和妈妈排队买网红奶茶“茶颜悦色”,前面有人因为插队开始争吵。
(3)小西应该 。理由: 。
21.下面是小安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阅读情境,完成相应内容。
情境一 小安爸爸的工作是一名电气工程师,每月工资5000元。小安帮爸爸下载了个人所得税APP,爸爸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来缴纳个人所得税。
(1)小安爸爸享有社会经济权利中的 权。
小安爸爸履行了 和 的基本义务。
情境二 周日,小安在超市购物后,经过收银台警报器响起,强行要求小安留下并搜身。
(2)小安的正确做法:
理由是:公民的 不受侵犯。
情境三 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小安所在的居委会准备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
有人认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就是赋予他们特权。是不平等的体现。你的观点: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体现平等 ,也是平等的体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情景探究题》参考答案
1.(1) 对同学进行批评,并指出这样做是侵犯公民的荣誉权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荣誉权
(2) 记住相貌特征,告诉老师家长或者报警 面对非正义的行为,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又要善于斗争,讲究策略
(3) 平等的对待小王同学,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劝导同学们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合法权益,敢于并善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2.(1) 建议表哥如实填写收入。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法定义务须履行。
(2) 委婉拒绝并劝叔叔对顾客一视同仁。 我们要平等待人。
3.(1) 小欣的正确做法:及时制止并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或拍照留证。 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要保护国家秘密不被泄露。
(2) 小华的正确做法:坚持继续上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 小明的正确做法:劝说这位乘客,要平等待人,尊重劳动者。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4.(1) 劝说这位乘客要平等待人,尊重劳动者。 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不能歧视他人。
(2) 及时拨打110报警或求助他人。 面对非正义行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同不法分子作斗争。
5.(1)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学习。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一项基本义务,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2)考试作弊违背了规则公平的内涵;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
(3)面对非正义行为有勇气和智慧;守护了正义。
6.(1)乐乐应该:劝说张力坚持读书。
理由:因为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或者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们要珍惜受教育机会。
(2)小明的说法: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
理由:网络无限,自由有界。自由是相对的、有界限的。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3)小东的做法:小东的做法是错误的
理由: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侯,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7.(1) 财产权 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2) 不正确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 上前制止或报告老师寻求帮助 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用勇气和智慧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要敢于斗争,也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8.(1) 劝说张力坚持读书。 因为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或者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我们要珍惜受教育机会。
(2) 制止嘲笑少数民族同学的行为,要求同学尊重少数民族,并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 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要平等待人、尊重人。
(3) 考试作弊属于不公平竞争,不仅会影响个人利益,也会危害社会。 因为对个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考试才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有公平考试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
9.(1) 反对作弊。 理由:①考试作弊违背了规则公平,破坏了公平竞争原则,损害了刻苦学习、遵守纪律的学生的利益,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公平;②考试作弊违反考试纪律,是非正义行为,我们要坚决抵制和反对等。
(2) 会作证。 ①正义要求人们明辨是非,惩恶扬善,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②为无辜者证明清白是正义行为,也是有正义感的体现等。
10.(1) 不能。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或我们要反对特权等。
(2) 行政或一般; 法律要求的必须做:或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3) 物质帮助权;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11.(1)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受教育。
(2) 人身自由权。 拒绝,必要时打电话报警,依法维权。
(3) 理智面对这件事情。 面对利益冲突,要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
12.(1) 劳动。 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2) 民事。 人民法院起诉。
(3) 阻止小强或报告老师。 看到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匡扶正义、见义勇为、及时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是正义的体现。
13.(1) 拒绝叔叔并劝叔叔对待客人一视同仁。 我们要平等待人。
(2)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3) 劝表哥补齐税款。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偷逃税款是违法行为。
14.(1) 劳动 依法纳税 遵守宪法和法律
(2) 拒绝并报警 人身自由
(3)①与侵权人协商解决;②向居委会等相关部门求助;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4) 宪法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15.(1) 监督权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拒绝快递人员的要求 非法出售、侵犯他人隐私权是违法行为。
(3) 错误。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个人和团体的干涉。
16.(1) 观点错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食品安全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2) 行政违法行为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自觉遵守法律。
(3) 拒绝爸爸的要求 认真完成义务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应该积极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17.(1) 协商或报警(诉讼)等 财产或社会经济。
(2) 选举或选举权和被选举。 妹妹未年满18周岁。
(3) 劝止或求助周围的人等。 救人需要勇气和智慧或要讲策略、方法等。
18.(1) 劝说这位乘客,要平等待人,尊重劳动者。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不能以职业、家境、身体状况等方面歧视他人。
(2) 劳动。 维护权利守程序或者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3) 非公有制。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9.(1) 小白的想法是错误的。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 爸爸的讲法是错误的。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3) 不能。 不是中国公民。
20.(1) 小西应该拒绝帮忙,并告诉他这是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 小西应该帮忙劝说让表哥继续上学。 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 小西应该和妈妈一起帮忙劝说大家心平气和,遵守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表现。
21.(1) 劳动; 劳动; 依法纳税。
(2) 拒绝接受搜身的做法。 人身自由。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差别对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