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基础专项第二十二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历史复习基础专项第二十二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任务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及影响。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前提、内容、性质及影响。
3.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林肯的首要目的、战争起始时间及结果。
4.美国内战初期北方的形势及原因。为扭转战局,联邦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文献?起到了什么作用?
5.美国内战的性质、影响以及林肯的贡献。
6.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因、外因)、时间、改革者、性质、内容及影响。
史料一 如下图:
史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史料三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编自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1)由史料一可知美国北部与南部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美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该问题解决后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史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史料二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
(3)史料三反映了日本哪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中的哪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
[答案] (1)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方式:南北战争。影响: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农奴制度。目的: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3)改革:明治维新。内容: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果: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及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的借鉴作用。
(1)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国家才会富强。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借鉴作用:日本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事实告诉我们,国家要强盛,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人才;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两种方式
单元分层训练(二十二)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说明:选择题每题1分,总分38分)
1.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卡德纳斯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B项。]
2.(2024·新泰二模)漫画中的历史,下图是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对农奴获得“如此自由”理解正确的是(  )
A.共同分享土地、权力和财富
B.仅仅指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的
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B [根据题干信息“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可知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可知对农奴获得“如此自由”理解正确的是仅仅指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项正确。]
3.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B.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C.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D.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 [根据题干“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和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对农奴制改革的评价,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属于历史结论,C项正确。]
4.(2024·东平二模)历史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光荣革命        B.美国内战
C.美国独立战争 D.解放战争
B [根据题干漫画中的“南”“北”“存”“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美国内战。美国独立后,北方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南方种植园经济发达。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奴隶制的存废成为争论的焦点,B项正确。]
5.有学者称,他带领美国人民走出了那段国家将要分裂和前景黯淡无光的日子,他维护统一的意志,至今也没有任何记录证明他对此放弃过。材料中的“他”(  )
A.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B.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起草了《独立宣言》
D.领导了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1862年,为扭转战局,颁布了《宅地法》,不久又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B项正确。]
6.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因为经过这场战争,美国(  )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B.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C [根据材料“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主要是在内战中,北方取得了最终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C项正确。]
7.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建立新式军队
C.地税改革 D.实行征兵制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由中央直接治理,A项正确。]
8.(2024·宁阳二模)在下图所示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该涉及的外来内容主要是(  )
A.唐朝的典章制度和诗歌
B.武士道及相关人物故事
C.中世纪的希腊罗马文化
D.世界上的先进科技文化
D [根据题干信息“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日本通过向西方学习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D项正确。]
9.《剑桥日本史》描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采用太阳历法、星期天休假日,并规定双排扣长礼服的西方服饰为正式场合的标准盛装”。这表明,明治维新(  )
A.发展近代教育 B.提倡“文明开化”
C.建立新式军队 D.推行地税改革
B [根据材料“采用太阳历法、星期天休假日,并规定双排扣长礼服的西方服饰为正式场合的标准盛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穿着西方服饰,恰恰反映了这一点,B项正确。]
10.(2024·新泰一模)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中共十三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 《人权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③ 二月革命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 明治维新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①   B.② C.③   D.④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实与结论不符,因此①错误;②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史实与结论不符,因此②错误;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史实与结论不符,因此③错误;④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因此④正确。综上可知,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11.(2024·泰山区二模)下面是小华同学整理的思维导图,由此你判断他学习的历史主题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资本主义扩展时期的典型事件,因此他学习的历史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B项正确。]
12.(2024·肥城一模)“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下面三位人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本国发展的危机,使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解决的本国发展危机分别是(  )
A.奴隶制、农奴制、封建制
B.农奴制、殖民统治、幕府统治
C.农奴制、南北矛盾、幕府统治
D.殖民统治、奴隶制、幕府统治
C [根据题干“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下面三位人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本国发展的危机,使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和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的总统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破除了南北矛盾,维护了国家统一;以日本的明治天皇为首的政府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项正确。]
13.(2024·泰山区一模)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
人物 内容
彼得一世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A.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为了发展手工工场强化了农奴制,由材料“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由此可知,两次改革的焦点之一都是农奴制,C项正确。]
14.(2024·德州一模)以下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某行业发展状况折线图,据此可知,农奴制改革(  )
A.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
B.造成俄国工业发展失衡
C.使俄国成为工业强国
D.增强了俄国国际竞争力
A [根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某行业发展状况折线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工厂数、工业生产品价值快速增长,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A项正确。]
15.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由此可知,这场改革(  )
A.彻底清除农奴制的残余
B.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
C.提倡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
D [根据题干信息“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可知这场改革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D项正确。]
16.(2024·岱岳区一模)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A.废除农奴制
B.提倡“文明开化”
C.建立新式军队
D.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进行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之处是都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项正确。]
17.(2024·青岛一模)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图片中“宣读”的法律文献的共同之处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改变了国家性质
C.体现了民主平等原则 D.维护了国家统一
A [材料中“俄国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说明废除了农奴制度,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美国通过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俄国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与美国总统林肯宣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都解决了劳动力问题,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项。]
18.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但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同时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一切大权”。这说明明治维新(  )
A.推动了倒幕运动 B.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C.加剧了民族危机 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B [根据材料“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但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同时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一切大权’”可知,天皇在日本宪法中具有崇高地位,宪法充分保障了天皇的各项权力,这说明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项正确。]
19.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三则材料,其相关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演讲摘抄 著作目录节选 论文摘要
全世界也知道我们怎样拯救联邦,在给予黑人奴隶自由的同时,也保证自由的人会有自由 第5章 改革的大名 第6章 不满的武士 第7章 攘夷运动 第8章 维新运动 改革派与保守派针对是否解放农奴,如何解放等问题进行了论战。改革派主张废除农奴制
A.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B.推动了拉美民主改革
C.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D.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
A [根据“全世界也知道我们怎样拯救联邦,在给予黑人奴隶自由的同时”可知,材料体现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巩固了美国统一,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根据“维新运动”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根据材料“改革派主张废除农奴制”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三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A项正确。]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1783年独立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新国家的建成,因为在北美这片土地上从未存在过一个统一的国家。在邦联条例控制下的脆弱的中央政府,甚至缺乏满足国家最低需要的权力支持……直至1789年——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了联邦政府,这一中央政府凌驾于各州之上,它有足够的力量建立并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摘编自詹姆斯·柯比·马丁等《美国史》等
材料二 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所面对的危机。他刚当选,南部一些州纷纷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他还未就任,叛乱分子组织的“美利坚联众国”即已推举了自己的正、副总统。他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仍寄希望于南部各州回心转意,一再表示他的政府无意于干涉南部的特殊制度,也不会首先发动攻击。他同时严正地警告说,他决不会对分裂联邦的行为坐视不管。但他期望的“联邦大团结的合唱”,却并未因他这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而响起,而是经过整整4年血战后方才重新“响彻云霄”。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材料三 美国内战前,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3%,190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达到61%。内战后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世界制造业巨头。
——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的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府遭遇的危机。并概括林肯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3分)
(3)综合材料一、二、三和上述问题,谈谈你从美国的发展中得出的认识。(2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颁布的意义可知,确立了联邦政府的权威性,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等。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美国内战的背景可知,危机是指美国面临分裂的风险。结合所学林肯的功绩可知,林肯政府的做法是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第(3)问,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南北战争和内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国家统一、领导人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林肯等杰出领导人推动社会进步;等等。
[答案] (1)意义:确立了联邦政府的权威性,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2)危机:美国面临分裂的风险。做法: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导美国南北战争。
(3)认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林肯等杰出领导人推动社会进步;等等。
21.(2022·泰安中考)下列措施出自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这次改革是(  )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戊戌变法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A [根据材料可得出,18世纪初,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主要内容有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故A项正确。]
22.(2023·泰安中考)俄国诗人普希金对彼得一世改革给予高度评价,形象地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废除了农奴制
C.削弱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A项。]
23.(2023·泰安中考)下面是某丛书中美国篇的部分目录。其中“兄弟阋(xì)墙”(阋墙:指的是兄弟之间不合,比喻内部矛盾)介绍的是(  )
美国篇
一、殖民时代······················································2
二、独立风云······················································10
三、宪法立国······················································28
四、兄弟阋墙······················································44
A.萨拉托加大捷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珍珠港事件
C [南北战争是美国南方和北方因奴隶制的存废而引起的一场内战,因此C项正确;A、B两项是独立战争期间的事件,主要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轰炸珍珠港,排除。]
24.(2023·泰安中考)在明治时代,欧美文明风暴首先在日本国民头上卷起大旋风,吹跑了数百年来作为国民风俗的丁髷(qū)(日本传统发型),且不留痕迹。这是因为明治维新(  )
A.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B.废藩置县
C.推行地税改革 D.推行“文明开化”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题干中“吹跑了数百年来作为国民风俗的丁髷(qū)(日本传统发型),且不留痕迹”正是“文明开化”的体现,D项正确。]
25.(2024·龙东中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19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四 《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文献的名称。之后美国通过哪部宪法建立起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时期在位的沙皇是谁?(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个国家的改革措施?措施中哪个领域的内容最能体现改革的性质?(2分)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2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建立后,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第二小问,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第(4)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二小问,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答案] (1)文献:《独立宣言》。宪法:1787年宪法。
(2)事件: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国家:日本。内容: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权名称:巴黎公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任务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及影响。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前提、内容、性质及影响。
3.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林肯的首要目的、战争起始时间及结果。
4.美国内战初期北方的形势及原因。为扭转战局,联邦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文献?起到了什么作用?
5.美国内战的性质、影响以及林肯的贡献。
6.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因、外因)、时间、改革者、性质、内容及影响。
史料一 如下图:
史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史料三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编自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1)由史料一可知美国北部与南部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美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该问题解决后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史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史料二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
(3)史料三反映了日本哪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中的哪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及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的借鉴作用。
(1)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国家才会富强。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借鉴作用:日本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事实告诉我们,国家要强盛,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人才;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两种方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6张PPT)
第二十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政治方面:19世纪60年代,一些国家为解决国内危机,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林肯领导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经济方面: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明治维新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思想文化方面:日本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及影响。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前提、内容、性质及影响。
3.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林肯的首要目的、战争起始时间及结果。
4.美国内战初期北方的形势及原因。为扭转战局,联邦政府颁布了哪两个文献?起到了什么作用?
5.美国内战的性质、影响以及林肯的贡献。
6.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因、外因)、时间、改革者、性质、内容及影响。
史料一 如下图:
史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史料三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摘编自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1)由史料一可知美国北部与南部矛盾的焦点是什么?美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该问题解决后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史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史料二指出沙皇政府改革的目的。
(3)史料三反映了日本哪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中的哪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
[答案] (1)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方式:南北战争。影响: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农奴制度。目的: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3)改革:明治维新。内容: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或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果: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家国情怀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及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的借鉴作用。
(1)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国家才会富强。要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借鉴作用:日本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事实告诉我们,国家要强盛,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人才;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整合归纳 专题串讲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两种方式
1.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卡德纳斯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单元分层训练(二十二)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B项。]
2.(2024·新泰二模)漫画中的历史,下图是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对农奴获得“如此自由”理解正确的是(  )
A.共同分享土地、权力和财富
B.仅仅指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C.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的
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B [根据题干信息“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可知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可知对农奴获得“如此自由”理解正确的是仅仅指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项正确。]
3.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B.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
C.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D.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C [根据题干“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和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对农奴制改革的评价,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属于历史结论,C项正确。]
4.(2024·东平二模)历史漫画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光荣革命       
B.美国内战
C.美国独立战争
D.解放战争

B [根据题干漫画中的“南”“北”“存”“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美国内战。美国独立后,北方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南方种植园经济发达。南北双方矛盾尖锐,奴隶制的存废成为争论的焦点,B项正确。]
5.有学者称,他带领美国人民走出了那段国家将要分裂和前景黯淡无光的日子,他维护统一的意志,至今也没有任何记录证明他对此放弃过。材料中的“他”(  )
A.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B.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起草了《独立宣言》
D.领导了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1862年,为扭转战局,颁布了《宅地法》,不久又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消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B项正确。]
6.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因为经过这场战争,美国(  )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
B.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C [根据材料“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清了障碍,主要是在内战中,北方取得了最终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C项正确。]
7.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建立新式军队
C.地税改革 D.实行征兵制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由中央直接治理,A项正确。]
8.(2024·宁阳二模)在下图所示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该涉及的外来内容主要是(  )
A.唐朝的典章制度和诗歌
B.武士道及相关人物故事
C.中世纪的希腊罗马文化
D.世界上的先进科技文化

D [根据题干信息“明治维新时期的课堂”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日本通过向西方学习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D项正确。]
9.《剑桥日本史》描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采用太阳历法、星期天休假日,并规定双排扣长礼服的西方服饰为正式场合的标准盛装”。这表明,明治维新(  )
A.发展近代教育 B.提倡“文明开化”
C.建立新式军队 D.推行地税改革

B [根据材料“采用太阳历法、星期天休假日,并规定双排扣长礼服的西方服饰为正式场合的标准盛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穿着西方服饰,恰恰反映了这一点,B项正确。]
10.(2024·新泰一模)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中共十三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 《人权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③ 二月革命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 明治维新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A.①   B.②   C.③   D.④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史实与结论不符,因此①错误;②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史实与结论不符,因此②错误;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史实与结论不符,因此③错误;④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因此④正确。综上可知,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11.(2024·泰山区二模)下面是小华同学整理的思维导图,由此你判断他学习的历史主题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资本主义扩展时期的典型事件,因此他学习的历史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B项正确。]
12.(2024·肥城一模)“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下面三位人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本国发展的危机,使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解决的本国发展危机分别是(  )
A.奴隶制、农奴制、封建制
B.农奴制、殖民统治、幕府统治
C.农奴制、南北矛盾、幕府统治
D.殖民统治、奴隶制、幕府统治

C [根据题干“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下面三位人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本国发展的危机,使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和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的总统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破除了南北矛盾,维护了国家统一;以日本的明治天皇为首的政府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项正确。]
13.(2024·泰山区一模)某兴趣小组探究俄国两次改革,收集到如下信息。对下表共同点概括准确的是(  )

人物 内容
彼得一世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A.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农奴制成为两次改革的焦点
D.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为了发展手工工场强化了农奴制,由材料“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可知,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由此可知,两次改革的焦点之一都是农奴制,C项正确。]
14.(2024·德州一模)以下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某行业发展状况折线图,据此可知,农奴制改革(  )
A.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
B.造成俄国工业发展失衡
C.使俄国成为工业强国
D.增强了俄国国际竞争力

A [根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某行业发展状况折线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之后,工厂数、工业生产品价值快速增长,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A项正确。]
15.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由此可知,这场改革(  )
A.彻底清除农奴制的残余
B.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
C.提倡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

D [根据题干信息“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此可知这场改革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D项正确。]
16.(2024·岱岳区一模)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
A.废除农奴制
B.提倡“文明开化”
C.建立新式军队
D.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进行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之处是都使本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项正确。]
17.(2024·青岛一模)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图片中“宣读”的法律文献的共同之处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改变了国家性质
C.体现了民主平等原则 D.维护了国家统一
A [材料中“俄国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说明废除了农奴制度,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美国通过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俄国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与美国总统林肯宣读《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都解决了劳动力问题,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项。]
18.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但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同时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一切大权”。这说明明治维新(  )
A.推动了倒幕运动 B.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C.加剧了民族危机 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B [根据材料“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但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同时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一切大权’”可知,天皇在日本宪法中具有崇高地位,宪法充分保障了天皇的各项权力,这说明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B项正确。]
19.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三则材料,其相关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演讲摘抄 著作目录节选 论文摘要
全世界也知道我们怎样拯救联邦,在给予黑人奴隶自由的同时,也保证自由的人会有自由 第5章 改革的大名
第6章 不满的武士
第7章 攘夷运动
第8章 维新运动 改革派与保守派针对是否解放农奴,如何解放等问题进行了论战。改革派主张废除农奴制
A.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B.推动了拉美民主改革
C.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D.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

A [根据“全世界也知道我们怎样拯救联邦,在给予黑人奴隶自由的同时”可知,材料体现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巩固了美国统一,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根据“维新运动”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根据材料“改革派主张废除农奴制”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三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A项正确。]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1783年独立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新国家的建成,因为在北美这片土地上从未存在过一个统一的国家。在邦联条例控制下的脆弱的中央政府,甚至缺乏满足国家最低需要的权力支持……直至1789年——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了联邦政府,这一中央政府凌驾于各州之上,它有足够的力量建立并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摘编自詹姆斯·柯比·马丁等《美国史》等
材料二 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所面对的危机。他刚当选,南部一些州纷纷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他还未就任,叛乱分子组织的“美利坚联众国”即已推举了自己的正、副总统。他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仍寄希望于南部各州回心转意,一再表示他的政府无意于干涉南部的特殊制度,也不会首先发动攻击。他同时严正地警告说,他决不会对分裂联邦的行为坐视不管。但他期望的“联邦大团结的合唱”,却并未因他这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而响起,而是经过整整4年血战后方才重新“响彻云霄”。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材料三 美国内战前,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3%,190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达到61%。内战后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世界制造业巨头。
——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的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府遭遇的危机。并概括林肯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3分)
(3)综合材料一、二、三和上述问题,谈谈你从美国的发展中得出的认识。(2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颁布的意义可知,确立了联邦政府的权威性,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等。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美国内战的背景可知,危机是指美国面临分裂的风险。结合所学林肯的功绩可知,林肯政府的做法是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第(3)问,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南北战争和内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从国家统一、领导人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林肯等杰出领导人推动社会进步;等等。
[答案] (1)意义:确立了联邦政府的权威性,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2)危机:美国面临分裂的风险。做法: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导美国南北战争。
(3)认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林肯等杰出领导人推动社会进步;等等。
21.(2022·泰安中考)下列措施出自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改革,这次改革是(  )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
A.彼得一世改革 B.明治维新
C.戊戌变法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A [根据材料可得出,18世纪初,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主要内容有①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③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④文化教育: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故A项正确。]
22.(2023·泰安中考)俄国诗人普希金对彼得一世改革给予高度评价,形象地说它“让俄罗斯腾空而起”。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废除了农奴制
C.削弱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A项。]
23.(2023·泰安中考)下面是某丛书中美国篇的部分目录。其中“兄弟阋(xì)墙”(阋墙:指的是兄弟之间不合,比喻内部矛盾)介绍的是(  )
美国篇
一、殖民时代····································································2
二、独立风云···································································10
三、宪法立国···································································28
四、兄弟阋墙···································································44
A.萨拉托加大捷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珍珠港事件
C [南北战争是美国南方和北方因奴隶制的存废而引起的一场内战,因此C项正确;A、B两项是独立战争期间的事件,主要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D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轰炸珍珠港,排除。]

24.(2023·泰安中考)在明治时代,欧美文明风暴首先在日本国民头上卷起大旋风,吹跑了数百年来作为国民风俗的丁髷(qū)(日本传统发型),且不留痕迹。这是因为明治维新(  )
A.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B.废藩置县
C.推行地税改革 D.推行“文明开化”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题干中“吹跑了数百年来作为国民风俗的丁髷(qū)(日本传统发型),且不留痕迹”正是“文明开化”的体现,D项正确。]
25.(2024·龙东中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19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大国崛起》
材料三 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四 《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文献的名称。之后美国通过哪部宪法建立起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时期在位的沙皇是谁?(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哪个国家的改革措施?措施中哪个领域的内容最能体现改革的性质?(2分)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2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中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建立后,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第(2)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第二小问,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第(4)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二小问,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答案] (1)文献:《独立宣言》。宪法:1787年宪法。
(2)事件: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国家:日本。内容: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权名称:巴黎公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