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分子和原子[footnoteRef:0] [0: 重点点拨● 温馨提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离开化学变化这一前提,原子还可以再分。● 点睛笔记(1)(2)原子能结合成分子,但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探新知 自主学习 01核心知识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是由 、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 (2)分子总是在 着,温度越高,运动速率 。 (3)分子之间有 。 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1.分子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 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 新分子 新物质4.分子是由 构成的。 破疑难 重点探究 02探究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1.结合课本第57页图3-2和图3-3,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材料二: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更容易干燥;炒菜时闻到香味。材料三: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上述材料说明分子的基本性质有 。 纯氧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吗 为什么 精评价 综合演练 03基础巩固知识点1 分子的概念及其性质1.(2025大理期中)烘焙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我们能闻到远处烘焙月饼的香味是因为(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知识点2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B.分子大,原子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4.模型建构 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的小球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表示混合物的是( )能力提升一材多题 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生活中常用其作消毒剂。回答第 1~3题。1.打开盛放酒精的瓶盖,很快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其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间间隔变大2.使用酒精给手部进行消毒时,揉搓手部后,手部发热,酒精的挥发速度加快,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凭空消失了B.该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分子的运动和自身性质无关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3.75%的酒精是指100 mL液体中含有75 mL酒精和25 mL水,同学们试着配制后出现如下问题,对于出现的“意外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酒精挥发了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发生了融合 D.分子的体积变小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5.(2024淄博)“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汽油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B 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 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D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6.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D.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7.(2025五华区期末)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关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如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②在反应中氢分子分解成 ,氯分子分解成 ,原子再结合形成新的分子。 ③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如图为水蒸气液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如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①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 种分子,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从微观角度看,物质“”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8.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用粒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液态氧,并储存到蓝色钢瓶中,病人“吸氧”过程中液态氧变为氧气,液态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 。 (2)“智能加热器”是蚊香液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蚊香液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加热蚊香液的目的是 。有时在空气中可以闻到蚊香液的气味,但是看不到蚊香液,原因是 。课题1 分子和原子[footnoteRef:0] [0: 重点点拨● 温馨提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离开化学变化这一前提,原子还可以再分。● 点睛笔记(1)(2)原子能结合成分子,但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探新知 自主学习 01核心知识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是由 分子 、 原子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很小 。 (2)分子总是在 不断运动 着,温度越高,运动速率 越快 。 (3)分子之间有 间隔 。 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1.分子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 新分子 新物质4.分子是由 原子 构成的。 破疑难 重点探究 02探究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1.结合课本第57页图3-2和图3-3,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材料二: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更容易干燥;炒菜时闻到香味。材料三: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上述材料说明分子的基本性质有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 2.纯氧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吗 为什么 答案:相同,纯氧和空气中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精评价 综合演练 03基础巩固知识点1 分子的概念及其性质1.(2025大理期中)烘焙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满。我们能闻到远处烘焙月饼的香味是因为(D)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知识点2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C)A.分子运动速率快,原子运动速率慢B.分子大,原子小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4.模型建构 如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的小球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表示混合物的是(C)能力提升一材多题 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生活中常用其作消毒剂。回答第 1~3题。1.打开盛放酒精的瓶盖,很快就能闻到酒精的气味,其原因是(C)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间间隔变大2.使用酒精给手部进行消毒时,揉搓手部后,手部发热,酒精的挥发速度加快,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D)A.分子凭空消失了B.该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分子的运动和自身性质无关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3.75%的酒精是指100 mL液体中含有75 mL酒精和25 mL水,同学们试着配制后出现如下问题,对于出现的“意外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B)A.酒精挥发了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发生了融合 D.分子的体积变小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5.(2024淄博)“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C)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汽油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B 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 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D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6.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B.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D.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7.(2025五华区期末)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关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如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 反应。 ②在反应中氢分子分解成 氢原子 ,氯分子分解成 氯原子 ,原子再结合形成新的分子。 ③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氯分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原子 。 (2)如图为水蒸气液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变化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如图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①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 2 种分子,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从微观角度看,物质“”是由 分子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8.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用粒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吸氧”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得液态氧,并储存到蓝色钢瓶中,病人“吸氧”过程中液态氧变为氧气,液态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 (2)“智能加热器”是蚊香液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蚊香液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蚊香液中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加热蚊香液的目的是 加快分子运动 。有时在空气中可以闻到蚊香液的气味,但是看不到蚊香液,原因是 分子的体积很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分子和原子 - 学生版.docx 3.1 分子和原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