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测试卷一、单选题1.某校七年级同学在学习“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时,分小组进行了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下列发言中,正确的是( )A.王同学: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B.刘同学: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承担民事责任C.周同学:违法情节轻微,可不用承担责任D.李同学:只要是违法行为,就都具有社会危害性2.“挤一会儿,没关系”“多坐两个,没问题!”“只要不出现交通事故,交警不会查的!”有的驾驶员根本不把“超员”当回事,经常“负重”危险出行!司机高某就因严重超员造成交通事故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危险驾驶罪论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机动车超载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B.法不可违,守法应该成为一种习惯C.只要不严重超载,一般不会有问题 D.机动车超载不可取,属于民事违法3.下面信息内容所指的是( )定义:犯罪应受到的处罚 处罚机关:人民法院 类型:分为主刑和附加刑A.刑罚 B.刑法 C.犯罪 D.一般违法行为4.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小强同学的成长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①小强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②小强仍不知悔改,为搞钱上网,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③小强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④小强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5.结合下图可知,预防犯罪需要( )1.00365=11.01365=37.8 1.02365=1377.4A.小错可以不管 B.接受刑罚处罚C.不能犯下大错 D.杜绝不良行为6.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以下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做法有( )①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②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③要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专利法、商标法等④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时,只能忍气吞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民法典记载了一个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可能享有的各种权利。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这启示我们(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民法典是国家的根本大法C.民法典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D.我们的生活与民法典密不可分8.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多元,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下列有关犯罪的说法错误的有( )①青少年要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②公民要科学立法,坚决打击犯罪行为③很多犯罪都是一朝一夕铸成的④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下列属于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是( )A.盗窃所得财物 B.购买非法所得赃物C.捡拾到的他人遗失物 D.辛勤劳动所得工资10.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对于陈某的以下行为判断正确的是( )A.旷课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B.辱骂同学属于行政违法行为C.偷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持刀抢劫属于刑事违法行为11.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的情况下,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不断完善,这旨在( )A.更好地与国际规则衔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B.为了与国际脱轨,独善其身C.完善国际规则,发挥主导作用D.防止国际规则取代我国法律体系12.2024年4月以来,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共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岁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年至15年有期徒刑。这告诉我们( )①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防患于未然②要认清犯罪危害,自觉遵纪守法③未成年人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护④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敬而用之,谓之守法。”下列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②因飞机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③小红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④小兰就解决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4.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让民法典走进校园,某校决定联合当地基层人民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以下案例适合在本次活动中选用的是( )①伪造身份实施网络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②将他人丢失的手表据为己有,被法院判令归还③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了其作品,被诉侵权④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个别企业用劣质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随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对涉事企业进行了查封和处罚。这表明( )①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只能靠法律来调整②我国法律的作用是保护所有人的权益③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④法律为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秩序提供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6.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我们将违法行为分为( )A.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C.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17.张某(男,14岁)在网上看到一兼职赚钱的广告,对方让其用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每发送一组对方给30元钱。张某觉得有利可图,遂用手机向对方提供的手机号码发送诈骗短信,造成多人被骗,金额高达20余万元,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以涉嫌帮信罪刑事拘留。对此,你想对张某说( )①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可辍学去打工赚钱②法不可违,未成年人违法也要承担法律责任③不随便加陌生人为好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某班开展“民事案件模拟法庭”活动。下列案件可以在模拟法庭上使用的是( )A.高某因违反管理规定向大熊猫投掷物品,被终身禁止进入此熊猫基地参观B.李某因超速,被测速监控拍照并曝光在电子屏上C.段某非法搜集军事情报,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D.王某与果农张某签订果园承包合同后,看到张某获利颇丰,遂私自毁约19.肖像权是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B.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嫌疑人,在通缉令上使用其肖像C.某影楼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放在橱窗里招揽生意D.学校在宣传窗里张贴小徐获奖的照片 二、非选择题20.【明析道理知行合一】情境一 来家里玩耍的表弟无聊时对你说:“我打119,说附近有人家失火,逗着玩。”(1)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二 当有人和你说:“姓名电话都可查,住址车牌都不假,个人信息随意卖,真实具体能批发。”(2)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三 已成年的哥哥以小明还未成年为由,不允许小明继承爸爸的遗产。(3)小明有权继承遗产吗?小明和哥哥为同一顺序继承人,按遗产份额分配原则,一般应当怎样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①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顺应了民心和时代,聚焦了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覆盖了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各个阶段的各种权利,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②民法典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重要目的,确立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注入强大的道德力量。③民法典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对于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结合画线句子①和③及法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两个角度)(2)结合画线句子②,谈谈你对民法典的创新之处的认识。22.某中学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远离违法犯罪”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探究一】阅读漫画(1)漫画一和漫画二中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探究二】情境分析七年级学生小伟在参加同学生日聚会时,同学邀请他抽烟、喝酒,甚至还邀请他一起去网吧玩游戏。(2)请你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小伟是否应该答应同学的邀请。【探究三】明理导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增多,且呈现犯罪年纪低龄化、犯罪意识更清晰、社会影响更恶劣等新情况,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和保护问题值得深思。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结合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主要有贪图物质享受、作案手段残忍、犯罪类型复杂、逐渐趋向低龄化、社会闲散青少年突出、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等特点,需要对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理论进行研究探索,希望能够有效做到对未成年人犯罪惩罚和保护的并重协调,降低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率。(3)为什么说“法不可违”?(4)青少年应该如何严于律己,远离违法犯罪?参考答案1.D2.B3.A4.C5.D6.A7.D8.C9.D10.D11.A12.B13.B14.C15.D16.B17.D18.D19.C20.(1) 阻止表弟拨打119电话; 这是违法行为,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2) 告诉他这是违法行为,或向相关部门举报; 这侵犯公民的隐私权,是违法行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害。(3)有;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21.(1)①民法典的通过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②民法典的实施有利于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③民法典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④民法典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更加和谐。(2)①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②民法典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22.(1)漫画一中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漫画二中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2)抽烟、喝酒、去网吧玩游戏是不良行为,容易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小伟不应该答应同学的邀请。(3)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只要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④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