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学情调研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读中亚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全部位于北半球
C. 跨寒、温、热三带 D.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2. 下列关于中亚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降水稀少 ②植被茂密 ③河网稠密 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⑤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⑤
3. 下列生产和生活现象与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相适应的是( )
A. 竹楼处处可见 B. 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C. 一年四季穿单衣,过着游牧生活 D. 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4. 下列亚洲的四个地理分区中,受季风影响最显著、最典型的地区是( )
A. 北亚 B. 中亚 C. 西亚 D. 东南亚
河流是大地的血脉,滋养着生命,孕育着文明。读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主要分布( )
A. 中高纬度地区 B. 河流中下游平原 C. 热带地区 D. 河流中上游高原
6. 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共有的自然条件包括( )
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临近河流,水源充足
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④濒临海洋,海运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7. 亚洲古文明多姿多彩,根植于( )
A. 不同的民族文化 B. 不同的人口种族 C. 多样的自然环境 D. 多样的经济
日本是东亚的岛国,被誉为“樱花之国”,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预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小明的爸爸准备明年带他去日本北海道岛看樱花,他们最有可能利用的时间是( )
A. 春节期间 B. 国庆节期间 C. 劳动节期间 D. 中秋节期间
9. 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推迟近两个月,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降水因素 D. 市场因素
2024年11月5日,据东京电力公司发布的最新通告,福岛第一核电站第十轮核污染水排海活动已于当地时间11月4日结束。日本核污水排海无疑是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巨大挑战和威胁。读日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其核污水最先污染渔业资源 B. 位于九州岛
C. 濒临日本海 D.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11. 据图可知,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 沿海城市集中,市场消费广
C. 沿海工业所需的原材料、燃料丰富 D. 便于工业产品的运输出口
12. 读日本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示意图,目前日本社会人口特征是( )
A. 人口过多 B. 人口老龄化 C. 男多女少 D. 人口密度大
同学们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例探究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下图为爪哇岛地形与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以下是同学们对爪哇岛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 地势北高南低 B.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C. 地形以高原为主 D. 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14. 根据地形和气候特征,同学们对芝马努河的河流特征进行了以下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
A. 河短流急 B. 水量稳定 C. 结冰期长 D. 水运便利
印度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但受西南季风影响大,产量非常不稳定。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读南亚年降水量与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被称为“世界办公室”
B. 东北部地区降水量最多
C. 印度河最终注入孟加拉湾
D. 由于南亚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导致印度水旱灾害频发
16. 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 )
A. 恒河下游地区及沿海平原 B. 德干高原西北部及北部
C. 印度河平原及沿海平原 D. 德干高原中部及南部
17. 印度启动储粮计划可以一定程度上应对( )
A. 寒潮灾害 B. 旱涝灾害 C. 火山、地震 D. 环境污染
18. 下面能表示印度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图是( )
A. B. C. D.
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大国,交通运输发达。西伯利亚大铁路分布在俄罗斯的南部,由莫斯科途经西伯利亚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西伯利亚大铁路西端位于( )
A. 东欧平原 B. 西西伯利亚平原 C. 中西伯利亚高原 D. 东西伯利亚山地
20. 该铁路沿线的新西伯利亚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 服装工业 B. 电子工业 C. 食品工业 D. 钢铁工业
二、综合题(本题共4大题,共30分)
2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小明热爱地理学科,他常常通过画地图来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比较,从而大大提高了地理学习成绩。下图是亚洲部分区域图。
(1)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三个大洋,而四个大洋中唯一不濒临的是________洋,东北隔________海峡与________洲相望。
(2)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上的a是____________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运河b是____________。
(3)亚洲多大江大河,其中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c是___________;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是从中部呈__________状流向四周,主要是因为亚洲地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约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有“千岛之国”“火山之国”的美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23年9月7日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开通运行,标志着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如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及雅万高铁示意图。
材料二:雅万高铁是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铁路。沿途车站建筑风格鲜明,某地候车厅屋顶坡度陡峭,屋檐宽大。下图为该车站及当地气候资料图。
(1)简析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之国”的原因。
(2)说明该地车站屋顶特点与气候的关系。
(3)试分析雅万高铁开通对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2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的中部是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_(纬线)横穿其中部。
(2)7月份印度盛行___________季风,印度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灾害。
(3)印度的棉花集中分布在德干高原的________(方位),和黄麻产区相比,该地区年降水量较___________。
(4)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发达,被誉为“__________”,其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城市)。
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是______________,而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
(2)俄罗斯平原面积广阔,但耕地面积却很有限,主要是由于俄罗斯纬度高,__________较低所导致的。
(3)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其亚寒带针叶林广泛分布在 。
A. 低、中纬度之间 B. 北极圈附近 C. 亚热带 D. 寒带气候区
(4)有人提出:“为了开发和运输西伯利亚地区丰富的资源,应该在该地大力修建基础设施”对此你的态度是什么 并把理由阐述出来。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学情调研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4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 B 4. D
【5~7题答案】
【答案】5. B 6. D 7. C
【8~9题答案】
【答案】8. C 9. A
【10~11题答案】
【答案】10. A 11. C
【12题答案】
【答案】B
【13~14题答案】
【答案】13. D 14. A
【15~18题答案】
【答案】15. C 16. A 17. B 18. B
【19~20题答案】
【答案】19. A 20. D
二、综合题(本题共4大题,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大西 ②. 白令 ③. 北美
(2) ①. 大高加索 ②. 苏伊士
(3) ①. 湄公河 ②. 放射状 ③. 中间高 ④. 四周低
【22题答案】
【答案】(1)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频繁,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雅万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玻璃屋顶有利于反射太阳光,降低候车厅的温度,屋顶坡度陡峭,屋檐宽大既可快速的排除雨水,也能避雨。
(3)对印度尼西亚:带动沿线地区冶炼、制造、基建、电力、电子以及服务业等产业发展;还能够增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印度尼西亚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通车之后也将推动铁路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有利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恒河 ②. 北回归线(23.5°N)
(2) ①. 西南 ②. 旱涝
(3) ①. 西部 ②. 少
(4) ① 世界办公室 ②. 班加罗尔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 太平洋 ③. 海陆位置 (2)气温(热量)
(3)B (4)同意:利于开发西伯利亚丰富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促进交流;带动相关产业,推动区域发展,改善居民生活。不同意:西伯利亚生态脆弱,易破坏生态;气候寒冷、冻土多,建设难度和成本高;人口少,需求小,易造成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