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引言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首眺望,你会发现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一道道宏伟壮观的文化风景线,它们跨越时空,傲然屹立,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雄伟壮阔的万里长城到精美绝伦的莫高窟,从庄严肃穆的故宫到巧夺天工的大足石刻,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凝聚着古人的智慧。现在,就让我们沿着这条历史脉络,去感受这些文化遗产的韵味吧!
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 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 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
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
1.选择对象,搜集资料。选择一处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选定的文化遗产的类型,有目的、有侧重点地搜集相关资料。
2.筛选分类,整理资料。根据自己要介绍的内容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选出合适的,剔除不相关的或者重复的内容,如果哪方面的资料过于简单或者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搜集、补充。
3.围绕重点,具体呈现。围绕文化遗产最主要的特点进行介绍,尽力体现“令中国人骄傲的”“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这两个要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多角度、清楚地将特点呈现出来。
4.根据特点,有序介绍。根据文化遗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描写顺序,如游览顺序、时间顺序等,清晰、有条理地进行介绍。
能搜集资料,清楚地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误区提醒
1.本次习作介绍的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不是中国的遗产。
2.要围绕文化遗产最主要的特点进行介绍,不能只是把搜集到的资料稍加整理后罗列出来。
这句话简单写出了西湖的自然美,但是角度不够多样,没有展现出西湖的独特魅力。可以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两方面展开具体介绍,并阐述其历史文化内涵,全面展现出西湖的迷人之处。
一、根据文化遗产的类别,从不同的角度具体介绍。
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要根据文化遗产的不同类别,选择其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来介绍,要把介绍的方面写充分,将这处文化遗产介绍清楚。具体来说,就是要写清楚它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发展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什么样的价值等。
反向典例
西湖,一颗熠熠生辉的江南明珠。那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湖面波光粼粼,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让人流连忘返。
这段话从多个角度条理清晰地介绍了西湖的“美”。先介绍了西湖的自然风光美,接着阐述其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最后从整体上点明西湖带给人的感受。逻辑连贯,层次分明,让人逐步体会到西湖的独特韵味。
正向典例
西湖,一颗熠熠生辉的江南明珠。仅湖光山色就美不胜收,湖面波光粼粼,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苏堤、白堤似两条翠带将湖面巧妙划分,两侧垂柳依依,桃花灼灼,四季皆有不同景致。白居易、苏轼等都为此留下赞美的篇章。雷峰塔、岳王庙等古迹承载着深厚的故事与伟大的民族精神。西湖的水清澈见底,吸引来众多鸟类栖息,它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典范,让人流连忘返。
这段话介绍了开平碉楼的整体外貌和建筑特点,但是描写不够生动。可以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化遗产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想进一步了解这处文化遗产。
二、巧用修辞,把文化遗产的特点介绍清楚。
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要抓住文化遗产最突出的、最有价值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文化遗产写具体、写形象。介绍具体的背景时,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让人读来如临其境,激发读者对文化遗产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反向典例
一开平碉楼分布在田野间、村落旁。它们大多有着高耸的外形和坚实的墙体,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质朴与西方建筑的典雅浪漫,楼顶有着形态各异的装饰,这些装饰各有特点,它们承载着那段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往昔岁月。
这段话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了开平碉楼的外观与功能及其浓厚的历史文化,增强了文字的生动。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以及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奇妙,引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让读者想要进一步探寻开平碉楼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修辞法示例
开平碉楼,就像一个个身姿挺拔的巨人,散落在田野间、村落旁,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它们有着高耸的外形和坚实的墙体,犹如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不惧岁月的侵袭、风雨的冲刷。这些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的质朴与西方建筑的典雅浪漫,楼顶那形态各异的装饰,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雄鹰,威风凛凛地俯瞰着大地;有的宛如优雅的欧式礼帽,为碉楼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风情,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往昔岁月。
这段话介绍了殷墟遗址的风貌,但是描写顺序混乱。描写时要抓住殷墟遗址的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殷墟遗址的全貌,让人读完对般墟遗址有清晰的认识。
三、抓住重点,条理清晰地展现文化遗产的全貌。
介绍文化遗产时,可以根据所选文化遗产的不同特色,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时间顺序、游览顺序等,条理清晰、思路分明地展现文化遗产的全貌。
反向典例
殷墟承载着3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璀璨印记。宫殿宗庙遗址只剩基址却规模宏大,能让人联想到昔日的辉煌,仿佛看见统治者处理政务的场景。王陵遗址有着众多庄严肃穆的大墓与祭祀坑,默默诉说着商朝独特的丧葬祭祀文化。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意义非凡,龟甲兽骨上刻着的古老文字记录了商朝的辉煌盛衰。还有工艺精湛的精美青铜器,彰显着当时青铜铸造的高超水平。
顺序法示例
殷墟,踏入这片古老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宫殿宗庙遗址,虽只剩基址但规模宏大,让人不禁想起昔日的辉煌,也仿佛看到统治者在此处理政务的场景。沿着道路前行,便来到王陵遗址,众多大墓与祭祀坑庄严肃穆,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商朝独特的丧葬祭祀文化。在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意义非凡,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老文字,记录着商朝的辉煌盛衰。那精美的青铜器,工艺精湛,彰显着当时青铜铸造的高超水平。这里承载着3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璀璨印记。
这段话按照游览顺序,从不同维度层次分明地将般墟承载的3300多年的历史及其作为中华文明璀璨印记的丰富内涵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让读者既能了解到殷墟外在的遗址风貌,又能深刻体会到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学完习作妙招后,你一定对如何介绍文化遗产有所感悟。先补全下面的提纲,再结合提纲当一次小导游,为游客们介绍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前拟定游览路线,写好解说词,分成几个方面,有重点地介绍这一处文化遗产。
1.苏州拙政园,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她就像一位蒙着面纱的清秀姑娘,缓缓揭开她的面纱,只觉心已被吸引。(比喻句)
2.承德避暑山庄像大自然怀抱中的明珠,山峦为屏,湖水为镜,花草作裳,处处散发着“皇家避暑胜地”的独特韵味。(拟人句)
3.曲阜孔庙,殿宇巍峨,朱墙黛瓦藏千秋圣训,尽显庄严气象;曲阜孔庙,碑林肃立,篆隶楷行记万代儒风,皆彰文化渊源;曲阜孔庙,祭礼隆盛,钟鼓琴瑟传百代师恩,犹蕴德馨韵味。(排比句)
4.白日里长城尽显雄浑气势,威风凛凛;夜幕下边墙更含古朴韵味,静谧幽幽。(对偶句)
1.杏坛位置在大成殿前庭院正中,是一座亭子,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存的建筑也是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所建。显然是清雍正年间经雷火灾后幸存下来的。大成殿后的寝殿是孔子夫人的殿。再后面的圣迹殿,明末万历年间(1592年)创建,现存的仍是原物,中有孔子周游列国的画石一百二十幅,其中有些出于名家手笔。(梁思成《曲阜孔庙》)
2.泉州,时代过去了,我仿佛还能看见你的港湾里布满古代的船舶。那从波斯湾和印度洋出发的帆船队伍,它们朝着太阳上升的方向,来到你这里。那从婆罗洲和摩鹿加群岛出发的商船队伍,借着大洋的季风鼓起风帆,来到你这里。泉州,时代过去了,我仿佛还能看见你的仓库里堆满各色货物,笼罩着乳香和没药、咖啡和可可、檀香和蔷薇水的香味。(郭风《夜宿泉州》)
1.中国,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其大地上遍布着无数璀璨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如同夜空中的繁星,闪耀着历史的光芒、文化的魅力,每一处都值得我们驻足、凝视、敬仰。
2.阳光洒在古老的城墙上,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那蜿蜒的线条,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地卧在崇山峻岭之间,这便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它以雄伟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3.每一次靠近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那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先人的敬仰,也是对中华文化深深的热爱。
4.历史悠悠,我品古代风味;文化绵绵,我读千秋万载。它走过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它是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它就是位于太行山系北端的五台山。
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处处景点、一座座建筑,它们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携手共进,用我们的行动,为这些珍贵的遗产筑起一道坚固的保护墙,让它们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3.回顾这一次的文化遗产之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领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辉煌历史。这些遗产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4.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们是岁月的诗篇,是历史的画卷,让我们在这诗意的世界里,继续追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感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