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下道法10.2《保护人身权》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A D A D C A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B B D1.【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保护人身权。②③:法律保护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法律保护隐私权,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据此,材料中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生命权和健康权、知识产权,在题文中未涉及,故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权利。C:分析材料,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文昌交警就这一重要议题进行工作汇报并提出工作倡议。这项工作有利于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权,故C说法正确;AB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人身权。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都属于公民的人身权,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我们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小,但也平等地拥有人身权利,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的认识和理解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小林给同学起绰号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故D符合题意;A: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不小心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的行为侵犯了苏某的财产权,但并不构成对人格尊严的侵犯,故A不符合题意;B:煤矿公司拒绝支付工人谢其伤残补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的行为侵犯了谢其的社会经济权,但并不构成对人格尊严的侵犯,故B不符合题意C: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却只发放一半货物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违反了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但并不构成对人格尊严的侵犯,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人身权。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生命权、健康权都属于公民的人身权,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我们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小,但也平等地拥有人身权利,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6.【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人身权的重要性。③④:相关部门积极举办全民健身大赛,是因为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故③④说法正确;①:没有数据表明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缺乏关爱,故①说法错误;②: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7.【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依法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的要求。C:中学生小李在周末的早晨到公园里跑步,跑步是一种有益的体育锻炼方式,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是公民积极维护自己生命权和健康权的表现,故C符合题意;A:中学生小孟当众辱骂并殴打他人,这是侵犯他人生命权和健康权的行为,不是维护自己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故A说法错误;B:中学生小明在周末召集同学擅自到野外郊游,野外环境存在诸多未知的危险,不利于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故B说法错误;D:几名中学生在汽车川流不息的公路上进行自行车比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利于维护自己和同学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8.【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人身权。A:李刚因李明曾欺凌女生而“痛打”对方,虽然动机可能出于正义感,但采取暴力手段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故A符合题意;B:李刚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故B说法错误;C:李刚痛打恃强凌弱同学不值得肯定,侵犯了同学的生命健康权,C说法错误:D:李刚的行为不符合正义的标准,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9.【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生命权和健康权的知识。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命和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属于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0.【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人身权。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①②③符合题意;不属于人身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1.【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人身权。A:李刚因李明曾欺凌女生而“痛打”对方,虽然动机可能出于正义感,但采取暴力手段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故A符合题意;B:李刚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故B说法错误;C:李刚痛打恃强凌弱同学不值得肯定,侵犯了同学的生命健康权,C说法错误;D:李刚的行为不符合正义的标准,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2.【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的认识和理解。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小林给同学起绰号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故D符合题意;A: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不小心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的行为侵犯了苏某的财产权,但并不构成对人格尊严的侵犯,故A不符合题意;B:煤矿公司拒绝支付工人谢某伤残补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的行为侵犯了谢某的社会经济权,但并不构成对人格尊严的侵犯,故B不符合题意;C: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却只发放一半货物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违反了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但并不构成对人格尊严的侵犯,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公民隐私权。B:在追查犯罪过程中,公安机关依法行事,对犯罪嫌疑人的电话进行监听是出于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需要,属于合法行为,并不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故B符合题意;A:信件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即使是未成年人,其信件也应受到保护。父母拆看儿子信件的行为未经许可侵入了儿子的私人信息领域,因此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故A不符合题意;C:日记是学生个人记录思想、情感的私密文件,属于私人信息范畴。老师未经学生同意私自翻看,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故C不符合题意;D:照片、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公开。该网站未经会员同意公开其个人信息,侵犯了会员的隐私权,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4.【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保护人身权。①:在照片上乱涂乱画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故①说法正确;②:小华污蔑小辉作弊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故②说法正确;③:小武写其他班级同学的名字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而不是荣誉权,故③说法错误;④:小智未经他人同意就把他人的信息发布到网上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故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15.【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保护隐私权。D:题文强调在社交媒体发布个人信息可能泄露隐私,公安部门提醒需谨慎,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隐私意识,故D符合题意;A:为保护隐私应理性上网,不是拒绝上网,A说法错误;B:“任何时候”说法太绝对,当学校、老师、公安部门等需要我们的个人信息时,应主动提供,B说法错误;C:窥探他人的隐私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我们应尊重他人的隐私,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6.【答案】(1)侵犯隐私权。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3)肖像权。(4)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5)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分析】考点考查:人身权。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人身权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采集人脸信息一可链接隐私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本题考查拥有人身权的意义,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本题考查保护隐私权的意义,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人身权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把收集到的一个可爱小女孩抱着一瓶饮料的照片用来制作商业宣传广告一可链接肖像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4)本题要求写出保护肖像权的法律依据,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5)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人身权,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17.【答案】(1)法律保护隐私权,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李某在入户门上安装可视门铃,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2)①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分析】考点考查: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意义。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被告李某安装的可视门铃,摄入了原告王某的住宅一可链接法律保护隐私权;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本题考查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意义,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下道法10.2《保护人身权》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户外搭讪式”网络直播近期火爆各大网络平台。搭讪式直播如果是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实时记录路人在突发状态下的真实反应,让网友在线围观评价。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①生命权和健康权②肖像权③隐私权④知识产权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文昌交警就2024年校园交通安全这一重要议题进行工作汇报并提出工作倡议。这项工作有利于保障( )A.学生受教育权利 B.学生的知情权C.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D.学生的政治权利3.关于人身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②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③生命权、健康权都属于公民的人身权④我们未成年人年龄还小,没有人身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是( )A.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不小心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B.煤矿公司拒绝支付工人谢某伤残补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C.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却只发放一半货物D.小林总是喜欢给同学起他自己认为有趣的、可爱的绰号5.关于人身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②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③生命权、健康权都属于公民的人身权④我们未成年人年龄还小,没有人身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5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全民健身”线上挑战活动正在悦跑圈APP上火热进行中,截止到3月20日,已有9.23万人报名参加活动。相关部门积极举办这类活动,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缺乏关爱②体育比赛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的最好方式③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④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公民重要的人身权利。下列行为属于公民积极维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是( )A.中学生小孟当众辱骂并殴打他人B.中学生小明在周末召集同学擅自到野外郊游C.中学生小李在周末的早晨到公园里跑步D.几名中学生在汽车川流不息的公路上进行自行车比赛8.放学路上,七年级的李刚同学痛打了曾欺凌女生的李明同学,并说这是维护正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李刚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B.李刚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C.李刚痛打恃强凌弱的同学的行为值得肯定D.李刚的行为符合正义的标准9.我们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 )A.生命和健康 B.生命和尊严 C.生理变化 D.心理变化10.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人身权包括( )①生命权②健康权③肖像权④财产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放学路上,七年级的李刚同学痛打了曾欺凌女生的李明同学,并说这是维护正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李刚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B.李刚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C.李刚痛打恃强凌弱的同学的行为值得肯定D.李刚的行为符合正义的标准1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选项中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是( )A.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不小心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B.煤矿公司拒绝支付工人谢某伤残补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C.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却只发放一半货物D.小林总是喜欢给同学起他自己认为有趣的、可爱的绰号13.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是( )A.父母拆看10岁儿子的信件B.公安机关因追查犯罪的需要,依法对犯罪嫌疑人的电话进行监听C.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私下翻看学生的日记D.某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开14.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强化了对人格的维护。下列行为与所侵犯的公民权利对应正确的有( )①小尚在展示的“美德少年”的照片上乱涂乱画——肖像权②小华因忌妒小辉考试成绩优异而诬蔑他作弊——名誉权③小武为了班级荣誉,迟到时登记其他班级同学的名字——荣誉权④小智未经他人同意就把他人的信息发布到网上——隐私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其实也泄露了许多个人信息。因此,公安部门多次发布信息提醒:个人信息需谨慎发布。对此,我们应该( )A.为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B.任何时候都不透露个人信息C.保护好自己的隐私,窥探他人的隐私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隐私意识二、分析说明题16.阅读材料,结合漫画,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超市为了加强对商品的管理,防止丢失,安装了采集人脸信息的设备,消费者却浑然不知。(1)这侵犯公民哪项人身权?拥有人身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尊重和保护公民上述这项人身权有什么意义?材料二 未经消费者同意,此超市把收集到的一个可爱小女孩抱着一瓶饮料的照片用来制作商业宣传广告。(3)这种行为侵犯了小女孩的哪项人身权 (4)请写出相关的法律依据。(5)两则材料侵犯的都是公民的人身权。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人身权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王某、李某是前后楼栋的邻居,两家最近距离不足20米。李某为了能随时监测住宅周边,在入户门上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的可视门铃。王某和李某产生了矛盾。王某: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我要告你!李某:我安装监控是为了我家的安全,告我也没用!材料二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李某安装的可视门铃,摄入了原告王某的住宅,获取住宅内的私密信息和行为现实可行,原告的生活安宁确实受到侵扰。法院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拆除可视门铃的诉讼请求。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李某败诉的原因。(2)说说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道法10.2《保护人身权》同步练习.doc 七下道法10.2《保护人身权》同步练习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