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56张+学案)-中考地理复习考点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56张+学案)-中考地理复习考点梳理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位置和范围
1.填图
读下面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方程序图。


北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寒带
温带
热带
温带
2.连线
读亚洲的范围图,完成下面连线题。
居民生活场景 居民类别 生活特色
_____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长袍,过着游牧的生活
_____东西伯利亚雅的库特人 居住_____,身着_____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3.填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亚洲各地居民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表格。
西亚
北亚
木屋
毛皮
居民生活场景 居民类别 生活特色

_____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以_____为生,交通工具是_____

_______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 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
南亚
捕鱼
船只
东南亚
4.思考
每年寒假时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穿着厚厚的棉衣,而赤道附近的马来西亚人却只需要穿短袖,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答案] 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受纬度因素影响,两地气候差异大。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1.(2024·肥城一模)若用灰色表示亚洲的主体部分,下列能正确表示亚洲所在半球位置的是(  )
A     B
C    D
C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由图可知,C符合亚洲位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读亚洲范围图,完成第2题。
2.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  )
A.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根据亚洲的海陆位置可知,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B选项符合题意,A、C、D错误。]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 ③面积最大 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可以从以下角度说明:面积最大;人口数量最多;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亚洲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因此①③④正确,故选C。]

可以从多个角度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但要注意的是:①亚洲虽然东西距离最长,但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为南极洲。
②亚洲除了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外还跨了高纬、中纬、低纬三个纬度带。
因此我们在判断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关键词。
1.填空
读亚洲地形图,填出亚洲地理之最。
任务二 自然环境
(1)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
(2)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___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脉:____________
(4)世界最大的半岛:__________
(5)世界陆地最低点:____
(6)归纳:亚洲地形________,以____、____为主。
西西伯利亚平原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阿拉伯半岛
死海
复杂多样
高原
山地
2.填图
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东经90°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补充完成下方思维导图。
3.填图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补全下图。
[答案] 
4.判断
(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  )
(2)亚洲河流数量众多,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  )
(3)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季风气候显著。 (  )
(4)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  )
(5)亚洲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河流呈放射状注入海洋。 (  )
(6)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 (  )
×
×

×
×
×
亚洲的地形地势
(2024·肥城一模)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地是(  )
A.亚洲地大物博,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C.亚洲东部和西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特征最典型的地区
D.亚洲国家间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不大,经济发展平衡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部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里海
C.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形成放射状水系
D.中西伯利亚高原和蒙古高原海拔高,地表起伏大

1.B 2.C [第1题,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跨纬度最广,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A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亚洲最大的平原,B正确;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特征最典型的地区,C错误;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D错误。故选B。第2题,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地势影响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形成放射状水系;亚洲境内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平均海拔500~700米,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 580米,地表起伏不大。故选C。]
复杂的气候
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
①河流短小 ②气候复杂 ③地形多样 ④降水均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


3.B 4.A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顶屋隔热、防风沙,以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高脚屋主要适应湿热的气候;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利用黄土直立性强的特性开挖而成;木屋建造就地取材,与多山、森林茂密有关。图示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气候复杂、地形多样,②③正确。亚洲多长河;受海陆位置和季风等因素影响各地降水差异大,①④错误。故选B。第4题,甲地位于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地震多发,木屋结构有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利于防震,A正确。防风沙、防寒不是其主要作用,故B、C错误;木屋不防火,D错误。故选A。]
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内部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着人文地理要素,尤其是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①亚洲地形地势直接影响了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
②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使得气候差异显著,衣食住行各具特色。
③亚洲人口、国家众多,文化和经济差异显著。
总之,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各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必然选择。
(时间:30分钟 总分: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24·泰安期末)认识区域,首先要了
解区域的自然环境。读亚洲略图,完成1~2题。
限时提能训练(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1.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跨热带和北温带,没有寒带
C.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西南隔巴拿马运河与非洲相邻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的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各地的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季风气候最为典型且分布广泛
B.季风气候各月气温平均,但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旱涝灾害
C.因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间流向四周,可推测亚洲中部的降水最多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1.A 2.D [第1题,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B、C、D错误。故选A。第2题,在亚洲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最为典型且分布广泛;季风气候各月气温差异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旱涝灾害;因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间流向四周,可推测亚洲中部的地势高,四周地势低,A、B、C错误。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D正确。故选D。]
3.(2023·新泰期末)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30日上午举行开幕式,本次年会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我们亚洲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也各具特色。下列居民生活特点与自然条件不相符的是(  )
A.①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②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住长屋——炎热多雨
C.③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多火山地震
D.④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寒冷

C [①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原因是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A正确;②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住长屋,原因是这里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多雨,B正确;③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是因为该地炎热干燥,C错误;④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因为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2023·泰安三模)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三大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半岛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乙半岛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受冬季风影响
C.丙半岛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
D.三大半岛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传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民居①可能位于甲半岛,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B.传统民居②可能位于丙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保温、防寒、避风沙的作用
C.传统民居①②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D.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方式

4.B 5.A [第4题,读图可知,甲半岛(阿拉伯半岛)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A正确;乙半岛(印度半岛)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B错误;丙半岛(中南半岛)人口稠密,城市多沿河分布,C正确;甲半岛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乙、丙半岛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故三地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第5题,①地位于甲半岛,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A正确;②地位于丙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通风散热、排水的作用,B错误;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C错误;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气候、地形,D错误。A正确,排除B、C、D。]
6.(2023·肥城期中)读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判断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各区均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各区均位于河流中、下游
C.各区均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优越
D.各区均人口稠密,人种、语言、宗教相同

B [人类文明发源地主要有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其中亚洲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中,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A错误;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B正确;大部分在北温带,也有小部分在热带,C错误;各地区语言、宗教和文化不尽相同,D错误。故选B。]
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下图示意亚洲人种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亚洲河流有的有结冰期,有的无结冰期,主要原因是亚洲(  )
A.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B.地形平坦
C.植被类型多样、覆盖率较高
D.火山众多
8.甲地居民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他们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7.A 8.C [第7题,河流有无结冰期与气温有关,而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差异大,因此有的有结冰期,有的无结冰期;结冰期与地形、植被、火山无关。B、C、D错误,故选A。第8题,读图可知,甲地为亚洲东南部,该地居民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他们属于黄色人种。A、B、D错误,故选C。]
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读亚洲河流水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海拔最高的大洲
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C.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D.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10.下列有关亚洲河流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B.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C.有世界第一长河——长江
D.所有的河流均为外流河

9.B 10.B [第9题,南极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A错误;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B正确;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C错误;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错误。故选B。第10题,美国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A错误;亚洲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B正确;有世界第三长河——长江,C错误;内流河和外流河都有分布,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1.(2023·肥城期中)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各地差异显著。读亚洲及四种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A.      B.
C.     D.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代表亚洲的四个国家,其中④代表的是________。(国家)
(2)根据③国家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判断,最符合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阴影地区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印度
B
水稻
(4)我国一艘轮船由广东出发前往伊朗运输石油,该轮船由广东到伊朗走最短航线必须经过的著名海峡是________海峡。
(5)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亚洲自然环境单一导致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短促,缺少大河、长河
D.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北冰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马六甲

12.【主题学习 情系亚洲】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亚洲之河——壮丽大河 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简要说明原因。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依据图中河流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________。
①②③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发展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请举例说明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具体某一领域开展的合作,并分别阐述这种合作对双方产生的有利影响。
交流合作、联系沟
通或学习互鉴
[答案] (1)面积大或东西、南北跨度大或地域辽阔。
(2)中部高四周低。
(5)例如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获得大量矿产资源,缓解矿产资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本国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哈萨克斯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哈萨克斯坦可替换为中亚、中东、东南亚等有丰富矿产资源或能源的某个国家)
例如2:中国与泰国在农产品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满足中国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还可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原料;有利于扩大泰国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泰国可替换为中亚、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出口农产品的某个国家)
例如3: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韩国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
例如4:中国与老挝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投资,扩大中国的消费市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老挝完善基础设施,方便出行,促进老挝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外运,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老挝可替换为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考点 考向 频次 分值 难度 常考题型
位置和范围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 选择题、 非选择题
自然环境 亚洲的地形地势 2023年·T17(3) 1 *
复杂的气候 2022年·T6 1 *
任务一 位置和范围
1.填图
读下面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方程序图。
2.连线
读亚洲的范围图,完成下面连线题。
3.填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亚洲各地居民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表格。
居民生活场景 居民类别 生活特色
________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长袍,过着游牧的生活
________东西伯利亚雅的库特人 居住________,身着________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________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以________为生,交通工具是________
________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 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
4.思考
每年寒假时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穿着厚厚的棉衣,而赤道附近的马来西亚人却只需要穿短袖,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1.(2024·肥城一模)若用灰色表示亚洲的主体部分,下列能正确表示亚洲所在半球位置的是(  )
A        B
C  r      D
读亚洲范围图,完成第2题。
2.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  )
A.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 ③面积最大 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可以从多个角度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但要注意的是:①亚洲虽然东西距离最长,但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为南极洲。
②亚洲除了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外还跨了高纬、中纬、低纬三个纬度带。
因此我们在判断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关键词。
任务二 自然环境
1.填空
读亚洲地形图,填出亚洲地理之最。
(1)亚洲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最高的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最大的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陆地最低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归纳:亚洲地形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2.填图
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东经90°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补充完成下方思维导图。
亚洲大陆沿东经90°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3.填图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补全下图。
4.判断
(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  )
(2)亚洲河流数量众多,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  )
(3)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季风气候显著。 (  )
(4)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  )
(5)亚洲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河流呈放射状注入海洋。 (  )
(6)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 (  )
亚洲的地形地势
(2024·肥城一模)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地是(  )
A.亚洲地大物博,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C.亚洲东部和西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特征最典型的地区
D.亚洲国家间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不大,经济发展平衡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里海
C.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形成放射状水系
D.中西伯利亚高原和蒙古高原海拔高,地表起伏大
(1)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地势河流流向
(2)亚洲的地势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展,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广阔的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最稠密的人口。试着说出这些平原的名字吧!
复杂的气候
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
①河流短小 ②气候复杂 ③地形多样 ④降水均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
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内部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着人文地理要素,尤其是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①亚洲地形地势直接影响了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
②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使得气候差异显著,衣食住行各具特色。
③亚洲人口、国家众多,文化和经济差异显著。
总之,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各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必然选择。
课后检测,请完成限时提能训练(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点 考向 频次 分值 难度 常考题型
位置和范围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 选择题、 非选择题
自然环境 亚洲的地形地势 2023年·T17(3) 1 *
复杂的气候 2022年·T6 1 *
任务一 位置和范围
1.填图
读下面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方程序图。
2.连线
读亚洲的范围图,完成下面连线题。
[答案] 
3.填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亚洲各地居民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表格。
居民生活场景 居民类别 生活特色
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居住帐篷,身着宽大的长袍,过着游牧的生活
北亚东西伯利亚雅的库特人 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只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 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
4.思考
每年寒假时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穿着厚厚的棉衣,而赤道附近的马来西亚人却只需要穿短袖,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答案] 亚洲南北跨纬度广,受纬度因素影响,两地气候差异大。
亚洲的位置与范围
1.(2024·肥城一模)若用灰色表示亚洲的主体部分,下列能正确表示亚洲所在半球位置的是(  )
A         B
C         D
C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由图可知,C符合亚洲位置,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读亚洲范围图,完成第2题。
2.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  )
A.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根据亚洲的海陆位置可知,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B选项符合题意,A、C、D错误。]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  )
①跨纬度最广 ②跨经度最广 ③面积最大 ④东西距离最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可以从以下角度说明:面积最大;人口数量最多;南北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亚洲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因此①③④正确,故选C。]
可以从多个角度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但要注意的是:①亚洲虽然东西距离最长,但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为南极洲。
②亚洲除了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外还跨了高纬、中纬、低纬三个纬度带。
因此我们在判断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关键词。
任务二 自然环境
1.填空
读亚洲地形图,填出亚洲地理之最。
(1)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4)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5)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6)归纳: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填图
读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东经90°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补充完成下方思维导图。
亚洲大陆沿东经90°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答案] 
3.填图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补全下图。
[答案] 
4.判断
(1)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
(2)亚洲河流数量众多,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
(3)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季风气候显著。 (√)
(4)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
(5)亚洲地势中间低,四周高,河流呈放射状注入海洋。 (×)
(6)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 (×)
亚洲的地形地势
(2024·肥城一模)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河,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地是(  )
A.亚洲地大物博,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C.亚洲东部和西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特征最典型的地区
D.亚洲国家间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不大,经济发展平衡
2.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里海
C.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形成放射状水系
D.中西伯利亚高原和蒙古高原海拔高,地表起伏大
1.B 2.C [第1题,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体现在跨纬度最广,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A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亚洲最大的平原,B正确;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特征最典型的地区,C错误;亚洲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D错误。故选B。第2题,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地势影响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形成放射状水系;亚洲境内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平均海拔500~700米,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 580米,地表起伏不大。故选C。]
(1)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地势河流流向
(2)亚洲的地势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展,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这些广阔的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最稠密的人口。试着说出这些平原的名字吧!
复杂的气候
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
①河流短小 ②气候复杂 ③地形多样 ④降水均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
3.B 4.A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顶屋隔热、防风沙,以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高脚屋主要适应湿热的气候;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利用黄土直立性强的特性开挖而成;木屋建造就地取材,与多山、森林茂密有关。图示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气候复杂、地形多样,②③正确。亚洲多长河;受海陆位置和季风等因素影响各地降水差异大,①④错误。故选B。第4题,甲地位于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地震多发,木屋结构有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利于防震,A正确。防风沙、防寒不是其主要作用,故B、C错误;木屋不防火,D错误。故选A。]
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内部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着人文地理要素,尤其是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①亚洲地形地势直接影响了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
②亚洲南北跨纬度广,使得气候差异显著,衣食住行各具特色。
③亚洲人口、国家众多,文化和经济差异显著。
总之,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此各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必然选择。
限时提能训练(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时间:30分钟 总分: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24·泰安期末)认识区域,首先要了解区域的自然环境。读亚洲略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跨热带和北温带,没有寒带
C.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西南隔巴拿马运河与非洲相邻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有人因寒冷而烤火,有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有人为长期干旱而忙碌……这些都说明亚洲的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各地的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季风气候最为典型且分布广泛
B.季风气候各月气温平均,但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旱涝灾害
C.因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间流向四周,可推测亚洲中部的降水最多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1.A 2.D [第1题,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B、C、D错误。故选A。第2题,在亚洲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最为典型且分布广泛;季风气候各月气温差异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旱涝灾害;因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由中间流向四周,可推测亚洲中部的地势高,四周地势低,A、B、C错误。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D正确。故选D。]
3.(2023·新泰期末)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30日上午举行开幕式,本次年会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我们亚洲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也各具特色。下列居民生活特点与自然条件不相符的是(  )
A.①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②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住长屋——炎热多雨
C.③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多火山地震
D.④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寒冷
C [①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原因是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A正确;②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住长屋,原因是这里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多雨,B正确;③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是因为该地炎热干燥,C错误;④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是因为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2023·泰安三模)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三大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半岛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乙半岛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受冬季风影响
C.丙半岛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
D.三大半岛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地传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民居①可能位于甲半岛,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B.传统民居②可能位于丙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保温、防寒、避风沙的作用
C.传统民居①②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D.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方式
4.B 5.A [第4题,读图可知,甲半岛(阿拉伯半岛)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A正确;乙半岛(印度半岛)水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影响,B错误;丙半岛(中南半岛)人口稠密,城市多沿河分布,C正确;甲半岛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乙、丙半岛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故三地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第5题,①地位于甲半岛,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A正确;②地位于丙半岛,双层木楼或竹楼具有通风散热、排水的作用,B错误;①②两地传统民居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C错误;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气候、地形,D错误。A正确,排除B、C、D。]
6.(2023·肥城期中)读亚洲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判断这三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各区均降水充沛、河网密布
B.各区均位于河流中、下游
C.各区均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优越
D.各区均人口稠密,人种、语言、宗教相同
B [人类文明发源地主要有亚洲东部的黄河-长江流域,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其中亚洲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中,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A错误;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B正确;大部分在北温带,也有小部分在热带,C错误;各地区语言、宗教和文化不尽相同,D错误。故选B。]
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下图示意亚洲人种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亚洲河流有的有结冰期,有的无结冰期,主要原因是亚洲(  )
A.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B.地形平坦
C.植被类型多样、覆盖率较高
D.火山众多
8.甲地居民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他们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7.A 8.C [第7题,河流有无结冰期与气温有关,而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差异大,因此有的有结冰期,有的无结冰期;结冰期与地形、植被、火山无关。B、C、D错误,故选A。第8题,读图可知,甲地为亚洲东南部,该地居民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他们属于黄色人种。A、B、D错误,故选C。]
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读亚洲河流水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海拔最高的大洲
B.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C.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D.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10.下列有关亚洲河流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B.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C.有世界第一长河——长江
D.所有的河流均为外流河
9.B 10.B [第9题,南极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A错误;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B正确;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C错误;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错误。故选B。第10题,美国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A错误;亚洲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B正确;有世界第三长河——长江,C错误;内流河和外流河都有分布,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11.(2023·肥城期中)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各地差异显著。读亚洲及四种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A.         B.
C.         D.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代表亚洲的四个国家,其中④代表的是________。(国家)
(2)根据③国家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判断,最符合A、B、C、D四幅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阴影地区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我国一艘轮船由广东出发前往伊朗运输石油,该轮船由广东到伊朗走最短航线必须经过的著名海峡是________海峡。
(5)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亚洲自然环境单一导致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受地形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短促,缺少大河、长河
D.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着北冰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答案] (1)印度 (2)B (3)水稻 (4)马六甲
(5)A
12.【主题学习 情系亚洲】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亚洲之河——壮丽大河 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简要说明原因。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依据图中河流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________。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______________,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发展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请举例说明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具体某一领域开展的合作,并分别阐述这种合作对双方产生的有利影响。
[答案] (1)面积大或东西、南北跨度大或地域辽阔。
(2)中部高四周低。
(3)①②③
(4)交流合作、联系沟通或学习互鉴
(5)例如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获得大量矿产资源,缓解矿产资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本国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哈萨克斯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哈萨克斯坦可替换为中亚、中东、东南亚等有丰富矿产资源或能源的某个国家)
例如2:中国与泰国在农产品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满足中国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还可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原料;有利于扩大泰国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泰国可替换为中亚、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出口农产品的某个国家)
例如3: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韩国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
例如4:中国与老挝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投资,扩大中国的消费市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老挝完善基础设施,方便出行,促进老挝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外运,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老挝可替换为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