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统编版)八年级下7.2 自由平等的追求尊重自由平等第七课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新课导入过度的自由反而会限制自由;滥用自由反而会失去自由。把“同等对待”与“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那么,如何实现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学习目标政治认同:践行平等观念,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由。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道德修养: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法制观念: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教学重点 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或要求、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教学难点 特权及其表现。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3-107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2、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4、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课堂探究01珍视自由运用经验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①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运用经验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材料中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是对自由的错误认识。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的自由。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尊宪崇法丨宪法守护你我一生视频探究视频探究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12月7日是我国的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守护你我一生。②中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③中国公民,不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平等地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知识探究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1)西藏公安网安部门公布涉“日喀则地震”网络谣言典型案例视频探究视频探究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2025年1月15日 ,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西藏公安网安部门持续开展涉“日喀则地震”网络谣言打击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依法查处相关网民21人。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发布网络言论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编造、传播、散布网络谣言等行为。③每个公民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请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和谐网络环境。探究分享(2)请你评析唐某的言行。①唐某“微博骂人”侵犯了关某的名誉权,其言行是违法的。②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即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责任。(1)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①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关某可找唐某协商道歉及赔偿事宜,若唐某不同意,可到法院起诉维权。知识探究①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②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2)阅读感悟①敬畏法度之人,才是自由快乐之人;②公民应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给我们什么启示?知识归纳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02践行平等课堂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视频探究视频探究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倡导平等价值,促进平等目标的实现,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②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也是人类向往的理想价值。③平等不仅是当今中国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平等的实现,既需要平等理念的弘扬,也需要社会改革的促进,需要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探究分享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①陈云通过自己的行动表明,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领导干部也不允许搞特殊 。②陈云的言行有利于我们反对特权、践行平等。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特权是平等的大敌,只有在制度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③陈云的言行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平等,增强平等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知识探究什么是特权?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现实生活中的特权现象有哪些?今年3月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视频探究视频探究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 中央八项规定是反对特权的重要举措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②4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当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批评教育和处理2254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3671人。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大幅减少。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知识探究任由特权现象存在甚至发展,会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种社会现象?①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②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①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特权现象践踏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了平等的实现。②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知识探究为什么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①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特权现象践踏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了平等的实现。②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③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探究分享与同学交流,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就业歧视问题?①完善立法,为求职者提供完备的法律保护,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②用人单位转变招聘理念,破除对求职者性别、年龄、外貌等方面的偏见,更加注重求职者的个人能力;③求职者要自我提升,增强自身竞争力,打破就业歧视;④求职者面对就业歧视,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视频探究视频探究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①平等是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一,我们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保障人民平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②国家充分保障人民平等生存和发展权利,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知识探究为什么践行平等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②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阅读感悟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的权利。②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抵制不平等行为,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全社会要树立起尊重宪法、践行平等、尊重公民正当权益的法治观念。给我们什么启示?知识探究为什么践行平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①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②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知识归纳如何践行平等?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④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课堂练习1、在由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一辆火车上,一名男子任性妄为,拒不配合乘警查验身份证,不仅拿出过期身份证糊弄乘警,甚至还出手推搡对方,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这启示我们( )①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自由的实现不能突破法律的界限③法律制度限制了人们自由的实现④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课堂练习2、违法人员尚某某未经核实使用“AI千文”生成虚假信息,并在某网络平台发布,误导网民,引发社会恐慌,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尚某某给予行政处罚。这说明( )①对自由的追求,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②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混乱和伤害③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④珍视自由,必须做到依法行使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课堂练习3、重庆地铁4号线石船站开通后,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去市区卖菜。有网友认为卖菜人员带菜筐上车,会影响其他乘客的乘车体验。地铁公司表示“只要符合规定,乘客有权选择携带何种物品乘坐地铁”。这告诉我们( )①会引发更多社会矛盾与纠纷②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③要完全尊重公民的个人选择④要平等对待每个公民的权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4、“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平等就是每个人享有均等的权利和义务③特权是平等的大敌,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④消除特权,就可以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板书设计自由平等的追求珍视自由践行平等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益敢于抵制不平等现象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作业布置【法治与自由】材料一 网民陈某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在直播过程中公然散布张某生活不检点谣言信息并对张某进行人身攻击,相关信息引发网民关注,侵害张某合法权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张某遵向公安机关报警。2024年3月,公安机关依法对陈某给予行政处罚。(1)上述案例体现了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哪些观点。材料二 2024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向十四届全国人大时事观察二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及屡教不改者。明确指出,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举行为必须付出代价。(2)“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醒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参考答案(1)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②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③行政机关做到了依法行政。(2)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40Thanks!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8.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课时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2024年10月14日,市政府督查室组织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联合对长沙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安全隐患排查检查。从目前排查情况来看,当前“两电”非法改装问题依旧突出。电动车车主李某说:“电动车想怎么改装就怎么改装,这是我的自由。”请运用相关知识反驳李某的观点( )A.自由宝贵,犯罪要承担刑罚处罚B.公民享有自由,法律保障自由C.践行平等,平等对待他人权益D.珍视自由,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2.在学习自由与法治的关系这一内容时,老师引用了中国古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要在法治限定的范围内活动 ②自由能让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③要依法行使公民享有的权利 ④法律的制定是为了消除自由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3.2025年3月10日,公安部网安局通报10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件,涉案人员均被依法查处。警方提示,网络非法外之地,呼吁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抵制网络谣言。这警示青少年要( )①理性上网,遵守法律法规 ②科学立法,维护公平正义 ③践行平等,尊重他人权益 ④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李某等人组成的商业拍摄团队在某景区拍摄时,不仅长时间霸占拍摄点,还任意践踏花草植被、穿越禁入区域、对国家保护文物随意使用闪光灯,景区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①我们应自觉履行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公共秩序的法定义务 ②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 ③自由就是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④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享受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有人说:“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这告诫我们,珍视自由要( )①积极规避法律对自己的约束 ②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③敬畏法律,放弃自由 ④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6.作为中学生,珍视自由我们应努力做到(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④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4月12日,杭州警方发布通报,称今年2月自媒体账号“Thurman猫一杯”发布的“在法国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视频涉嫌传播网络谣言,公安机关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处以行政处罚。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坚持扬长避短,做更好的自己 ②筑牢底线意识,做到“行己有耻” ③树立诚信意识,珍惜诚信记录④珍视自由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刘某在明知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下,违规燃放。后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暂时失去了“行动自由”。从自由角度看,此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A.法治和自由的矛盾不可调和B.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道德红线C.法不可违,违法必承担刑事责任D.珍视自由,就要依法行使权利9.“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下列行为体现了平等原则的是( )A.按成绩排座位B.某企在招聘时只招“985”高校的毕业生C.男女同工同酬D.营业性网吧禁止身高低于1.4米的人进入10.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践行平等要( )①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②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小刘应聘广州某药企,入职体检查出乙肝后遭拒录。在益友互助公益组织的协助下,小刘与药企协商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2025年2月10日下午,该案开庭审理。法院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中关于平等权的规定,判定药企的歧视行为违法。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协商调解意愿。这体现了( )①我国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②让国家的一切权力掌握在政府手里 ③宪法保障公民平等权的核心价值 ④用人单位不得侵犯公民的平等就业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某校布置了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黑板报制作任务,小兰负责“怎样践行平等”板块内容的编写。以下她搜集的素材适合入选的是( )①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爱心专座 ②政府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提供“绿色通道” ③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 ④中学生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研学活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平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下列有关平等的观点你认同的是( )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 ②面对不平等现象,必要时要依法维权 ③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④按个人意志自由活动就意味着平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4.某网红因不满航班延误,亮出自己几百万的“粉丝”数量,要求航空公司给予特殊照顾;某网红自己违反交通规则在先,竟还通过剪辑视频、掐头去尾的方式发视频“维权”……对于这样因红耍横、恃粉而骄的网红行为,以下认识中正确的有(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②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网络秩序和社会和谐 ③百万网红的影响力大,有提出特殊要求的权利 ④自媒体平台应对此类行为加强执法打击力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现实生活中,下列哪些行为不是行使特权的表现( )①医院对于心脏病急诊情况,设有心脏绿色通道 ②我市60岁以上的老人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免费 ③刘某在医院有熟人,每次看病都不用排队挂号,直接去医生诊疗室 ④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凭优待证享受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待服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二、综合探究题16.【守底线,享自由】材料 交警:驾驶电动自行车必须佩戴头盔。公民A:戴不戴头盔是我的自由!(1)公民A的言行是否正确?为什么?(2)分析自由和法治的关系。(3)拥有自由,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4)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自由?17.自由是珍贵,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能产生混乱。平等也是珍贵的,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亮相全国人大会议。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一份特别的政府工作报告——雪白的8K纸,环形装订,上面有序排列着凹凸的盲文。这不仅是本届人大为唯一的视障代表专门准备的报告,也是全国人大会议历史上首份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这充分彰显了政府对视障人士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极大尊重和关怀,表明了政府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1)运用所学知识,请从平等的角度,谈谈你对“政府对视障人士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极大尊重和关怀”的理解。材料二 在不少城市的热门商圈,街拍被当作一种时尚和潮流现象。但是,异化为偷拍的街拍,却践踏了法律底线。正在逛街的李女士发现被陌生拍客偷拍,上前要求对方删除照片。这位拍客却说:“街拍,就是万物皆可拍,我想拍啥就拍啥,我想怎么拍就怎么拍。”(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这位拍客的观点进行评析。参考答案1.D 2.A 3.B 4.A 5.B 6.D 7.D 8.D 9.C 10.C11.D 12.A 13.D 14.A 15.D16.(1)不正确。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2)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3)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4)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17.(1)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爱到法律保护。②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对弱势群体的尊重和关怀是践行平等的要求。③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2)这位拍客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②街拍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会因违反法律而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这位拍客享有拍照的自由,但其偷拍行为侵犯了李女士的肖像权和隐私权,触碰了法律的底线,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拍客应该学会正确行使,尊重他人的权利,把照片删除。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8.7.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课题 8.7.2《自由平等的追求》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践行平等观念,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由。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道德修养: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法制观念: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重点 珍视自由的具体做法或要求、践行平等的具体做法或要求;难点 特权及其表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过度的自由反而会限制自由;滥用自由反而会失去自由。把“同等对待”与“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那么,如何实现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第二节 自由平等的追求 思考问题 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103-107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2、什么是特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的危害是什么?4、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无法治不自由 探究一:运用经验 (1)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2)结合法律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析。点拨:(1)①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2)材料中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是对自由的错误认识。①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的自由。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探究二:播放视频《尊宪崇法丨宪法守护你我一生》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12月7日是我国的第七个“宪法宣传周”。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守护你我一生。②中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广泛性、平等性、真实性以及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③中国公民,不论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平等地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探究三:知识探究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1)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②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探究四:播放视频《西藏公安网安部门公布涉“日喀则地震”网络谣言典型案例》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2025年1月15日 ,为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西藏公安网安部门持续开展涉“日喀则地震”网络谣言打击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依法查处相关网民21人。②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发布网络言论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编造、传播、散布网络谣言等行为。③每个公民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请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和谐网络环境。探究五:探究分享(1)如果你是关某,面对此事你会怎么做?(2)请你评析唐某的言行。点拨:(1)①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关某可找唐某协商道歉及赔偿事宜,若唐某不同意,可到法院起诉维权。(2)①唐某“微博骂人”侵犯了关某的名誉权,其言行是违法的。②言论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即是对自由的滥用,行为人要承担法律责任。探究六:知识探究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2)点拨:①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②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探究七:阅读感悟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敬畏法度之人,才是自由快乐之人;②公民应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探究八:知识归纳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二) 践行平等探究一: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平等》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倡导平等价值,促进平等目标的实现,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②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也是人类向往的理想价值。③平等不仅是当今中国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平等的实现,既需要平等理念的弘扬,也需要社会改革的促进,需要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探究二:探究分享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点拨:①陈云通过自己的行动表明,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领导干部也不允许搞特殊 。②陈云的言行有利于我们反对特权、践行平等。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特权是平等的大敌,只有在制度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③陈云的言行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平等,增强平等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探究三:知识探究探究四:播放视频《今年3月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 中央八项规定是反对特权的重要举措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②4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3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当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批评教育和处理2254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3671人。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大幅减少。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探究五:知识探究探究六:知识探究为什么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点拨:①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特权现象践踏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了平等的实现。②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③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探究七:探究分享与同学交流,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点拨:①完善立法,为求职者提供完备的法律保护,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②用人单位转变招聘理念,破除对求职者性别、年龄、外貌等方面的偏见,更加注重求职者的个人能力;③求职者要自我提升,增强自身竞争力,打破就业歧视;④求职者面对就业歧视,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探究八:播放视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平等是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之一,我们国家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保障人民平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②国家充分保障人民平等生存和发展权利,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探究九:知识探究为什么践行平等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点拨: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探究十:阅读感悟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的权利。②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抵制不平等行为,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不平等说“不”。③全社会要树立起尊重宪法、践行平等、尊重公民正当权益的法治观念。探究十一:知识探究为什么践行平等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点拨:①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探究十二:知识归纳如何践行平等?点拨: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法律约束的特权。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④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践行平等要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益,敢于抵制不平等现象,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8.7.2《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doc 8.7.2《自由平等的追求》课时训练.doc 8.7.2《自由平等的追求》.pptx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wmv 今年3月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wmv 尊宪崇法丨宪法守护你我一生.wmv 西藏公安网安部门公布涉“日喀则地震”网络谣言典型案例.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