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常考知识点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常考知识点梳理

资源简介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常考知识点梳理
【考试常考重点知识】
一、《北京的春节》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快乐、喜庆成语:张灯结彩、载歌载舞、锣鼓喧天、普天同庆
主题:表现了老北京春节的隆重和热闹、反映了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 好生活的心愿。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之情。
节日活动: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王。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大年初一:拜年、逛庙会。 正月十五:观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5.描写节日的名句
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七夕节: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二、《腊八粥》
作者简介:沈从文,主要作品: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从文自传》。
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的过 程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得比较简略。“等粥”部分又包括“盼粥、分粥、看粥、猜粥”四个场景。
腊八节的代表食品: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腊八豆腐。
关于美食的词语:色味俱佳、珍馐美味、唇齿留香。
三、《古诗三首》
《寒食》作者:唐,韩翃,相关节日:寒食节,习俗:禁火,《寒食》这首诗表达对权贵的讽刺。
《迢迢牵牛星》是一首东汉时期的五言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相 关节日:七夕节,习俗:穿针乞巧。这首诗用六个叠字,有何作用?渲染气氛, 抒发情感。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十五夜望月》作者:唐代王建,节日:中秋节,习俗:赏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思念之情。表达思念的诗句还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四、《藏戏》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粉墨登场、有板有眼、字正腔圆、生旦净丑。
藏戏的主要热点是:“戴着面具演出”、“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 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传统戏曲知识:京剧—《白蛇传》《定军山》。京剧名角: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
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
越剧—《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语文园地一
“全部”近义词:一律、清一色、都、统统……
表示时间快:一眨眼、一转眼、一刹那、一瞬间…… 表示“看”:浏览、瞻 仰、注视、眺望、俯视……
表示人多: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流如潮、摩肩接踵……
表示“得了第一”意思的词语:勇夺冠军、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
……
习俗的寓意:
①过年时吃年糕。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②过年的时候吃鱼。 寓意年年有余生活幸福。
③建筑上雕刻蝙蝠。 寓意遍地是福处处好。
补充。过年时吃饺子。 寓意喜庆团圆迎新年。过年时大扫除。 寓意除旧布新迎新年。
过年时守岁。 寓意辞旧岁迎新年。
中秋节吃月饼。 寓意幸福团圆。
《长歌行》诗中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 时间,发奋努力。
五、《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作品,是一部回忆录式冒险小说。课文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
人物精神:鲁滨逊:具有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的精神。
梗概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通过代表性的事件,记叙了鲁滨逊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的故事。 4.成语:
①描写荒岛的环境成语:荒无人烟、人烟稀少、人迹罕至、渺无人烟。
②容坚毅性格的成语:勇往直前、坚强不屈、不屈不挠、百折不挠。
③八字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鞠躬尽瘁, 死而 后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六、《骑鹅旅行记(节选)》 1.成语归类(动物成语)
褒:鸟语花香、生龙活虎、龙马精神 贬:狐朋狗友、狼狈为奸、鼠目寸光 2.描写儿童诗句: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骑鹅旅行记》作者瑞典的塞尔玛 ·拉格洛芙。1909年凭《骑鹅旅行 记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性,为她赢 得了与安徒生齐名的声誉。
课文小标题:变成小人儿、被麻雀和公鸡嘲笑、被猫捉弄、被牛教训、 骑 鹅离家。
《骑鹅旅行记》作品中还有许多故事: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 的 白银”等。
人物特点:尼尔斯:顽皮淘气、知错就改、体贴父母七、《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 小说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长篇小说《汤姆 ·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
小说情节:孩子走失、回到村庄、讲历险经过、看望朋友。
人物特点:汤姆:敢于冒险、坚强勇敢、心地善良。语文园地二
1.用夸张手法写句子:
①高兴激动:人们搂着两个孩子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②时间快: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
③喜悦:看到这个玩具,小弟弟喜得快要发疯了。
④饿:他今天太饿了,饿得前胸贴后背。
⑤安静:教室里一片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
⑥厚:这本书真厚,永远都看不完。
⑦小:这地方太小了,只有巴掌那么大。
⑧声音大:他说话声音真大,把我的耳朵都要震聋了。 2.快乐读书吧
①《鲁滨逊漂流记》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人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一座岛从荒芜之地变成微型的文明社会,二十八年,鲁滨逊凭借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辛勤劳动,成就一段传奇。
②《鲁滨逊漂流记》背后鲜明的时代烙印。《骑鹅旅行记》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都需要我们发现
、品味。
③《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英国刘易斯·卡罗尔,同时是英国著名的数学 家。里面的人物有:爱丽丝、柴郡猫。
《爱丽丝漫游奇境》写了小说的主人公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一段如梦如幻的旅程在我们眼前展开。这本书表面上荒诞不经,实际上奇异的情节背后隐藏着严密的逻辑。
荒诞的内容有:渡鸦像一张写字台、柴郡猫身体消失后笑容还停留在空中
……
八、《匆匆》
《匆匆》作者是朱自清,近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散文《荷塘 月色》《绿》《背影》等。
成语积累(表示时间快):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岁月如流
珍惜时间名言警句
①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
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
中心:本文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 奈和惋惜之情。
九、《那个星期天》
《那个星期天》作者史铁生,选自《务虚笔记》。史铁生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散文《秋天的怀念》。
“这段时间不好挨.”“我”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 报 等来度过等待时光,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写了我的心情变化:期盼—兴奋期待—焦急无 奈—失望委屈。
你如何评价“我”的母亲?
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吃苦耐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描写母爱的名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关于守信的名言:
①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十、《古诗三首》
《 马诗》作者唐朝李贺 , 有“ 诗鬼 ”之称 ,是与“ 诗圣”杜甫 、 “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 的远大志向。诗的前两句写边塞战场的景色,后两句借马抒情。
成语积累:
含数字的词语:千锤万凿、三言两语、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变万化 近义词的词语:粉骨碎身、良师益友、千姿百态、阴谋诡计、真心实意 3.《石灰吟》是明代于谦所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品质。诗中由“粉骨碎身浑不怕” ,想到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想到成语: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竹石》是清代郑燮所写。郑燮也叫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这首诗赞扬了作者坚韧不拔、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
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竹子顽强不 屈,坚韧不拔的特点。具有竹子品质的人: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寇表演;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十一、《十六年前的回忆》
1.人物特点:李大钊:临危不惧、坚贞不屈、沉着镇定、视死如归 2.表示看的词语:瞅、瞧、瞻仰、浏览、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课文最后2节与开头首尾呼应,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写结构严谨,强化 文章中心,表现对敌人的无比痛恨,对父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学习本文后我还知道的革命烈士:刘胡兰、董存瑞
本文作者李星华,写于1943年,用了倒叙的写法,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
十二、《为人民服务》
1.重点句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作者: 西汉,司马迁,作品《史记》,鲁迅这样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词义:固:本来 或:有的 于:比鸿毛:大雁的毛,比喻极轻微、不足道的事物。
译文: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有的人死有价值有意 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人物举例:重于泰山:李大钊、岳飞 轻于鸿毛:秦桧、汪精卫 2.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主题写
方面内容:
①如何对待死 ②如何对待批评
③如何对待困难 ④如何对待我们队伍中死去的同志
作者:毛泽东,背景:《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演讲。
十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暗堡封路、请求炸堡、冲向暗堡、舍身炸 堡、解放隆化五部分内容,体现了董存瑞英勇无畏、视死如归、机智勇敢等品质。
语文园地四
关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①《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结尾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强调文章中心,加深读者印象。表达了对敌人无比痛恨、对父亲无限怀念之情。
②《草原》开头: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表达了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③《藏戏》开头:运用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方法,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为下文作铺垫,表达了对藏戏的推崇之情。
④《匆匆》问句结尾,照应开头,令人回味。表达对时光流逝无奈、惋 惜之情。
⑤《那个星期天》结尾含蓄深刻,引人深思。渲染作者当时内心悲痛之 情。
关于“托物言志”诗句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坚强不屈的品格。
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现不向世俗献媚、高风亮节品 格
③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表现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现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四、《文言文二则》
《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上》。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 列子 · 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语文园地
通过六年学习,我们养成了读课外书,边读书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 得写下来,修改作文,勤问勤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与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为“楷书 四大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第十五课《表里的生物》作者:冯至《昨日之歌》
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
“我”:善于观察,爱思考
第十六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叶永烈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接下来主要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了只要见微知著,善于观察、不 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第十七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作者: (美国)艾萨克-阿西莫夫
这篇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将一百多年后的上学情形讲得生动有趣:专门的教学楼,同样的课程都不复存在,老师被机器人取,纸质书被电子书取代,互相讨论变为独立思考等。这一切让读者在玩味情节的同时,也对未来和现实的学习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