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化学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2025届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D D A A C A C B C D B B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
(1)能 冰水浴
(2)①三颈烧瓶 ②45
(3)S2O+2H+===SO2↑+S↓+H2O
(4)冷凝回流 洗去杂质并降低对乙酰氨基酚的损失
(5)33.22
16.(14分)
(1)SO2
(2)[Al(OH)4]-、[Zn(OH)4]2- 8.2≤pH<12
(3)4∶1
(4)H2SiO3、Al(OH)3
(5)Zn2++2HCO===ZnCO3↓+CO2↑+H2O 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易与溶液中锌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锌
17.(15分)
(1)①
②NO↑ 14H+
(2)①BD ②107.0 0.05 0.05
(3)①增大 11 ②C
18.(15分)
(1) C8H10O d
(2)
(3)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sp2 18 5
(5)
浓硫酸
浓硝酸
NH2

NO:

CH COOH-
CL-CHCOCI

NH
SH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 2025 届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D.非晶态和晶态 SiO2粉末的 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
注意事项: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 A.CuSO4溶于水呈酸性,可用于泳池消毒
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 B.Zn比较活泼,可用于水库铁闸门的防护
C.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葡萄酒防腐
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D.H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制备高纯硅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5.实验室通常以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少量CaS和Ca3P2,杂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4.0%)和水为原料制备乙炔,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用于制备、净化和收集乙炔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Zn 65 In 115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A.反应前,电石既可以装在甲处,也可以装在乙处
1.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化学视角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往反应器中加入 7 mm玻璃珠是为了形成空隙,防止堵塞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酒的主要成分有烃的含氧衍生物 C.净化装置中的溶液可以是硫酸铜溶液
B.“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中包含丁达尔效应 D.标准状况下,加入 1.25 g电石完全反应,并生成 336 mL乙炔气体,则乙炔的产率约为 80%
C.“落汤螃蟹着红袍”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6.关于反应 2KMnO4+10HF+2KF+3H2O2 2K2MnF6+3O2↑+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翠色”来自氧化亚铜
2.KSCN是 Fe3+的常用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K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ds区 B.K2MnF6是氧化产物
B.KSCN溶液呈红色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
C.Fe(SCN) 是强电解质 D.生成 1 mol O3 2,转移 4 mol电子
D.KSCN属于盐类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谱的表达错误的是( )。 A. -向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ClO +CO2+H O HCO
-
2 3+HClO
B.向 BaCl 2+ 2+2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镁固体:MgSO4+Ba BaSO4+Mg
A.BeCl - 2+2的球棍模型 B.尿素的空间填充模型 C.向 CuSO4溶液中滴入少量 NaHS溶液:2HS +Cu CuS↓+H2S↑
D.铁粉与过量稀硝酸反应:3Fe+8H++2NO-3 3Fe
2++2NO↑+4H2O
8.我国科学家通过在双功能 Ru/C催化剂上耦合热催化甲醇,实现了高纯度 H2和 CO的高效生产。
C.CH4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高三化学试题 第 1页(共 8页) 高三化学试题 第 2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QQABJQAlwgi4kAQACZ6KQwFSCAgQsJMTLYoORVAQOAxKQQFIBCA=}#}
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ClO4)3中阴离子呈四面体形
B.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ⅰ物质和ⅱ物质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的 H2的体积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乙和丙所含官能团类型相同
A.b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D.C60分子含 20个正五边形和 12个正六边形
B.一段时间后,左侧电解质溶液 pH升高
12.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C.a - +极的电极反应为 CH3OH-4e CO↑+4H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向露置在空气中的 Na2O2固体D.生成 11.2 L气体 X,必有 1 mol质子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A 溶液中产生气泡 Na O 固体已经变质中加入稀盐酸 2 2
9.A、B、X、D、E为前 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B、X同周期,其中 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 B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CO 产生黑、白两种固体 钠的还原性强,与二氧化碳发生了置换反应燃,伸入盛有 2的集气瓶中
-1
n n
子排布为 ns np ,基态 X原子的 s轨道与 p轨道电子数相等;D、E元素的基态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C 向 2 mL 2 mol·L Na2CO3溶液-1 溶液中产生气泡 该 Na CO 溶液中混有 NaHCO 杂质
中滴加 2滴 4 mol·L 稀盐酸 2 3 3
向插有温度计的 10 mL 0.1
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并且离子最高能级的电子对数等于其最高能层的能层序数。下 D mol L-1· NH Cl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加入一 反应 NH+4+OH
- NH3↑+H2O为放热反应4
定量 NaOH 产生,温度计示数增大固体
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在标准状况下,气态反应物、生成物及活化分子[A(B)表示“A+B 产物”的活化分子]的相对能量如表: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X>B>A
B.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小于 X 4 物质 NO(g) NO的有 种 2(g) SO2(g) SO3(g)-1
相对能量/(kJ·mol ) 91.3 33.2 -296.8 -395.7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B>A
物质 O2(g) O3(g) NO(O3) SO2(O3)D.A与 D、X与 E形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相对能量/(kJ·mol-1) 0 142.7 237.2 -96.1
10.我国科学家通过铜/铬催化实现烃与醛的反应,相关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O2(g)+SO2(g) NO(g)+SO
-1
3(g) ΔH=-40.8 kJ·mol
B.反应 3O2(g) 2O3(g)能自发进行
C.相同条件下,SO2(g)+O3(g) SO3(g)+O2(g)的反应速率比 NO(g)+O3(g) NO2(g)+O2(g)的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共含 3种官能团 D.1 mol NO2(g)的总键能大于 1 mol NO(g)的总键能
B.用酸性 KMnO 溶液可区别甲、乙 .H S K =1.1×10-7 K =1.3×10-13 K =2.8×10-394 14 2 是常见的二元弱酸(电离常数 a1 , a2 )。氢氧化铁( sp )、氢氧化锌
C.甲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银镜反应 K =3.0×10-17 -24( sp )均为难溶多元弱碱,硫化锌(Ksp=1.6×10 )为难溶盐。所有数据均为 25 ℃下的值。下列有D.丙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4种
关说法错误的是( )。
11.我国科学家使用高氯酸铁作氧化剂,利用乙腈作助溶剂,以脂肪族二醇作为反应底物,在加热及氮气保护 A. 2-因为 H2S的 Ka1 Ka2,所以 c(S )≈Ka2=1.3×10
-13mol -1·L
条件下,通过富勒烯自由基加成反应一步合成各种富勒烯衍生物,过程如图所示。 B.Fe OH c Fe3+ 1.0×10-10 -1( )3饱和溶液中的 ( )≈ mol·L
已知欧拉定律:质点数+面数-棱数=2。 C. 2+分别向等体积等浓度的(CH3COO)2Zn、ZnSO4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H2S,生成沉淀 ZnS后,前者 c(Zn )
更小
D.Na2S溶液与和 Na2S物质的量相同的 ZnSO4反应完全后,若此时 pH=13,则只有 ZnS沉淀
高三化学试题 第 3页(共 8页) 高三化学试题 第 4页(共 8页)
{#{QQABJQAlwgi4kAQACZ6KQwFSCAgQsJMTLYoORVAQOAxKQQFIBCA=}#}
………………………………………○………………装………………○………………订………………○………………线………………○………………………………
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58分) (4)步骤Ⅳ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晶体需用
冰水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8分。 (5)该科学小组用 0.4 mol苯酚进行实验,该实验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总产率为 55%,实际得到对乙酰氨
基酚________g。
16.(14分)碳酸锌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利用某种浸锌渣(主要含有 FeS2、ZnS、Ag2S、SiO2、Al2O3)制
15 (14 ) ( M 151 g·mol-. 分 对乙酰氨基酚 , = 1)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其解热 备 ZnCO3的一种流程如下:
作用缓慢而持久,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某科学小组设计如下转化流程在实验室制备对乙酰氨基酚(部
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①Zn(OH)2(s) - -+2OH (aq)??Zn(OH)24 (aq) K=0.1;
②室温下,部分离子浓度的对数 lgc 与 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 A、S和 Z分别代表含铝、含硅和
含锌微粒):
(1)苯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步骤Ⅰ反应温度须控制在 0~5℃,采用的控温
方法为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一定温度 (1)“焙烧”时,金属硫化物均转化为氧化物,生成的气体 X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 +步骤Ⅱ的反应原理为 2 +2Na2S+H2O――――→2 +Na2S2O3 ΔH<0,反应装置如图甲所 (2)“碱浸”后,浸出液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主要是 Na 和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欲使浸
示。该科学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对氨基苯酚钠的产率,数据如表: 出液中的含锌微粒完全沉淀,应调节 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温度/℃ 25 45 55 65 (3)浸渣回收银的过程中有配合物 Na3[Ag(S2O3)2]生成,在碱性条件下用 N2H4·H2O还原该配合物,还原
产率/% 52.6 64.7 62.5 58.8 产物为银单质,同时放出 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①盛装 Na2S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杂”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最佳反应温度为________℃。 (5)“沉锌”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不宜用碳酸钠
代替碳酸氢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5分)有机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Mn(H2L) ]3-3 紫色配离子可由含 H4L(有机酸)的Mn2+溶液与硝酸反应生成。
①基态Mn3+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9H4L+3Mn2++NO-3 ===3[Mn(H -2L)3]3 +________+________+2H2O
(2)H X -2 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一定体积的 0.1 mol·L 1 Na2X溶液中通入 HCl气体(假设过程中溶
液体积不变),溶液中主要存在以下过程:
(a)X2- H++ ??HX- K1
(3)步骤Ⅲ中硫酸的作用是析出对氨基苯酚,若加入硫酸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 (b)HX-+H+??H2X K2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关于 Na2X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高三化学试题 第 5页(共 8页) 高三化学试题 第 6页(共 8页)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QQABJQAlwgi4kAQACZ6KQwFSCAgQsJMTLYoORVAQOAxKQQFIBCA=}#}
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A.加水稀释,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总数减小 回答下列问题:
B.升高温度,平衡时溶液中 c(OH-)增大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由 B生成 A的反应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C +.溶液中 2c(Na )=c(H2X)+c(HX-)+c(X2-) a.NaOH的水溶液 b.NaOH的醇溶液
c X2-D HCl c.浓硫酸 d.浓的氢溴酸.随着 的通入,溶液中 逐渐减小
c H2X (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c HX- c X2-Y 表示 或 (3)D 生成 E 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副产物生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则其结构简式为
②HCl通入过程中,溶液内 lgY c H2X c HX- 随 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F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
有________组峰。
Fe/HCl
(5)已知:RNO2―――△――→RNH2。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苯和乙酸为原料制备乙酰苯胺
(ⅰ)反应(a)的平衡常数 K1=__________。 (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选)。
( )pH 7.0 c(HX-ⅱ = 时,溶液中 )=__________mol·L-1,c(Cl-) -=__________mol·L 1。
(3)HR是含磷的一元有机弱酸。研究组配制了 HR起始浓度 c0相同、pH不同的系列溶液,平衡后测定

其核磁共振磷谱。HR与 R 的某个特征 P原子在核磁共振谱图上存在不同的化学位移。在水溶液中,实际
- c(A)
测得的化学位移δ总是 HR 与 R 各自化学位移的加权平均值:δ总=δHRχHR+δR-χR-。其中χA= ,A表示c0
HR -或 R 。下图给出了含磷弱酸 HR在不同 pH下总化学位移的变化。
①χHR随 pH减小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δHR=________ppm。
②当 pH=pKa时,对应图中点________(填“A”“B”“C”或“D”)。
18.(15分)由我国两位院士领衔的联合课题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药物
筛选,发现肉桂硫胺是抗击病毒的潜在用药。肉桂硫胺(I)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高三化学试题 第 7页(共 8页) 高三化学试题 第 8页(共 8页)
{#{QQABJQAlwgi4kAQACZ6KQwFSCAgQsJMTLYoORVAQOAxKQQFIBCA=}#}
………………………………………○………………装………………○………………订………………○………………线………………○………………………………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2025届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Zn 65 In 11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化学视角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酒的主要成分有烃的含氧衍生物
B.“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中包含丁达尔效应
C.“落汤螃蟹着红袍”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翠色”来自氧化亚铜
  【答案】D
  【解析】杜康酒的主要成分有乙醇(CH3CH2OH),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项正确;“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诗中的雾为气溶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螃蟹受热后,蛋白质变性,产生红色物质,发生化学变化,C项正确;“翠色”为青色或者绿色,而氧化亚铜为砖红色,诗句中的“翠色”不可能来自氧化亚铜,D项错误。
2.KSCN是Fe3+的常用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KSCN溶液呈红色
C.Fe(SCN)3是强电解质
D.KSCN属于盐类
  【答案】D
  【解析】K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A项错误;KSCN溶液是无色的,B项错误;Fe(SCN)3是难电离的物质,属于弱电解质,C项错误;KSCN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属于盐类,D项正确。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谱的表达错误的是(  )。
A.BeCl2的球棍模型  B.尿素的空间填充模型
C.CH4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D.非晶态和晶态SiO2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
  【答案】D
  【解析】已知BeCl2为直线形分子,且Be的半径小于Cl,故BeCl2的球棍模型为,A项正确;尿素中存在CO、C—NH2,球棍模型为,故尿素的空间填充模型为,B项正确;CH4分子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C原子采用sp3杂化,故其杂化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C项正确;已知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中有明显的吸收峰,而非晶体没有,故题干图中非晶态和晶态SiO2粉末的图像标注反了,D项错误。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CuSO4溶于水呈酸性,可用于泳池消毒
B.Zn比较活泼,可用于水库铁闸门的防护
C.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葡萄酒防腐
D.H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制备高纯硅
  【答案】A
  【解析】CuSO4溶液中含有Cu2+,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泳池消毒,与CuSO4溶于水呈酸性无关,A项错误;Zn比较活泼,和Fe构成原电池时作负极,Fe作正极被保护,B项正确;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作抗氧化剂,用于葡萄酒防腐,C项正确;H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制备高纯硅,D项正确。
5.实验室通常以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少量CaS和Ca3P2,杂质的质量分数约为4.0%)和水为原料制备乙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用于制备、净化和收集乙炔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电石既可以装在甲处,也可以装在乙处
B.往反应器中加入7 mm玻璃珠是为了形成空隙,防止堵塞
C.净化装置中的溶液可以是硫酸铜溶液
D.标准状况下,加入1.25 g电石完全反应,并生成336 mL乙炔气体,则乙炔的产率约为80%
  【答案】A
  【解析】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且生成的Ca(OH)2呈糊状。将电石放置于甲处时,产生的糊状物由于重力作用沿着玻璃珠空隙流下,电石则因固体无流动性而留在玻璃珠上方,由此实现固体与糊状物的及时分离,并保持糊状物有足够的时间处于流动状态,不会因滞留导致堵塞,而放置于乙处则无法实现,A项错误;结合对A项的分析可知,7 mm玻璃珠的作用是形成空隙,促进固液分离,防止堵塞,B项正确;由于电石中含有少量CaS和Ca3P2杂质,在制备的乙炔中会混有H2S和PH3等气体,CuSO4和H2S、PH3反应生成CuS、Cu3P2沉淀,硫酸铜溶液能除去乙炔中的H2S和PH3气体,C项正确;理论产量为×22.4 L·mol-1=0.42 L,实际产量为0.336 L,故产率为×100%=80%,D项正确。
6.关于反应2KMnO4+10HF+2KF+3H2O22K2MnF6+3O2↑+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K2MnF6是氧化产物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
  【答案】C
  【解析】反应2KMnO4+10HF+2KF+3H2O22K2MnF6+3O2↑+8H2O中,F元素化合价始终为-1价,KMnO4转化为K2MnF6,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4价,所以KMnO4作氧化剂,而H2O2中O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作还原剂,据此分析选项。依据上述分析可知,KMnO4为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A项错误;K2MnF6是还原产物,B项错误;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氧化剂KMnO4与还原剂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项正确;过氧化氢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生成1 mol O2,转移2 mol电子,D项错误。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CO2+H2OHC+HClO
B.向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镁固体:MgSO4+Ba2+BaSO4+Mg2+
C.向CuSO4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溶液:2HS-+Cu2+CuS↓+H2S↑
D.铁粉与过量稀硝酸反应:3Fe+8H++2N3Fe2++2NO↑+4H2O
  【答案】A
  【解析】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HClO,A项正确;向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镁固体生成BaSO4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SBaSO4↓,B项错误;向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溶液,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S-CuS↓+H+,C项错误;铁粉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D项错误。
8.我国科学家通过在双功能Ru/C催化剂上耦合热催化甲醇,实现了高纯度H2和CO的高效生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B.一段时间后,左侧电解质溶液pH升高
C.a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4e-CO↑+4H+
D.生成11.2 L气体X,必有1 mol质子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答案】C
  【解析】观察图示,CH3OH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a极为阳极,与电源正极连接,b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连接,A项错误;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H3OH-4e-4H++CO↑,生成4 mol H+的同时,有4 mol H+从左侧溶液进入右侧,H+的浓度保持不变,溶液pH保持不变,B项错误,C项正确;没有注明是否处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H2的物质的量,则无法计算迁移的质子数,D项错误。
9.A、B、X、D、E为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B、X同周期,其中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基态X原子的s轨道与p轨道电子数相等;D、E元素的基态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并且离子最高能级的电子对数等于其最高能层的能层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X>B>A
B.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有4种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B>A
D.A与D、X与E形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B
  【解析】A、B、X、D、E为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B、X同周期,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n=2,价层电子排布为2s22p2,A为C元素;基态X原子的s轨道与p轨道电子数相等,则X为O元素;B为N元素,D、E元素的基态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并且离子最高能级的电子对数等于其最高能层的能层序数,因此D为第三周期元素,E为第四周期元素,则D为Cl元素,E为K元素,据此分析选项。B的气态氢化物为NH3,X的气态氢化物为H2O,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沸点较高,水分子形成的氢键多,沸点最高,A和D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因此沸点H2O>NH3>HCl>CH4,A项错误;对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第ⅡA、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X为O元素,位于第二周期,因此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Li、Be、B、C,共4种,B项正确;没有说明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如HClO的酸性弱于H2CO3,C项错误;A、D形成的化合物C2Cl6中含非极性共价键,X、E形成的化合物K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项错误。
10.我国科学家通过铜/铬催化实现烃与醛的反应,相关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共含3种官能团
B.用酸性KMnO4溶液可区别甲、乙
C.甲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银镜反应
D.丙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C
  【解析】甲含碳氟键、醛基,乙含醚键和碳碳双键,丙含醚键、碳氟键,共含4种官能团,A项错误;甲中的醛基、乙中的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错误;甲中苯环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正确;丙分子含2个苯环,左边苯环是对称结构,右边苯环不对称,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6种,D项错误。
11.我国科学家使用高氯酸铁作氧化剂,利用乙腈作助溶剂,以脂肪族二醇作为反应底物,在加热及氮气保护条件下,通过富勒烯自由基加成反应一步合成各种富勒烯衍生物,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欧拉定律:质点数+面数-棱数=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ClO4)3中阴离子呈四面体形
B.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ⅰ物质和ⅱ物质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的H2的体积相同
C.乙和丙所含官能团类型相同
D.C60分子含20个正五边形和12个正六边形
  【答案】D
  【解析】高氯酸铁中阴离子为高氯酸根离子,氯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Cl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A项正确;每个ⅰ物质或ⅱ物质均含2个—OH,因此在相同情况下,等物质的量的ⅰ物质和ⅱ物质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的H2的体积相同,B项正确;乙、丙都只含碳碳双键和醚键,C项正确;设C60含x个正五边形、y个正六边形,则(5x+6y)×=60,60+(x+y)-(5x+6y)×=2,解得x=12,y=20,D项错误。
12.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 项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露置在空气中的Na2O2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中产生气泡 Na2O2固体已经变质
B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 产生黑、白两种固体 钠的还原性强,与二氧化碳发生了置换反应
C 向2 mL 2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4 mol·L-1稀盐酸 溶液中产生气泡 该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杂质
D 向插有温度计的10 mL 0.1 mol·L-1 NH4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温度计示数增大 反应N+OH-NH3↑+H2O为放热反应
  【答案】B
  【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氧气,有气泡冒出,不能证明过氧化钠已经变质,A项错误;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单质,产生黑、白两种固体,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项正确;碳酸根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强于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酸少量,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无明显现象,不会产生气泡,C项错误;向NH4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时,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的过程会放热,所以不能据此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错误。
13.在标准状况下,气态反应物、生成物及活化分子[A(B)表示“A+B产物”的活化分子]的相对能量如表所示:
物质 NO(g) NO2(g) SO2(g) SO3(g)
相对能量/ (kJ·mol-1) 91.3 33.2 -296.8 -395.7
物质 O2(g) O3(g) NO(O3) SO2(O3)
相对能量/ (kJ·mol-1) 0 142.7 237.2 -96.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O2(g)+SO2(g)NO(g)+SO3(g) ΔH=-40.8 kJ·mol-1
B.反应3O2(g)2O3(g)能自发进行
C.相同条件下,SO2(g)+O3(g)SO3(g)+O2(g)的反应速率比NO(g)+O3(g)NO2(g)+O2(g)的小
D.1 mol NO2(g)的总键能大于1 mol NO(g)的总键能
  【答案】B
  【解析】NO2(g)+SO2(g)NO(g)+SO3(g)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91.3 kJ·mol-1+(-395.7 kJ·mol-1)-[33.2 kJ·mol-1+(-296.8 kJ·mol-1)]=-40.8 kJ·mol-1,A项正确;3O2(g)2O3(g)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285.4 kJ·mol-1>0,且ΔS<0,则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反应3O2(g)2O3(g)不能自发进行,B项错误;反应SO2(g)+O3(g)SO3(g)+O2(g)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总反应物的平均能量=-96.1 kJ·mol-1-(-296.8 kJ·mol-1+142.7 kJ·mol-1)=58 kJ·mol-1,反应NO(g)+O3(g)NO2(g)+O2(g)的活化能为237.2 kJ·mol-1-(91.3 kJ·mol-1+142.7 kJ·mol-1)=3.2 kJ·mol-1<58 kJ·mol-1,反应的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小,则相同条件下,SO2(g)+O3(g)SO3(g)+O2(g)的反应速率比NO(g)+O3(g)NO2(g)+O2(g)的反应速率小,C项正确;反应2NO(g)+O2(g)2NO2(g) 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2×33.2 kJ·mol-1-2×91.3 kJ·mol-1-0 kJ·mol-1=-116.2 kJ·mol-1,为放热反应,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即1 mol NO(g)和0.5 mol O2(g)的总键能小于1 mol NO2(g)的总键能,所以1 mol NO2(g)的总键能大于1 mol NO(g)的总键能,D项正确。
14.H2S是常见的二元弱酸(电离常数Ka1=1.1×10-7,Ka2=1.3×10-13)。氢氧化铁(Ksp=2.8×10-39)、氢氧化锌(Ksp=3.0×10-17)均为难溶多元弱碱,硫化锌(Ksp=1.6×10-24)为难溶盐。所有数据均为25 ℃下的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H2S的Ka1 Ka2,所以c(S2-)≈Ka2=1.3×10-13 mol·L-1
B.Fe(OH)3饱和溶液中的c(Fe3+)≈1.0×10-10 mol·L-1
C.分别向等体积等浓度的(CH3COO)2Zn、ZnSO4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2S,生成沉淀ZnS后,前者c(Zn2+)更小
D.Na2S溶液与和Na2S物质的量相同的ZnSO4反应完全后,若此时pH=13,则只有ZnS沉淀
  【答案】D
  【解析】H2S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SHS-+H+、HS-S2-+H+,Ka1=,Ka2=,因为H2S的Ka1 Ka2,可以认为c(H+)≈c(HS-),所以c(S2-)≈Ka2=1.3×10-13 mol·L-1,A项正确;Fe(OH)3溶于水所得的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Fe(OH)3Fe3++3OH-,设c(Fe3+)=a mol·L-1,则c(OH-)≈3a mol·L-1,Ksp[Fe(OH)3]=c(Fe3+)·c3(OH-)≈a×(3a)3=2.8×10-39,解得a≈1×10-10,B项正确;(CH3COO)2Zn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促进H2S的电离,c(S2-)更大,沉淀Zn2+更彻底,c(Zn2+)更小,C项正确;假设只生成ZnS沉淀,则Na2S溶液与和Na2S物质的量相同的ZnSO4反应后,溶液中c(Zn2+)== mol·L-1=4×10-12.5 mol·L-1,而此时的pH=13,则此时Q[Zn(OH)2]=c(Zn2+)×c2(OH-)=4×10-12.5×0.12=4×10-14.5>Ksp=3.0×10-17,说明有Zn(OH)2生成,D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对乙酰氨基酚(,M=151 g·mol-1)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其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某科学小组设计如下转化流程在实验室制备对乙酰氨基酚(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苯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步骤Ⅰ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5 ℃,采用的控温方法为__________。
(2)步骤Ⅱ的反应原理为2+2Na2S+H2O2+Na2S2O3 ΔH<0,反应装置如图甲所示。该科学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对氨基苯酚钠的产率,数据如表:
温度/℃ 25 45 55 65
产率/% 52.6 64.7 62.5 58.8
①盛装Na2S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最佳反应温度为________℃。
(3)步骤Ⅲ中硫酸的作用是析出对氨基苯酚,若加入硫酸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Ⅳ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晶体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科学小组用0.4 mol苯酚进行实验,该实验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总产率为55%,实际得到对乙酰氨基酚________g。
【答案】(1)能 冰水浴
(2)①三颈烧瓶 ②45
(3)S2O+2H+===SO2↑+S↓+H2O
(4)冷凝回流 洗去杂质并降低对乙酰氨基酚的损失
(5)33.22
【解析】苯酚在0~5 ℃与HNO2反应,生成,与Na2S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2Na2S+H2O2+Na2S2O3,生成的在硫酸的作用下析出,与(CH3CO)2O反应生成。(1)苯酚能与金属钠反应,步骤Ⅰ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5 ℃,采用的控温方法为冰水浴。(2)①由图可知,盛装Na2S溶液的仪器名称是三颈烧瓶;②由实验数据可知,产率越高,对应的反应温度越合适,最佳反应温度为45 ℃。(3)步骤Ⅱ除了生成还生成Na2S2O3,若加入硫酸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Na2S2O3与硫酸反应生成SO2和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2H+===SO2↑+S↓+H2O。(4)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晶体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洗去杂质并降低对乙酰氨基酚的损失。(5)用0.4 mol苯酚进行实验,理论上生成对乙酰氨基酚0.4 mol,质量为0.4 mol×151 g·mol-1=60.4 g,对乙酰氨基酚的总产率为55%,实际得到对乙酰氨基酚:60.4×55%=33.22 g。
16.(14分)碳酸锌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利用某种浸锌渣(主要含有FeS2、ZnS、Ag2S、SiO2、Al2O3)制备ZnCO3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①Zn(OH)2(s)+2OH-(aq)??Zn(OH)(aq) K=0.1;
②室温下,部分离子浓度的对数lgc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S和Z分别代表含铝、含硅和含锌微粒):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金属硫化物均转化为氧化物,生成的气体X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碱浸”后,浸出液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主要是Na+和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欲使浸出液中的含锌微粒完全沉淀,应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3)浸渣回收银的过程中有配合物Na3[Ag(S2O3)2]生成,在碱性条件下用N2H4·H2O还原该配合物,还原产物为银单质,同时放出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除杂”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沉锌”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不宜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O2
(2)[Al(OH)4]-、[Zn(OH)4]2- 8.2≤pH<12
(3)4∶1
(4)H2SiO3、Al(OH)3
(5)Zn2++2HCO===ZnCO3↓+CO2↑+H2O 碳酸钠溶液碱性较强,易与溶液中锌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锌
【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浸锌渣在空气中“焙烧”,金属硫化物均转化为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向焙烧渣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将锌元素、铝元素、硅元素转化为四羟基合锌离子、四羟基合铝酸离子、硅酸根离子,过滤得到浸渣和滤液;调节滤液pH为5,将溶液中的四羟基合铝酸离子、硅酸根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硅酸沉淀,四羟基合锌离子转化为锌离子,过滤得到含有氢氧化铝、硅酸的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溶液中锌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锌沉淀、二氧化碳和水,过滤得到碳酸锌。(1)由分析可知,“焙烧”时,金属硫化物均转化为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则X为二氧化硫。(2)由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浸”的目的是将锌元素、铝元素、硅元素转化为四羟基合锌离子、四羟基合铝酸离子、硅酸根离子,则浸出液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主要是钠离子、四羟基合锌离子、四羟基合铝酸离子;由图可知,溶液中锌离子的浓度为1×10-5 mol·L-1时,溶液pH为8.2,由方程式可知,溶液中四羟基合锌离子浓度为1×10-5 mol·L-1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mol·L-1=0.01 mol·L-1,溶液的pH为12,所以欲使浸出液中的含锌微粒完全沉淀,应调节pH的范围是8.2≤pH<12。(3)由题意可知,碱性溶液中二硫代硫酸根合银酸钠与一水合肼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银、氮气和水,反应中银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二硫代硫酸根合银酸钠是反应的氧化剂,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一水合肼是还原剂,则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4)由分析可知,“除杂”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硅酸。(5)由分析可知,“沉锌”时发生的反应为溶液中锌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锌沉淀、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2HCO===ZnCO3↓+CO2↑+H2O,碳酸钠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铵,溶液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铵,易与溶液中锌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所以不宜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铵。
17.(15分)有机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3-紫色配离子可由含H4L(有机酸)的Mn2+溶液与硝酸反应生成。
①基态Mn3+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9H4L+3Mn2++NO===3[Mn(H2L)3]3-+________+________+2H2O
(2)H2X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一定体积的0.1 mol·L-1 Na2X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假设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溶液中主要存在以下过程:
(a)X2-+H+??HX- K1
(b)HX-+H+??H2X K2
①关于Na2X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加水稀释,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总数减小
B.升高温度,平衡时溶液中c(OH-)增大
C.溶液中2c(Na+)=c(H2X)+c(HX-)+c(X2-)
D.随着HCl的通入,溶液中逐渐减小
②HCl通入过程中,溶液内lgY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ⅰ)反应(a)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__。
(ⅱ)pH=7.0时,溶液中c(HX-)=__________mol·L-1,c(Cl-)=__________mol·L-1。
(3)HR是含磷的一元有机弱酸。研究组配制了HR起始浓度c0相同、pH不同的系列溶液,平衡后测定其核磁共振磷谱。HR与R-的某个特征P原子在核磁共振谱图上存在不同的化学位移。在水溶液中,实际测得的化学位移δ总是HR与R-各自化学位移的加权平均值:δ总=δHRχHR+δR-χR-。其中χA=,A表示HR或R-。下图给出了含磷弱酸HR在不同pH下总化学位移的变化。
①χHR随pH减小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δHR=________ppm。
②当pH=pKa时,对应图中点________(填“A”“B”“C”或“D”)。
【答案】(1)①
②NO↑ 14H+
(2)①BD ②107.0 0.05 0.05
(3)①增大 11 ②C
【解析】(1)①Mn元素为25号,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从最外层开始失去3个电子变为基态Mn3+,基态Mn3+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②方程式已经配平,根据电荷守恒与元素守恒,该离子方程式为9H4L+3Mn2++NO===3[Mn(H2L)3]3-+NO↑+14H++2H2O。(2)①加水稀释,促进X2-的水解,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大,故A错误;升高温度,促进X2-的水解,平衡时溶液中c(OH-)增大,故B正确;根据元素守恒,溶液中c(Na+)=2c(H2X)+2c(HX-)+2c(X2-),故C错误;随着HCl的通入,X2-+H+??HX-、HX-+H+??H2X均向右边移动,溶液中逐渐减小,故D正确。②(ⅰ)Ka1>Ka2,即当pH相同时,>,故曲线Ⅰ表示lg与pH关系,曲线Ⅱ表示lg与pH关系,平衡常数K1=,根据图中曲线Ⅱ的点(7.0,0)可知,当=1时,pH=7.0,K1==107.0。(ⅱ)pH=7.0时,=1,此时溶液为NaHX,Na2X等浓度的混合溶液,即溶液中c(HX-)=0.05 mol·L-1,c(Cl-)=0.05 mol·L-1。(3)①pH减小,c(H+)增大,溶液中HR的含量升高,即χHR增大;由图像可知,δHR=11 ppm。②由图像可知:δR-=-6 ppm;当pH=pKa时,Ka=,说明此时c(R-)=c(HR),δ总=-11×+=-8.5,此时结合图像, C点符合。
18.(15分)由我国两位院士领衔的联合课题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药物筛选,发现肉桂硫胺是抗击病毒的潜在用药。肉桂硫胺(I)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由B生成A的反应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NaOH的水溶液 b.NaOH的醇溶液
c.浓硫酸 d.浓的氢溴酸
(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D生成E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副产物生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F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________组峰。
(5)已知:RNO2RNH2。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苯和乙酸为原料制备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选)。
【答案】(1) C8H10O d
(2)
(3)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sp2 18 5
(5)
【解析】由题干合成路线图可知,B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知,B中含有醇羟基,则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为、C为,C和HCN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D,根据F的结构简式知,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为,E中羧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根据G的分子式及H的结构简式知,G为,F和H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1)由分析可知,B为,B的分子式为C8H10O,B和浓HBr反应生成A,则由B生成A的反应试剂是d。(2)由分析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3)D生成E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副产物生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D发生分子间酯化反应生成该副产物,则其结构简式为,该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4)由题干流程图中F的结构简式可知,F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sp2,F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以共平面,最多有18个原子共平面,分子中存在一根对称轴,根据等效氢原理可知,分子含有5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5组峰。(5)以苯和乙酸为原料制备乙酰苯胺(),可由苯胺和CH3COCl发生取代反应得到,CH3COOH和S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酰氯,苯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苯胺,合成路线为

 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2025届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Zn 65 In 11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化学视角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酒的主要成分有烃的含氧衍生物
B.“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中包含丁达尔效应
C.“落汤螃蟹着红袍”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翠色”来自氧化亚铜
2.KSCN是Fe3+的常用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
B.KSCN溶液呈红色
C.Fe(SCN)3是强电解质
D.KSCN属于盐类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谱的表达错误的是(  )。
A.BeCl2的球棍模型  B.尿素的空间填充模型
C.CH4分子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D.非晶态和晶态SiO2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CuSO4溶于水呈酸性,可用于泳池消毒
B.Zn比较活泼,可用于水库铁闸门的防护
C.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葡萄酒防腐
D.H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制备高纯硅
5.实验室通常以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少量CaS和Ca3P2,杂质的质量分数约为4.0%)和水为原料制备乙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用于制备、净化和收集乙炔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电石既可以装在甲处,也可以装在乙处
B.往反应器中加入7 mm玻璃珠是为了形成空隙,防止堵塞
C.净化装置中的溶液可以是硫酸铜溶液
D.标准状况下,加入1.25 g电石完全反应,并生成336 mL乙炔气体,则乙炔的产率约为80%
6.关于反应2KMnO4+10HF+2KF+3H2O22K2MnF6+3O2↑+8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K2MnF6是氧化产物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CO2+H2OHC+HClO
B.向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镁固体:MgSO4+Ba2+BaSO4+Mg2+
C.向CuSO4溶液中滴入少量NaHS溶液:2HS-+Cu2+CuS↓+H2S↑
D.铁粉与过量稀硝酸反应:3Fe+8H++2N3Fe2++2NO↑+4H2O
8.我国科学家通过在双功能Ru/C催化剂上耦合热催化甲醇,实现了高纯度H2和CO的高效生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B.一段时间后,左侧电解质溶液pH升高
C.a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4e-CO↑+4H+
D.生成11.2 L气体X,必有1 mol质子由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9.A、B、X、D、E为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A、B、X同周期,其中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nnpn,基态X原子的s轨道与p轨道电子数相等;D、E元素的基态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并且离子最高能级的电子对数等于其最高能层的能层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X>B>A
B.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有4种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B>A
D.A与D、X与E形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10.我国科学家通过铜/铬催化实现烃与醛的反应,相关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共含3种官能团
B.用酸性KMnO4溶液可区别甲、乙
C.甲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银镜反应
D.丙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
11.我国科学家使用高氯酸铁作氧化剂,利用乙腈作助溶剂,以脂肪族二醇作为反应底物,在加热及氮气保护条件下,通过富勒烯自由基加成反应一步合成各种富勒烯衍生物,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欧拉定律:质点数+面数-棱数=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ClO4)3中阴离子呈四面体形
B.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ⅰ物质和ⅱ物质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的H2的体积相同
C.乙和丙所含官能团类型相同
D.C60分子含20个正五边形和12个正六边形
12.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 项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露置在空气中的Na2O2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中产生气泡 Na2O2固体已经变质
B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 产生黑、白两种固体 钠的还原性强,与二氧化碳发生了置换反应
C 向2 mL 2 mol·L-1 Na2CO3溶液中滴加2滴4 mol·L-1稀盐酸 溶液中产生气泡 该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杂质
D 向插有温度计的10 mL 0.1 mol·L-1 NH4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温度计示数增大 反应N+OH-NH3↑+H2O为放热反应
13.在标准状况下,气态反应物、生成物及活化分子[A(B)表示“A+B产物”的活化分子]的相对能量如表所示:
物质 NO(g) NO2(g) SO2(g) SO3(g)
相对能量/ (kJ·mol-1) 91.3 33.2 -296.8 -395.7
物质 O2(g) O3(g) NO(O3) SO2(O3)
相对能量/ (kJ·mol-1) 0 142.7 237.2 -96.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O2(g)+SO2(g)NO(g)+SO3(g) ΔH=-40.8 kJ·mol-1
B.反应3O2(g)2O3(g)能自发进行
C.相同条件下,SO2(g)+O3(g)SO3(g)+O2(g)的反应速率比NO(g)+O3(g)NO2(g)+O2(g)的小
D.1 mol NO2(g)的总键能大于1 mol NO(g)的总键能
14.H2S是常见的二元弱酸(电离常数Ka1=1.1×10-7,Ka2=1.3×10-13)。氢氧化铁(Ksp=2.8×10-39)、氢氧化锌(Ksp=3.0×10-17)均为难溶多元弱碱,硫化锌(Ksp=1.6×10-24)为难溶盐。所有数据均为25 ℃下的值。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H2S的Ka1 Ka2,所以c(S2-)≈Ka2=1.3×10-13 mol·L-1
B.Fe(OH)3饱和溶液中的c(Fe3+)≈1.0×10-10 mol·L-1
C.分别向等体积等浓度的(CH3COO)2Zn、ZnSO4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2S,生成沉淀ZnS后,前者c(Zn2+)更小
D.Na2S溶液与和Na2S物质的量相同的ZnSO4反应完全后,若此时pH=13,则只有ZnS沉淀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对乙酰氨基酚(,M=151 g·mol-1)具有解热镇痛的效果,其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某科学小组设计如下转化流程在实验室制备对乙酰氨基酚(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苯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步骤Ⅰ反应温度须控制在0~5 ℃,采用的控温方法为__________。
(2)步骤Ⅱ的反应原理为2+2Na2S+H2O2+Na2S2O3 ΔH<0,反应装置如图甲所示。该科学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对氨基苯酚钠的产率,数据如表:
温度/℃ 25 45 55 65
产率/% 52.6 64.7 62.5 58.8
①盛装Na2S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实验数据,可知最佳反应温度为________℃。
(3)步骤Ⅲ中硫酸的作用是析出对氨基苯酚,若加入硫酸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Ⅳ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晶体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科学小组用0.4 mol苯酚进行实验,该实验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总产率为55%,实际得到对乙酰氨基酚________g。
16.(14分)碳酸锌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利用某种浸锌渣(主要含有FeS2、ZnS、Ag2S、SiO2、Al2O3)制备ZnCO3的一种流程如下:
已知:①Zn(OH)2(s)+2OH-(aq)??Zn(OH)(aq) K=0.1;
②室温下,部分离子浓度的对数lgc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S和Z分别代表含铝、含硅和含锌微粒):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金属硫化物均转化为氧化物,生成的气体X中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碱浸”后,浸出液中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主要是Na+和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欲使浸出液中的含锌微粒完全沉淀,应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3)浸渣回收银的过程中有配合物Na3[Ag(S2O3)2]生成,在碱性条件下用N2H4·H2O还原该配合物,还原产物为银单质,同时放出N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除杂”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沉锌”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不宜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5分)有机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3-紫色配离子可由含H4L(有机酸)的Mn2+溶液与硝酸反应生成。
①基态Mn3+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9H4L+3Mn2++NO===3[Mn(H2L)3]3-+________+________+2H2O
(2)H2X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一定体积的0.1 mol·L-1 Na2X溶液中通入HCl气体(假设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溶液中主要存在以下过程:
(a)X2-+H+??HX- K1
(b)HX-+H+??H2X K2
①关于Na2X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加水稀释,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总数减小
B.升高温度,平衡时溶液中c(OH-)增大
C.溶液中2c(Na+)=c(H2X)+c(HX-)+c(X2-)
D.随着HCl的通入,溶液中逐渐减小
②HCl通入过程中,溶液内lgY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ⅰ)反应(a)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__。
(ⅱ)pH=7.0时,溶液中c(HX-)=__________mol·L-1,c(Cl-)=__________mol·L-1。
(3)HR是含磷的一元有机弱酸。研究组配制了HR起始浓度c0相同、pH不同的系列溶液,平衡后测定其核磁共振磷谱。HR与R-的某个特征P原子在核磁共振谱图上存在不同的化学位移。在水溶液中,实际测得的化学位移δ总是HR与R-各自化学位移的加权平均值:δ总=δHRχHR+δR-χR-。其中χA=,A表示HR或R-。下图给出了含磷弱酸HR在不同pH下总化学位移的变化。
①χHR随pH减小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δHR=________ppm。
②当pH=pKa时,对应图中点________(填“A”“B”“C”或“D”)。
18.(15分)由我国两位院士领衔的联合课题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药物筛选,发现肉桂硫胺是抗击病毒的潜在用药。肉桂硫胺(I)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由B生成A的反应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NaOH的水溶液 b.NaOH的醇溶液
c.浓硫酸 d.浓的氢溴酸
(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D生成E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副产物生成,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F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________组峰。
(5)已知:RNO2RNH2。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以苯和乙酸为原料制备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