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同学们,当我们沉醉于诗词歌赋,便能听见古人的智慧沉吟;触摸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仿佛能感受先辈的掌心温度;参与民俗活动,更能体会到文化传承的强大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以这张试卷为载体,一同体悟文化传承的深邃内涵!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班级拟开展“豫见非遗·匠心传承”主题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寻非遗魅力】1. 下面是小豫写的宣传稿部分内容,请你帮忙修改完善。华夏大地,文脉绵长。河南非遗恰似一卷镌( )刻在黄河之畔的活态史诗,将千年智慧与烟火人间娓娓道来。钧瓷于烈火中窑变,釉色若云霞流溢,尽显精妙绝①________(伦 纶);豫剧在梆子声里传唱,腔调如黄钟鸣响,诉尽人间百态;马街书会于田埂间开场,艺人擂响鼓点亮嗓,演绎曲艺江湖……非遗文化之所以得以广泛传承,是因为传承者们始终秉持着对传统技艺坚守的缘故。非遗是中华文化的精②________(萃 粹),饱含民间艺人对乡土的炽热情感,在现代化浪潮中悄( )然绽放新光彩。让我们一同走近非遗,探寻河南非遗的独特魅力。(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该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赏非遗盛景】2. 小豫和小文在参观汝瓷博物馆之后,写了一段介绍汝瓷的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选出使文字语意连贯,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汝瓷,盛于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们感受到汝瓷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①汝瓷的烧制技艺要求极为苛刻,从选料、粉碎、练泥、成型、素烧、施釉到烧成,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匠人们的心血②其釉色天青淡雅,釉面莹润如玉,开片纹理独特,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征③如今,汝瓷制作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汝瓷艺人不断传承和创新,推出了许多精美的汝瓷作品④在宋代,汝瓷专为宫廷烧制,传世作品稀少,成为收藏界的珍品A. ②①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展非遗之美】3. 小豫想用非遗剪纸配以古诗文名句装饰校园的传统文化长廊,请帮他补充完整。香远益清, ①_____,②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美名远扬,端正庄重,高洁守正君子风。 ③_____________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展翼高飞,长风鼓劲,蓬舟奋逐凌云志。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菊怒放,秋色澄明,凌霜傲骨风华茂。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木兰诗》) 跃马飞奔,勇赴战场,身姿矫健英雄气。 ⑧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拉弓劲射,英姿飒爽,志逐天狼家国情。【传非遗匠心】4. 为更好地开展“河南非遗传承”活动,小豫准备了以下材料,请你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河南豫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唱腔铿锵大气、行腔酣畅等特点著称,有丰富的剧目资源,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材料二】①当前,河南非遗传承仍面临诸多困境:传承人才匮乏,青黄不接;传播局限于本地或小圈子,外界了解甚少;销售渠道狭窄,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缺乏资金支持。②面对这些难题,河南各界积极探索出路:部分学校将河南非遗引入校园,激发学生对非遗的热爱;互联网发展也带来新契机,借线上视频、直播互动及文旅融合,收获关注并实现商业转化;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积极举办文化活动,有效提高了河南非遗的关注度。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生活实际,策划一场面向青少年群体宣传河南豫剧的活动,写出活动形式、活动流程以及预期效果。①活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活动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预期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共16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5~8小题。俏生生的红窗花①进腊月,娘像换了个人:往常,她的脸上带着疲惫,不停忙碌,隐忍勤恳,像一头耕作的牛;而到腊月,迎年的热情点燃了她,娘有时竟哼起了小曲儿,玩起了剪纸。②其实,娘平日里也做剪纸,左邻右舍的婶婶大娘经常来向她求鞋样子、袄样子。她把旧报纸拿在手里,问清多大的鞋号、多大的尺码,略一沉思,便操起剪刀下手剪,左绕绕,右绕绕,一张鞋底子或硕大的袄片子就出来了。大家夸娘手巧,娘笑说,是剪多了,熟生巧。③我最喜欢看娘剪窗花,像变魔术似的。她能从一叠平板板的红纸里,眨眼间掏出活灵活现的红窗花来。记忆里,我们的窗纸上总有一幅艳艳的“喜鹊啄梅花”;炕围子上总有十几个翘尾巴狗儿,驮着“福”字绕成一圈;而门板上的两个“福”字,都是有故事的:“福”的“衣字旁”里,是大公鸡昂头看一盏灯笼,右边的“田字底”里,是小羊在吃草……④其实,腊月的日子也不能说清闲。从喝了腊八粥,日子就被排好了程序,天天有主题。置办年货赶大集,吃的穿的,贴的用的,鸟衔枝一样,东一枝西一枝往家搬;掸尘扫屋,清洗衣物,给家里每个人做新衣新鞋,做豆腐,蒸年糕,灌粉肠,蒸馍馍,煎炸各种吃食……娘和爹一项项完成着迎年的项目。在这些活计间隙里,娘会在一个下午或晚上,说:“咱们剪窗花吧。”⑤于是炕上安一张小方桌。我们脱鞋上炕,在炕上叽叽嘎嘎,边打闹边看娘剪窗花。⑥娘把柜顶上的彩纸取下,认真地叠成方格、三角形或菱形,然后将剪刀插进纸里。我们好奇地看着,看剪刀一张利口之下,那艳艳春意是怎么被掏出来的。嘿,那剪刀好像有自己的路,它不疾不徐、缓缓前行,左踟蹰,右停顿,行一步,退一退,这儿掏掏,那儿裁裁……最后,那个锐锐的纸角,被娘咔嚓剪去。红纸层层展开,一幅“喜鹊啄梅”便簌簌脱胎而成。娘双手端着,将它在窗格子上比画。白生生的窗纸,映得那“梅”鲜艳炫目。我心里“咯吧”响了一声,被那种鲜明的搭配震惊了。⑦娘剪窗花,是从小跟姥姥学的,姥姥又是跟太姥姥学的。搁现在,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然而,我娘总不满足于姥姥教的花样,总想自己创个新。姥姥说,你娘啊,心性高哩。⑧我们年年跟娘剪窗花,也不觉学会了剪些简单的样式。我发现,娘有时剪着剪着,手上会停下,剪刀好像迷路的孩子,不知道要走向哪儿。娘蹙眉迟疑着、琢磨着,又左右比画着,还不让我们大声嚷嚷。她那入神的神态,很严肃,我们不敢再聒噪。终于,娘的剪刀再次起步了,簌簌簌簌,七拐八拐。这拐来拐去的会拐出什么好玩儿的花样呢。⑨娘抿着嘴,也不言语。最后谜底揭晓:娘剪的是一头老牛,牛身上三朵梅,牛犄角上三道纹儿,眼睫毛长长的,牛头低着往前猛拱。那年,我们迎来的是牛年。⑩现在想,我娘一个普通的农妇,整日做的就是抚养儿女、操持家务、喂鸡喂牛、下田跟土地庄稼打交道,而她的精神世界里还珍藏着一派美的世界,真是难得。 娘剪完窗花,就指导着我们去贴。我们爬上窗台,抹糨糊,贴窗花,贴好了,用手细细地抚平。娘又让我们到屋外去看看。那时,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一片朦胧中,窗上隐隐透出一枝梅,梅枝上喜鹊昂着小巧的头,四角是四只流苏飘飞的红灯笼……简陋的小院子里雪花飘着,一切单调沉寂,而这洞温暖的窗口,传递给我们的,像梦里的世界…… 如今,娘不在了,剪窗花的事,我却钟爱着。我没有娘的巧手灵心,只会一些简单的花样,但我年年都要买红纸,剪窗花。稚拙的,吉祥的,红火的窗花,贴在玻璃窗上,有春天的一团喜气,也有一种天长地久的传承意味。(选自《思维与智慧》2025年第2期)5. 选文重点围绕“窗花”展开叙述,请梳理第③至 段中与窗花有关的事件。6.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第⑥段画线语句进行分析。嘿,那剪刀好像有自己的路,它不疾不徐、缓缓前行,左踟蹰,右停顿,行一步,退一退,这儿掏掏,那儿裁裁……最后,那个锐锐的纸角,被娘咔嚓剪去。7. 文中第③段和第 段都描写了母亲剪的窗花图案,这些描写有何作用?8. 在文章结尾,作者体悟到窗花中有天长地久的“传承意味”,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这“传承意味”的丰富内涵。(二)(共11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非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①截至2024年12月,包括“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内中国共有4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此外,我国还认定了1,55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非遗事业蓬勃发展。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②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保护和延续文化多样性、维护人类精神创造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③非遗有力守护文化精神。茶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和合共生的价值观。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的物候经验、木构建筑抗震的榫卯技艺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传承着祖先应对自然的古老智慧,使传统文化在岁月流转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④非遗积极助力区域发展。非遗以动态延续的姿态,有力抵御文化同质化危机,成为彰显地方特色的鲜明标识。江南的评弹、陕北的剪纸等,以其独特的地域美学,成为当地文化标签和旅游招牌。如今,去大理学扎染、去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在南京感悟秦淮灯彩的国潮韵味……“非遗游”已成为旅游新趋势。⑤非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法国巴黎举办中国戏曲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书法特展、苏州缂丝技艺通过时装设计登陆巴黎高定时装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⑥非遗的保护至关重要,传承是核心所在,关键是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⑦首先,技术赋能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开辟新路径。故宫博物院运用3D建模复原点翠工艺,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永久保存壁画的色彩数据,京剧与数字技术结合推出虚拟现实剧目,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让油纸伞制作、昆曲唱腔获得亿万次传播,这种数字化存续不仅扩大了文化受众,更重塑着文化传承的时空格局,为非遗开辟了全新的生存空间。⑧其次,年轻人积极投身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遗推广与传播事业上来。值得一提的是,李子柒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非遗技艺深度融合,她用古法制作文房四宝,用慢节奏镜头展现蓝染、竹编等工艺细节,春晚舞台上她展示的螺钿工艺、漆艺让非遗大放异彩。⑨再次,“非遗+”与传统行业联动,通过创意设计打破“古老”标签,充分挖掘传统技艺和文化元素的市场潜力。2月17日,抖音发布《2025抖音春节非遗数据报告》,数据显示,非遗好物成抢手“新年货”,抖音电商相关订单量同比增长337%;逛吃打卡带动非遗体验消费潮,抖音生活服务非遗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39%。⑩最后,全国各地实施的“非遗进校园”工程也增强了非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北京景泰蓝掐丝珐琅美育工程”“岭南醒狮体能训练体系”“云南民族染织劳动教育”等多样化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记忆、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其保护与传承本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这种“守望”通过动态的活态传承焕发新生。(作者:梁瑞,有删改)【文本二】①文化消费走热,折射需求之变。当性价比不再是唯一考量,越来越多消费者尤其是青年消费群体,正在市场中定位新的坐标系。95后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不菲的苏州缂丝手包,认为“这不是奢侈品,是能拿在手里的千年文明”。这种将文化消费视为“精神刚需”的心态,折射了物质丰裕时代的需求跃迁,如今人们更加看重消费体验、新鲜感和社交属性,愈发渴望通过消费实现审美表达、社群归属与文化共情。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唤起年轻群体的情感认同,让他们更愿意为传统文化买单,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个性化需求。②文化消费的爆发不是偶然,背后是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同频共振。“文化+”融合出的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多样。越来越多中国和全球品牌,主动挖掘传统文化富矿,用“文化叙事+设计赋能”进军发展新蓝海,创造市场新增长点。“国潮”服装开售即售罄,中国风彩妆产品销售火热,《黑神话:悟空》流行海外市场,成为文化消费供需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文化产业提质升级提供支持,提升了消费体验。AR技术让青铜器开口说话,敦煌研究院用区块链技术发行数字壁画藏品,AI绘画软件将《千里江山图》转化为赛博朋克风格壁纸,浙江嘉兴乌镇景区的人形机器人引得游客纷纷“握手”合影……科技强势加持下,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以具象化的姿态嵌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摘编自《文化消费走热折射需求之变》)9. 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一开篇列举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是为了引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这一中心论点。B. 95后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不菲的苏州4缂丝手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个性化需求。C. 科技加持,为文化产业提质升级提供支持,提升了消费体验,也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路径。D. 两个文本都用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10. 文本一②至⑤段的论证结构和⑥至⑩段的论证结构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11. 清明小长假临近,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3月22日至28日,非遗手作、古镇古城、汉服体验的抖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269%、165%、111%。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多方面因素。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共11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出师表》)【乙】魏不胜秦,将使使割地而讲。孙臣谓魏王曰:“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魏王曰:“善。虽然,吾已许秦矣,不可以革也。”对曰:“王独不见夫博者①之用枭②邪?欲食则食,欲握则握③。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枭也?”魏王曰:“善。”(摘选自《战国策·魏策三》。有删改)【注释】①博者:指下棋的人。②枭:在古代博戏中枭为幺,得幺者胜。③欲食则食,欲握则握:意思是在博弈时想走就走,想停就停。12. 下面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光先帝遗德”中的“光”是“发扬光大”的意思,与“上下天光”(《岳阳楼记》)中的“光”意思不同。B. “至于斟酌损益”中“益”是“益处”的意思,与“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益”意思不同。C. “许”有“答应、允许”“期望”“表示约计的数量”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吾已许秦矣”中的“许”是“答应、允许”的意思。D. “革”有“去毛的兽皮”“诫,告诫”“改变,变更”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因曰不可革”中的“革”是“诫,告诫”的意思。13. 把【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4. 杜甫在《蜀相》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请结合【甲】文中的诸葛亮形象,谈谈你对“老臣心”的理解。15. 【甲】【乙】两文都涉及臣子向君主进言,他们的进言目的和进言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6.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四、整本书阅读(5分)17. 中国经典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请从《西游记》《红星照耀中国》中任选一部,围绕备选主题中的任意一个,阐述作品是如何通过具体情节来展现这一主题的。备选主题:①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②团结协作的精神五、作文(50分)18. 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学校组织了“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研读”活动,同学们研读先秦散文时,敬仰庄周的机敏、孔丘的仁爱、孟轲的雄辩、邹忌的智慧;品味唐诗宋词时,沉醉于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豪放、晏殊的深情;分享探究时,受益于阅读的方法、深度的思考、思维的碰撞、多彩的活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提升了文学素养,还汲取了智慧和精神力量。(1)请以“与经典同行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阐述你对研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要求: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1.【答案】(1)juān qiǎo(2)伦 粹 (3)删去“因为”。2.【答案】B3.【答案】 ①. 亭亭净植 ②.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 九万里风鹏正举 ④. 为篱下黄花开遍 ⑤. 秋容如拭 ⑥. 万里赴戎机 ⑦. 关山度若飞 ⑧. 会挽雕弓如满月4.【答案】 ①. 活动形式:举办“豫剧进校园”活动。 ②. 活动流程:首先,在校内宣传、通知“豫剧进校园”活动安排和意义;接着,邀请专业的豫剧演员到学校进行豫剧经典片段的表演,如《花木兰》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或:《穆桂英挂帅》中“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选段)等;最后,表演结束后,现场教学简单的豫剧唱段和动作,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等(或开展豫剧知识小讲座,让学生了解豫剧)。 ③. 预期效果:通过表演和互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接触豫剧,激发他们对豫剧的兴趣;知识讲座可以让青少年了解豫剧的深厚文化底蕴,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或:亲身体验能让青少年更深入地感受豫剧的魅力,为豫剧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接班人)。【答案】5. ①“我”回忆娘剪的窗花;②腊月里,娘在准备迎年活计间隙带我们剪窗花;③娘指导我们贴窗花、看窗花;④娘不在后,“我”年年剪窗花。6. ①语言生动细腻。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剪刀人的情感,把娘剪窗花的过程写的细致生动,富有趣味;②语言质朴,生活化。使用拟声词“咔嚓”和叠词“裁裁”“掏掏”等,口语“嘿”“这儿”“那儿”,富有生活气息;③多用短句,“左踟蹰,右停顿”“行一步,退一退”“这儿掏掏,那儿裁裁”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7. 第③段中细致描写翘尾巴狗驮“福”字窗花、门板“福”窗花的图案构成,揭示了剪纸中的美好寓意,赞美了母亲高超的剪纸手艺和热爱生活的态度;第 段中,描写喜鹊、梅花、灯笼等窗花图案,写出剪纸为生活增加的趣味、温暖,呈现的美好精神世界,也表现了两代人对梦想的追求,揭示了文化传承的主题。8. “传承意味”内涵丰富:一方面是指剪纸技艺的传承。娘从小跟姥姥学剪窗花,姥姥又是跟太姥姥学的,我从娘那里学到了剪窗花的技艺;另一方面是指文化精神的传承。窗花中所传递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幸福美满、温馨红火生活的向往,对梦想的追求,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寄托。【答案】9. D 10. 相同,都采用了总分结构。第②段总说非遗的重要作用。③④⑤段分别从非遗守护文化精神、助力区域发展、推动传统文化走上国际舞台三方面展开论述,它们之间是总分结构。第⑥段总说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关键,第⑦至⑩段分别从技术赋能开辟新路径、年轻人积极投身非遗传承与创新、“非遗+”充分挖掘传统技艺与文化元素的市场潜力、“非遗进校园”增强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四个方面论述,它们之间也是总分结构。11. 主要原因有:①非遗成为彰显地方特色的鲜明标识,“非遗游”成为旅游新趋势;②技术赋能拓宽了非遗的传播路径,抖音平台为非遗开辟了全新的生存空间;③“非遗+”与传统行业联动,充分挖掘传统技艺和文化元素的市场潜力,“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④人们的消费更看重消费体验、新鲜感和社交属性,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唤起了消费者的情感认同。⑤传统文化始终有旺盛的生命力,文化消费供需双向奔赴。【答案】12. D 13.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14. 老臣心指诸葛亮为了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时刻不忘兴复汉室,教导和辅佐刘禅治理国家,表现了一个老臣对君主感恩图报、忠心耿耿,对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15. 甲文诸葛亮进言的目的是激励刘禅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接纳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小的治国建议。他结合个人经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规谏;乙文孙臣进言的目的是劝魏王不要向秦国割地、讲和。他以生活中的小事来类比说理,委婉劝谏。16.【答案】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及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等句,通过追忆军旅生涯的雄壮场景,渲染了词人早年抗金报国的激情与理想。结尾“可怜白发生”陡然转折,痛陈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残酷现实,抒发了对朝廷妥协政策的愤懑与理想破灭的悲怆。17.【答案】《西游记》示例:示例①:《西游记》在主要人物孙悟空身上集中体现了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孙悟空不甘平凡,先是大闹地府,勾去生死簿上猴类之名,试图摆脱命运束缚。而后不满天庭封官,自封“齐天大圣”,与天兵对抗。取经途中,面对火焰山等重重险阻,他毫不退缩,三借芭蕉扇,凭借智慧和勇气战胜困难,始终坚定地与命运抗争,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示例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行取经,每个人都有独特用途,有团结协作精神。如在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变成老虎,白龙马变成侍女刺杀妖怪失败受伤,八戒去花果山请回了被赶走的悟空。后来沙僧、八戒协助悟空打败妖怪,这个过程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大战黄眉大王时,孙悟空负责出谋划策、主攻周旋,猪八戒和沙僧协助吸引火力、保护后方,他们与请来的神仙紧密配合,各自发挥优势,通过团队协作成功降伏妖怪,体现了团结协作对于完成目标的重要性。《红星照耀中国》示例:示例①:《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长征、陕北苏区建设等历史事件中,团结协作精神成为了我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如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生死关头,突击队员攀索冲锋,后续部队边铺木板边跟进,火力组在对岸实施压制,各部队分工明确,夺桥成功。刘伯承在彝族地区通过歃血为盟,争取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所有人的团结协作让红军战胜了强大的敌人,继续长征。示例②:《红星照耀中国》记录长征途中面对自然绝境和敌人封锁的集体突围,体现出了顽强抗争的精神。如:长征中翻越大雪山、穿过松藩草地时,战士们身着单衣在零下几十度的夹金山攀爬,陷入沼泽时相互拉扯救援,用草根、皮带等充饥却坚持行军。过草地时许多人陷入泥沼,从此没再站起来,但队伍仍以每日30英里的速度前进。战士们以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超越生理极限、对抗绝境,体现了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18.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