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石家庄市初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5.历史开卷考试,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6.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为距今5000年左右的考古发现,它们可以用来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A.连续性 B.渐进性 C.阶段性 D.多元性2.“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汉代实现“地域的一统”的做法有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设桂林、南海等数郡C.设置西域都护管理 D.国家实行盐铁专卖3.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都超过了北方,社会经济长期稳定,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材料说明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繁盛C.冬麦和晚稻两熟制得到推广 D.南宋后期,棉纺织业的兴起4.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共同印证唐朝时 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元朝时 1264年,忽必烈设立总制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1288年更名为宣政院。清朝时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等。A.西藏自古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B.元世祖时就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管辖C.唐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D.西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已有上千年5.这场战争是中国军队与入侵之外敌交战时武器装备差距最小的一次战争,因为经过30多年的洋务自强,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了变化。但从结果看,它又是中国军队败得最惨的一次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日本联合舰队遭受重创,但一艘未沉。这场战争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将士庸懦畏敌 B.明治维新增强日本国力C.战略战术不当 D.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6.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同属哪一主题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D.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7.2024年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讲述了1951年5月28日至6月12日进行的铁原阻击战。此战的双方力量对比:美军投入约4.7万余人,配备1300多门火炮,有180余辆坦克及空中支援;志愿军第63军仅2.4万余人,火炮240余门,无坦克飞机。电影里还有这样的一段对话,指导员说:“听说是块硬骨头,可咱们是什么牙口 ”志愿军战士铿锵有力地回答:“钢!钢!钢!”此材料最能佐证抗美援朝战争的A.毁灭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艰巨性8.下图所示目录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历史》一书。据此判断,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6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21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26A.古代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C.古代欧洲文明 D.封建时代的亚洲9.右图所示历史事件A.由总统华盛顿担任军事总指挥 B.废除南方存在的黑人奴隶制度C.对拉美独立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D.促使英国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10.一些学者和智库主张亚非拉国家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粮食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等也被视为与万隆精神一脉相承。“万隆精神”的核心是A.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友好相处B.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C.争取民族独立、改变世界面貌D.努力摆脱殖民主义带来的枷锁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 国的重大事件年代尺(部分)。“ ”应该填入的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12.1907年为了解决正太铁路和京汉铁路并行带来的交通和安全问题,正太铁路全线2500多名职工每人捐献一天工资集资建成大石桥,自此有了桥西和桥东之分……日军进攻石家庄时,大石桥一度被炸坏……日军投降后,石家庄战役时,国民党守军把大石桥改成核心工事,成为国民党守军最高指挥部……1993年它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材料反映了大石桥功能的变化A.交通枢纽——核心工事——文物 B.城市分界——核心工事——指挥部C.城市分界——交通枢纽——文物 D.交通枢纽——核心工事——指挥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2分,14题12分,15题12分,共36分)13.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农历蛇年,成为中国首个“非遗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太初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法,尽管原文已经散佚,但基本内容保留在《汉书·律历志》中。它恢复了夏历传统,将农历一月定为岁首,正月初一定为新年首日。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改用公历,并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为兼顾民间传统习俗,1914年中华民国内务部提议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公历1月1日仍称“元旦”,这一提案被批准,“春节”成为农历新年的官方名称。人们常以团圆祭祖、燃放爆竹、拜年贺岁、张贴春联年画等形式庆祝春节。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城市逐渐出现贺年卡、登报等贺春的新形式。材料三 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明确将春节列为全民法定假日。改革开放后政府鼓励春节期间开展庙会、舞龙舞狮等各种民俗活动,1983年开始举办春节晚会,举国同庆、延续至今。春节假期还催生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春运”,数亿人返乡探亲、阖家团圆。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把春节列为公共假日,纽约、伦敦等地举办春节庆典。(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春节的由来。(4分)(2)结合上述材料,探究春节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4分)(3)综合上述材料中春节的起源和演变,归纳中华文明的特点。(4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我国在隋唐时期就有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雕版印刷刻板费工费时……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板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梦溪笔谈》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摘编自部编历史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材料二 钱学森是空气动力学、火箭技术和系统工程领域的权威,曾领导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项目。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急需此类人才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周恩来总理批示:“钱学森要回来,一定要让他回来!”1955年钱学森突破重重阻挠归国,组建中国首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主持完成“两弹一星”工程系统论证,创建工程控制论体系,培养首批航天人才。——摘编自叶永烈《钱学森传》(1)材料一表明我国哪一传统科技取得突破 其发明者出自哪一阶层 (2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钱学森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分)他能取得这些贡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15.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请阅读大事年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12分)大事年表时间 事件1914年7月 一战爆发1918年11月 德国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定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会召开,签订《凡尔赛条约》1920年1月 国际联盟成立1921年—1922年 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九国公约》1939年9月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42年1月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 ★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3年11月 开罗会议召开,发表《开罗宣言》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召开1945年5月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6月 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50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1945年7月 波茨坦会议召开,发表《波茨坦公告》1945年9月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 《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标志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正式成立,中国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部编历史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1)结合所学知识,将大事年表中的“ ★ ”补充完整。并据材料指出,哪一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分)(2)选择大事年表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分)【示例】观点:加强国际合作才能促进共同发展论述:二战期间,面对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美英苏中等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相互支持,为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基础。1945年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最后胜利,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协调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步伐、对战胜法西斯主义及建立联合国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处理国际事务时各国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发展共赢。2025年石家庄市模拟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C A A D B D C C A B A二、非选择题13(1)由来:①西汉:农历一月为岁首,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新年首日;②民国年间:把正月初一正式定为春节(4分)(2)内涵:团圆欢聚、感恩亲情、祭祖祈福、辞旧迎新(写出两点即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特点:连绵不断的延续性、推陈出新的创新性、中华文明的辐射性、推动世界文明多元发展的全球性(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4(1)突破:印刷术;阶层:平民(匠人)(一点1分)。(2)贡献:组建中国首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主持完成"两弹一星"工程系统论证,创建工程控制论体系,培养首批航天人才。(答对两个得2分)原因:钱学森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是科学家;国家的需要和支持。(两个角度4分)启示: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的创造者(社会精英和人民群众都是历史的推动者)。③将个人理想与时代发展、国家需要相结合,主动担当;④自立自强、敢于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等。(两点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15(1)《联合国家宣言》(2分);联合国(2分)(2)评分标准(满分8分)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4 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 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2 不够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充分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