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生物学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下列关于眼和视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俗话说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分别指的是角膜和虹膜B.脉络膜能给视网膜提供营养C.人从明亮处到昏暗处时瞳孔会缩小D.眼球内能折射光线的只有晶状体2.长期不科学用眼会导致近视,下列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3.耳聪目明是每个人的期盼和追求,下列关于视觉和听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耳郭B.能感受振动并将振动转变成听觉有关信息的结构是听小骨C.视觉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D.眼球结构中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位于角膜4.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C.半规管和鼓膜 D.鼓室和耳蜗5.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宣传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耳的结构受到损伤,就可能导致耳聋,下列不会造成耳聋的是( )A.耳蜗受损 B.听觉神经受损 C.耳郭缺损 D.鼓膜破裂6.中医认为,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下列关于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鼓膜属于中耳,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B.听到巨响时可以张口并堵耳C.上呼吸道发炎时,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D.听小骨可以放大并传导振动7.二胡是我国传统的拉弦乐器,由西域胡人传来,又称“胡琴”。二胡弦音,丝丝入耳,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A.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B.声波→外耳道→鼓室→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D.声波→外耳道→鼓室→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8. DeepSeek (深度求索)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搜索工具,能深度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人类的语言中枢位于 ( )A.脊髓 B.脑干 C.大脑 D.小脑9.植物人虽然没有意识,但是他的呼吸、心跳、血压都正常,右图中植物人主要损伤的部位和肯定正常的部位分别是( )A.1和2 B.1和3 C.2和3 D.无法确定10. ChatGPT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问题和语境,生成与我们人类相似的自然语言回复。下列关于人类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神经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C.脑干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D.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11.附中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探究膝跳反射时,发现完成膝跳反射的正确传导路径是( )A.①→②→③→④→⑤B.⑤→②→①→③→④C.②→①→③→④→⑤D.⑤→④→③→①→②12.生物日常的各种行为与反应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听到上课铃声回到教室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感动得潸然泪下 D.触碰含羞草使叶片合拢13.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都经历着各种与人体生理反应相关的现象,这些现象背后蕴含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条件反射的形成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B.只要反射弧的结构完整,反射就能完成C.行人听到身后汽车喇叭声会迅速躲避,这种反射需要大脑参与D.膝跳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14.右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条件反射的反射弧,则C为脊髓B.若d 受损,反射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但有感觉C.e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D.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为:a→c→e15.央视的《朗读者》是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关于观众完成该生命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B.观看该节目的神经中枢在脊髓C.接受声音刺激的感受器是鼓膜 D.品诗词需要用到人的语言中枢16.随着眼保健操音乐的响起,小军做起了眼保健操。下列与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A.惊弓之鸟 B.孔雀开屏 C.吃梅止渴 D.蜘蛛结网17.激素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重要部分,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B.在血液中含量极少C.通过导管从腺体排出 D.有特殊的调节作用18.某成年人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这与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过少有关。该人所患疾病和对应激素分别是( )A.呆小症和甲状腺素 B.呆小症和生长激素C.侏儒症和甲状腺素 D.侏儒症和生长激素19.以下是人群中高发的疾病,下面选项中都是传染病的一项是( )①脚气 ②水痘 ③色盲 ④肺结核 ⑤蛔虫病 ⑥糖尿病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20.传染源是传染病流行的必要环节,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乙肝病毒携带者 B.禽流感病毒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流感患者21.夏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食堂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及时消毒餐具。下列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感冒 B.甲肝 C.狂犬病 D.病毒性结膜炎22.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与乙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乙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过程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B.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C.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D.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23.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等方式传播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该传染病的传染源B.可以通过使用公筷等方式切断传播途径C.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是病原体D.体内有幽门螺杆菌就会导致人体患病24.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关于酸雨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B.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饮用C.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25.每年的6月5 日为“世界环境日”,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 B.露天焚烧秸秆C.打造绿色社区 D.日常低碳出行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简答题(26至29题每空1分,30题每空2分,共50分)26.(12分)乒乓球是许多人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向我们展现了奥运赛场的“视界”与“听界”,乒乓球比赛中涉及了许多的生物学奥秘,请据图回答问题:(1)奥运赛场激情飞扬,我们能看到精彩纷呈的奥运比赛,是因为乒乓球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 ] 、玻璃体,物像形成在[ ] ,并最终在 的一定区域形成视觉。(2)运动员注视着乒乓球飞向对手,在乒乓球由近及远的过程中,他始终能看清球的位置,此时他眼球中睫状体逐渐 (选填“收缩”或“舒张”),使得[③]的曲度 (选填“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3)观众席上的小刚患有近视,看不清远处物体,这是由于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 方,建议他配戴 矫正。(4)观众们在看台摇旗呐喊为运动员加油助威,运动员能够听到观众欢呼的声音,其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二中的[ ] 内,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由于声音过大观众席上的小明出现短暂的耳聋,这是由耳的结构中[ ] 受到不平衡气压的冲击造成的,此时他可以张嘴使[ ] 打开,以维持气压平衡。(5)在对抗过程中,运动员以精湛的技术演绎了搓、托、拉、吊等接球法,这属于 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其结构基础是 。27.(12分)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出游好时节,登山运动能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力,既陶冶情操又增强体质。在登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分析回答:(1)图一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功能是 ;它由[b] 和[c]突起构成,其中轴突很长,外表套有一层鞘,组成 。(2)图二中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A] ;登山时,听到“小心脚下”后,紧紧抓住登山杖,这一过程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称为 。(3)登山时手臂不慎被山野中的荆棘刮伤,手会迅速缩回,这种反射的类型属于 反射(选填“条件”或“非条件”),请写出此反射过程所经过的途径: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4)若图二中②因意外发生损伤,能否发生缩手反射 (选填“能”或“否”), 疼痛.(选填“有”或“无”)。(5)登山过程中,既要观察地形、判断路况,又要协调运动、时刻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体现了图二中 (填字母)的功能。(6)登顶成功,队员们击掌相庆,心潮澎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此过程中哪一种激素的分泌较多 (填激素名称),以上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 共同调节。28.(8分)激素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如图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⑥所指的腺体中,既属于生殖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的是[ ],所分泌的 与维持第二性征有关。(2)若某人幼年时期[②] 中分泌的激素过少会患 ;我国实行食盐加碘这一项全民营养工程是因为缺碘会引起 疾病。(3)某人身高显著高于常人,达到惊人的2.4米,可能是由于幼年时期[ ] 分泌的 过多导致的。(4)正常人每日进餐后,食物经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会增多,这时血管内的血糖感受器就会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指挥[ ] 产生胰岛素,胰岛素指挥体内的细胞消耗掉血液里的葡萄糖,随后血糖浓度就逐渐降下来了。29.(6分)激素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能促进蝌蚪的发育,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蝌蚪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甲 10 不添加甲状腺激素 平均37天发育成青蛙乙 10 每隔一天向玻璃缸中添加甲状腺激素5mg 平均25天发育成青蛙(1)本实验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2)甲、乙两组除实验变量外,所用蝌蚪的种类、生长状况及培养的水质、温度、饵料等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其目的是 。(3)若成年人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减少,会出现怕冷、乏力、情绪低落等症状,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和 (选填“提高”或“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4)兴趣小组如果还想探究“胰岛素对小狗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应采用 (选填“饲喂”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实验,原因是胰岛素的本质是 。30.(12分)甲流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小明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甲型流感,老师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要求小明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学生咳嗽或打喷嚏时要使用纸巾掩盖口鼻,然后把纸巾丢进垃圾桶。没有纸巾时,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口鼻,然后洗手;③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⑤戴口罩;⑥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接种流感疫苗。(1)甲流能在班级内快速传播是因为传染病具有 和 的特点。(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型H1N1 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H1N1 流感的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甲型流感患者属于 。(3)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老师制定的以上措施中①属于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填序号)。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生物答案1-5 BAABC 6-10 BACBD 11-15ADBBD 16-20ACDAB 21-25BDBAB26.每空1分。(1)③晶状体 ④视网膜 大脑皮层(大脑)(2)舒张 由大变小(3)前凹透镜(近视镜)(4)⑧耳蜗 ⑥鼓膜 ⑨咽鼓管(5)条件 反射弧27.每空1分。(1)接受/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传递)兴奋/神经冲动 细胞体 神经纤维(2)大脑皮层 反射(3) 非条件 ①→②→③→④→⑤(4) 否 无 (5) AB(6)肾上腺素 神经系统(调节)和激素(调节)/神经系统(调节)和内分泌系统(调节)28.每空1分。(1)⑥卵巢 雌性激素(2)甲状腺 呆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3)①垂体 生长激素 (4)⑤胰岛29.每空1分。(1)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2)控制单一变量(意思对即可)(3)提高(4)注射 蛋白质30.每空2分。(1)传染性 流行性 (顺序可换)(2)病原体 传染源(3) 控制传染源 ②③⑤注:序号只有数字没有圆圈不得分,错别字不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