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回归教材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物质运输(课件+学案含答案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回归教材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物质运输(课件+学案含答案 )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物质运输
1.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2)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2.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1)自由水: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物化学反应;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5.与核酸相关的知识归纳
(1)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3)核酸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6.速记糖类的五个要点
(1)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2)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
(3)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分子。
(4)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原释放的能量多。
(5)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7.脂肪及磷脂的分子组成
脂肪是由三分子的脂肪酸和一分子的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而磷脂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两分子的脂肪酸及一分子的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成的酯。
8.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
(1)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细胞器
(1)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常见细胞器的功能
①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②叶绿体: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③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被喻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④中心体: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⑤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⑥内质网: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⑦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3)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
①相关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
②运输方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10.细胞核
(1)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可以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但不能进行翻译,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
(3)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如RNA、蛋白质能通过核孔。
(4)物质进出细胞核不一定需要经过核孔,如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5)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如原核生物。
(6)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成深色(紫色或紫红色)。
1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胞吞、胞吐。
(2)胞吞和胞吐有时也运输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的转运。
(3)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和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4)主动运输方式的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根据种子萌发需要O2的量,富含脂肪的花生种子种植深度应该浅一些。 (  )
2.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  )
提示:变性蛋白质的肽键未破坏,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只有DNA含有氢键,RNA不含氢键。 (  )
提示:tRNA中含有双链部分,因此也含有氢键。

×
×
4.酶、抗体、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  )
5.原核细胞无核仁,但能合成rRNA。 (  )
6.固醇类激素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  )
7.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布在脂质中。 (  )
提示: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8.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依赖受体。 (  )
9.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都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  )
提示:蛋白质可能通过高尔基体进入溶酶体。



×

×
10.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一定含有核酸。 (  )
提示:中心体能自我复制,不含核酸。
11.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  )
提示: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12.离子通道的构象不会发生改变。 (  )
提示:当某种特定刺激发生时,通道蛋白的构象会发生改变,特定的物质就能通过。
×
×
×
13.1 mol/L NaCl溶液和1 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  )
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1 mol/L的NaCl溶液和1 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不相同,因为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14.细胞在适宜浓度的高渗溶液中都能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  )
提示:死细胞、动物细胞等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物质运输
1.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2)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2.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1)自由水: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物化学反应;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3.无机盐的两大功能
(1)参与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如I-——甲状腺激素;Mg2+——叶绿素;Fe2+——血红素;——ATP、核酸。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如维持生物体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稳定,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直接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2)根本原因:遗传物质具有多样性。
5.与核酸相关的知识归纳
(1)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3)核酸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6.速记糖类的五个要点
(1)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2)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
(3)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分子。
(4)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原释放的能量多。
(5)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7.脂肪及磷脂的分子组成
脂肪是由三分子的脂肪酸和一分子的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而磷脂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两分子的脂肪酸及一分子的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成的酯。
8.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
(1)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细胞器
(1)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常见细胞器的功能
①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②叶绿体: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③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被喻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④中心体: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⑤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⑥内质网: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⑦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3)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
①相关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
②运输方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10.细胞核
(1)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可以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但不能进行翻译,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
(3)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如RNA、蛋白质能通过核孔。
(4)物质进出细胞核不一定需要经过核孔,如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5)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如原核生物。
(6)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成深色(紫色或紫红色)。
1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胞吞、胞吐。
(2)胞吞和胞吐有时也运输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的转运。
(3)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和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4)主动运输方式的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根据种子萌发需要O2的量,富含脂肪的花生种子种植深度应该浅一些。 (√)
2.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
提示:变性蛋白质的肽键未破坏,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只有DNA含有氢键,RNA不含氢键。 (×)
提示:tRNA中含有双链部分,因此也含有氢键。
4.酶、抗体、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
5.原核细胞无核仁,但能合成rRNA。 (√)
6.固醇类激素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
7.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布在脂质中。 (×)
提示: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8.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依赖受体。 (√)
9.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都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
提示:蛋白质可能通过高尔基体进入溶酶体。
10.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一定含有核酸。 (×)
提示:中心体能自我复制,不含核酸。
11.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
提示: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
12.离子通道的构象不会发生改变。 (×)
提示:当某种特定刺激发生时,通道蛋白的构象会发生改变,特定的物质就能通过。
13.1 mol/L NaCl溶液和1 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
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1 mol/L的NaCl溶液和1 mol/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不相同,因为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14.细胞在适宜浓度的高渗溶液中都能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
提示:死细胞、动物细胞等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物质运输
1.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2)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2.水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1)自由水: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物化学反应;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2)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3.无机盐的两大功能
(1)参与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如I-——甲状腺激素;Mg2+——叶绿素;Fe2+——血红素;——ATP、核酸。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如维持生物体的酸碱平衡;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稳定,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直接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2)根本原因:遗传物质具有多样性。
5.与核酸相关的知识归纳
(1)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DNA(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3)核酸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
6.速记糖类的五个要点
(1)糖类一般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2)常见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
(3)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分子。
(4)等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比等质量的糖原释放的能量多。
(5)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
7.脂肪及磷脂的分子组成
脂肪是由三分子的脂肪酸和一分子的甘油发生反应形成的酯,而磷脂是由一分子的甘油和两分子的脂肪酸及一分子的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成的酯。
8.细胞膜的特性和功能
(1)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2)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细胞器
(1)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常见细胞器的功能
①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②叶绿体: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③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被喻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④中心体: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⑤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⑥内质网: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⑦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3)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
①相关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细胞膜。
②运输方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10.细胞核
(1)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可以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但不能进行翻译,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
(3)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如RNA、蛋白质能通过核孔。
(4)物质进出细胞核不一定需要经过核孔,如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5)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如原核生物。
(6)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质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成深色(紫色或紫红色)。
1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1)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胞吞、胞吐。
(2)胞吞和胞吐有时也运输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的转运。
(3)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和转运蛋白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4)主动运输方式的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根据种子萌发需要O2的量,富含脂肪的花生种子种植深度应该浅一些。 (  )
2.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  )
3.只有DNA含有氢键,RNA不含氢键。 (  )
4.酶、抗体、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  )
5.原核细胞无核仁,但能合成rRNA。 (  )
6.固醇类激素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  )
7.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布在脂质中。 (  )
8.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都依赖受体。 (  )
9.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都通过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 (  )
10.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一定含有核酸。 (  )
11.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  )
12.离子通道的构象不会发生改变。 (  )
13.1 mol/L NaCl溶液和1 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  )
14.细胞在适宜浓度的高渗溶液中都能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