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 课件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语文园地七
(部编)五年级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一次环球之旅,坐着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到荷兰的田间地头去感受恬静的牧场生活,还在神奇的金字塔下领略了人类的古代文明,课文对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本单元课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哪些语句是静态描写,哪些语句是动态描写?选择你印象深刻的,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第6自然段描写了夜晚戏剧院散场后的寂静,体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第4自然段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景物的动态美;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
动态描写
生动地写出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静态描写
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
《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凸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融入人的活动,能赋予景物生命力和变化感,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动态描写
写小船行驶时速度很快。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词句段运用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静态描写
写夜晚整个牧场又恢复了宁静。
1.从三个情境中选择一个,照例句的样子写一写。
2.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仿写要求:
这三个情景,分别应该侧重哪一方面来写呢?
可以描写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
“放学后的校园”这个情景,我会重点写出景物的静态美。
“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之后”重点应写出景物的动态美。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从喧闹到平静,这是放学后的校园和白天校园的不同之处。
“群鸟飞过湖面”“火车进站之后”这两个情景中,“热闹”的过程是其特点,应该重点写。
示例:刚放学的热闹情景早已消失不见,仿佛还能听到楼道里的说话声、笑声和各种各样的声音,不一会儿,整个校园是寂静无声,连被秋风吹起的杨树叶的沙沙声都能听见,操场上杳无人迹。
开始写一写吧!
仿写完成后,小组内轮流读一读,互相评一评。
语言运用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这两段话是如何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的?
第一段话是《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的句子,通过描写小艇在建筑物中穿梭的情景来体现威尼斯的动态美。第二段话是《牧场之国》一文中的句子,通过描写晚上荷兰牧场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来体现荷兰牧场风光的静态美。
在这三种情景中,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①放学后的校园  
②群鸟飞过湖面  
③火车进站
这三种情景中,该怎样写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呢?
第一种情景“放学后的校园”,先描写出学生放学时喧闹的情景表现出校园的动态美,再描写出放学后校园的安静来表现校园的静态美。
第二种情景“群鸟飞过湖面”,先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时,水面上的各种变化来表现出湖面的动态美,再描写出群鸟飞过湖面后,水面慢慢恢复平静来表现湖面的静态美。
第三种情景“火车进站”,先描写出火车进站后,人们嘈杂的喧闹声来表现火车站的动态美,再描写出火车出站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来表现火车站的静态美。
讨论交流:第一种情景“放学后的校园”的动、静之美怎样写?
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整个校园仿佛也被这铃声所唤醒,校园变得喧闹起来,快乐与轻松充满了每个角落。噼里啪啦的收拾书本声,庆祝放学的欢呼声,同学之间的招呼声,与结束了一天的学业后如释重负的
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部放学交响乐。默默地,校园在夕阳红色的余晖中吐出最后一群归去的孩子们的喧哗,热闹的校园宁静了下来。寂静的校园被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包围着,那是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地。草儿的绿色和夕阳的红色渐渐变暗、变淡,与无言袭来的暮色交融,整个校园和着暮色也渐渐地入睡了。
请同学们按照描写第一种情景的方法,描写出其他两种情景。
四人小组内交换读一读各自写的句子,互相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全班交流汇报。
体会表达
读一读,说说下面的句子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说一说这句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这是《金字塔夕照》中的一句话,描写了埃及金字塔在夕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熠熠发光之美,作者穆青只描写了一种金色就表达出对埃及金字塔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这是季羡林写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一段话。
站在白色大理石铺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理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
这段话描写了印度的泰姬陵纯白的奇迹之美,作者季羡林只描写了一种纯白色就表达出对印度泰姬陵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说一说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这是朱自清写的《绿》中的一段话。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哪。那醉人的绿呀!
说一说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这段话描写了温州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得恰到好处的特点。作者朱自清只描写了一种奇异的绿色,运用对比衬托法就表达出对温州梅雨潭的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这三段话共同的表达特点是什么?
这三段话都是通过烘托、渲染的方法来表达作者对景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试着运用烘托、渲染的表达方法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第2课时
乡村美景图
欣赏了这几组乡村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
乡村四月
四月是什么季节?
农历四月是春末夏初的季节,正是农忙季节。
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是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由于一生未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没有做过官。他一生为了诗歌游走四方,擅长写山水诗,也创作出了一
些同情民间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曾经隐居在一个深山村里,在那里搭了三四间小茅屋,种了些高粱和树木,安心闲在地写诗,六十岁左右去世。
初读古诗
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知诗人、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意?
查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借助文中的插图帮助理解。
品词赏句
把你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在诗中圈出来点。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你看到的是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置身这样的环境中你有什么感受?
景美人忙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从这两句诗中,你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吗?
表达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蚕桑:采桑叶养蚕。 插田:在田里插秧。
读完这两句,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呢?
农民们非常辛苦。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
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在这样的乡村四月,人们忙着蚕桑、插田,如此繁忙的两个场景,诗人竟用了非常传神的两个字就串联了起来,是哪两个字?
“才”和“又”。
乡村四月里,真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啊!这两行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这两行诗重在写人,“才”“又”这两个看似平实的词,充分说明了农民劳动的繁忙、紧张,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之情。
请用一个感叹句来赞美一下辛勤劳动的农民们。
四月农忙季节,除了忙蚕桑、插田,还要忙些什么?用“才……又……”仿写诗句。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耘田又种瓜。
背诵《乡村四月》。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