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40 分。
1.一些航天器在其使命结束后会进入“垃圾轨道”做圆周运动,这类轨道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之上 200~300
公里。则处于“垃圾轨道”的航天器( )
A.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小 B.运行速度比地球第一宇宙速度大
C.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小 D.加速度比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
2.真空中固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 和 ,电荷量分别为 5 和 ,两球间的静电力大小为 。现
用绝缘工具将两金属球接触,再将 、 两金属小球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大小变
为( )
A. 5 B.
9 2
20 C. 5 D.
9
10
3.如图所示,两等量异种点电荷固定在 、 两点, 、 是 中垂线上的两点。电子由 点沿直线移动到
点过程中( )
A.电子受到的静电力方向发生变化
B.电子受到的静电力先变小后变大
C.静电力对电子不做功
D.电子的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4.质量为 的小球从离地面 高处以初速度 0水平抛出,下列图像分别描述了球在空中运动的速率 、重力
的瞬时功率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和动能 、机械能 随小球距地面高度 的变化关系,选地面重力势能为零
且不计空气阻力,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5.现代观测表明,由于引力作用,恒星有“聚集”的特点,众多的恒星组成了不同层次的恒星系统,最简
单的恒星系统是两颗互相绕转的双星,事实上,冥王星也是和另一星体构成双星,如图所示,这两颗行星 1、
2各以一定速率绕它们连线上某一中心 匀速转动,这样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作用而吸引在一起,现测出
双星间的距离始终不变,且它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 1与 2之比为 3:2,则( )
A.它们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2:3 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2:3
C.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2:3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 2:3
第 1页,共 8页
6.某静电场中 轴上各点电势分布图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 处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
轴正方向运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粒子一定带正电
B.粒子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粒子在 1处受到的电场力最大
D.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可绕 点转动,把小球拉至 处,弹
簧恰好无形变。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 点正下方 点时的速度为 , 、 的高度差为 。设弹簧
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则小球( )
A.由 1到 重力做的功等于2
2
B.由 到 1重力势能减少2
2
C.由 到 克服弹力做功为
D. 1到达位置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2
8.如图所示,长为 的金属杆原来不带电,在距其右端 处放一个电荷量为+ 的点电荷, 为静电力常量,则
( )
A.金属杆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不为零
B.金属杆上的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C. 4 金属杆上的感应电荷在杆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 + )2
D.金属杆上的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与该处到点电荷的距离无关
9.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槽, 、 等高, 为圆槽最低点,小球从
点正上方 点静止释放,从 点切入圆槽,刚好能运动至 点。设球在 段和
段运动过程中,运动时间分别为 1、 2,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 1、 2,则( )
A. 1 = 2
B. 1 > 2
C. 1 = 2
D. 1 > 2
10.如图所示,虚线代表某一电场中的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
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设 点和 点的电势分别为 、 ,粒子在 和 时加速度大小分
第 2页,共 8页
别为 、 ,电势能分别为 、 ,速度大小分别为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 分。
1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乙中 是打出的第一个点迹,
、 、 、 、 、 是依次打出的点迹,量出 间的距离为 , 间的距离为 ,已知重锤质量为 ,重
力加速度为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是 。
①从起始点 到打下计数点 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 ______,此过程中重锤动能的增加量
= ______。
②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 = 0.02 ,如果发现图乙中 距离大约是 3 ,则出现这种情况的错误操
作是______。
(2)图丙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装置,气垫导轨上安装了 1、2 两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竖直遮光条,
滑块用细线绕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细线与导轨平行。
第 3页,共 8页
①在调整气垫导轨水平时,滑块不挂钩码和细线,接通气源后,给滑块一个初速度,使它从轨道右端向左
运动,发现滑块通过光电门 1 的时间小于通过光电门 2 的时间。为使气垫导轨水平,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调节 使轨道左端升高一些
B.调节 使轨道左端降低一些
C.遮光条的宽度应适当大一些
D.滑块的质量增大一些
②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测出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 ,钩码质量 ,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 ,重力加速度为 。
现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若滑块经过光电门 2 时钩码始终未着地,测得两光电门中心间距 ,由数
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2 的时间分别为 1、 2,则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_;实
验结果显示,滑块运动过程有机械能的损失,原因是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在甲图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只调整光电门 2 位置,使 逐渐增大,结果表明,平均空气阻力 随 增大而增大,究其本质,说明空气阻力
与______有关。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1 分。
12.如图是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简化轨道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地面附近的轨
道Ⅰ上。在卫星经过 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远地点为 的椭圆轨道Ⅱ上,最后在
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Ⅲ。地球的半径为 ,不计地球自转对重力的
影响。
(1)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引力常量为 ,求地球的质量 ;
(2)若地球自转周期为 0,同步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求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 和由 点运行到
点的最短时间 。
13.如图所示,已知△ 处于匀强电场中且与场强方向平行,∠ = 60°,∠ = 90°,
边长 = 10 。将电荷量 = 8 × 10 6 的点电荷从 点移到 点,电场力做功 1 =
4.8 × 10 5 ,再从 点移到 点,电场力做功 2 = 2.4 × 10 5 。已知 点的电势 =
6 ,则:
(1) 、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
(2)试在图中画出通过 点的电场线。
(3)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
14.质量 = 3000 、额定功率 = 120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中的最大速度 = 40 / 。若汽
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0 = 3.0 / 2,当汽车实际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后保持不变,
运动中的阻力不变。
第 4页,共 8页
(1)求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和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0;
(2)求汽车速度 1 = 20 / 时的加速度大小 1;
(3)当汽车以额定功率运动 2 = 50 时速度已达到最大,求此时间内克服阻力做的功 。
15.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如图甲所示是某游乐场中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
直平面内的两个圆轨道组成。 1、 2分别为圆轨道的最高点, 1、 2分别为圆轨道的最低点。 1间距为 0 =
4 , 1 2间距为 ,圆轨道半径均为 ,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 0.2。圆轨道内侧光滑且不相
互重叠。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轨道的左侧 点以 0的初速度向右分别经过水平轨道和圆轨
道,历经两圆弧内侧并通过 1 2两最高点,再从 2离开时,便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运动。取 = 10 / 2。
(1)小球在一次完整的运动中,当 = 2 时,测得 0 = 7 / ,求小球将要离开 2时的速度大小 ;
(2)若圆轨道半径 = 0.4 ,减小 0的值,使小球恰好能到达 1点,此后小球能在右侧圆轨道上恰好能运动
到与圆轨道圆心等高的点,求 1 2的间距 。
(3)今在 1处放置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小球对圆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在确保完成完整运动的前提下,改变
初速度 0的大小及 1 2的间距 ,测得小球对 1处压力的最小值 与对应间距 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试求圆轨道半径 及小球的质量 。
第 5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2
11.① 1 1 1;8 2;②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① ;② = 2 ( + )
2( 2 2 );速度 2 1
12.解:(1)质量为 0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
0 =
2 0
2
解得地球的质量为 =
(2) Ⅱ = + 1椭圆轨道 的半长轴为 2
2 2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0 3 = ( + )3
( + )3
解得 = 20 ( + )3
卫星由 点运行到 点的最短时间为半个周期,即

( + )3
= = 0 22 2 ( + )3
2
答:(1)地球的质量 为 ;
( + )3 ( + )3
(2)卫星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 为 2 0 20 ( + )3,由 点运行到 点的最短时间 为 2 ( + )3。
13. (1) 解: 设 、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 和 ,则 1 2 = , = ,
代入数据解得 = 3 , = 0 ;
第 6页,共 8页
(2)由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长度的关系,可知 中点 的电势与 点电势相同, 为等势面,如图所示:
过 点作 的垂线必为电场线,方向从高电势指向低电势,
由几何关系,可知电场方向与 夹角为 30°,斜向右下方。

(3)匀强电场的场强 = = 60 ,解得: = 34.6 / 。
答:(1) 、 两点的电势分别为 3 、0 ;
(3)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34.6 / 。
14.解:(1)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时,牵引力与所受阻力大小相等,有 =
解得 = 3.0 × 103
设汽车匀加速运动的牵引力为 ,末速度为 0,则 =
= 0
0= 0
代入数据解得 100 = 3 ≈ 3.3 ;
(2)设此时的牵引力为 1,则 = 1 1 1 = 1
解得 21 = 1 / ;
(3) 1 1汽车在 2时间内由动能定理有 2 22 = 2 2 0
代入数据解得 = 3.75 × 106
答:(1)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为 3.0 × 103 ;
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3.3 ;
(2)汽车速度 1 = 20 / 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1 / 2;
(3)克服阻力做得功为 3.75 × 106J.
15.解:(1)由题意,设小球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则 2 20 = 2 ( 0 + )
又 =
第 7页,共 8页
联立解得: = 5 / 。
2
(2)设小球在 1点的速度为 11,则 =
1
小球从 1运动到与右侧圆轨道圆心等高的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2 ) = 0 2
2
1
解得: = 3 。
2
(3)设小球在 2处有最小速度 2时,对应 1处有压力的最小值,则 =
2

1 1
小球从 1运动到 2,由动能定理得: (2 ) = 2
2 2
2 2 1
2
在 1 由向心力公式得 1 ′ =
2
联立解得: ′ = + 6
2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 ′ = + 6
由图乙可知,根据图像纵截距列式:6 = 12 ,
解得: = 0.2 。
当 = 10 时, = 26 ,
4
解得: = 7 = 0.57 。
答:(1)小球将要离开 2时的速度大小 = 5 / ;
(2) 1 2的间距 = 3 ;
(3)小球的质量 = 0.2 ,圆轨道半径 = 0.57 。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