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部分名校高二(下)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7小题,共 2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为泊松亮斑,其原理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B.图乙为内窥镜,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C.图丙中激光切割金属,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点
D.图丁中观看立体电影需要佩戴偏振眼镜,说明光是横波
2.如图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 点,在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 相距 20 ,小球经过 点时开始
计时,经过 0.5 首次到达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振动的周期为 2.0 B.小球振动的振幅为 20
C.小球由 点到 点加速度不断减小 D.小球由 点到 点速度不断增大
3.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竖直圆盘如图甲所示,圆盘转动时,固定在圆盘上的小圆柱带动一个 形支架在竖直
方向振动, 形支架的下面系着一个由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圆盘静止时,让小球做简谐运动,其振
动频率为 0.5 。圆盘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小球振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振动的固有周期是 4
B.此时圆盘的转速为 15 /
C.若圆盘的转速变为 30 /min,小球振动的振幅会变大
D.若圆盘的转速变为 30 /min,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会变大
4.下列有关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9页
A.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是横波
B.横波传播过程中,质点并不随波迁移,纵波传播过程中,质点随波迁移
C.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质点间的距离一定等于波长
D.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测到的频率变小
5. 1、 2为放在水平面上的高度略有差别的两个长方体,为了检查这两个长方体的上表面是否相互平行,
检测员用一块标准的平行透明平板 压在 1、 2的上方, 与 1、 2之间分别形成尖劈形空气层,如图所示。
1、 2的上表面与平板 之间的夹角分别为 和 , 为平板 上表面上的一点。用单色光从上方照射平板 ,
1、 2的上方都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 ,则 1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 2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
B.若 > ,则 1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 2上方的干涉条纹间距
C.若将 1、 2的间距缩短些,则 1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得更稀疏
D.若在 处用较小的力下压平板 ,则 1上方的干涉条纹分布变密
6.一列沿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 1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 和 是这列简谐横波上的两个质点,从 =
0 时刻起质点 在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频率为 2 B.该波的波速大小为 1 /
C.该波沿 轴正向传播 D. 0~1 时间内,质点 通过的路程为 1
7.如图甲所示,倾角为 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连接一劲度系数为 、原长为 0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
一质量为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小球托起使弹簧恢复原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斜面
上往复运动。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选取小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小球由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过程
中,其加速度 随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忽略空气阻力。
则( )
第 2页,共 9页
A. sin 小球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为
B.小球从最高点运动至最低点过程中,小球的回复力先变大后变小
2 2 2
C. 小球从最高点运动至平衡位置过程中,小球的回复力做的功为
D. 小球处于平衡位置时,其速度大小为 sin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8分。
8.如图所示,挡板 固定,挡板 可自由移动,将 、 两板间空隙当做一个“小孔”做水波的衍射实验,
出现了图示中的图样。实验中观测到 点水面没有振动,为了使 点处能发生振动,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增大波源的频率 B.增大波源的周期
C.将 板向下移动一些 D.将 板向上移动一些
9.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出光的波长,某同学用间距不同的双缝进行实验
获得的干涉图样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页,共 9页
A.实验中,应调节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B.图乙中,干涉图样 对应的双缝间距大
C.若仅将滤光片由紫色换成绿色,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
D.若仅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
10.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 、 两点,在 时刻 、 两点间形成如图甲所示的波形,在
+ 3 时刻 、 两点间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已知 、 两点间的距离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周期为 0.8 ,则波向右传播
B.若周期为 12 ,则波向右传播
C.若波速为 8.5 / ,则波向右传播
D.若波向左传播,则该波波速的最小值为 0.5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8分。
11.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画出的光路图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为减小测量误差,大头针 1、 2的连线与法线 ′的夹角应尽量小些
B.若大头针 1、 2的连线与法线 ′夹角较大,有可能在 ′面发生全反射
C.插上大头针 4,应使 4挡住 1、 2的像和 3
D.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大头针 3和 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2)根据图甲可知,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_____(用图中角度表示)。
(3)若该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其中①中用的是
矩形玻璃砖,②中用的是梯形玻璃砖。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 ′为界面画光路图。则①中测得
第 4页,共 9页
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②中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器材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图乙为细线的两种悬挂方式,正确的是_____(选填“1”或“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
B.选择质量大、体积小的小球,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
C.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角应大一些,以便于观察
D.在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用停表测量单摆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3)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示数如图丙所示,则 =_____ 。
(4)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 对应的周期 ,作出 2 图线,如图丁所示,利用图线上任意两点 、 的坐标
1, 1 、 2, 2 ,可求得 =_____;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摆球的半径,其他测量、计算均无误,则用
上述方法算得的 值和真实值相比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6分。
13.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 为三棱镜的横截面,一束单色光从 边的中点垂直射入棱镜,在 边上恰
好发生全反射,然后从 边射出。 边长为4 ,∠ = 37 ,真空中的光速为 ,取 sin37 = 0.6,cos37 = 0.8。
求:(结果可用分式表示)
(1)该三棱镜对单色光的折射率 ;
(2)单色光在该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
第 5页,共 9页
14.如图甲所示,在 轴上有两个波源 1和 2,两波源在纸面内做垂直于 轴的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分别如
图乙、丙所示,两波源形成的机械波沿 轴传播的速度均为 0.25 / 。
(1)请写出波源 1的振动方程;
(2)求波源 1形成的波的波长;
(3)求振动稳定后, = 0 处质点的振幅;
(4)求 0~20 内, = 0 处质点振动的路程。
15.如图甲,有一单摆,悬点为 ,摆长为 。将摆球(可视为质点)拉到 点后由静止释放,摆球将在竖直面
内的 、 之间来回摆动,其中 点为运动中的最低位置,最大摆角为 ,摆球质量为 。在 点接有一力传
感器,图乙表示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细线对摆球的拉力大小 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其中 0为已知量,不计空
气阻力。求:
(1)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2)摆球在 点时,回复力的大小;
(3)细线对摆球拉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第 6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
(2) sin 1sin 2
(3) 偏小 不变
12.(1)2
(2)
(3)14.50
(4) 4 2 2 1 不变2 1
13. 1解:(1)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单色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 37 ,则 sin =
解得 = 53
(2) 单色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速度 =
2 ×1
单色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距离 = 2 tan37 + cos37 2 43 sin37 = 12

单色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
解得 = 215 36
14.解:(1)由图乙、图丙可知两列波的周期均为 = 4
振幅分别为 1 = 2 , 2 = 4
2
设波源 1 的振动方程为 = 1sin +
第 7页,共 9页
由于 = 0 时, = 2 ,代入振幅和周期可得 = 2sin 2 + 2
(2)两列波的波长均为 =
解得 = 1
(3) = 0 点到两波源的波程差 0 = 4 2 = 2 = 2
由于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可知 = 0 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幅 0 = 4 + 2 = 6
(4) = 0 = 波源 1 形成的波传播到 处需要的时间 11
解得 1 = 8
波源 1 带动质点振动的时间 2 = 12 = 3
振动的路程 1 = 12 1
解得 1 = 24

波源 2 形成的波传播到 = 0 处需要的时间 23 =
解得 3 = 16
波源 2 带动质点振动的时间 4 = 4 =
振动的路程 2 = 4 2
解得 2 = 16
质点振动的总路程 = 1 + 2 = 40
15.解:(1)由图像乙可得,单摆周期为 = 2 0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 2
2
联立可得 =
20
(2)摆球在 点时,回复力的大小为 回 = sin
2
解得 回 =

2 sin 0
(3)当摆球位于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最小 min = cos
2
cos 整理得 min = 20
当摆球位于最低点时,绳子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此时绳子拉力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ax
2
=
1
摆球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cos = 2
2
第 8页,共 9页
2
联立可得 max =
3 2cos
20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