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化学期中试卷
考生注意:答题时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a-40 Fe-56
一、选择题(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14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A. 冷水浸泡 B. 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 装袋保存
2. 物质的用途和其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作燃料 B. 氢气填充升空气球—密度小于空气
C. 稀有气体制霓虹灯—通电发出有色光 D. 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
3. 多姿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下列过程中明显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用针线制作刺绣
B. 用孔雀石配釉烧制绿陶
C. 将木材制成各种形状木质漆器胎体
D. 用锤子敲打制作银饰
4. 夏天阳光下的海滩上,海水升温比沙子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B. 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C. 水具有较小的密度 D. 水能分散其他物质
5. 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水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
A. 氦气 B. 铁 C. 液氧 D. 氯化钠
6. 原子变为离子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 质子数 B. 电子层数 C. 中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7. 考古学家通过碳-14测定法将某地的文明发展史推到距今8000多年前。碳-14的原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6 B. 8 C. 14 D. 20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并放大量热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紫色火焰
9. 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10.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 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B.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数增多了
C. CO2气体制成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 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
11. 下列实验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提示: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
A. B.
C. D.
12.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是因为原子的实际质量太小
B. 是某种原子实际质量与氧原子质量的比值
C. 原子实际质量越大,其相对原子质量也越大
D.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之比
13. 粗盐提纯实验中,精盐的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A. 过滤时滤纸破损 B. 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蒸发时固体飞溅 D. 余热未完全烘干水
14. 下列图象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用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 一定质量红热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A. A B. B C. C D. D
15~17题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
15. 小林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将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加快 B. 氧气质量不会增加
C. 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D. 高锰酸钾也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6.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③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 ②粒子为钠离子
C.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④4中x为7
17. 小明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到一种钛(Ti)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48.关于这种钛原子质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约为一个碳原子质量48倍 B. 约为一个镁原子质量的2倍
C. 比一个铁原子质量小 D. 钛原子的质子数为48
二、简答题(共30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8. 饮用水安全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水”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
任务一:调查参观,参观自来水厂,了解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图1。
(1)观察来自取水口的天然水,发现其较浑浊,是因为其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
(2)根据图1信息,沉淀池中加入的絮凝剂通常是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池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任务二:检测水质
(3)TDS值是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TDS值与水质纯度的关系如图2,某水样经测定的TDS值如图3,则该水样的水质纯度属于___________。
任务三:认识水的组成
(4)兴趣小组模仿科学家对水的组成进行探究。他们将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管,发现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从而得到“水不是一种元素”的结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19. 同学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认识空气。
【组成角度】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某同学将教材实验进行了改进,下表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资料:食品脱氧剂(以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
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
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19.7 19.7 19.7
(1)据表中数据推算,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___。
(2)若食品脱氧剂量不足,则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缺点分别是:(各写一点)优点是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
【变化角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各组分的沸点如下所示:
组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沸点(℃) -195.8 -183.0 -78.5
(4)将盛有液态空气的容器打开,上述三种气体中,先逸出的是___________。
(5)工业上,通过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得到氧气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
【性质角度】
某同学为探究氧气的性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6)如图进行实验,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7)实验前: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0.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部分装置略去)。
【实验方案】
Ⅰ.相同温度下,按如表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 H2O2溶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催化剂
① 4% 15 无催化剂
② 4% 15 0.2gMnO2粉末
③ 4% 15 xgFeCl3粉末
(1)③中,x=___________。
(2)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依据图1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Ⅱ.某温度下,量取15mLH2O2溶液,加入0.2gMnO2粉末进行实验。仅改变H2O2溶液的浓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2.另量取15mL4%的H2O2溶液,加入0.2gMnO2粉末进行实验。仅改变反应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3。.
(4)依据图2分析,能证明H2O2溶液的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有影响的证据是___________。
(5)依据图3数据能否能证明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有影响,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1. 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氢气的制取方法、储存方式、应用优势等展开探究。
任务一:调查氢气制取方法
获取氢气的方法多样,其中利用光伏和风力产生的电力进行水的电解制氢,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技术成熟的途径。以下是两组可用于电解水的装置:
(1)装置甲中,接通电源后,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极分别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
(2)切断电源,打开b管顶端的活塞,在管口放置一根燃着的木条,会观察到气体燃烧,产生___________色的火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
(3)实验时,老师向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
(4)与图乙装置相比,图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一点)。
(5)我国科学家已研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的方法。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催化剂):则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任务二:调研氢能储存方式
储氢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分为物理储氢和化学储,前者包括高压气态、低温液态、吸附等储存方式,后者将氢气转化为其他化合物进行储存。
(6)从微观角度解释,氢气能被压缩储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7)“液氨储氢”的原理是氢气与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液氨储氢”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储氢。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化学期中试卷
考生注意:答题时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a-40 Fe-56
一、选择题(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14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17题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
【15题答案】
【答案】AC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BC
二、简答题(共30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8题答案】
【答案】(1)难溶于水的物质
(2) ①. 明矾 ②. 活性炭 ③. 化学
(3)一般 (4)
【19题答案】
【答案】(1)20.2%
(2)偏小 (3) ①. 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②. 实验所需时间较长
(4)氮气##N2 (5)分离液态空气法
(6) ①. ②. 化合反应
(7) ①.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②. 减缓热量散失,增大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20题答案】
【答案】(1)0.2 (2)
(3)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二氧化锰要比氯化铁效果更好
(4)相同时间内,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对应瓶内压强不同
(5)不能,温度变化,气体的压强可能会受到影响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1:2 ②.
(2) ①. 淡蓝 ②. (3)增强导电性
(4)便于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检验(其他合理即可) (5)①④②⑤③ (6)分子间有间隔
(7)化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