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素养提升与思维创新专栏导语一、阅读从导语中节选的内容,完成练习。(16分)圆明园,有jīn bì huī huánɡ( )的diàn tánɡ( ),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是一座jǔ shì wén mínɡ( )的皇家园林,却被鬼计多端的侵略者huǐ miè( )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sǔn shī( )。时至今日,当我们站在圆明园遗址旁,面对这片历经沧桑的jiānɡ( )土,我们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要振作精神,感受祖国文化的熏陶,lǚ( )行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国家的强盛而不懈奋斗。1. 看拼音,在导语中的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字词。(7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或字义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玲珑剔透(tì) B. 不可估量(liànɡ)C. 奇珍异宝(奇异、特别) D. 鬼计多端3.“熏”的部首是_____,第五笔是______。“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气味或烟气接触物品;B. 气味刺激人;C. 和暖。选出“熏”在下面句子或词语中的意思(填序号)。(3分)(1)把墙熏黑了。( ) (2)臭气熏人( )4.导语中还写到了中国历史兴衰之变。请你阅读下列句子并完成问题。(4分)①古有司马迁呕心沥血十几年,留下了价值不可估量的《史记》。②再看近代百年的抗争史,安居乐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当饮水思源,不忘先辈的付出。③这本书里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只有国泰民安,才会生灵涂炭。④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1)上面四句话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① B.② C.③ D.④(2)把上面四句话排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栏目一:共筑文化梦二、下面是同学们准备的栏目素材,请你完成练习。(16分)5.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家祭无忘告乃翁(你们的父亲)B.题临安邸(旅店)C.九州生气恃风雷(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D.故今日之责任(缘故)6.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诸葛亮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B.有的商家因欺诈行为而臭名远扬,导致生意惨淡。C.得知中国队夺冠的瞬间,我们兴高采烈,忍不住欢呼跳跃起来。D.秋游回来,同学们得意忘形地谈论着看到的景物。7.对下面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爱国不是用嘴说的,而是要用行动来落实的。热爱祖国的人,会团结互助,否则国家就像一盘散沙。爱国就要诚实守信,不能不讲信用。爱国就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时时刻刻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爱国的人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情,更不会做有损国家名誉的事情。A.爱国的人要团结互助。 B.爱国就要诚实守信。C.爱国是要用行动来落实的。 D.爱国就要严格要求自己。8.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题临安邸》一诗讽刺了不思收复故土、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慨之情。B.《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先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再写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人们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C.读诗,有时从题目中也能获取信息,如《题临安邸》的题目交代了写诗的地点,《己亥杂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D.《小岛》一文讲述了一位将军视察南海一座小岛的故事,主要赞扬了将军关心战士、一心为国的高尚品质。9. 欣赏歌谱《万疆》(节选),根据歌词完成练习。(8分)(1)如果给片段配乐,你不会选择( )的音乐。(2分)A. 轻柔舒缓 B. 悠扬深情 C. 慷慨激昂 D. 平静低沉(2)从上面的歌词片段中,我们发现第一句改编自课文《__________》(节选),原句是“________,_______”。像这样的爱国语句还有很多,如陆游在《示儿》中写道:“___________ ,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叹道:“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 。”(6分)栏目二:实现强国梦三、阅读诗文,完成练习。(38分)(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8分)[宋] 陆游僵卧①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②。 夜阑③卧听风吹雨,铁马④冰河入梦来。【注释】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②戍轮台:指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这里代指边关。③夜阑(lán):夜将尽。④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10. 从古诗的标题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横线诗句的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面是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资料,请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陆游在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被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六十多岁,虽然年迈,但收复失地的愿望依然强烈。然而这个愿望在当时的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为国戍边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列诗句表达的主题与本诗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B.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10分)【材料一】①“历史与我何干”的心态,诋毁英烈的谣言,背后皆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二是宣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不及西方文化。②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进一步突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正因为形势严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阵地意识。③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南京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增加,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④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个保护、开发、传承爱国主义遗产的良好循环。加大公共投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教育功能,要让参观者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认同爱国精神。(摘编自《守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有改动)【材料二】【材料三】①在讲好爱国故事这一点上,目前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存在困扰。②“看不懂”“靠自悟”的现象,在一些传统的文物博物类、革命历史纪念类的展馆中普遍存在。有的展览多年不变,有的解说晦涩难懂,有的摆放山寨文物,等等。这些现象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很难感知到爱国故事、历史文化的魅力。③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仅停留在参观旧址,看实物、照片及其他文献资料,跟不上时代步伐,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探索,很难具备时代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简单拼凑,打造不出品牌特色。④讲解方式千人一面,讲解员队伍建设问题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一大难点。(摘编自《警惕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失能”》,有改动)【材料四】①目前,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较为滞缓的建设速度不相匹配,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我们应该多方位做好保障和延伸工作,提升爱国故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②一方面要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突显其教育价值,并保障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切实到位,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自2008年起,国家要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了解到,免费开放补助经费多年没有增加,而场馆建设现代化水平高,场馆陈展对科技手段、现代化设备设施依赖程度深,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金吃紧。③另一方面要丰富基地构成类型,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要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就要融入人们的生活。文物博物类、革命历史纪念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传统基地,还可增加风景旅游区类、科学技术观念教育类、劳动实践体验类基地,尤其应该多建设一些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教育类基地,如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航天事业科研基地,让大家感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摘编自《讲好爱国故事,发力何处》,有改动)1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在守护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方面,南京做得最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等都发挥了有效作用。B.有人认为“历史与我何干”,有人诋毁英烈,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在作祟,对这些人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C.自2008年起,国家要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D.学校组织参观、媒体宣传、他人介绍是公众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主要途径。15. 有些人认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几乎没有什么作用。你是否赞同他们的观点?请你结合材料二说说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阅读材料三,完成思维导图。(3分)17.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出建议。(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卢沟桥的沉思(20分)很久以来,我对坐落在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充满了向往。这是因为“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卢沟桥被形容为一座美丽的石桥;更是因为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勾起人们的回忆和沉思,穿越80多年的时空,那卢沟桥畔的枪声依然清脆,让人警醒。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84周年前夕,如愿以偿,我来到卢沟桥。我来,是为追寻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的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史迹。桥狮见证历史沧桑,日寇侵华丧心病狂。卢沟桥上留存的那斑斑驳驳、凹凸不平、积满了雨水的旧石条,把我带进了尘封已久的历史回忆。1937年7月7日夜,在卢沟桥畔静谧的夜色中,侵华日军悍然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灭亡中国。细雨绵绵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路,我走过卢沟桥,来到宛平古城中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先烈。静默地站在历史图片、实物、景观、油画、雕塑前,那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烽火弥漫的岁月,仿佛重现眼前。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在日军暴行展厅,讲解员讲述着“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日军铁蹄过处,一片凋零。一桩桩惨案,一个个“万人坑”,即便用“惨绝人寰”“罄竹难书”“罪恶滔天”这样的字眼也难以准确描述当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犹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悲观气氛笼罩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凝视当年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的通电,我明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才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他们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有删改)18.作者对卢沟桥充满向往的原因有( )(多选)(2分)A.“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B.卢沟桥坐落在首都北京。C.卢沟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被形容为美丽的石桥。D.卢沟桥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联系上下文,理解选文中加点词句的意思。(4分)(1)“钢铁长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追寻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史迹,填写下表。(6分)21.读完文章,我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有对日本侵略者的____,有对中国共产党人的____,有对热烈响应的全国军民的_____。(3 分)22.聪聪计划给“实现强国梦”栏目投稿,下列最有可能的文章题目是( )(2分)A.做遵纪守法的小学生 B.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C.让文明礼仪常伴你我 D.沿着先辈的足迹,承载时代的梦想23.暑假期间,聪聪跟随家人前往哈尔滨,参观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结束后,他在留言簿上写下:“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读下面的资料链接,想想如果你来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参观,你会写下什么留言。(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栏目三:书写“中国梦”四、习作。(30分)24.中国人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空间站、中国探月工程、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新一代航空母舰、舰载机、潜水艇;中国高铁、中国飞机C919、跨海大桥;国产手机、新能源汽车、国产机器人……二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哪个岗位上为祖国奉献?请你展开想象,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以“二十年后的中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分段表述,把重点部分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参考答案1.金碧辉煌 殿堂 举世闻名 毁灭 损失 疆 履2.C3.灬 丶 (1) A (2)B4.(1)C(2)D5.D6.D7.C8.D(1)D(2)少年中国说 红日初升 其道大光 死去元知万事空 王师北定中原日 不拘一格降人材10.本诗是诗人在十一月四日写的,当时的天气情况是风雨交加。11.(我)躺在孤寂荒凉的村庄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关。12.这首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13.D14.A15.不赞同。材料二显示大部分人认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加强爱国主义情怀、了解爱国人物和事迹、学习爱国精神的作用,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几乎没有作用。①部分传统展馆存在“看不懂” “靠自悟”的问题。②部分爱国主义教育跟不上时代步伐,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探索和时代感。③部分爱国主义教育简单拼凑,没有品牌特色。17.①加大公共投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环境美化、展品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教育功能,要让参观者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认同爱国精神。②加大免费开放的力度,突显其教育价值,并保障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切实到位,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③丰富基地构成类型,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18.ACD19.(1)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中国人民(2)日本侵略者的侵华罪行20.21.痛恨 敬仰 赞赏22.D23.历史之痛,民族之殇,铭记于心,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共创未来。24.思路:本次习作为想象作文,要求学生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可以通过列提纲的方式,整理思路,梳理素材,辅助成文。在写作时,要注意“中国”一词,想象的场景和事件要和“中国”有关,还要注意“二十年后”这个时间,想象二十年后中国会有哪些发展和变化。例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