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锦州市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 (上)期末质量检测物 理 试 卷(本试卷共24 小题 满分80分 物理和化学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考生注意: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发射高轨大型卫星的火箭,其芯级发动机采用液氢作为推进剂燃料,是因为氢能源以其高能量密度著称,燃烧时释放的能量远大于传统化石燃料。这里的高能量密度是指液氢的A. 比热容大 B.质量大C. 内能大 D.热值大2.锦州市有多家光伏产业基地,为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做出了贡献。光伏产业是指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光电池板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的行业。其中的硅光电池板中的主要材料硅属于A.半导体 B.超导体C.绝缘体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父母劳累一天很辛苦,小明想烧壶热水,给父母泡泡脚。如图所示,当水壶里面的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会将壶盖顶开。他联想到汽油机在工作中,与此能量转化相同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4.如图为某综合实践小组设计的调光台灯工作原理图,在电路图的M、N两点之间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使滑片P 向左移动时,灯泡的亮度变亮,则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 M接A, N接BB. M接C, N接DC. M接B, N接DD. M接C, N接A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1 页 (共8 页)5.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泡都不亮。将电压表的两端分别接到a、b两点,或者接到a、c两点,或者接到a、d两点时,电压表都没有示数;将电压表的两端分别接到a、e或者a、f两点时,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A.开关S接触不良B.灯泡L 灯丝断了C.灯泡L 灯丝短路D.灯泡L 灯丝断了6.有两个用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电器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当甲用电器两端电压为0V 时,甲的电阻大小为0ΩC.若把甲和乙串联在电压为6.5V的电路中,电流是0.25AD.若把甲和乙并联在电压为4V的电路中,干路电流是0.55A7.志愿者小李在关爱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为社区的空巢老人蒸花卷。关于蒸花卷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捏一下蒸熟的花卷,花卷变瘪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蒸熟的花卷粘在笼布上,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C.热腾腾的“白气”弥漫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蒸”是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花卷的内能8.油电混合汽车作为连接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桥梁,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一辆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混合动力源的汽车,具有节能、低排放等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B.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所用内燃机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热值不变C.行驶中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给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汽车匀速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9.小强想测量自己家的空气湿度,设计了一个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 6V,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3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空气湿度H变大时,电流表示数变大B.当空气湿度H变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C.当空气湿度H变小时,电路中的总功率变小D.当电流表示数为0.1A 时,空气湿度为50%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 2 页 (共8 页)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0.如图所示,A、B是两个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铜棒,则两个铜棒的电阻RA RB;通过铜棒A、B的电流大小分别为IA、IB, 则IA IB(选填“>”、 “<”或“=”) 。11.如图所示,甲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的金属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后金属箔张开了一定角度,说明此时橡胶棒带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现用一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验电器A、B的金属球,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现象,可以判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 (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12.图中是测量电能的仪表,此时的示数是 kW h。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饭锅接入时,正常工作6min,发现此电能表的表盘转过了250转,则此电饭锅工作时的电功率是 kW。13. “珍爱生命,安全用电”是我们每个公民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安全意识。我们绝不能直接用手去拔绝缘皮破损的电源插头,否则可能会因接触 (选填“火线”或“零线”)而造成触电事故;如果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 (选填“不可”或“可以”)直接泼水灭火。14.有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该汽油机工作时,1s对外做功20次,则飞轮的转速是 r/min。用水循环带走汽油机产生的热量,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特性。15. 甲灯的规格为“4V 4W”,乙灯的规格为“4V 2W”,若将甲、乙两灯串联,为保证电路安全,电源的最大电压为 V,较暗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为了安全骑行共享单车,小明为共享单车设计了一个简化的转向电路,左开关S 闭合时左侧转向灯L 发光,右开关S 闭合时右侧转向灯L 发光。请你按照要求把图中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17.请将图中各元件正确接入家庭电路,其中开关只控制电灯,三孔插座带保险盒。四、实验题:本题共4 小题,共24分。18.(6分)小明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准备的器材有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钢球、木块和斜面等,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本实验是通过 米反映钢球动能大小的;(2)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选择 两次实验进行分析。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用来解释汽车 (选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4)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为了控制物体的速度,小明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方案:利用不同质量的钢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假设钢球是光滑的,按此方案操作是否可行 答: ,若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木块移动的距离19. (5分)如图甲、乙、丙所示分别为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的实验装置。(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保证了沙子和水的初温与质量都相等,相同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沙子和水 来比较物体吸热本领的大小;(2)如图乙所示实验中,通过水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和燃料的质量来计算燃料的热值,这种方法计算出的热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原因是(3)如图丙所示,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将两电阻串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和 相同;(4)甲、乙、丙三个实验中,实验 (选填“甲”、 “乙”或“丙”)是利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的。20.(6分)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同学们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A、B、C三处各加一块电流表,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如图乙的实物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画“×”,再把它改到正确位置上;(2)改正错误后,某小组进行了实验,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多次实验;A处电流I /A 0.20 0.22 0.34B 处电流 I /A 0.20 0.22 0.34C 处电流 I/A 0.40 0.44 0.68根据以上实验数据断定“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你认为这一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其原因可能是(3)另外一小组多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了下面的表格中。空缺的数据,如丙图所示,B处电流表此时选用小量程,其示数为 A,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 Ic/A1 0.10 0.18 0.282 0.46 0.34 0.803 0.20 0.5221.(7分)小亮和同学们分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电压恒为4.5V)、开关、电流表、电压表、规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若干、电阻箱 (阻值可调节)、导线若干。(1)小亮他们先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按照图甲连接好电路后,保持电阻箱接入电路阻值不变,小亮进行了五次实验测得下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 5电压 U/V 1.6 1.8 2.0 2.4 2.8电流 I/A 0.16 0.18 0.20 0.24 0.28完成第4次实验后,需要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才能得到第5次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初步得出结论: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比;(2)小亮他们继续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①第一次实验:调节电阻箱阻值为5Ω,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录对应的电流值为0.4A;第二次实验:保持滑片P在第一次实验记录数据时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为10Ω, 发现电压表示数 (选填“等于2V”、 “等于4V”或“介于2V~4V之间”),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才能达到实验要求;第三次实验,电阻箱接入电阻为20Ω,正确操作后读取电流表示数为0.1A;②将实验数据描绘到“I-R”图像中,如图乙所示,可初步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比;③根据上面所测的三组实验数据,把每次实验时记录的电流值和对应变阻器 Rp的阻值,在图乙坐标系中描成点,将这些点绘成曲线B,发现曲线B与曲线A (选填“有交点”或“无交点”);④如果小亮他们选取了规格为“60Ω0.5A”滑动变阻器,该实验电路及器材不变的情况下,若为了完成5Ω、10Ω 20Ω和40Ω四次实验,则事先预设的电压表示数不得超过 V。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 小题,共22分。22.(8分)某电热水器有“关”、“加热”和“速热”三个挡位,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若R 、R 为电热丝(不考虑其电阻变化),该电热水器的额定电压为220V,某次正常使用过程中,两个挡位工作时的电流和工作的时间如图像乙所示。求:(1)该电热水器加热挡的额定功率;(2) R 的电阻;(3)速热挡工作时通过R 的电流;(4)如图乙所示的时间内,电流经过电阻R 产生的热量。23.(8分)如图所示,小明家新安装的可调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它是通过内置的加热元件加热,快速提供热水,小明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该水龙头内部有一个加热电阻和一个可以调节水流质量的控制开关,水龙头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若设流入该水龙头的水的初温为20℃,已知 求:**牌电热水龙头额定电压 220V额定功率 2200W频率 50Hz(1)该水龙头正常工作时内部加热电阻的阻值(2)该水龙头正常工作时每分钟消耗的电能;(3)为了避免烫伤,需控制水龙头出水温度最高为40℃,调节水流控制开关可以调控出水温度,请你计算水龙头出水量应调节为每分钟至少多少千克。 (在此温度下该水龙头正常工作时加热效率为90%)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4.(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教室护眼灯教室护眼灯的外观图如图甲所示,它工作时光线柔和,基本无可视频闪,也就是在相同时间内闪烁的次数比较多,人眼几乎感觉不到,且不会产生刺眼的眩光,能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常见的眩光类型有直接眩光、反射眩光和光幕眩光,直接眩光由灯具产生,反射眩光和光幕眩光主要由高反射物体表面产生。教室护眼灯采用双侧发光的方式,光源放在灯具的两条长边上,发出的光由两侧的导光板向中央传播,在没有导光点的导光板上,光不能从导光板表面射出,起不到照明作用。当遇到导光板底部的导光点时,改变了光线传播方向,由导光板正面射出,如图乙所示。最后通过扩散膜、微晶防眩板均匀射出。教室护眼灯工作时也会产生热量,研究表明护眼灯灯珠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丙是温度为T 时护眼灯灯珠工作时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当电路中加载一定的电压或工作电压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微小的电压变化会造成电流的急剧变化,进而导致护眼灯过度发热而损坏,因此要给护眼灯配置合理的电源进行供电。(1)教室里,各盏护眼灯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联;(2)护眼灯与白炽灯在发光时相比不会产生眩光,白炽灯产生的眩光属于 眩光;(3)导光板材料主要利用的物理属性是 (填字母);A.导电性 B.导热性 C.透明度(4)当护眼灯灯珠的温度由T 升高到T 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应在丙图像中的 (选填“区域1”、 “区域Ⅱ”或“工作区”);(5)对比图中白炽灯和护眼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情况,继续回答以下问题:根据上图中的信息4W的护眼灯和 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亮度相同。)将标有“220V15W”的护眼灯和“220V15W”的白炽灯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都正常工作,发现护眼灯的亮度远高于白炽灯的亮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通过护眼灯的电流大于通过白炽灯的电流B.护眼灯的实际功率大于白炽灯的实际功率C.相同时间内护眼灯消耗的电能等于白炽灯消耗的电能锦州市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 (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此答案仅供参考,阅卷之前请做答案,答题中出现其他正确答案也可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D A C D B C BD AB AC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0. \ =11.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B到A12. 251.9 113. 火线 不可14. 2400 比热容15. 6 1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16. 17.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18. (6分)(1)木块移动距离(2)乙、丙 不能(3)超速(4)不可行 相同19. (5分)(1)升高的温度(或末温)(2)燃料不完全燃烧(或燃料产生的热量没有被水完全吸收、有热损失)(3)电流大小 通电时间 (顺序可颠倒)(4) 甲20. (6分)(1) 断开 如右图(2) 错误 选用了规格相同的小灯泡做实验(3) 0.3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1. (7分)(1) 减小 正(2) ①介于2V~4V之间 右 ②反 ③无交点 ④2.5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 小题,共22分。22. (8分)(1)由题意可知,加热挡工作时只有 R 单独连入电路,由乙图可知热水器加热挡工作电流为2A。 …………………1分则加热挡额定功率为 …1 分(2)加热挡工作时,R 的电阻为…1 分(3)速热挡工作时 R,和R 并联,由乙图可知速热挡工作时干路电流为10A ………1分则速热挡工作时通过 R 的电流为………………1分(4)速热挡时有电流经过 R ,由乙图可知时间为7min …………………1分电流经过电阻R 产生的热量Q=W =UI t=220V×8A×7×60s=7.392 ×10 J ……2分23. (8分)…2分(2) W= Pt=2200W×1×60s=1.32×10 J ………………2分…2分……………2分24. (6分)(1) 并(2) 直接(3)C(4) 区域Ⅰ(5)18(6)C锦州市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 (上)期末质量检测化 学 试 卷(本试卷共 14 小题 满分50分 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长共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进行下列家务劳动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清扫落叶 B.晾晒湿衣服 C.剪窗花 D.点火炒菜2.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涉及试管的使用正确的是3.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阿秒光脉冲有关,阿秒光脉冲可用于测量原子和分子内部的电子运动。下列微观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A. 分子 B. 原子 C. 电子 D.原子核4.我国科学家利用氮化硼首次制备出一种薄如蝉翼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氮元素和硼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5.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冰 B. 干冰 C.氦气 D.氢氧化钙6.我国长征五号火箭采用的是低温推进剂——液氢、液氧。下列是从微观角度对氢气液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数目减少 C.分子质量增大 D.分子间隔变小7. “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不具有导电性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炭黑在常温时化学性质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6 页)8.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18B.砷原子的中子数为33C.砷属于金属元素D.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9.猜化学灯谜时,同学们对一个化学符号做如下描述:表示一种物质;表示1个分子;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描述的可能是下列符号中的A. H O B. CO C. 3N D. H 10.酚酞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下列关于酚酞(化学式为C H O )的说法正确的是A.酚酞属于氧化物B.酚酞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C.酚酞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0∶7D.酚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11. (12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I.实验室用图1 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其化学性质。(1)实验室用装置-A和D制取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方法收集O 的最佳时机是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 。(2)用装置E验证O 的化学性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2 页 (共6 页)Ⅱ.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3)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 (填“a”“b”或“s”)处。(4)检验甲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方法是 。(5)图3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补全横线上的分子模型 。(6)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的结论:水是由 组成的。Ⅲ.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40℃,用图4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7)由a处的白磷燃烧而c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b处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8)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12. (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人类一直渴望将太阳能装进瓶子里,随时携带、随处使用,“液态阳光”正实现了这一愿景。该技术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取绿色氢气,并结合二氧化碳加氢技术,合成以甲醇为代表的液态燃料,这种甲醇被称为“液态阳光甲醇”。甲醇(CH OH)是低碳、含氧的液体燃料,是全球公认的理想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它可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又能直接使用现有的以汽油、柴油为主的燃料储存运输设施,降低了储存和运输的成本。“清洁能源发电+电解H O 制氢+CO 加氢制甲醇”是目前规模化应用的“液态阳光甲醇”合成技术,其过程如图1所示。CO 加氢制甲醇是该技术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其核心是保证催化剂的效率和稳定性。近年来,基于金属氧化物的催化剂得到广泛关注,部分研究成果如图2所示。未来,随着工艺技术的优化改进,有望实现“液态阳光甲醇”技术大规模推广,为可再生能源消纳和二氧化碳减排作出重要贡献。依据短文,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2)图1中,“液态阳光甲醇”合成技术中使用的初始原料是 和CO 。(3)图2中,CO 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最适合的催化剂为 (填字母序号)。A. ZnO-ZrO 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3 页 (共6 页)(4)相比氢气,液体燃料甲醇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甲醇完全燃烧的产物与甲烷相同,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下图是煤经过加工合成甲醇的过程,该方法合成的甲醇能否被称作“液态阳光甲醇”,理由是 。(6)“液态阳光”也是一种储氢技术。图1中,理论上电解装置中消耗的H O中氢元素质量 (填“>” “<”或“-”)合成装置中生成的甲醇中氢元素质量。(7)目前,我国已在甘肃省兰州新区建成了全球首座“液态阳光甲醇”示范项目,年产甲醇1000t。若利用图1中的方法生产 1000t甲醇,理论上可转 CO 的质量是 t。13. (11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某小组对二氧化碳产生了兴趣,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任务一:二氧化碳制法与性质利用废弃饮料瓶和棒棒冰的袋子,完成CO 的制取与部分性质验证(如图1)。(1)装置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中观察到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CO 具有的性质是 ,。根据该性质,写出CO 的一个用途 。(3)该实验还能得出 CO 的另一个化学性质是任务二: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温室效应是指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在吸收辐射后会升温,并向外辐射长波热能。这些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导致大气层温度升高,阻碍了热量向外扩散,形成保温作用,从而导致大气变暖。图2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检测气体是否为温室气体的实验装置图。辐射源通过装有等量的不同气体的扁塑料瓶后,在热成像仪成像。穿透扁塑料瓶(待测气体)后的长波辐射越强,热成像的温度越高。测得实验中热成像图的温度结果如下:九年级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6 页)待测气体 干燥CO 干燥O 干燥CH 干燥空气热成像图的温度/℃ 64.0 81.6 62.8 82.6(4)由上表可知CO 、O 、CH 中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最小的为(5)依据图2装置,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的水蒸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请写出你的操作方法任务三:实验室模拟CO 的捕集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中一种方法是用NaOH溶液来吸收(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模拟CO 的捕集: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3所示,所用注射器均为单向阀,确保注射器内的物质只能流出,不能流入。操作1: 注射器A、B、C中分别吸入10mL 蒸馏水、10mLNaOH溶液、100mL 空气,双具支试管中集满约 气体。操作2:推动注射器A将10mL 蒸馏水一次性缓慢注入双具支试管里,观察到注射器C的活塞保持静止;再将10mLNaOH 溶液全部注入双具支试管里。(6)该实验说明10mL 蒸馏水最多溶解吸收CO 体积为 mL。(7)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NaOH溶液吸收CO 能力比水强,可做的捕集剂。任务四:制定低碳行动方案(8)通过该项目的探究,小组同学对低碳行动有了新的认识,请补充完整。低碳途径 低碳行动具体措施①减少 CO 的排放 请举出一种具体做法______②_______ 植树造林③CO 的转化与封存 CO 与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4. (9分)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消毒剂。柯柯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其滴到水泥地面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①水泥中含有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都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②压强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曲线斜率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快。活动一:探究氯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步骤1: _______ 木条不复燃步骤2: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1)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柯柯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氯化铁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悦悦认为柯柯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最终同学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得出了上述结论。(3)写出步骤 2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活动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分别放在如图2的密闭容器中,并用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数据处理:得到下列实验数据及其中一组实验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温度/℃ 过氧化氢浓度 曲线斜率1 二氧化锰 0.1 10 2% 0.3832 0.1 20 2% 2.1453 0.1 20 5% 4.2694 0.3 20 5% 6.6375 氯化铁 0.3 20 5% 0.0996 碘化钾 0.3 20 5% x(4)对比实验3和4 的数据得出结论是 。(5)实验中用到的三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排序是二氧化锰>碘化钾>氯化铁,则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 。(6)若实验室没有传感器等数字化实验仪器,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上面表格中的“曲线斜率”可以通过测定 来代替。(7)分析图1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C段斜率变小的可能原因是 。(8)写出生活中保存双氧水的方法 (写出一种即可)。锦州市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 (上)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主观题目中,只要回答合理,均按正确答案给分。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有错误、未配平、 “↑”或“↓”不正确、反应条件不正确,只要出现一项,该化学方程式不得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D A C D B A B 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4个小题,共40分)11. (12分)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回试管,使试管炸裂(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3)c(4)将燃着的木条靠近甲玻璃管管口,打开活塞,在尖嘴口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或将燃着的木条靠近甲玻璃管管口,打开活塞等合理答案)(5)(6)氢元素和氧元素(7)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8) P O 12. (8分)(1) 石油(2) H O (或水)(3) A(4)甲醇为液体,能直接使用现有的以汽油、柴油为主的燃料储存运输设施,降低了储存和运输的成本(或降低了储存和运输的成本;或合成甲醇过程可以消耗二氧化碳,能缓解温室效应加剧等合理答案)1(5)不能,该方法没有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制取氢气,并结合二氧化碳加氢技术合成甲醇(或不能,不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甲醇等合理答案)(6) >(7) 137513.(11分)(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3)能与水反应(4) O (5)将辐射源通过装有等量的水蒸气(或潮湿的空气)的扁塑料瓶后,在热成像仪成像,测热成像图的温度(或取等量的水蒸气或潮湿的空气于扁塑料瓶中,重复图2所示实验,测热成像图的温度等合理答案)(6) 10(7)10mLNaOH 溶液全部注入双具支试管中后,注射器C的活塞向下移动等合理答案(8)①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新能源等合理答案②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14. (9分)步骤1:取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等合理答案(1) +3(2)没有验证反应前后氯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等合理答案(4)催化剂的质量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答其它条件相同时,催化剂的质量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也给分)(5) 0.099(6)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或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等合理答案)(7)随着反应的发生,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等合理答案(8)低温存放等合理答案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