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第二课时(教案 分栏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第二课时(教案 分栏式)

资源简介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一节 土壤与植物生长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目标类型/目标行为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5.4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7~9年级:①描述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特征及其相应的功能;辨认和观察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的结构,说出其功能。 6.1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7~9年级 :①描述无机盐和水对生命活动的作用,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过程,说出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科学观念: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以及相对应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理解根尖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科学思维:通过探索根吸水的部位和条件等,能分析实验,并基于证据和逻辑,阐述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培养归纳与概括、分析与推理等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根尖结构的观察和细胞失水实验的微观呈现,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对常见植物一些生命活动的分析,让学生再次体会科学的生活化,学习观察与实验的科学方法。
以上目标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第 页 第 行
学情分析
本节课需采用大量的展示与实验,帮助学生逐步深人地理解植物根的结构以及吸水的部位和原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观察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就要涉及一些比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浓度等。所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对于这些概念,学生在小学时有过一定的接触,只是不能准确地进行描述,所以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强感性认识,以便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
你分析一下哪些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能支撑这堂课的学习?
课程内容分析 课表解读/教材分析/支持性材料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3节《土壤与植物生长》的第二课时,从植物根与土壤的联系的学习过渡到后面植物茎的学习。教材通过探索活动认识根尖是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并观察认识根尖的结构,以及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根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象的现象,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并能够举一反三。 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弄清水分进人植物体的来龙去脉,为以后学习叶、茎等器官的水分输导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① 探索活动,寻找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学习活动 根主要的作用是吸收水分,那么 教学活动 培育玉米、小麦、绿豆、大豆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哪里呢 如何设计实验 等常见植物的种子,直到它们长出较长
验证你的猜想 的根,并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将培育
选取4株生长旺盛、带有绿叶和根系的小 成功的种子带人课堂。
麦幼苗,随机分成A、B两组。将A组的 对于在培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
2株小麦植株所有根的尖端剪去3mm~5mm 发现进行分享,展示培育过程的一些照片
(即根尖),并在切口处涂上石蜡; 或者视频,让学生谈一谈观察种子的萌发过
B组不做处理,如教材图4.3-4所示。 程的感受。
过程诊断
通过让学生参与设计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迅速地将学生带入实验情境中,激发学生对根吸水部位探究的兴趣。
学校任务② 宏观观察,初步划分区域
学习活动 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根尖。 教学活动 根尖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用镊子将植物幼苗放置于黑色卡纸上,肉眼 说明根尖是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
观察根尖的外形和颜色等特征,接着使用放 跃的地方。那么,根尖里藏了什么奥秘
大镜按照一定方向对根尖的细节进行观察, 它有哪些结构能体现这些功能呢 让我
并记录下来。 们一起揭开它的奥秘吧!
观察根尖形态特征,由上至下大致可分为 在其下方一块区域是白色光滑的,再往下
四个区域。尖端上方一段区域长着浓密的 一块区域稍稍发暗,最下面一块区域是顶
根毛,且由上至下根毛长度逐渐变短,最 端略显黄色的帽状体。
上方有些根毛已经开始枯萎。
过程诊断
在设计实验中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假设以及实验过程中某些操作的目的,比如涂抹石蜡的目的是防止根部吸水。最后通过观察让学生描述现象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即根尖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③ 微观探秘,深化结构认知
学习活动 对比显微镜观察后自制的根尖 教学活动 分小组探究,使用显微镜观察
结构图,让学生思考根尖可以分为哪几 根毛细胞的结构特点和植物根尖的永
个区域以及分区标准是什么,引导学生根 久装片,总结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据根尖的结构进行分区,并形成结构与 完成根尖四个区域的比较表格(从细胞
功能相适应的观念,进一步加深对根尖 大小、细胞形状、功能等角度),并尝试
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认识。 画出根尖每个部分的细胞模型简图(如
可以发现根尖的不同区域形态结构是不 有困难,可以放在课后分组合作完成)。
一样的,并且与其特有的功能相适应
过程诊断
建立肉眼观察 → 放大镜观察 → 显微镜观察的观察模式,符合学生从志观到微观,从热悉现象到知识建构的认知特点,大量的实物观察极大地给予了学生视觉效果的震撼,增强学生对根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知,同时帮助学生体会根尖结构的差异性和整体性。
学校任务④ 探索本质,寻找根尖吸水的根本原因
学习活动 实践活动: 教学活动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1)选取4株生长旺盛的同种植物(如白 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根毛区。
菜)幼苗,随机分成2组。 而根毛区表皮凸起增大了根尖的吸水面
(2)将2组植物的根部洗净,分别放人 积。那么植物的根毛细胞是不是在任何情
盛有清水和浓盐水的2只锥形瓶中, 况下,都一定能从土壤中吸收到水分呢
如教材第159页图4.3-8所示。 (4)请分析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说说根
(3)过20~40min后观察2组植物,加以比 毛细胞必须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从土壤中
较,并做好观察记录。 吸收水分。
过程诊断
当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由于细胞液浓度的差异,水分会由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然后进入根的木质部导管,最后在蒸腾拉力作用下,上升到植物体的各结构。
达标检测
怎么让学生理解根尖中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本节课可以设计教学引导,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的观察,层层递进地识别根尖不同区域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细胞的特点。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建立模型,引导学生详细理解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并通过思考与讨论根尖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以此使学生理解根尖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课堂小结
反思改进 本节课作业
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这样设计: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