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七律二首送瘟神毛泽东知人论世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文学常识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形式,属于近体诗。因对格律形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从而得名“律诗”。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通常八句,每两句成一联,一共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上下两句构成对句关系;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之间的关系则称为邻句关系。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并且把消灭血吸虫病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40条》。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派出大批医疗队到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写作背景疫区余江县人们提出了“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的口号,发挥冲天干劲,与瘟神作战,并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根绝血吸虫的滋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个消息,刊载了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此时65岁的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不已,欣然命笔,写成了不朽的诗篇《送瘟神二首》。写作背景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或者哺乳动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肠血吸虫病,主要为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另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中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属法定乙类传染病。知识链接血吸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民间俗称“ 大肚子病”。幼虫一旦侵入人或牲畜体内,无性繁殖,初下痢——厌食——消瘦 ——无力——死亡。无药可治,死亡率高。血吸虫病传播过程血吸虫病的患者往往因病痛而形体消瘦,腹部积水肿胀,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严重者甚至致残致死。此病危害极大,常使人们生活陷入困境。在疫情区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环境萧条荒凉。血吸虫病已演变为对人民生产、生活、生育、生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解题瘟神,迷信传说中主宰瘟疫之神。词中是指血吸虫病,运用拟人手法,形容血吸虫病危害之大,骇人听闻。字词预习检查(1)字音: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枉自多( ) 华佗( ) 薜荔( )萧疏 ( ) 瘟神( ) 尧舜( )(2)字形:改正下面加点的错别字。失波( ) 纸船名烛( )微风拂旭( ) 箫疏( )wǎngtuóbìxiāowēnyáo shùn逝明煦萧七律二首 送瘟神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其 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 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朗读全文低沉、担忧之情激昂、豪迈之情初读课文,你能说出其二写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吗 答案:春风、杨柳、神州、红雨、青山、天、五岭、地、三河、纸船、明烛。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思考诗前小序写了什么?用到了哪些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小序交代了创作背景与作者的心情,点明了创作环境,融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表达出作者对血吸虫病斗争胜利的欣喜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心。词的内容译文:祖国大地上白白有这么多的绿水青山,连神医华佗拿小小的血吸虫也没有根治的办法。许多村庄荒草丛生,杳无人迹,瘟疫无情蔓延,濒于死亡,千门万户家破人亡,听到的只是鬼在唱歌。人们住在地球上,不知不觉中,一日行走八万里的路程,沿着天路遥遥地看过浩渺的星河。牛郎如问起血吸虫病的事,一切悲欢离合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去。其 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词的内容第一首描写旧社会血吸虫病长期流行,导致广大农村凄凉萧条、劳动人民处境悲惨,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旧社会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其 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词的内容首联:追述了旧中国无法对付血吸虫病的境况。颔联:具体描述了血吸虫病肆虐下人民悲惨萧条的生活景象。颈联:用浪漫的手法、丰富的想象、时空的转换,恢弘形象地展示了岁月的流逝。尾联:想象代表劳动人民的“牛郎”关心着人间疾苦,前来询问“瘟神”近况。其 一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词的内容译文:春风吹拂杨柳新绿,新中国一片春意盎然,中国的六亿人民意气风发,个个都像古代的尧舜一样的圣人。落花随着自己的心意翻波逐浪,青山有意化崎岖险阻为康庄大道,为人民作桥梁。人民群众挥动银光闪闪的铁锄,挥舞着坚实的臂膀,兴修水利,整治山河,使大地都为之颤动。试问瘟神啊,你要往哪里去?人们焚化纸钱,点起明烛,火光明亮,照耀天空,以此来送走瘟神。其 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词的内容第二首描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振奋精神、战胜瘟神、建设伟大祖国的景象。其 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词的内容首联:作者的思绪由天上转回人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劳动人民提高了觉悟,组织起来消灭了血吸虫病。颔联:进一步展现新中国欣欣向荣的烂漫风光。颈联: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雄伟场面,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尾联:对两首诗进行总括,点明了“送瘟神”的主题,表明了中国人民消灭血吸虫病、送走瘟神的决心。其 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思考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是什么关系?前一首诗是写历史,描写解放前旧中国血吸虫病长期肆虐,广大农村凄凉萧条的景象和劳动人民悲惨的处境,深刻揭露批判了旧社会。后一首诗是写现实,描写新中国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战胜瘟神,征服自然,使祖国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两首诗属于联章体,虽分两首,实为一体,内容对比鲜明,各臻其妙而又相得益彰。思考2.两首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手法和特点?第一首“绿水青山枉自多”“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着手,山水失色、黯淡凄凉、人悲鬼欢。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运用拟人手法,色彩明丽、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思考3.两首诗中的“青山”所寄托的情感一样吗 如果不同,请说明原因。不一样。第一首回顾过去,青山绿水成为血吸虫病的横行之地,即使华佗再世也无可奈何,可见诗人心情无比沉痛。第二首中的“青山”已“着意化为桥”,成为了沟通天堑的桥梁,可见诗人内心的喜悦。本诗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想像丰富想像丰富是这个作品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你看,作者想像到人们坐在地球上,利用地球做交通工具在宇宙间旅游。地球这个交通工具可以沿着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运行,在宇宙中巡游。在宇宙间巡游时望见了太空的星河,望见了银河边的牵牛星,然后进一步展开奇妙的想像,引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牛郎,通过牛郎的发问及作者的答问,把丰富的想像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进行抒情,显示出诗人十分深厚的文学修养。二、语言生动形象,极其精美如“青山”等词语色彩鲜明,耀人眼目。地动”两句也写得雄姿英发,震天动地。此外诗中许多对偶诗句形成色彩音节的和谐,互相补充、映衬,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鲜明生动地写出人民群众的强大威力。诗歌 其一 其二 内容 手法 内容 手法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勾画出了广大江南农村遭受血吸虫病危害的悲惨图景诗人挖掘了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积极意义,牛郎在天上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山清水秀却人烟稀少,像华佗那样想救死扶伤的名医对血吸虫也毫无办法,揭示了血吸虫病危害之严重作者对时间过得飞快的想象,恢宏而形象地展示了悠悠岁月的流逝描绘出血吸虫病被消灭后的明媚画面,赞美中国六亿人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表达了对他们的热情歌颂和高度评价描写山山水水之驯服,表现出6亿人民无穷智慧和创造精神描绘了人民群众劈山治水、改造河山的雄伟壮阔的劳动场面用一个设问句,表现了诗人对“瘟神”的轻蔑和嘲讽,同时也说明了“瘟神”已无处藏身,只有逃离人间对比借代对偶拟人想象夸张想象设问对比赏析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1)对比鲜明、寓情于景。旧中国:色彩暗淡、凄凉萧条、人民苦难深重、社会黑暗落后。新中国:色彩明丽、春意盎然、人民当家作主、社会欣欣向荣。(2)想象丰富、语言凝练。作者用神奇的想象、时空的转换、开阔的视野展现了生动形象的画面。既有理想,又有现实;既有科学,又有神话。(3)音韵和谐、对仗工整。《沁园春·长沙》《反对党八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回忆我们学过的中职语文课本中的毛泽东胸怀天下,激情澎湃的革命家清醒睿智,实事求是的理论家高瞻远瞩,信念坚定的伟人心系人民,乐观豪迈的领袖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瘟神(wēn) 瑰丽(guī) 翩翩起舞(pián)B.曲线(qū) 薜荔(bì) 锲而不舍(qì)C.撰文(zuàn) 银锄(chú) 铁臂(bì)D.翌年(yì) 运载(zài) 遗矢(shǐ)【答案】D【解析】A.翩翩起舞(piān);B.锲而不舍(qiè);C.撰文(zhuàn)。课堂练习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齿 不耻下问 剧增 与日俱增B.炫目 头晕目炫 不和 不合时宜C.桃园 世外桃源 赴会 牵强附会D.灌注 全神贯注 事务 不识时务【答案】B【解析】炫—眩。课堂练习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雷响,万物长”,时至惊蛰,好似季节的交响乐发出了第一声重音。B.春天到了,校园里桃花啊、玉兰啊、樱花啊,都开满了枝头,吸引师生们前去观赏。C.在所有文学样式中,能最广泛地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什么,是小说。D.面对危害千年的血吸虫病,中国人民灭钉螺、修水利,“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答案】A【解析】B.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故将顿号都改为逗号;C.“是什么”与“是小说”是一问一答,是设问,故“是什么”后面的逗号改为号;D.“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是非独立引用,句号应放到双引号的外面。课堂练习4.下列对其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前一句以明快的语言勾画出当前春光明媚的景象,后一句将六亿中国人民比作我国古代传统的明君尧舜,对人们群众创造人间奇迹的英雄气概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和评价。B.颔联写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山山水水被驯服,能使“河水让路,高山低头”。C.尾联点明题意,总结全诗。前一句语调轻松,含幽默调侃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终于“送”走了“瘟神”的喜悦;后一句写实,介绍如何“送瘟神”的民间习俗。D.诗歌暗含对比:在旧时代,山河被瘟神糟蹋,即使美丽也是枉然。而在新时代的神州,山水也焕发了青春,大地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面貌。课堂练习【答案】C【解析】“前一句语调轻松,含幽默调侃意味,表达了诗人对终于‘送’走了‘瘟神’的喜悦”错误,尾联主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衷心喜悦,后一句也并不是写实,“纸船明烛照天烧”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想象。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