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复习试卷(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回答第Ⅰ卷时,将选择题备选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表格中。回答第Ⅰ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本试卷上。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1.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下列属于我国人权保护范围的有( )①俄罗斯公民在澳大利亚②在广东养老的云南籍张奶奶③在中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④身处海外的中国留学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 )①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③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民族复兴的引路人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 下面漫画的寓意是( )①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②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要减少权力的行使③通过编制公权力清单,严格划定公权力的边界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 2023年3月11日,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依法进行宪法宣誓。这说明宪法(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严格限制了国家主席的全部言行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活动准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5. 2024年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赵乐际委员长向大会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时指出,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①加强了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尊严②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更好地担负起宪法监督的职责③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以法治为核心的现代政治文明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预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 2024年是八二宪法通过并颁布42周年,某校八年级(2)班举行学习宪法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在主题活动中发表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宪法是“贤法”,也是良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②宪法是“闲法”,它在社会生活中很少发挥实际作用③宪法是“限法”,它通过限制公民权利保障国家权力运行④宪法是“纤法”,它篇幅不长,但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各级国家机关都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组织并贯彻实施国家宪法法律和方针政策,保证国家治理成为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政治实践。以下不属于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做法是( )A.全国人大会上,代表们聚焦热点问题深入思考、热烈讨论,积极提交议案B.某市政府持续推进各项惠民工程,做好服务工作,切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C.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各地方政府创新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研究D.在某地方基层立法联系点里,人大代表将群众的意见建议汇集传递至最高国家立法机关8. 2024年西安市人民政府计划办好十个方面30项民生实事,涵盖交通、教育、社区服务、供水改造、住房保障等内容。西安市政府这样做( )①因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因为我国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④落实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 根据下列图示,可得出的结论是( )我在接受义务教育。 → 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可以自由写信。 →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 保护。A.宪法保障公民权利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只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10. 下列属于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宪法要求的是①发现自己被他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以受教育权和姓名权被侵犯为由,将当事人告上法庭②超市里保安怀疑一名乘客偷拿东西要搜身,我上前制止③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我提醒父母进行选民登记、参加投票选举④发现当地钢厂夜间偷偷排放废气,打电话向“市长热线”举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1. 对下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权力可以造福于民 B.权力一定滋生腐败C.必须保障基本人权 D.必须规范权力运行12. 九年级某班的一次思想品德课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争相陈述自己对宪法的认识。下列陈述正确的是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②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布过4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普通法与宪法之间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现行宪法第二章的内容,是宪法的核心内容A.①②④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③13. 2018年8月31日,江苏省长吴政隆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加快建设职能科学、全责法定、执行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需要①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②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③公民科学立法、公正司法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4. 下列属于认同宪法的原因的是( )①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②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③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④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 2024年3月27日上午,平安聊城建设表彰大会暨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党的绝对领导凝聚工作合力,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委政法委、组织纪检部门、政法各单位和基层政法力量的责任,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为新时代政法工作提供坚强保证。这表明( )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③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④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Ⅱ卷二、简答题(共40分)16. (本小题10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者、领导者和推动者,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尊重和保障人权】为了充分展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理念、成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策划推出大型电视政论片《新时代中国人权》,着力在构建中国人权话语、讲好中国人权故事上下功夫,运用电视语言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地展现中国人权事业的壮丽画卷,解锁中国人民的“幸福密码”。(1).党的领导为什么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2).在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有哪些?(3).什么是最大的人权?(4).人权保护的对象包括哪些?(5).国家应该怎样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17. (本小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列宁说:“宪法是写满人民权力的一张纸”,宪法第二条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材料二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热爱宪法,捍卫宪法。(1).谈谈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2).在我国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18. (本小题8分)观察漫画,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漫画中的阳光、公章和笼子分别表示什么 (2).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该漫画的理解。19. (本小题12分)【宪法至上尊崇宪法】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2024年是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2周年,42年来,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让我们来一起精彩呈“宪”吧!探究一:宪法与党的领导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以下是小华搜集到的新华社发表的系列文章《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的部分内容:党的成功密码 无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70多次。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将无我”的崇高境界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奋斗的时代要求贯穿全篇。 “奋斗”二字,饱含智慧勇毅、彰显使命担当,是从百年光辉党史、十年伟大变革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奋斗路上,既为了人民探究二:宪法与权力运行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如图漫画对这条规定做出了形象的诠释。宪法的“力度” 漫画解读:公章的寓意是公权力;阳光的寓意是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漫画的整体寓意是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探究三:维护宪法权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某校团委制作的宪法宣传展板。甲:宪法至上 ①解说词:乙:宪法与其他法律 ②解说词:丙:宪法为“我” ③解说词:探究四:践行法治精神校团委拟向全体同学发出“坚持宪法至上,筑牢法治信仰”的倡议。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坚持宪法至上,筑牢法治信仰,要让宪法从“书本上的宪法”成为“行动上的宪法”。为此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学团委 2024年7月(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党的成功的密码。(2).结合宪法的“力度”,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国家工作人员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职权?(3).请为上述展板图片各配上一句解说词。(4).请将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D D B D B B C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D C B A A非选择题16. 1.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③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答出两点即可)2.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3. 人民幸福生活。4. 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5. ①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17. 1.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2.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⑤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18. 1. 阳光表示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公章表示权力;笼子表示制度。2.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会造福于民;滥用会滋生腐败。②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们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③此漫画能揭示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价值追求。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19. 1.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③不忘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④发扬斗争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2. ①法无授权不可为。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②法定职责必须为。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权力行使按程序。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3.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规定。4. ①学习宪法。理解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②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