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 一 项是(  )
A.绰号(chuò) 隐匿(nì) 赫赫扬扬(hè)
B.隧道(suì) 谚语(yàn) 伤痕累累(lěi)
C.惦记(diàn) 顷刻(qīn) 信手拈来(niān)
D.诘难(jié) 涉猎(shè) 战战兢兢(jīng)
2.(3分)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
B.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美尽善才好。
C.这当然只能浮光略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D.屈原手足已戴刑具,行步甚有限制,他伫立睥倪,目中含有怒火。
3.(3分)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面对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和无缘无故的指责,他不屑置辩,因为辩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在他看来,与其与那些吹毛求疵的人争辩,不如与朋友们欢聚一堂,真受简单而纯粹的心旷神怡。
A.无缘无故 B.不屑置辩 C.吹毛求疵 D.心旷神怡
4.(3分)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近期,高新区公安局启用了一批机器狗进行巡逻,此举吸引了市民的众多热切关注。②这批警用机器狗单体重约50kg左右,行动灵活。③据悉,该机器狗还配备了某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大脑系统。④这种大脑系统能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进行实时分析,大幅增加其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能力和使用范围。
A.① B.② C.③ D.④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5.(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裘葛之遗 遗:给予,赠送
B.言和而色夷 夷:平易
C.臣之妻私臣 私:私下
D.面刺寡人 面:当面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所宜有之书 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B.其将归见其亲也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皆以美于徐公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
D.时时而间进 成礼而去(《周亚夫军细柳》)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A.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请求我,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谢意,告别很顺畅通达。
B.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成为经典,言辞很顺畅通达。
C.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请求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告别很顺畅通达。
D.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言辞很顺畅通达。
(4)下列有关乙文的劝说技巧,在甲文没有得到体现的一项是    
A.小事切入
B.设喻说理
C.现身说法
D.层层推进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
6.(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
②    。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③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
(2)请默写文天祥《南安军》的首联和颔联或辛弃疾《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上片。(先写出题目,再默写诗句)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甲:瓷行天下的传奇
①中国瓷器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全球化商品。它以泥土为骨、火焰为魂,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传播给全世界人民。
②早在商代,工匠们就用高岭土烧制出原始青瓷,其釉色泛着青玉般的光泽。宋代汝窑的天青釉瓷器,在釉面自然形成的冰裂纹中,藏着“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诗意想象。至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外销瓷”,将中国花鸟山水与欧洲纹章、风景图案融合创新,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至欧洲,成为皇室及贵族竞相追捧的奢侈用品。
③而瓷器的全球化贸易历史可追溯至唐代,那时已通过“陶瓷之路”打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明代中期,中国瓷器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到17世纪,每年约有20万件瓷器被运往欧洲,在18世纪,这一数字更是激增至百万件。瓷器因其珍贵性被誉为“白金”,成为欧洲上流社会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④18世纪之后,欧洲以技术模仿和规模化生产优势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瓷器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然而,中国瓷器的艺术价值在西方世界并未减色,反而更加珍贵,备受推崇。20世纪初,英国著名收藏家大维德收藏了超过1400件中国瓷器,其中的宋代汝窑藏品,最能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被公认为是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
(摘编自《网界》,有改动)
乙:瓷器贸易的全球化启示
①瓷行天下的传奇启示我们: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本质上是双向对话过程。只有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转化,才能实现不同文化的共生共荣。
②中国瓷器在对外贸易中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主题融合。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规模输往欧洲。在满足西方社会奢侈品需求的同时,主动融入欧洲文化,瓷器纹样从中国的传统山水花鸟演变为欧洲纹章、风景等创新题材。这种文化调适,既体现了中国匠人的开放精神,也反映了欧洲社会对东方美学的主动接纳。
③中西方交流互动,还需直面技术博弈的挑战。18世纪后,欧洲通过技术模仿和规模化生产,制造大量本土化瓷器,削弱了中国瓷器的市场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欧洲瓷器并非简单的商业模仿,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对陶瓷艺术进行了迭代更新。这种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中西方“技术——文化”双重互动,揭示了全球化贸易进程中竞争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④跨越千年的瓷器贸易,还是跨国艺术传播的媒介。20世纪初,英国收藏家大维德成立“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了1400余件中国瓷器。基金会对中国瓷器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外公开办展览,让西方社会尽情品鉴中国瓷器的艺术价值。其中,宋代汝窑的天青釉色与极简风格影响最为深远,在西方艺术界树立起“内敛”的审美范式,成为西方现代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有改动)
(1)“瓷器贸易”在促进国际交流方面有哪些积极意义?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条作答。
(2)甲乙两文画线句都谈及“英国收藏家大维德收藏1400余件中国瓷器”,作用有何不同?
(3)如果要将甲乙两文合为一篇文章,有同学提议将两文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换,你是否同意?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五、作文。(共60分)
8.(60分)作文。
苏轼在浮沉人生里种下豁达,宋濂在求学经历里种下勤奋,舒婷在历史褶皱里种下希望。穿越文学星火,轻抚时光褶皱,你是否也想为自己种下一点什么?
请以“我在_______种下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补全题目(示例:我在剪纸里种下传承;我在屏幕前种下自律),再完成作文;②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
9.(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镆邪①
【南宋】辛弃疾
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注释】:①此诗作于立志抗金的作者被罢官隐居时。镆邪,古代宝剑名。
(1)有人说,诗中的“镆邪遭遇”象征“作者处境”,你是否认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同为“挑灯看剑”,“试与仔细挑灯看”与“醉里挑灯看剑”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词内容分析作答。
二、文官文阅读。(共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清风先生传
【明】刘惟德
先生姓杨名学可。其先世居蜀。既长,就学受三经。学既通,丁①元季世②,海内震动,乃道入云南。昆明士子闻先生来,争设席以延之。先生讲论六经,由是名公贵多敬事先生,而心实忌之。先生亦知西南夷不可齐以礼,又不可屈己以从夷俗,寻归西蜀,适遇明氏③强盛,以国子助教逼之,先生辞不就职,抱疾杜门自守。
及圣朝囊括四海,蜀之士知先生道学之明,叩问座下者无虚日。先生随其才而教之,皆有造就。由是先生之师道日彰。未几,蜀邸④就封,崇儒重道,乃召先生为国中士子矜式⑤,王又赐田宅于国之大安门外驷马桥北,特书“流水画桥题柱客,清风精舍读书人”列于先生之门。士子从学者皆称为“清风先生”云。郡顾禄篆书清风精舍扁于室,且为文以记,大夫士歌诗褒美。永乐七年冬十一月,余奉使来蜀,得拜先生。入门则喜松竹满园,葑菲⑥绕蹊,有隐者之趣焉;升堂则喜诗书盈案,琴瑟在前,有长者之风焉。先生坐定,余益喜而敬曰:“先生少时奔赴远方先难也,暮年遇贤王厚恩后获也,命也。于是乎先生之清风远矣,高节遂矣,宜夫门人弟子以清风先生称之。”
刘生曰:“先生居精舍,子孙娱老,师生论道,陶然为尧舜子民。”
(选自《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四十六,有删节)
【注释】①丁:遭逢。②季世:末年。③明氏:元末割据西南的一个政权。④蜀邸:蜀王。⑤矜式:楷模。⑥葑菲:蔬菜。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争设席以延之 延:邀请。
B.寻归西蜀 寻:寻找。
C.随其才而教之 随:根据。
D.清风远矣 远:远播。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及圣朝囊括四海,蜀之士知先生道学之明,叩问座下者无虚日。
②先生少时奔赴远方先 难也,暮年遇贤王厚恩后获也,命也。
(3)杨学可为何得名为“清风先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
三、名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共22分)
11.(4分)名著阅读。
人生总面临各种选择。某校拟开展以“选择”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
(1)【活动一】小说《简 爱》主人公面临选择的情节众多。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情节与原著不符?请先选择再修改不恰当的内容。
A.简 爱因为想摆脱寄人篱下的痛苦,选择前往洛伍德学校读书。
B.简 爱因为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选择登报谋求一份新工作。
C.简 爱因为想得到有尊严的爱情,选择与表哥圣 约翰结婚。
答:我选     ,修改为     。
(2)【活动二】在研讨环节,同学们围绕“选择”主题,各抒己见。
小高说:“一次正确的选择就是一次自我觉醒。”
小新说:“有的人做出错误的选择,这本身就是自我沉沦。”
下面哪个人物最能证明小新的观点?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西游记》中的沙和尚。
B.《儒林外史》中的牛浦郎。
C.《水浒传》中的林冲。
答:我选     ,理由是     。
12.(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忘却的魅力
王蒙
①记忆是美丽的。我相信我有出色的记忆力。我记得三岁时候夜宿乡村客店听到的马匹嚼草的声音。我记得我的小学老师的面容,多年以后,我们又在北京重逢。我特别喜欢记诗,寂寞时便默诵少年时候便已背下来的李白、李商隐、白居易、元稹、孟浩然、苏东坡、辛弃疾、温庭筠……还有刘大白的新诗: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洁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②记忆就是人。是自己。是活着的同义语。死亡是一系列记忆的消失。活着而忘却等于没活,忘却了的朋友等于没有这个朋友。忘却了的敌意等于没有这个敌意。忘却了的财产等于失去了这个财产。忘却了自己也就等于没有自己。我得意于自己的记忆力。我敢与人打赌,拿一首旧体诗来,读上两遍我就可以背诵。我一直坚持学习与背诵新的外文单词。
③然而,我已不再年轻,我开始惊诧于自己的忘却。我的“忘却”正在与“记忆”平分秋色。
④一九七八年春,在新疆工作的我出差去伊宁市,中间还去了一趟以天然牧场而闻名中外的巩乃斯河畔的新源县。一九八二年,当我再去新疆伊犁的时候,我断然回答朋友的询问说:“不,我没去过新源。”
⑤“你去过。”朋友说。“我没去过。”我摇头。“你是一九七八年去的。”朋友坚持。“不,我的记忆力很好……”我斩钉截铁。“请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那一年你刚到伊犁,住在农四师的招待所即第三招待所。从新源回来,你住在第二招待所——就是早先的领事馆。”朋友提醒我说。我懵了。果真有这么一回事?当然。先住在第三招待所,后住在第二招待所,绝对没错儿!连带想起的还有凌晨赶乘长途公共汽车,微明的天色与众多的旅客和行李。那种熙熙攘攘的情状是不可能忘记的。但那是到哪里去呢?到哪里去了又回来了呢?似乎看到了几间简陋的铺面式房子。那又是什么房子呢?那是新源?我去了新源?我去做什么了呢?为什么竟一点儿也不记得?
⑥一片空白,一片茫然,全忘却了!曾经念念不忘、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念念不忘中被遗忘了。新源就是这样一个我去过又忘了等于没有去过的地方!
⑦不可思议!
⑧但,这是真的!是不可抗拒的!
⑨我还忘却了其他东西。一篇稿子写完,寄到编辑部,还没发表出来,我竟连题目都忘了,而年轻时候我甚至能背诵自己刚刚完成的长篇小说!当别人叙述一年前或半年前在某个场合与我打交道的经过时,我会眨一眨眼睛,拉长声音说:“噢……”而当我看到一张有我的形象的照片的时候,我再次感到一片茫然。
⑩我忘却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了!
最终,我选择接受现实,我甚至要感激忘却——人们来了,又走了。记住了,又忘却了,有的压根儿没有记。谁能把什么事都记住呢?世界和内心够拥挤的了,而我们,已记得够多啦。
幸亏有忘却,给我的内心带来了一点天真、一点好奇、一点莫名的释然和宽慰。
首发于《人民文学》1989年第5期,有删改
(1)作者在岁月长河中经历了从“记忆”到“忘却”的变化过程,其情感/态度也发生了三次转变。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全空格。
①早期:   
②中期:面对与“记忆”平分秋色的“忘却”,“我”感到惊诧与茫然。
③后期:   
(2)第①﹣②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曾经念念不忘、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念念不忘中被遗忘了。
(4)文章结尾句呼应标题“忘却的魅力”,内涵丰富。请先理解再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悟。
四、语盲运用。(共12分)
13.(12分)“夜游锦江”是成都最有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之一。请结合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1)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夜游锦江”旅游项目的四大特色(每空不超过6字)。
【夜游锦江】
“夜游锦江”是成都最有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之一。游船沿着锦江穿梭,沿途经过望江楼、合江亭、安顺廊桥等文化地标。游客们可以充分领略到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游玩方式上,除了设有普通的观光游船,还设置有火锅游船、茶文化游船、主题演艺船等类型,游客们可以从中选择丰富多样的活动,获得更加充实、愉悦的体验。另外,设计者还通过全息投影、裸眼3D等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光影,使锦江江面上流光溢彩,充满梦幻之感。“夜游锦江”还结合成都的四季特点,打造不同主题的夜游景观。春以“花重锦官城”为题,两岸灯影摹写桃夭灼灼、海棠堆雪;夏筑“清凉锦江”之境,水雾漫卷成烟,冷光蓝波中跃动银鱼投影;秋酿“桂香浮玉字”之韵,灯光将银杏镀作碎金,簌簌飘落时化作薛涛笺纹;冬描“暖忆蜀雪”之趣,廊桥冰纹光影间跃出川剧脸谱雪花,红光氤氲中飘来醪糟香暖。
①   
②   
③   
④   
(2)下面是一位游客向“夜游锦江”工作人员咨询购买“鹭栖游船”套票事宜的对话。请结合语境补全空白,注意表达的简明连贯。
游客:请问,“鹭栖游船”套票包含哪些内容?
工作人员:①    :一是鹭栖船茶套票,包含游船票及下午茶服务;二是鹭栖船宴套票,包含游船票及火锅餐食。
游客:②    ?
工作人员:本产品线上线下均可购买。值得注意的是,线上购买套票的游客,③    避免因未预定日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产品针对儿童有如下优惠政策:身高1.2米及以下的儿童可免费;④    ;身高1.5米以上的儿童不享受优惠。
(3)“夜游锦江”策划组拟为传统节日设计系列活动,请仿照示例,帮他们设计题干要求的另外两个活动。
【示例】光影幻彩贺新春——除夕夜数字光影秀
灯谜雅趣闹元宵——元宵夜智趣灯谜会
①端午节:   
②中秋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小题)
题号 1 2 3 4
答案 C B D C
5.(1)C
(2)A
(3)D
(4)B
6.(1)①雉从梁上飞
②酒酣胸胆尚开张
③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7.(1)根据瓷器贸易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传播给全世界人民;中国瓷器在对外贸易中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主题融合;瓷器贸易促进了中西方“技术——文化”的双重互动,或促进贸易进程中的竞争与创新;瓷器贸易是跨国艺术传播的媒介。
(2)甲文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国瓷器的艺术价值在西方世界备受推崇”;乙文通过摆事实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国瓷器对西方艺术影响深远(或:论证中国瓷器深刻影响了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进而佐证“瓷器是跨国艺术传播的媒介”。
(3)不同意。理由:甲文主要介绍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及其国际贸易发展情况,乙文论述瓷行天下所带来的三点启示,两文具有先后的逻辑关系,不能调换。
8.略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
9.(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9.(1)认同。理由:结合注释可知,此时作者空有抗金复国的壮志豪情,却因被罢官而无法施展抱负,壮志难酬;诗中的镆邪剑虽是宝剑,光芒照人,却只能“且挂空斋作琴伴”,被闲置一旁,无法发挥其斩杀敌人、建功立业的作用。镆邪剑的遭遇与作者被罢官、有志难伸的处境相似,所以诗中的“镆邪遭遇”象征“作者处境”。
(2)相同点:两首诗词都蕴含着作者对往昔战斗生活的怀念之情。辛弃疾在罢官隐居时挑灯仔细看镆邪剑,剑曾是战场利器,看到它就会勾起对往昔战斗岁月的回忆;作者在醉意朦胧中挑灯看剑,同样是对曾经驰骋沙场经历的深深怀念。
不同点:本诗中作者虽看到宝剑,但只能无奈地将其挂在空斋作琴伴,蕴含着被罢官后壮志难酬的愤懑与无奈;《破阵子》中作者挑灯看剑后,想象自己重回战场,杀敌报国,为君王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身后美名,充满豪情壮志和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译文:这把镆邪宝剑剑身三尺,寒光凛冽,映照得人肌肤生寒。我特意将它置于灯下,仔细端详。暂且就把它悬挂在空荡荡的书斋之中,让它与古琴为伴吧。如今倒也不必急着带着它奔赴边疆,去斩杀敌寇、平定楼兰。
10.(1)B
(2)①等到圣明朝廷统一天下,蜀地的读书人知道先生学问道德高深,到先生座前请教的人没有一天空着。
②先生年轻时奔赴远方,这是先经历艰难;晚年遇到贤能的蜀王给予深厚的恩泽,这是后获得福报,这是天命啊。
(3)杨学可被称为“清风先生”是因为他有高洁的品行,不与乱世政权同流合污,坚守原则;有高尚的师德,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受到蜀王的敬重和赞扬;其高尚的品行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11.(1)C 简 爱因为深爱着罗切斯特,拒绝了表哥圣 约翰的求婚。
(2)选B,牛浦郎得到牛布衣诗集后冒名招摇撞骗,放弃努力选择欺诈,自我沉沦。沙和尚取经走上正道,林冲被奸人所害被迫反抗,均不符合“错误选择致自我沉沦”
12.(1)①得意于自己出色的记忆力 ③感激忘却带来的天真、好奇、释然和宽慰。
(2)内容上突出记忆美好与后文形成对比,结构上为写忘却作铺垫,主题上深化对记忆与忘却的思考。
(3)运用反复,强调对事情的重视及被遗忘的反差,突出忘却不可抗拒与作者感慨。
(4)忘却可减轻内心负担,带来积极心态;结合自身经历说明忘却能助力更好前行。
13.(1)①文化深厚②方式多样③科技助力④四季主题
(2)①“鹭栖游船”套票有两种类型②请问这个套票如何购买呢③需要提前预定日期④身高1.2米﹣1.5米的儿童半价
(3)①龙舟竞渡庆端午——端午夜龙舟体验赛②月满团圆品中秋——中秋夜赏月品饼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