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中考零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中考零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
初三年级化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5道大题,35道小题;答题纸共2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i28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酒精挥发 C. 镁条燃烧 D. 矿石粉碎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大理石 B. 氯化钾 C. 汽水 D. 蔗糖溶液
3. 我国在部分地区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 元素 B. 单质 C. 原子 D. 分子
4.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加热液体
5. 下列标志应标识在固体试剂瓶上的是
A. B. C. D.
6.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空气 D.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回答7~10题。
7. 为防治大气污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 加强扬尘管控 B. 使用清洁能源
C. 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D.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8. 为系统治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提倡的做法是
A. 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 防治海洋垃圾污染
C. 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 D. 景观用水大量使用自来水
9.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空矿泉水瓶属于
A. 可回收物 B. 其他垃圾 C. 厨余垃圾 D. 有害垃圾
10. 下图是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器。主要起到吸附作用的是
A. 小卵石 B. 活性炭 C. 石英砂 D. 蓬松棉
11.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铁呈固态 B. 铜呈紫红色 C. 蔗糖易溶于水 D. 碳酸易分解
12. 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我国科学家在化学、化工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回答13~14题。
13. 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的名称与符号不一致 的是
A. 钠(Na) B. 钙(Ca) C. 氯(Al) D. 锰(Mn)
14. 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关于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关于铈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 g B.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40
C.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58 D.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8
15.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它们在中充分燃烧时,产物只生成的是
A B. C. D.
16.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用于食品干燥剂 B. 氧气用于气焊
C. 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D. 干冰用作制冷剂
17. 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食盐 D. 熟石灰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回答18~19题。
18. 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含有、、等元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B. 核外电子数 C. 中子数 D. 质子数
19. 重阳赏菊。菊花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下列土壤的pH最适合菊花生长的是
A. 6.3 B. 8.5 C. 8.9 D. 9.2
20. 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和CO,该制氢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丁的微观图示为
A. B. C. D.
21. 下列化学用语的含义正确的是
A. H — 1个氢元素 B. H2 — 1个氢分子
C. H+ — 1个氢原子 D. — 1个氢离子
硼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20℃时,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20℃时,硼酸的溶解度为5.0g;40℃时,硼酸的溶解度为8.7g。
22. ①~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50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 ③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 104g B. 105g C. 106g D. 108g
24. 下列关于①~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 若②升温至40℃,溶质质量变大
C 若向③中加水,溶液质量变大 D. 若④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
25.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入前,白磷均不燃烧;通入后,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红磷的着火点为。
A.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B. 该实验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若将甲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若将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接触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10题,共35分。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6. 江米切糕是广受欢迎的北京小吃。
(1)豆沙馅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可提升口感,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
(2)多食切糕易引起胃酸过多,可服用氢氧化铝缓解。氢氧化铝化学式是________。
27. “九门走九车”说的是老北京内城九座城门的昔日景象。
(1)阜成门走煤车。除煤外,化石燃料还有天然气和________。
(2)德胜门走兵车。炼铁原料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其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8. 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主要材料为晶体硅。
(1)如图是太阳能电池路灯,其部件所用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合金边框 B. 塑料灯罩 C. 铁质灯杆
(2)硅可利用反应制得。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计算若的完全反应,生成的质量。计算过程和结果为__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29.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甲醇()作为低碳燃料,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具有燃烧高效、排放清洁、可再生等特点,运输及使用相对安全、便捷,是全球公认的新型能源。
2023年杭州亚运会首次使用甲醇做火炬燃料,实现了“零碳排放”。甲醇是利用电解水生成的氢气与工业废气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原理如图1所示。因为甲醇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合成甲醇时消耗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所以又被称为“零碳甲醇”。为探究影响甲醇产率的因素,研究人员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有、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甲醇作为一种能够破解能源安全和“双碳”难题的“超级燃料”,极具开发潜力,是中国能源多样化的“新灯塔”。
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醇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生产“零碳甲醇”使用的原料不含碳元素。________
②“零碳甲醇”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________
(3)对比图2中两条曲线,得出的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实验研究范围内________。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0.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B收集氧气,证明气体已满的操作为:________。
(3)C中的实验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放热,火星四射,________。
31. 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实验 A.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B.配制6%的溶液
操作 溶解、___________、蒸发 计算、___________、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仪器 蒸发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___________(填序号)。 量取操作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序号)。
可供选择的主要仪器:①烧杯 ②玻璃棒 ③酒精灯 ④漏斗 ⑤胶头滴管 ⑥细口瓶 ⑦蒸发皿 ⑧量筒
(1)补全实验操作___________。
(2)补全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___________。
(3)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2. 用如图实验研究水的组成。
(1)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依据实验中a管中产生的气体种类,可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推论是________。
33. 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图1Y型管左侧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图1实验中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3)图2实验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挤入烧瓶,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4. 如下图所示,向孔穴1~5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1)1~5中溶液颜色有变化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3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若将孔穴5中产生的气体通入6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科学探究】
35. 阿司匹林是一种用于解热镇痛的抗炎药。实验小组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
取水杨酸和乙酸酐于烧瓶中,在不同温度下,采用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水杨酸的质量 乙酸酐的体积 温度/℃ 反应时间 产率/%
① 3.5 3.5 85 20 63.73
② 35 3.5 85 25 75.25
③ 3.5 3.5 85 30 45.64
④ 3.5 2.4 85 25 29.81
⑤ 3.5 4.7 85 25 58.77
⑥ 3.5 3.5 75 25 43.44
⑦ 3.5 3.5 95 25 19.93
【解释与结论】
(1)阿司匹林()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①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
(3)得出“乙酸酐的体积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有影响”的结论,依据的一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4)依据表中数据分析,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佳实验条件是水杨酸、乙酸酐、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继续实验探究磁力搅拌转速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是否有影响,实验方案为:________。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
初三年级化学 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5道大题,35道小题;答题纸共2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i28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回答7~10题。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我国科学家在化学、化工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回答13~14题。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D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回答18~19题。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B
【22~24题答案】
【答案】22. A 23. B 24. B
【25题答案】
【答案】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10题,共35分。
【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6题答案】
【答案】(1)
(2)
【27题答案】
【答案】(1)石油 (2)+3
【28题答案】
【答案】(1)B (2) ①. 置换 ②. 解:设生成Si的质量为。
解得:
答:生成Si的质量为56kg。
【科普阅读理解】
【29题答案】
【答案】(1)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2) ①. 错 ②. 对
(3)温度相同时,有分子筛膜比无分子筛膜的甲醇的产率高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试管 ②.
(2)将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经收集满
(3)生成黑色固体
【31题答案】
【答案】(1)A、过滤(B、称量)
(2)A、 ③⑦(B、⑤⑧)
(3)A、加速溶解(B、加速溶解)
【32题答案】
【答案】(1)
(2)水中含有氢元素
【33题答案】
【答案】(1)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3)水槽中的溶液被吸入烧瓶内
【34题答案】
【答案】(1)1、2、3、4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3)
【科学探究】
【35题答案】
【答案】(1)
(2)探究反应时间对无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
(3)②④⑤ (4)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
(5)取水杨酸和乙酸酐于烧瓶中,在85℃下,采用、、、、、、、的转速进行磁力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阿司匹林的质量,并计算产率(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