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导入新课阜新市因煤炭资源丰富,曾被称为“煤电之城”。我国第三套人民币的5元券背面图案中(左图),左侧的煤炭开采图的原型就是取自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矿,可见阜新市昔日的辉煌。20世纪末,阜新市开始转变以煤电为主的经济结构。思考:1.阜新市为什么要转变 2.阜新市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学习目标①结合图文资料,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历程。②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衰落原因。③结合图文资料,说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措施。学习重难点重点: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方向。难点:分析城市经济结构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新课讲授1.理解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2.读教材中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分析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与自然资源的关系。3.列举资源枯竭型城市可能面临的问题。4.分析教材中大庆和阜新两个事例,找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路径。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新课讲授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1.资源型城市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林都—伊春—森林油城—大庆—石油煤城—阜新—煤炭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新课讲授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2.资源型产业伐木煤炭开采石油开采不仅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包括矿产资源的初加工。新课讲授3.资源枯竭型城市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或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趋于缓慢,资源型城市就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开采殆尽市场对这种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城市经济发展缓慢资源枯竭型城市新课讲授截至2017年,我国国务院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枯竭或产业对资源过度依赖,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单一、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失业人口增多等。新课讲授新课讲授4.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兴起期: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成长。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渐趋稳定。衰退期:自然资源渐趋枯竭,或市场明显转移,产业规模缩减,城市可能陷入萧条。但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新课讲授5.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共同特征1.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及时开发可替代产业2.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力薄弱3.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4.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新课讲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路在何方?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转型发展。怎样转型呢?请例举具体的措施。新课讲授大庆市采取的转型思路油气资源深加工——政策支持——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发展石化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资源深度开发,延长资源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新课讲授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拓展开发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类型,甚至延伸至人文资源范畴,培育新的主导产业阜新市采取的转型思路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吸纳就业——风力发电和煤化工业新课讲授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南面黄河。全境以平原为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84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焦作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黏土、硫铁矿等储量丰富。此外,还有铜、铁、铝、锌、磷、锑等矿产资源。煤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耐火黏土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焦作市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富水区,水资源充沛。境内河流众多,地表水资源充裕,还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汇集盆地,水资源储量相当可观。建设中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将从焦作经过。焦作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坛等旅游胜地,有嘉应观、妙乐寺等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合作探究一: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了解焦作的基本状况,分析焦作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新课讲授小组展示:请各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新课讲授二、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早在1908年,英国福公司就在此开矿。建国后是我国六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煤炭年量一度超过1000万吨,累计为祖国建设贡献了3亿吨原煤。一批批和煤有关的企业拔地而起,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焦作的资源型产业比重超过80%了。1、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1.因何而兴?新课讲授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地处河南西北部,处于中原“十字路口”位置,地理位置优越。2、修建铁路,交通便利1.因何而兴?新课讲授20世纪80年代,焦作市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3、工业体系完善1.因何而兴?新课讲授总结焦作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新课讲授焦作是中原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25%,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黏土、硫铁矿等20多种。历史上焦作因煤而兴,煤炭资源型产业比重一度超过90%。20世纪90年代,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大批企业遇到开工不足,亏损严重等问题,焦作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合作探究二:简述20世纪90年代,焦作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新课讲授小组展示:请各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新课讲授2.因何而衰?20世纪90年代后期,工作的煤矿就宣告无煤可采而封井了,全市有好多这样的情况。与之匹配的企业也破产关停、职工下岗失业、城市破旧不堪,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大量暴露。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13%,财政收入下降24% 。1.无煤可采,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2.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3.煤炭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环境问题,造成生态破坏。新课讲授2.因何而衰?地面塌陷废水排放废弃矿井煤矸石堆放占地采煤废弃矿井地面塌陷堆放的废弃煤矸石废水排放新课讲授总结20世纪90年代,焦作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1)煤炭资源枯竭。(2)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单一。(3)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4)资源开采不当,生态环境恶化。新课讲授焦作市地处太行山南麓,与山西省接壤,南临滔滔黄河,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农业基础好,粮食产量高,优质专用小麦、特用玉米、种子和四大中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在国内享有盛名。焦作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拥有著名云台山、青龙峡等众多风景名胜区,2018年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18.3%。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25%,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黏土、硫铁矿等20多种。合作探究三:结合前面所学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及焦作市的区位条件,探究焦作转型之路。新课讲授小组展示:各小组分角色扮演,陈述各部门如何助力城市转型发展。第一组:焦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第二组:焦作市旅游局第三组:焦作市农业局第四组:焦作市环保局新课讲授三、焦作市的转型之路为了解决因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众多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末,焦作市利用优势资源和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型主导产业,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新课讲授OC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OB大力发展旅游业OA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新课讲授OA-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在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化工及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等产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①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多种优势资源,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②改造煤炭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企业的规模。③积极发展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新课讲授OB-大力发展旅游业1999年,焦作决策“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2001年,着力打造“焦作山水”等旅游品牌,利用独特的地质地貌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新课讲授OC-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焦作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国粮食高产区之一,所产小麦、玉米品质优良这里出产的怀药,历史悠久,远销国内外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多样经济。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课讲授总结分析焦作市的转型之路。第一产业:培育优质粮食品牌,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第二产业: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化工及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打造“焦作山水”等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1.大冶市经济转型成效较为凸显的年份是( )A.2009年B.2012年C.2015年D.2018年当堂训练D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中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转型的综合衡量标准。湖北省大冶市是中国著名的矿冶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图示意2000—2018年大冶市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占比及不同阶段的经济韧性,完成下面小题。2.大冶市经济转型给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启示是( )A.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产业多样化 B.整合现有资源,提高产业规模化C.调整工业布局,引导工业分散化 D.加大科技投入,确保产品智能化当堂训练A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中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转型的综合衡量标准。湖北省大冶市是中国著名的矿冶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图示意2000—2018年大冶市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占比及不同阶段的经济韧性,完成下面小题。课后小结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