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单元复习课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地理学习目标①以某大城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②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学习重难点重点:1.结合案例,分析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及其所形成的城市体系。2.结合案例,分析某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难点:1.分析纽约的具体案例,理解城市的辐射功能及其影响。2.以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例,能够解决有关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知识体系知识复习一、城市的辐射功能梳理基础知识,构建框架体系知识复习《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在航空港实验区、郑东新区、郑汴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建设将受益。合作探究一知识复习合作探究一1.说明郑州当选国家中心城市的共同原因。2.试论述郑州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复习总结①位于承接东西、连通南北的枢纽地带,交通便利。②处于中原地区,辐射范围大;所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商业、金融业发达。③均以经济区和城市群为依托,能有效组织经济区生产布局和城市群功能分工。1.说明郑州当选国家中心城市的共同原因。知识复习2.试论述郑州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郑州为中心区域,形成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成为参与国内外竞争、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典型例题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下图)。据此完成1~2题。1.“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A. 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B. 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C. 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 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C典型例题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下图)。据此完成1~2题。2.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D知识拓展卫星城(1)概念:卫星城全称卫星型城镇,是指以大城市(在一定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城镇,而不是在经济、政治或面积等仅单方面地位突出的城市)为中心、在地理空间上呈卫星分布状的城市或县镇。知识拓展卫星城(2)发展阶段: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3)卫星城的意义:扩大城市的职能、能缓解大城市人口的压力和交通压力,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发展大城市外围新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巩固练习下图为某小镇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影响该小镇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结构 B.人口素质C.环境质量 D.交通方式2.“现代拓展区”的建立有利于( )A.减轻自然灾害B.提高环境容量C.保护传统地域文化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C知识复习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1.1978年,昆山是地地道道的农业县。2008年之后,昆山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城。指出昆山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2.1978年至1985年,昆山市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承接了纺织、化学原料、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简述昆山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知识复习合作探究二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京沪铁路直穿开发区,昆山至上海乘高铁约25分钟直达。下图为昆山市产业结构变化图。3.1990年至2000年,昆山市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旺,零售业、餐饮等服务业火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2000年之后,昆山市不断向外转移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建设高新技术园区。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知识复习合作探究二昆山,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国际大都市上海,西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京沪铁路直穿开发区,昆山至上海乘高铁约25分钟直达。下图为昆山市产业结构变化图。知识复习1.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降低;城郊农业兴起等。2.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上海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发展经济;交通便捷;土地成本低;劳动力廉价。3.伴随着第二产业的急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多;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增强。4.随着经济的发展,昆山市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劳动力价格上升,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应昆山经济发展;昆山市利用其科技水平的提升、交通便利等条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园有集聚效应,土地利用效率高,能满足大规模协作化工业生产需求。总结知识拓展影响产业升级的因素影响因素 具体影响比较优势的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原有的比较优势可能逐渐丧失,而新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其主导产业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在这样的时期,国家或地区政府政策的引导,往往能促使产业结构尽快升级政策的引导 技术创新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产生一系列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首先在技术创新地区得到发展,促使该地区产业升级,新的产业不断向其他地区次第扩散,并依次带动相应地区的产业升级知识拓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典型例题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D典型例题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巩固练习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完成1~3题。1.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 )A.基础设施好B.人工成本低C.本地市场大D.获取信息快B巩固练习2.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 )A.工人素质高B.融资能力强C.适应能力强D.研发能力强C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完成1~3题。巩固练习3.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 )A.打造自主品牌B.快速更新产品C.增强售后服务D.符合国际标准A2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完成1~3题。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