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地理思考: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 青田县与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导入新课浙江省青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12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学习目标①运用实例,从区域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②运用实例,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重难点重点: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的相互关系。难点: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新知讲解阅读教材第7页,思考以下问题:1、区域要素有哪些 2、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一、区域整体性新知讲解区域要素一、区域整体性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温生物、土壤……人文要素人口文化经济……景观直接/间接新知讲解阅读教材第8页,思考:区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 一、区域整体性新知讲解自然界一、区域整体性区域文化直接影响:提供物质和能量间接影响: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人类生产生活青田县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质等,形成良性循环的稻鱼共生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是青田县的“名片”,能够给区域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导入新课新知讲解区域整体性的表现一、区域整体性区域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为每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新知讲解一、区域整体性青藏高原新知讲解一、区域整体性新知讲解延展: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浙江乌镇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形成亦陆亦水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连接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资源利用问题。(1)水乡古镇——乌镇的“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景观,直观地反映出了该区域的哪个自然要素 此种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2)来乌镇旅游的北方游客发现当地人都是以米饭为主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浙江乌镇如今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给当地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是什么 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思考下面两个问题。新知讲解(1)直观反映出了该区域的水文要素。乌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因此聚落多临水而建。(1)水乡古镇——乌镇的“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景观,直观地反映出了该区域的哪个自然要素 此种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新知讲解(2)南方多以水田为主,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米饭成了当地人的主食。(2)来乌镇旅游的北方游客发现当地人都是以米饭为主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新知讲解(3)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3)浙江乌镇如今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给当地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是什么 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区域差异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新知讲解为什么说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新知讲解区域关联对区域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 区域生产、生活方式 区域发展方向改变影响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新知讲解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读教材图1.11,了解三省市的发展定位。新知讲解延展: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新知讲解延展:自然要素的差异延展:人文要素的差异人类 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机械化水平、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 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便捷程度等差异新知讲解“南船北马”景观雕塑坐落于宁淮高速公路江苏省淮安市出入口处。“南船北马”雕塑设计紧扣淮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历史主题,主体由张开的风帆和奔驰的车马组成,整个造型酷似一艘巨舶,有“扬帆远航”的意思,是对淮安的祝福与期盼。(1)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南船北马”的差异 (2)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人类活动差异还有哪些 (列举三例)新知讲解合作探究二(1)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南船北马”的差异 (2)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人类活动差异还有哪些 (列举三例)南方地区降水多,河网密布,传统交通工具以船为主。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湖泊较少,传统交通工具以马为主。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主食 米饭为主 面食为主屋顶坡度、墙体 坡度较大、墙体高 坡度较小、墙体厚体育项目 龙舟竞赛、游泳为主 溜冰、滑雪为主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区域发展的要求有哪些 为什么 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新知讲解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生产特点和区域发展变化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关联性。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新知讲解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长江三角洲新知讲解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松嫩平原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北方民居屋顶坡度、房屋进深较小,房屋高度较矮,房檐较窄;南方屋顶坡度、房屋进深较大,房屋高度较高,房檐较宽。新知讲解合作探究三:比较不同区域人们生活的差异。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合作探究三:比较不同区域人们生活的差异。新知讲解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假设劳动力价格、地价、建筑材料单价等因素相同,修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楼房间距自南向北逐渐增大。合作探究三:比较不同区域人们生活的差异。新知讲解一、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及反映 2.区域整体性表现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2.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3.区域关联的影响三、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1.区域的发展要求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看区域差异和区域关联性(1)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生产特点、区域发展变化课堂小结当堂训练1.该图主要反映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C.过渡性 D.关联性2.能正确表示江苏省三大区域间人口迁移方向和区域特征的是( )A.①→②→③ 关联性B.③→②→① 整体性C.②→①→③ 差异性D.③→①→② 过渡性BA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1~2题。当堂训练3.上面两幅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4.下列能够正确体现图乙所示区域特征的有( )①黑土广泛分布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化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④⑦⑧BB图甲图乙当堂训练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乙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B图甲图乙ABCD当堂训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目前,海南岛国际旅游岛战略已有重大进展。根据规划,在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要达到1 2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1)俄罗斯是海南岛最大的境外客源地,海南岛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度假天堂,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种现象体现了哪种区域特征 (2)海南岛的地形对河流、交通、城市分布等有何影响 体现了哪种区域特征 (1)俄罗斯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本土没有热带海滨风光,所以海南岛成为俄罗斯人理想的旅游度假地。体现了区域差异性。(2)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沿海地区地势平坦,海运条件好,所以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交通线也多沿海岸呈环状分布。体现了区域整体性。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