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2024年中国航天交出了硕果累累的成绩单。2024年全年我国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天舟七号成功在轨验证了3小时首次交会对接模式,天舟八号增加了200多升的装载空间和100多千克的载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火箭发射全程的运动轨迹时,不可将火箭视为质点B.天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0C.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火箭的惯性增大D.天舟七号做曲线运动时速度一定发生变化2.我国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加强“深海”领域的探测和研究。如图是某大学科研小组在深海探测结束后,利用牵引汽车将探测器从海面起吊上岸的示意图,若不计滑轮摩擦和牵引绳质量。在牵引汽车以速率 v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处于超重状态 B.探测器上升的速率大于 vC.牵引绳拉力等于探测器重力 D.牵引绳拉力做的功等于探测器重力势能的增加量3.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D均在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如图甲所示,其中小球A、B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连接B球的绳较长);如图乙所示,小球C、D在不同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但是连接C、D的绳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相同(连接D球的绳较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B角速度不相等B.小球A、B线速度大小相同C.小球C、D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D.小球D受到绳的拉力大于小球C受到绳的拉力4.在奥运会滑板街式比赛中,某选手(视为质点)从U型池边缘以初速度斜向上腾空,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若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手在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选手在上升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高度时速度相同C.选手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D.选手回到与U型池边缘等高处的时间为5.假设航天员在某一无大气层的星球表面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不考虑星球自转的影响)并记录下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O为抛出点。若该星球半径为,引力常量,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B.该星球的质量约为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若航天员在地球上最多能举起的重物,则在该星球上最多能举起的重物6.2025年2月28日晚在夜空开始上演了“七星连珠”。发生“连珠”的七颗行星自西向东分别为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它们出现在黄昏日落后不久。从最西端的土星到最东端的火星,张角为,横跨大半个天空,地球观测的天象简略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七星连珠”现象发生的时间内,这七颗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B.七星中水星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最大C.若七星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知道七星中任意一颗行星的公转周期就可求太阳的质量D.金星的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7.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均匀金属链条,长为,有一半在光滑的足够高的斜面上,另一半竖直下垂在空中。已知斜面倾角为30°,顶端是一个很小的圆弧。从静止开始释放后整个链条滑动,当链条刚好全部滑出斜面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A. B. C. D.二、多选题8.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中的预选着陆点着陆,顺利完成月壤与月岩采样任务。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并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顺利回到地球。如图5所示为嫦娥六号顺利返航的简化示意图,假设环月圆形轨道Ⅰ半径为,周期为,环月椭圆轨道Ⅱ半长轴为,周期为,月球半径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B.嫦娥六号在环月轨道Ⅰ上点处的速度比在环月轨道Ⅱ上点处的速度小C.D.嫦娥六号在环月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9.如图所示,小木块a、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b的质量分别为m,2m,a与转轴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均为。两木块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相对于圆盘先发生相对滑动B.a相对于圆盘先发生相对滑动C.a和b均未滑动时,a、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相等D.当圆盘的角速度为时,其中一木块开始滑动10.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0mB.0~6s内拉力做的功为70JC.合力在0~6s内做的功与0~2s内做的功相等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N三、实验题11.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斜面对平抛运动的制约性,点是A点在水平地面的投影点,是固定在轨道与地面之间的斜面,小球在水平桌面上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然后在A点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可通过安装在A的光电门测出)做平抛运动,落到或平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小球的落点与之间的距离为,多次做实验,获取数据,画出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画出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设,回答下列问题。(1)图 (选填“乙”或“丙”)说明小球落在水平面上,图 (选填“乙”或“丙”)说明小球落在斜面上;(2)图丙对应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 (选填“是”或“不是”)定值,若图丙的斜率为,则A、两点的高度差为 ;(3)若图乙的斜率为,则的正切值为 。12.某同学利用传感器验证向心力与角速度间的关系。如图甲,电动机的竖直轴与水平放置的圆盘中心相连,将力传感器和光电门固定,圆盘边缘上固定一竖直的遮光片,将光滑小定滑轮固定在圆盘中心,用一根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小滑块和力传感器。实验时电动机带动水平圆盘匀速转动,滑块随圆盘一起转动,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绳的拉力的大小。(1)圆盘转动时,宽度为d的遮光片从光电门的狭缝中经过,测得遮光时间为,则遮光片的线速度大小为 ,圆盘半径为R,可计算出滑块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用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保持滑块质量和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变,改变滑块角速度,并记录数据,做出图线如图乙所示,从而验证与关系。该同学发现图乙中的图线不过坐标原点,且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为,滑块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滑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用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四、解答题13.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最大速度是20m/s,汽车质量2×103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以额定功率行驶,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则:(1)汽车匀加速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多大?(2)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大速度多大?(3)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11s的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多大?14.如图所示,房顶的高度,竖直墙的高度,墙到房子的距离,墙外公路(封闭路段)的宽度,使小球(视为质点)从房顶水平飞出后落在墙外的马路上。取重力加速度大小,马路、墙根与房子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忽略墙的厚度,不计空气阻力。(1)求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要使小球落到墙外的马路上,求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应满足的条件。15.高台滑雪以其惊险刺激而闻名,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跃姿势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图所示为滑雪轨道一段简化图,运动员经过A点时速度水平,经过B点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一段半径为25m的光滑圆弧轨道BC,在C点调整姿态后飞出,腾空落到倾角为30°的斜坡轨道CD上。已知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A、B两点的高度差为20m,水平距离为30m,B、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即运动员经过B、C两点速度大小相等),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10m/s2,在C处调整姿态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斜坡CD足够长。求:(1)运动员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运动员调整姿态,使其在斜坡上的落点距C点最远,则在C点飞出时的速度方向及落点到C点的最远距离。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D B B A CD BCD ABC11.(1) 丙 乙(2) 是(3)【详解】(1)[1][2]若小球落在斜面AC上,由平抛运动知识,,综合可得说明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对应的图像为图乙,图像的斜率若小球落到水平面CD上,平抛运动高度不变,运动时间t不变,则有则关系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对应的图像为图丙,即图丙说明小球落在水平面CD上,图乙说明小球落在斜面AC上。(2)[1][2]图丙对应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是定值,若图丙的斜率为,则有可得所以A、B两点的高度差为(3)若图乙的斜率为,则解得12.(1)(2)【详解】(1)[1] 遮光片的线速度大小为[2]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公式可知(2)根据图像可知时,,此时有解得13.(1);(2);(3)【详解】(1)当汽车达到额定功率后,先加速,后匀速,匀速阶段牵引力等于摩擦力,所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2)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一刻,汽车刚好达到最大功率,所以(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位移为后阶段功率不变,所以从静止开始运动11s的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14.(1)(2)【详解】(1)小球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解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当球刚好经过墙上端时,如图甲所示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联立解得当小球落到墙外马路的最右侧位置时,如图乙所示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联立解得综上分析可知,要使小球落到墙外的马路上,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应满足15.(1);(2)1860N;(3)当C飞出时的速度与斜面夹角为60°时,运动员在斜坡上的落点距C点最远,最远距离为125m【详解】(1)由平抛运动的特点可得解得又得运动员经过A点的速度(2)运动员在B点竖直方向速度运动员在B点速度大小在B点受力分析如下图即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运动员在B点所受轨道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运动员在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860N。(3)设运动员从C飞出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垂直于斜面方向上得初速度平行于斜面方向上得初速度运动员从C点落到斜坡上的时间运动员落到斜坡上距C点的距离上式代入数据并整理可得当时,即速度方向与斜面夹60°斜向上时,最大,最大值为125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