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2026届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题时间:75分钟 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2024年春节期间,小杰妈妈发现手机有充值游戏点券成功的短信,在其追问下,12岁的小杰承认用妈妈的身份信息注册了游戏账号并多次大额充值,于是小杰妈妈和游戏公司客服沟通此事。对方称,后台显示为成年人实名账号,该消费合同成立,拒绝退费。小杰妈妈遂将该游戏公司告上法庭。对此案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杰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没有民事权利能力②家长疏于对小杰的监管而造成的损失,应该由家长承担③大额充值与小杰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合同主体不适格④小杰妈妈可申请撤销该充值合同,要求返还充值的金额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家以赠送礼品、现场体验试用等方式,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治愈疾病的心理,以高昂的价格向其兜售毫无治疗疾病功能的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所涉及的虚假宣传内容对老年消费群体产生深度洗脑和心理暗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和财物安全,甚至会影响和耽误老年人治病就医的最佳时机,社会影响恶劣。不法商家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①诚信原则 ②公平原则 ③绿色原则 ④公序良俗原则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某村村民积极响应:老张将闲置宅基地上的房屋改造成“共享书屋”,供游客使用;村民合作社将村集体50亩荒地承包给企业种植中药材,收取租金;返乡青年小周以自家庭院内的3亩果园作抵押,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发展生态旅游。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老张改造的宅基地房屋属于其个人所有的不动产②企业承包的50亩荒地经营权是用益物权的体现③小周抵押果园后,若无法还款,信用社可直接拥有果园所有权④合作社收取的荒地租金是土地所有权流转的合法收益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4. 甲与乙公司是“蜜胺”的发明专利权利人,甲公司还是相关技术秘密权利人。针对丙公司等被告侵害涉案产品知识产权的行为,甲与乙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审结了该侵权案,认定丙公司等被告构成共同故意侵权,判赔总额高达2.18亿元,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关于技术秘密与专利保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公司只要相关技术秘密保护措施得当,其发明就可以一直受法律保护②若发明专利在申请期内,他人独立研发出相同的发明,可以使用该发明③丙公司没有通过正当途径取得甲公司的技术秘密,侵犯甲公司的隐私权④若甲与乙公司“蜜胺”的发明专利保护期满15年,丙公司可以免费使用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甲公司拟用招标方式采购一套设备,向包括乙公司在内的十余家厂商发出其制作的包含设备性能、规格、品质、交换日期等内容的招标书,乙公司接到招标书后制作了投标书。甲公司在接到乙公司及其他公司的投标书后,通过决标,最后确定乙公司中标,并向乙公司发出了中标通知书。下列行为属于合同要约的是( )A. 甲向乙发出招标书 B. 乙向甲发出投标书C. 甲对所有投标书进行决标 D. 甲向乙发出中标通知书6. 张某用名画仿制品冒充真迹,并以真迹价格卖给陈某。下列行为与张某行为违背的民法基本原则相一致的是( )A. 某旅行社强行要求游客购买“纪念品”,否则不发车B. 小李以工作为由拒绝照顾生病的母亲C. 王某在某市场上卖菜,经常将缺斤短两的蔬菜卖给顾客D. 某公司以“样貌不符”为由拒绝了大学生杨某参加面试7. 李奶奶在某小区12号楼下晒太阳时,被高空坠落的石块击伤。该楼2单元共60户,警方挨户摸排调查,发现三楼两住户事发后家中无人,但不能排除事发时抛物的可能。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三楼两住户可以不承担李奶奶受伤的责任②若小区物业在物业管理上存在疏漏,应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本案适用无过错侵权责任,无论住户有无过错均应承担责任④若无法提供证据,三楼两住户应向李奶奶提供赔偿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甲乙结婚多年,二人厌倦了城市生活,决定搬回农村。经协商他们将婚后全款购买的房子和甲婚前购买的登记在甲名下的汽车卖掉,并得到300万元售房款和20万元的卖车款。钱款收到之后,甲未经妻子乙的同意擅自将该房款中的10万赠送给了甲的姐姐丙。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乙有权主张甲的赠与行为无效并向丙追回钱款②如果甲乙双方离婚则需要对320万财产进行分割③汽车作为甲专用生活用品属于甲的个人财产④甲的行为侵犯了乙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平等处理权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9.贾某(父母均已逝世)在与配偶李某结婚后购买了一套价值180万元的公寓。婚后5年贾某获得其叔叔合同赠予他的一幅名画,价值30万元。二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子贾甲和女儿贾乙),女儿贾乙三年前因车祸不幸去世,留有一子王丙。2024年8月,贾某因病去世。贾某生前未留有遗嘱,关于本案继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①贾某财产的继承应适用于法定继承 ②贾甲可以继承贾某40万元的财产 ③李某在贾某死后可得财产140万元 ④赠予的名画应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 刘某在恋爱期间通过微信前后转给谭某共32556元(其中微信转账27365元,微信红包5191元),后因矛盾分手。经多次协商不成,刘某诉至法院要求谭某归还以上钱款,并提供微信聊天截屏和转账记录。谭某认为上述钱款是赠与,不应偿还,但未提供证据。法院审理后认为,微信红包自身即包含“赠与”之义,不用偿还,而通过微信转账支付的钱款,谭某虽辩称是赠与,但并无证据证明,判定其性质为借款,应予偿还。该案( )①刘某与谭某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微信转账钱款③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④刘某提供的微信截屏和转账记录是物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王A家住某小镇,因家中喜事办酒宴,雇请了张B帮忙做事。王A安排胡C帮忙点燃花炮,结果花炮出现了散筒、低炸现象,将张B炸伤。王A与张B双方就赔偿事宜无法达成一致,产生争议,张B便将生产者、销售者与王A等人诉至法院。本案中( )①王A和张B、胡C之间均构成了劳动关系,故应该承担违约责任②生产者、销售者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故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③张B的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法院应予以登记立案④若因销售者的过错使花炮存在缺陷,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其追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 夏某想在暑假期间带孩子出国旅游,为此,她与一家旅行社签订了合同,本次旅游费共计3万元,他支付了2000元作为定金,同时合同还规定了2000元的违约金条款,以补偿任何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失。然而,在出发前一周,该公司突然宣布取消本次活动,无法履行合同约定,导致夏某心情非常低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旅行社是在出发前一周告知取消本次活动故无需承担违约责任②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双倍返还定金③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赔偿精神损失费④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返还定金并支付违约金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13.近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送法进社区”的活动,不少居民前来咨询。以下针对咨询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符合法律规定的是:居民问题 解决方案①甲仍在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公司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辞退 甲可申请劳动合同争议仲裁,并提供能胜任工作的材料②乙公司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生产,未能按照合约准时向对方交货,遂被对方诉至法院 乙公司可以不可抗力为由,免除因履行延迟而承担的违约责任③丙经营的果园今年歉收,怀疑是与附近的化工公司管道泄漏事故有关 若丙采取诉讼方式,并不需要其证明化工公司存在过错④丁的朋友B曾向其借款,并立下欠条,到约定期限B拖欠不还 丁可委托代理人维护自身权益,并提交作为书证的欠条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2025年2月,原告裴某驾车行驶到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偶遇后方消防车,裴某为让行闯了红灯。随后被交通摄像头记录并收到罚单。周某不认可处罚,随后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下列对这一诉讼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该类诉讼目的是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②裴某作为行政相对人,可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③裴某若对一审判决不服,可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④裴某在举证能力上无法与区政府抗衡,由区政府承担举证责任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15.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是纠纷解决的方式。这些方式各有优势,功能各有侧重。下列纠纷与解决方式对应合理的是①某企业因发明专利申请被驳回与行政机关发生争议——选择仲裁②王某因宠物狗伤人在赔偿事宜上与李某发生纠纷——选择调解③姜某与A企业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问题产生争议——直接起诉④小何因购买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与商家发生纠纷——选择和解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 2025年1月,甘某甲夫妇遭遇意外双双离世,留下一套两人婚后购买的房产,但未留有遗嘱。两人的独生子小甘为他们办理了后事。1个月后,甘某甲夫妇唯一的长辈、甘某甲和甘某乙的母亲唐某离世。此后,小甘和甘某乙对甘某甲夫妇名下房产的处置产生了争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甘作为独生子女,可以单独继承甘某甲夫妇留下的房产②甘某甲夫妇去世后,唐某和小甘均为房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③小甘要将父母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须征得甘某乙的同意④小甘和甘某乙的房产纠纷,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解决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主观题部分(共52分)17.2024年,邓某因房屋装修与施工方老莫、老谢、老刘产生纠纷。调解未果后,老谢和老刘使用短视频账号发布现场调解录像,并配文“光头佬”“三年不给钱,邓某是老赖”等字样。该视频播放量达1613.7万次,对邓某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导致邓某社会评价降低。邓某遂起诉要求赔礼道歉及精神损害赔偿。法院审理后判决老谢、老刘在短视频平台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5000元。结合材料并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说明法官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请为有效规避此类侵权行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重合同,讲契约精神”是现代商业和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原则。材料: 李某是一位健身爱好者。2024年1月,李某在某健身中心申办健身卡,销售人员遂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健身合同书》,该合同载明该健身中心将于2024年9月1日正式开业,李某未仔细阅读合同便在合同上签字,并缴纳1200元会员费,销售人员也未对该合同做出具体说明。后来,该健身中心于2024年10月1日才开始营业。李某以该健身中心开业太晚为由向其提出全款退还会员费用的要求。销售人员告知,开业推迟是由于健身中心附近一条主干道于2023年12月进行市政施工这一不可抗力所致,同时健身卡不退费是行业惯例,并向李某展示合约条款小字部分“健身卡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等内容。李某认为该健身中心的做法是欺诈行为,在交涉中情绪激动,不慎将手中正在摄像的手机磕碰到大厅立柱,导致手机屏毁坏。李某要求健身中心赔偿手机损失未果,后提起诉讼。李某将该健身中心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会员费,并赔偿手机相关损失。结合材料,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是否应当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12分)19.原、被告系同一小区前后楼栋的邻居,两家最近距离不足20米。在小区已有安防监控设施的基础上,被告为随时监测住宅周边,在其入户门上安装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自动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位置正对原告等前栋楼多家住户的卧室和阳台。原告认为,被告可通过手机app操控可视门铃、长期监控原告住宅,侵犯其隐私,生活不得安宁。被告认为,可视门铃感应距离仅3米,拍摄到的原告家模糊不清,不构成隐私,其从未有窥探原告的意图,对方应予以理解,不同意将可视门铃拆除或移位。后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拆除可视门铃、赔礼道歉并赔偿财产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请你对被告的辩称和原告的请求加以评析。(12分)20. 某日,原告王某过35岁生日,邀请了几位亲朋好友在被告某县某火锅店用餐。在用餐过程中,因椅子后滑,且当时王某未注意到地面湿滑导致摔倒受伤,经该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大腿骑跨伤。原告王某住院期间被告仅支付了1000元医疗费,原告出院后找到被告要求解决其受伤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被告拒不支付该费用。随后,原告王某向该县法院起诉,要求被告承担赔偿责任。为查明案情,承办法官查询了被告的工商登记及经营情况,并询问证人,查明事发时该火锅店刚开业不久,店内没有张贴安全警示标志,提供给顾客坐的椅子安全性不够,在原告王某受伤当日店内已出现他人摔倒的事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判决被告承担70%的赔偿责任。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 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12分)参考答案1--5 D B A A B 6--10 C D C A B 11--15 D B C A D 16. C17.(1)结合材料并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说明法官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12分)①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4分)老谢和老刘使用“光头佬”“老赖”等侮辱性词汇,直接贬损邓某人格尊严,构成名誉权侵权,应当依法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法律责任。(4分)② 法院的判决体现了对公民人格权利的保护,明确了网络言论的法律边界,维护了法律对民事权利的保护与限制的平衡,遵循了公平、公序良俗等民法基本原则。(4分)(2)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请为有效规避此类侵权行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①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众法治观念。(2分)②落实平台管理责任,从源头减少侵权行为。(2分)18.结合材料,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是否应当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并说明理由。(12分)①李某要求返还会员费的主张有法律依据,法院应予以支持;李某主张赔偿手机损失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会支持。(3分)②签订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有效,健身中心没能按合同约定开业,没有全面诚信履行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3分)③该市政施工不属于不可抗力,不存在免责事由,健身中心应该依法履行合同;不退款等内容属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该健身中心未尽提醒责任,故为无效条款。(3分)④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李某手机损坏与健身中心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3分)19.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请你对被告的辩称和原告的请求加以评析。(12分)(1)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4分)(2)被告在自有空间内安装可视门铃,虽没有侵犯原告隐私的主观意图,但设备功能及相邻位置,可能侵害原告的隐私权,故应排除妨碍,拆除可视门铃。(4分)(3)原告可以侵犯隐私权为由,要求被告拆除可视门铃,但若无法证明被告的行为已经对其造成实际精神及物质损害,故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请求不会得到支持(4分)20.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的理由。(12①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分)本案中,餐馆店内没有张贴安全警示标志,提供给顾客坐的椅子安全性不够,其行为在主观上存在过失,其过失行为是导致本案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故依法应对王某在事故中的损失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4分)② 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就餐时有注意自身安全的义务。(2分)其自身的疏忽是导致其摔倒的次要原因,对于损害的发生存在一定过错。因此需对损害结果承担次要责任。(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