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1.3汽化和液化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北师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1.3 汽化和液化 教学过程设计(基于2025年课程标准,整合多版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汽化(蒸发、沸腾)和液化的定义及特点,能区分两者的异同 37。掌握蒸发和沸腾的条件与规律(如蒸发吸热、沸点与气压关系) 35。能用实例解释液化现象(如“白气”形成、液化气储存) 35。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分析沸点特性 34。探究蒸发吸热现象(如酒精蒸发冷却实验),理解蒸发的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技术、液化天然气运输),体会物理与科技发展的联系 15。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实验操作能力 45。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发生条件、吸热特点) 37。液化的两种方法(降温、加压)及其应用 35。 难点 :理解“蒸发吸热致冷”的微观解释 25。分析沸腾实验中温度变化的图像意义 34。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问题驱动 :展示湿毛巾,提问:“如何让湿毛巾快速变干?”通过学生回答(如晒干、吹风机吹干)引出“汽化”概念 23。播放烧水时壶口“白气”的视频,提问:“白气是水蒸气吗?”引发对液化现象的思考 37。 2. 新课教学(30分钟) (1)汽化(蒸发与沸腾) 蒸发 :实验:将酒精涂抹在学生手背,观察蒸发过程并感受温度变化,归纳蒸发特点(任何温度、缓慢吸热) 23。讨论:如何加快湿衣服晾干?总结蒸发的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 35。 沸腾 : 分组实验 :加热水至沸腾,每30秒记录温度,绘制温度-时间曲线,观察气泡变化 34。 数据分析 :时间(s) 0 30 60 90 120 150温度(℃) 85 92 98 100 100 100 结论 :沸腾需达到沸点,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37。 (2)液化 实验演示 :在热水杯口盖冷玻璃片,观察水蒸气液化形成水滴 35。液氮实验(若条件允许):展示气体降温液化现象 15。 概念解析 :液化方法:降温(如露水形成)、加压(如液化气罐储存) 35。液化放热:联系冬季室内玻璃上的水雾 37。 3. 巩固与应用(10分钟) 案例分析 :北方菜窖储水防冻(水凝固放热)与冰箱制冷剂汽化吸热的原理对比 15。解释高压锅煮食物更快的原因(加压提高沸点) 37。 图像练习 :给出某液体沸腾曲线,判断沸点并标注吸热阶段 34。 4. 总结与作业(5分钟) 课堂小结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表(如下);液化的两种方法及应用实例 37。textCopy Code| 汽化方式 | 发生部位 | 温度条件 | 剧烈程度 ||----------|----------|----------|----------|| 蒸发 | 液体表面 | 任何温度 | 缓慢 || 沸腾 | 液体内外 | 达到沸点 | 剧烈 |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学习目录情景导入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将一壶水烧开后继续加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壶中的水哪里去了?湿衣服变干和壶中的水变少的过程相同吗?新课探究问题与思考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固态 液态 气态熔化凝固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2.例举实例:湿衣服上的水以蒸发的方式变成气态,而壶中的水以沸腾的方式变成气态。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二、蒸发和沸腾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观察与思考观察晒湿衣服的情景,你能说出有哪些因素影响力蒸发的快慢吗?1.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思考 生活中还有哪些加快蒸发的例子?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1.蒸发:注意(1)蒸发过程需要吸热。实际例子1)从游泳池中出来,感觉有点冷2)风扇一吹,感觉凉快3)两个温度计,都放在教室中,其中一个包上有酒精的棉花,那么哪一个温度高?(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2.沸腾平时我们说水“开”了,就是水沸腾了。思考液体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呢?液体沸腾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实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陶土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等。实验步骤: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3)当水温接近8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观察要求①点燃酒精灯后,温度计的示数变化。②当温度升高时,水中是否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怎样变化的?伴随声音的情况?③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④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水还会继续沸腾吗?⑤水沸腾时,烧杯里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否透明?实验现象:1)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2)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实验记录: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实验现象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沸腾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一定的温度,吸热。(1)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与思考:实验结论:沸腾前气泡较小,沸腾时变大。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时变小。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沸腾,且温度不变。停止加热,不再沸腾。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沸点。在1.01×105Pa大气压下一些液体的沸点(℃)液 体 沸点/℃ 液 体 沸点/℃液态铁 2861 液态氨 -33.5液态铅 1749 液态氧 -183水 银 357 液态氮 -196甘 油 290 液态氖 -246水 100 液态氢 -253酒 精 78.5 液态氦 -269液体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液体表面上方的气体压强越小,沸点越低;气体压强越大,沸点越高。科学窗:沸点与气体压强高原边防哨所,水的沸点不足70°C,战士必须用压力锅煮面条。高压锅原理:刚工作时,放气孔被堵死,水上方的气压增大,沸点随之升高。当水上方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锅内气体刚好能顶起安全阀,气压维持一定值,水也达到较高的沸点,为 110 ℃~120 ℃。食物锅盖易熔片放气孔安全阀锅身锅内气压升高,沸点随着升高。沸腾 蒸发不同点 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变化相同点 液体的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一定温度任何温度液体内部和表面只在液体表面剧烈缓慢平和沸腾时温度不变温度降低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三、液化思考: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呢?雾露珠哈气生活中的“白气”——小水珠观察与思考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压缩乙醚液化通过这些现象,你能说出发生液化的条件吗?1.气体液化的条件(1)降低温度(2)压缩气体的体积2.液化放热3.判断液化时,一定要弄清是哪里的气体液化。说明: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看到的白气是液体小液珠。科学窗:热管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交流讨论: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而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使人有不同的感觉呢 “哈气”时,人体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手液化,液化放热,故手感到暖和;“吹气”时,加快了手表面附近空气流动的速度,使手上汗液蒸发加快,蒸发吸热,因此觉得手更冷。知识点1 汽化现象1.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C )A. 春天,湖面的冰逐渐消融B. 夏季,绵绵细雨落入山涧C. 秋天,山顶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慢慢消散D. 冬季,皑皑白雪覆盖山峰C1234567891011122. [2023·福建改编]如图所示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它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 热。汽化 吸 123456789101112知识点2 蒸发3. [2023·成都]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D )A. 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B. 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C. 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D. 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123456789101112【点拨】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蒸发,A不符合题意;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减慢了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B不符合题意;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是给树苗补充水分,与蒸发无关,C不符合题意;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增大了表面积,提高了物体的温度,可加快蒸发,D符合题意。【答案】D1234567891011124. [2024·常州期中]夏天用电风扇吹风,人觉得凉快,这是因为电风扇吹的风加快了人体汗水的 (填物态变化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从人体吸收热量。若将一支干燥的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则温度计的示数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蒸发 不变 123456789101112夏天吹电风扇,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蒸发过程中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身体表面的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快;将一支干燥的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没有液体,不会进行蒸发吸热,故温度计的示数不变。【点拨】123456789101112知识点3 沸腾5. [2023·河北节选]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23456789101112(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点拨】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使酒精灯外焰加热。自下而上 123456789101112(2)当水温升高到93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填入下表,同时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时间/min 0 1 2 3 4 5 6温度/℃ 93 95 97 99 99 99 99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烧杯中水的沸点是 ℃。99 123456789101112【点拨】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从第3 min后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此时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为99 ℃。123456789101112(3)若按如图乙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为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点拨】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虽然能达到沸点,但是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故不能沸腾。不能 1234567891011126. [传统文化]《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来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B )A. 加快了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B. 提高了湿纸的温度C. 加大了湿纸的表面积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23456789101112【点拨】“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烤火的墙上,湿纸从墙上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从而使水分蒸发加快,所以湿纸干得更快,B正确。【答案】B123456789101112课堂小结1. 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作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作液化。2.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3.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有制冷作用。4.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