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41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41页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2.3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二章 机械运动
北师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单位换算:

60km/h=60×
3600s
1000m

≈16.7m/s

实例讲解 2:一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用了 10 秒的时间跑完了全程,求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m/s
?合多少

km/h

分析:已知路程

s=100m
,时间

t=10s
,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速度

v

解答:

v=
t
s

=
10s
100m

=10m/s

单位换算:

10m/s=10×3.6km/h=36km/h

学生练习:给出一些类似的速度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如一列火车在 2 小时内行驶了 240 千米,求火车的速度;一名短跑运动员在 50 米比赛中用时 6.25 秒,求他的速度等。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公式运用错误、单位换算错误等。
平均速度的概念:讲解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运动速度往往是变化的,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红灯、堵车等情况,速度会时快时慢。这时我们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同样为

v=
t
s

,其中

s
是某段路程,

t
是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通过实例,如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总路程为 120 千米,行驶时间为 2 小时,途中有加速、减速等情况,求汽车的平均速度,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速度的概念、公式、单位及单位换算,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相关练习题,加深对速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一些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计算、平均速度等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进一步加深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和速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选择一个物体,记录它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出该物体的平均速度,并在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和速度的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但在速度公式应用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分析题目、选择公式以及单位换算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的练习和指导。在讲解平均速度概念时,部分学生对其与瞬时速度的区别理解不够清晰,后续应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运动场景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在课堂练习环节,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辅导和帮助。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录
课程导入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你能否结合生活经验,准确描述人们是如何比较各支队伍运动快慢的 你还知道其他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课程导入
龙舟比赛中,裁判一般是根据什么判断队伍运动的快慢的?
根据比赛全程所用的时间——用时最短的获胜
那时间如何测量呢?
课程讲授
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符号和单位
1.时间的符号: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
(2)常用单位:
(3)单位换算:
t
秒(s)
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1h=60min=3600s ,1s = 103s,1ms =103μs
课程讲授
时间的测量工具
时间的测量




沙漏


古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
课程讲授
时间的测量
石英钟
机械表
电子表
电子钟
现代人们常用钟表计时
时间的测量工具
课程讲授
时间的测量
物理实验室一般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光电计时器等计时
机械停表
电子停表
光电计时器
时间的测量工具
课程讲授
科学窗
秒的定义与时间的精密测量
时间的测量
秒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我们常说的“一眨眼的工夫”大约是0.3~0.4s,希格斯玻色子的平均寿命大约是1.56×10-24s。物理学中已知的最小时间尺度是普朗克时间,约5.4×10-44s,也就是光在真空中通过普朗克长度(1.6×10-35m)所用的时间;物理学中已知的最大时间尺度是宇宙的年龄,其数量级为1018s。那么秒是怎样规定的呢?2018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当铯-133原子基态的超精细能级跃迁频率以单位赫兹(即秒-1)表示时,将该频率的固定数值取为9192631770来定义秒。
课程讲授
科学窗
秒的定义与时间的精密测量
时间的测量
原子钟是利用氢、铯、铷等原子的稳定振荡制成的计时器,其计时误差每天可小于百万分之一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原子钟授时来实现高精度定位的。
课程讲授
机械停表的使用
时间的测量
分(小圈)转一圈:15min
一小格: 0.5min
秒(大圈)转一圈:30s
一小格: 0.1s
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应注意:
(1)使用前上紧发条;
(2)注意调零;
(3)不可用力过猛。
课程讲授
时间的测量
机械停表的使用
课程讲授
学生实验:测量脉搏跳动的时间
先估测自己的脉搏跳动10次、50次、100次所用的时间,再用停表测量,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测量方法 脉搏跳动的时间/s 脉搏跳动10次 脉搏跳动50次 脉搏跳动100次
估测
用停表测量
时间的测量
课程讲授
赛龙舟活动中,所有龙舟均未到达终点时,人们如何判断哪一条龙舟运动得更快呢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课程讲授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实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问题与猜想
对于运动情况不同的龙舟,如何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 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快慢
课程讲授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相同距离,测量时间
相同时间,测量距离
A
A
B
B
实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制定方案
用小车模拟龙舟的运动,让小车A、B分别在水平面上运动,观察、记录它们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
课程讲授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A
B
结果:
依据:
A比B运动的更快。
通过相同的路程,A用的时间更少。
9:00:00
9:00:02
9:00:00
9:00:03
实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在水平面上标定一段距离,测量小车A、B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收集证据
课程讲授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A
B
结果:
依据:
A比B运动的更快。
在相同的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更大。
9:00:00
9:00:02
9:00:00
9:00:02
实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收集证据
(2)测量小车A、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课程讲授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通过实验,可得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用时越少运动越快。
(2)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经过路程越大运动越快。
百米赛跑比赛中,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判断,而裁判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判断的。
分析与论证
课程讲授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如果两个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内,通过了不同的路程,那该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5s内运动了5m
10s内运动了50m
可用路程除以时间计算出物体“1s内通过的路程”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本质上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1s内运动:
1m
1s内运动:
5m
分析与论证
课程讲授
速度
1.定义:
2.符号:
3.公式:
4.物理意义:
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
v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速度的定义
比值定义法
课程讲授
速度
1.国际单位:
2.常用单位:
3.单位换算:
米/秒(m/s),读作米每秒
千米/时(km/h),读作千米每时
速度的单位
课程讲授
速度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10m/s= km/h
(2)144km/h= m/s
36
40
m/s→km/h要乘以3.6
km/h→m/s要除以3.6
随堂练习
课程讲授
一辆汽车在5min内通过的路程是6000m。它的运动速度是多少km/h
速度
解:
t = 5min = 300s
答:它的运动速度是72km/h。
例题
课程讲授
速度
汽车运动:30m/s
高速动车组列车行驶:100m/s
喷气客机飞行:230m/s
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轮船航行:10m/s
人骑自行车:4m/s
人步行:1.3m/s
课程讲授
速度
野兔奔跑:18m/s
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游隼俯冲:108m/s
旗鱼游动:30m/s
猎豹奔跑:27m/s
羚羊奔跑:22m/s
蜗牛爬行:0.003m/s
知识点1 时间的测量
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720 s= min= h。
(2)36 min= h= s。
12 
0.2 
0.6 
2 16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4·恩施州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实验用电子停表,它的
上部除了正中央的“MODE”功能选择键外,左右各设
置了一个按键,要将数据清零复位,应该按 (选填
“左”“中”或“右”)键。当功能调整为可读到0.01 s
时,图中所示此次计时读数为 。
左 
8 min0.11s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
一般电子停表的左键是清零复位功能,中键是功能变
换按钮,右键是开始停止功能,要将数据清零复位,应该
按左键;当功能调整为可读到0.01 s时,图中所示此次计
时读数为8 min 0.11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如图是小华同学使用机械停表精确测量绕操场步行一周所
用的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该表可以用来测量时间间隔
B. 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为30 s
C. 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相同
D. 此表的读数为5 min 20.0 s
(第3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2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4. 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小明使用多个小车、卷尺和机械
停表等实验工具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并记录了多个小车
通过的距离和所用时间,如表所示。
(1)实验次数1与2(或3与4)是用
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
用时间的长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比较实验次数1与2(或3与4)的数据可知,运动
的路程相等,所用的时间不相等,采用的是通过相
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的方法来比较物体
运动快慢的。
【点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实验次数 是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
多少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点拨】
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多少的方法来比较物体
运动快慢应控制时间相等,实验次数1与3(或2与4)符合
要求。
1与3(或2与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为了比较实验次数2和3运动的快慢情况,小明可以采
用比较 的方法,这
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速度。
【点拨】
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次数2和3运动的路程和时
间均不相等,为了比较其运动的快慢,可以采用通过
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较的方法。
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请通过以上方法判断:小车第 次实验运动最快,
第 次实验运动最慢。(均选填“1”“2”“3”或
“4”)
1 
4 
实验次数 距离s/m 时间t/s
1 5 5
2 5 10
3 2.5 5
4 2.5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点拨】
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比较实验次数1、
2、3、4,可得比值依次为:1、、、,故第1次实验
运动最快,第4次实验运动最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3 速度
5. [2024·重庆期中]下列对速度公式v=的理解,正确的是
( B )
B
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C. 相同时间内,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小
D. 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路程s与速度成正比,与时间t成
反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港珠澳跨海大桥(如图甲)全长55 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
的跨海大桥。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
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乙,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
度为 km/h,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大约需 h。(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80 
0.6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2024·深圳南山区期末]在测量1 min内脉搏跳动次数的活
动中,下列工具最适合计时的是( D )
A. 室外阳光下的日晷
B. 没有秒针的挂钟
C. 计时25分钟的沙漏
D. 带秒表功能的手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小结
课程讲授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单位:m/s、km/h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
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符号:t
时间的单位:s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