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平均速度--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30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1 平均速度--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30页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2.4.1 平均速度
第二章 机械运动
北师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平均速度的概念(10 分钟)
教师讲授:结合具体的运动实例,如物体沿直线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再运动到 C 点,讲解位移的概念,然后指出平均速度是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用公式

v=
Δt
Δx

表示,其中

Δx
表示位移,

Δt
表示时间间隔。
强调要点: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和方向。
学生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用到平均速度的场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8 分钟)
对比分析:列表对比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定义、公式、物理意义、矢量性等方面的区别。
| 对比项目 | 平均速度 | 平均速率 |
| ---- | ---- | ---- |
| 定义 | 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
| 公式 |

v=
Δt
Δx

|

v

=
Δt
s

(s 表示路程)|
| 物理意义 | 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和方向 | 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路程快慢 |
| 矢量性 | 矢量 | 标量 |
案例讨论:给出具体的运动案例,如物体沿圆周运动一周,让学生分析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通过讨论加深对二者区别的理解。
3. 平均速度的计算(7 分钟)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如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前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v
1

,后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v
2

,求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明确位移和时间的计算方法,然后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练习:给出一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5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平均速度的概念、公式、物理意义,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强调平均速度的矢量性和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本质区别,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课堂检测(5 分钟)
设计几道针对性的练习题,如判断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计算具体情境下的平均速度等,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讲解。
(五)布置作业(5 分钟)
基础题:教材课后习题第 1、2、3 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
拓展题:查阅资料,了解平均速度在交通运输、体育竞技等领域的应用,写一篇简短的科普小文章,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视频、图片、例题等)
教材
相关练习题资料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平均速度的矢量性和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学生掌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这份教案涵盖了平均速度教学的关键环节。你可以和我说说对教案的看法,比如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增减内容等,我会进一步完善。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课程导入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 m栏项目中以12.91s的成绩夺冠。某位同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得到比赛中刘翔的速度约为8.52 m/s。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刘翔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速度是一成不变的吗
课程讲授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那么匀速直线运动有什么特点呢?
课程讲授
计算出下面这辆小车在这4段10s时间内的速度,想一想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呢?
这辆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每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15m/s
15m/s
15m/s
15m/s
匀速直线运动
课程讲授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课程讲授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s/m
t/s
1
2
3
4
5
6
5
10
15
20
25
0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
v/m·s-1
t/s
1
2
3
4
5
6
5
10
15
20
25
0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我们可以通过画出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s-t图像)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v-t图像)来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
课程讲授
交流讨论
一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m/s,在下图中作出它的s-t图像,比较两条图线,会发现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你能通过图线直观地判断出哪个物体运动的速度较大吗 将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s/m
t/s
1
2
3
4
5
6
5
10
15
20
25
0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
v=5m/s
v=4m/s
蓝色图线比红色图线更平缓,所以蓝色图线表示的速度更小。
匀速直线运动
理想的匀速直线运动在实际中并不常见,但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不大,并且通过的路径近似是直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也是物理学中简化问题的一种理想化的处理方法。
课程讲授
匀速直线运动
乘坐自动扶梯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平稳行驶
知识点1 匀速直线运动
1. [教材素材题]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的
是( B )
A. 飞机着陆后在跑道上滑行
B. 乘自动扶梯上楼
C. 正在进行百米赛跑的运动员
D. 机械停表秒针的运动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乐山期末]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B.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所用的时间越少
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速度的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青岛期末]下列图像能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B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甲和丁 D. 丙和丁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2 平均速度
4.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 说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
D. 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国庆期间,爸爸载小华从喀什古城去金湖杨国家森林公园
游玩,感受家乡之美,如图所示,这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
导航信息截图,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剩余路段汽车的
平均速度为( A )
A
A. 72 km/h
B. 10 km/h
C. 60 m/s
D. 12 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深圳期中]国庆期间,小明和父母乘车到深圳北站,
准备乘高铁去厦门北。他们7:00出发时看到路边有如图
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爸爸吩咐小明通过12306查询有
票列车的时刻表,如表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车次 深圳北开 厦门北到 运行距离
D664 07:58 10:32 514 km
D2294 08:14 11:34 514 km
D388 08:29 11:54 514 km
D2302 08:34 12:11 514 km
(1)小明一家最快能赶上的车次是 。
D66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由图知,s=40 km,限速v=80 km/h,由v=可
得,驾车到深圳北站所用的最少时间t===0.5
h=30 min,他们7:00开车出发,到达深圳北的时间
为7:30,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小明一家最快能赶上
D664次列车。
【点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D2294次列车从深圳北到厦门北的平均速度
是 km/h。
【点拨】
154.2 
乘坐D2294次列车从深圳北到厦门北所用时间t'=
11:34-8:14=3 h 20 min=3 h= h,总路程s'=
514 km,该次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v'===
154.2 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真实情境] [2024·随州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明和爸爸一起驾
车去旅游时,爸爸手机导航的部分截图,导航分别为他们
设计了三种路线方案,若全程不考虑拥堵且汽车每百公里
油耗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这三种方案中,最耗时的是方案一
B. 在这三种方案中,速度最快的是方案三
C. 为了省油,他们应该选用方案一
D. 采用方案三到达目的地的平均速度为45.6 km/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
由图可知,三种方案中,方案一用时最短,方案二
用时最长,因此最耗时的是方案二,A错误;方案一的速
度v1==≈0.83 km/min,方案二的速度v2==
≈0.65 km/min,方案三的速度v3===0.76
km/min,由上述分析可知,速度最快的是方案一,B错
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已知百公里耗油不变,由图可知,方案二公里数最少,
因此耗油最少,C错误;方案三的平均速度v3=0.76
km/min=45.6 km/h,D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巴彦淖尔期中]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同时从同一起点
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
C. 甲车的速度大小为3 m/s
D. 在t=6 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 m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
已知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向东
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中的数据可得:v甲==
=0.3 m/s,v乙==≈0.13 m/s,所以v甲>v乙,即甲
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AC错误;甲、乙两辆玩具小
车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v甲>v乙,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B错误;
在t=6 s时,s甲=1.8 m,s乙=0.8 m,甲车在乙车前面,距离s=s甲-s乙=1.8 m-0.8 m=1 m,D正确。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多选]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位同学骑自行车春游时,
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的s-t图
像及v-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做变速直线运动
B. 以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C. 最快的车的速度是6 km/h
D. 经过5 s,甲、乙相距10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点拨】
甲运动的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甲的路程与
时间成正比,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甲=
==4 m/s;乙、丙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横轴
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变化,乙、丙的速度不变,所以
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为6 m/s,丙的速度
为4 m/s,A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因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而甲、
丙的速度相等,因此以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B正确。
由v=可得,经过5 s,甲、乙相距s=v乙t-v甲t=6 m/s×5 s
-4 m/s×5 s=30 m-20 m=10 m,D正确。
【答案】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揭阳月考]如图所示的频闪照片记录了甲、乙两辆
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 (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甲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甲
车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
动,40 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 (选填“相
同”或“不相同”)。
大于 
匀速 
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科学推理]在20 s至40 s内,甲、乙哪辆车快些? 车快,理由是

乙 
两车运动时间相同,但乙车通过的路程
比甲车通过的路程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小结
课程讲授
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乘坐自动扶梯、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行驶
生活实例
特点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