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制作隔音箱 --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54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制作隔音箱 --2024-2025学年北师大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同步课件(54页ppt)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3.3制作隔音箱
第三章 声现象
北师大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3.3 制作隔音箱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深入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以及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巩固声音特性相关知识。
掌握隔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解释不同材料隔音效果差异的原因。
学会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简易隔音箱,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隔音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在实验探究和优化隔音箱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实践活动的兴趣,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隔音的原理,掌握制作隔音箱的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践操作,优化隔音箱的隔音效果。
教学难点
分析不同材料对隔音效果的影响,并合理选择和组合材料。
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较好的隔音效果。
三、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回顾上节课声音的特性相关知识,提问学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和能量衰减的差异。
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隔音的场景图片或视频,如录音棚、卧室、机房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人们是如何减少声音传播,达到隔音效果的?” 从而引出本节课制作隔音箱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制作欲望。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
隔音原理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传播和隔音的动画演示,讲解隔音的基本原理:隔音是通过阻止声音的传播路径,减少声音能量的传递,从而降低声音强度。主要方式包括反射、吸收和阻挡声音。
结合生活实例,解释不同方式的应用,例如:坚硬光滑的材料主要起到反射声音的作用;多孔、柔软的材料能够吸收声音;厚重的材料可以阻挡声音传播。
材料选择
展示常见的隔音材料,如泡沫板、吸音棉、隔音毡、厚纸板、海绵等,介绍每种材料的特点和隔音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组合使用可能产生的效果,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和讨论,为后续制作隔音箱选择材料做好准备。
(三)小组设计(15 分钟)
分组与任务布置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6 人,明确小组任务:设计一个简易隔音箱,要求能够有效降低外界声音传入,或减少箱内声音传出。
讨论与设计
各小组围绕隔音箱的尺寸、形状、材料选择、制作方法等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同时提醒学生考虑材料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引导学生绘制设计草图,标注材料、尺寸和制作步骤,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
方案交流与完善
各小组选派代表介绍设计方案,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完善设计方案。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强调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如密封性、材料固定方式等。
(四)动手制作(25 分钟)
材料与工具准备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如剪刀、胶水、胶带、尺子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领取材料。
提醒学生在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规范操作。
制作过程
各小组按照设计方案分工合作,开始制作隔音箱。教师全程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材料剪裁不合适、拼接不牢固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提高隔音效果。
(五)实验与优化(15 分钟)
隔音效果测试
准备一个发声装置(如手机播放音乐),将其放入隔音箱中,关闭箱盖。
各小组分别在隔音箱外测量声音强度(可使用手机上的分贝测量软件),记录数据。同时,其他小组在旁边观察并监督测试过程,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分析与优化
各小组根据测试数据,分析隔音箱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改进和优化。例如,如果隔音效果不理想,思考是否是材料选择不当、密封不严等原因导致的。
鼓励学生尝试更换材料、调整材料组合方式或改进制作工艺,再次进行测试,直到达到较满意的隔音效果。
(六)成果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成果展示
各小组依次展示制作好的隔音箱,介绍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最终的隔音效果,分享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评价与总结
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设计创意、制作工艺、隔音效果、团队合作等方面。
教师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新之处,指出存在的不足,同时强调制作隔音箱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传播和隔音的原理。
(七)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隔音原理、材料选择、制作过程和实验优化等。
强调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发现物理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八)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撰写一份制作隔音箱的实验报告,包括设计方案、制作过程、实验数据、分析结论和心得体会等。
实践拓展: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对家中的某个小空间(如衣柜)进行简单隔音改造,观察和记录隔音效果的变化。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包含声音传播与隔音原理的动画、图片等)
隔音材料(泡沫板、吸音棉、隔音毡、厚纸板、海绵等)
工具(剪刀、胶水、胶带、尺子、手机分贝测量软件等)
发声装置(如手机)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和实验探究等环节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以便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这份教案注重学生实践与知识运用,希望能满足教学需求。你对教学环节时长、材料选择等方面若有新想法,欢迎随时和我说。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情景导入
冲压机是工厂车间进行机械加工时常用的机械。冲压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非常大,不仅会危害车间工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厂区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危害?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些?
请你为工厂车间的冲压机设计一个隔音箱,并完成隔音箱模型制作,为创造安静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任务分解
1. 认识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 了解噪声防治的方法,结合调查提出减小噪声污染的建议。
3. 设计隔音箱,制作隔音箱模型,并测试隔音效果。
新课探究
任务一 认识噪声
我们把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称为乐音,把听起来杂乱刺耳的声音称为噪声。
闹市中嘈杂的声音使
人的注意力很难集中,
电锯、电钻尖厉的声音使人焦躁,大型机器轰鸣的声音令人心烦意乱。
悠扬的琴声令人陶醉
美妙的歌声使人愉悦。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 噪声的含义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一般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图
噪音的波形图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从这个意义上说,噪声的来源非常多。
街道上的汽车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都是噪声。
④自然界的噪声:自然界的雷声、波浪声等。
①日常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用电器发出的噪声等。
举例
②工业及建筑噪声:机械车间的噪声,建筑机械的噪声等。
③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与联系
乐音 噪声
区别 环保角度 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和交流的声音
物理学角度 物体按一定规律振动产生的声音 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联系 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角度来看属于乐音,但从环保角度来看却属于噪声
【例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和乐音的主要区别是( )
A.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音调低,噪声的音调高
D.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D
2.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声音的强弱用声强级表示,常用单位是分贝(dB)。我们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 0 dB。
噪声的声强级可以用仪器检测。如手持噪声检测仪,它显示的就是噪声的声强级。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等级划分
声强级/dB 人的感觉或对人体的危害
0 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15~40 较好的生活环境
超过70 焦躁不安,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
长期90以上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痛、高血压等疾病
150 鼓膜会破裂,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一些声音的声强级和人们相应的主观感觉
声音 声强级/dB 主观感觉
风吹落叶沙沙声 10 极静
理想的睡眠环境 20~30 安静
阅览室、办公室 40~50 较静
一般说话 60 大声说话 70 较吵
繁华街道的喧闹声 80 汽车鸣笛 90 很吵
摇滚音乐会 100 电锯工作 110 震耳
飞机起飞 120 感到耳膜疼痛
查阅资料,了解噪声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听觉系统等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将你的调研结果制作成壁报或演示文稿。并与同学交流。
噪声的危害
①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②生理效应: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③物理效应: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例2】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 )
A.使人失去听力
B.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所造就的环境较理想,较安静
C
任务二 了解噪声的防治方法
人听到声音的三个阶段
①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② 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③ 鼓膜的振动
观察下图,你能说说可以从哪些环节减弱噪声吗?
观察与思考
甲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乙 在道路边安装噪声隔离墙
丙 射击运动员戴耳罩
在声源处控制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1. 在声源处控制: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等
禁止鸣笛标志
枪管消声器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2. 在传播途中控制:隔离墙
公路隔离墙
种植树木隔声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3. 在接收处控制
放鞭炮时捂耳朵
直升机驾驶员戴耳罩
城市一般在主要街道、广场、
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噪声自动
检测和显示设施,以监控噪声
情况,加强管理;在一些路段禁
止机动车行驶或禁止使用喇叭等声响
装置,并设置相关标志、标线。
噪声
显示牌
禁止
鸣笛
标志牌
为了防治噪声污染,
我国于2021年12月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
染防治法》。这是用法律
的手段,保障公众健康,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增强噪声污染防止意识,养成减少噪声产生的良好习惯,共同维护声环境质量。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声环境质量标准》。调查学校(或社区)噪声污染的情况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将这些方法分类填入表中。列举周围环境噪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出进一步减小噪声污染的建议。
控制噪声污染的方法 控制方法 具体措施
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噪声
在传播路径上反射、吸收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给汽车和摩托车安装消声器等
高速两边的隔音板等
戴耳罩、耳塞、头盔等
任务三 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
1. 防治噪声的材料
隔音材料:通常是质地坚硬的材料,如钢板、玻璃墙等,声音传播到它们表面时会发生反射,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的作用,但其吸音效果较差。
吸音材料:通常采用纤维状、颗粒状或发泡材料形成多孔的疏松结构,当声音遇到这种材料时会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使声音的能量衰减,从而起到吸音作用。
查找资料,了解不同材料的隔音或吸音效果,为工厂车间的冲压机设计一个隔音箱。将你设计的隔音箱制作成模型在班级进行展示,并从材料、结构等方面交流你的设计方案。
比一比,看谁制作的隔音箱隔音效果最好,并请同学们一起分析和讨论如何提升隔音效果,为噪声污染治理贡献力量。
2. 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
(1)设计:如图所示
(2)制作模型。
①墙体:外部采用较厚的钢板,内部选用多孔板,夹层填充多孔的纤维状隔音棉。
②门窗:前后门为平移滑动门,门体材料与墙体相同,门上及左右墙配较厚的双层钢化玻璃观察窗。
工厂中的冲床隔音箱
小结
课程讲授
制作隔音箱
认识噪声
物理学角度: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
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等级:单位是分贝(dB)
危害:心理、生理、物理效应
噪声的防治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来源:交通、工业及建筑、生活、自然
在人耳处减弱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某城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是为了减小噪声污染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C.修建景观灯让城市亮起来
D.在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造林
习题练习
D
2. 说出下面几种情形各是通过什么方法控制噪声的。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
校园附近禁止鸣笛: 。
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习题练习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 小明学习了控制噪声方法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搜集各种材料,如运动服、书本、报纸、塑料袋、围巾等。
②在极其安静的环境中,把机械闹钟放进纸盒里,用运动服将纸盒包裹严实,然后逐渐远离纸盒直到听不见闹钟的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纸盒的距离。③分别用厚度相同的不同材料将纸盒包裹严实,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材料 运动服 报纸 塑料袋
听不见嘀嗒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5.2
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
习题练习
习题练习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隔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哪个特性 这个实验的“隔音”是利用什么方法减弱噪声的
(2)根据小明所得数据分析一下:材料的松软程度及表面的粗糙情况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 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1)隔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这个实验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2)材料越松软,表面越粗糙,材料隔音性能越好,可能是材料比较松软,表面粗糙的情况下能更多地吸收声音。
任务一 认识噪声
1. [2023·绵阳]如图甲、乙所示的声音波形,可能是钢琴声音
波形或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波形。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B )
B
A. 甲是噪声波形,乙是钢琴声音波形
B. 甲是钢琴声音波形,乙是噪声波形
C. 甲、乙都是钢琴声音波形
D. 甲、乙都是噪声波形
1
2
3
4
5
6
7
8
9
2. 噪声污染对人体有很大危害,下列噪声的等级与危害相符
的是( D )
A. 高于70 dB的噪声不会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
B. 高于50 dB的噪声不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C. 在40~50 dB的环境中,人会感觉到烦躁
D. 长期处于高于90 dB的噪声环境中,人的听力会受到影

D
1
2
3
4
5
6
7
8
9
3. 科学研究发现,噪声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
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如
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等),心血管系统受到损
害。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B
A.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对人的健
康有害
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振动总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振
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
活、工作等的声音
1
2
3
4
5
6
7
8
9
4. 如图所示是街头监测空气质量和环境噪声的装置,显示屏
上显示“噪声:46.3”,46.3后面省略的单位是
,其值是指周围环境噪声的 (填声音的
基本特征)的大小。当有重型卡车驶过时,显示屏上关于
噪声的数据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分贝
(或dB) 
响度 
变大 
1
2
3
4
5
6
7
8
9
任务二 了解噪声的防治方法
5. [2023·青海]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
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
止鸣笛”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C )
C
A.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 阻断噪声传播
C. 防止噪声产生
D. 以上都不符合
1
2
3
4
5
6
7
8
9
6. 随着人们对住宅功能标准的不断提高,门窗玻璃由普通玻
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如图所示。这种玻璃不影响采光,
但能起到减弱噪声的效果,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真空
的原理,在 减弱噪声的,避免声
音 过大,影响正常生活。

能传声 
传播过程中 
响度 
1
2
3
4
5
6
7
8
9
7. [开放性试题]铜仁印江近几年为改善全县人民人居环境,
围绕“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
发展理念,打造旅游文明城市。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
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具体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
危害?(至少提出两条措施,并说明两条措施分别属于减
弱噪声的三种途径中的哪种)
答: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的措施:(1)植树、种
草、设置隔音板或隔音墙等,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
声。(2)让娱乐场所远离居民区,司机在城区内禁止鸣笛
等,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
2
3
4
5
6
7
8
9
任务三 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
8. [实验探究] [2024·无锡期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
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隔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
常见装修材料的隔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材料
(聚酯棉、软木、泡沫塑料和海绵),分别做成了大小和厚
度相同、一侧开口的隔音盒,并将玻璃杯作为声源置于盒
内,再将整个盒子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与桌
子相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固定一个手机,利用手机的分贝仪
软件功能记录敲击玻璃杯所发出的声音的声强级。
1
2
3
4
5
6
7
8
9
为了控制声源的响度,现有如图乙所示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去敲击玻璃杯。
方案二:手拿小锤子,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玻璃杯。
1
2
3
4
5
6
7
8
9
你认为方案 (选填“一”或“二”)较合理。在此方案
下,小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表中①处应填 ;
仅从隔音性能的角度考虑,四种材料中最适合做隔音墙材料
的是 。本实验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
和 。
一 
隔音性能 
聚酯棉 
转换法 
材料的种类 聚酯棉 软木 泡沫塑料 海绵
手机记录的响度
/dB 45 68 56 50
① 最强 最弱 较弱 较强
1
2
3
4
5
6
7
8
9
【点拨】
相同的敲击力度可以使玻璃杯振动幅度相同,方案一
中,小球的位置越高,下落时敲击玻璃杯发出的声音越大,
实验中为控制敲击玻璃杯的力度,把小球拉到同一高度由静
止释放即可,而方案二很难保证敲击玻璃杯的力度相同,故
方案一较合理。本实验比较的是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因此
表格中应该填入隔音性能;
1
2
3
4
5
6
7
8
9
隔音效果的好坏通过玻璃杯被敲击发出的声音的声强级反映
出来,聚酯棉做的隔音盒的隔音性能最好,适合做隔音墙材
料。实验中隔音盒的大小、厚度相同,声源相同,这用到了
控制变量法;通过测量声音的响度来判断隔音性能,用到了
转换法。
1
2
3
4
5
6
7
8
9
9. [教材素材题]在“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实验中:
(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利用人耳刚听
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手机铃
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将手机铃声响度调
小,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
(选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
验情形而改变”)。
保持不
变 
1
2
3
4
5
6
7
8
9
(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
羽绒服、一个塑料袋、一块泡沫板,由于不同材料的
厚度不同,在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
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耳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1
2
3
4
5
6
7
8
9
①根据数据可分析出这些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
是 。
②两位同学观察后发现,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
能 ,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
材料 。(均选填“好”或“差”)
③如果还有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音性能与报纸
相比, 的隔音性能更好。
④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
羽绒服 
好 
好 
海绵 
传播过
程中 
1
2
3
4
5
6
7
8
9
(3)小强选用报纸继续进行实验,同时改变报纸的张数,
测出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报纸张数 1 5 10 20
人耳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6 4 3
根据数据可分析出材料越厚,其隔音性能越 (选
填“好”或“差”)。
好 
1
2
3
4
5
6
7
8
9
(4)[开放性试题]为降低电影院中的噪声,请根据本实验结
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使用较粗糙的隔音材料
进行装修(或增加电影院的墙体厚度等) 
1
2
3
4
5
6
7
8
9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